CN221628830U - 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28830U CN221628830U CN202323400986.5U CN202323400986U CN221628830U CN 221628830 U CN221628830 U CN 221628830U CN 202323400986 U CN202323400986 U CN 202323400986U CN 221628830 U CN221628830 U CN 2216288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nd
- hole
- sealing
- shaft end
- ax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10000004907 gland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1000271559 Dromai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05 multipo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包括:轴端压盖,通过车轴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于车轴端部;压盖通孔,朝向车轴端部贯穿轴端压盖,且连通于车轴中心孔;封堵件,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压盖通孔,且用于密封压盖通孔和/或用于对压盖通孔及车轴中心孔进行密封,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将封堵件可拆卸式固定在轴端压盖上以封堵该压盖通孔和/或用于对压盖通孔及车轴中心孔二者均进行封堵,在空心车轴定期探伤时,可通过拆卸压盖连接结构将封堵件取下,探伤设备通过压盖通孔进入车轴中心孔对车轴进行探伤,从而在避免对车轴端部精密零部件进行拆卸的情况下完成探伤维护,在探伤维护前后均可保证车轴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动车组轮对车轴均采用空心车轴设计,每运用一定里程就需要使用探伤设备通过车轴中心孔对车轴进行探伤检查,以保证动车组运营安全,探伤结束后需对车轴中心孔进行密封防护,防止锈蚀,但是,动车组车轴端部装有轴承,相关零部件配合精密,不宜频繁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能够保证探伤前后车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包括:轴端压盖,通过车轴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于车轴端部;压盖通孔,朝向所述车轴端部贯穿所述轴端压盖,且连通于所述车轴中心孔;封堵件,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盖通孔,且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和/或,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以及所述车轴中心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所述封堵件包括:
封堵柱体;
凸起部,数量设置为多个,固定于所述封堵柱体的外壁,用于增加所述封堵柱体与所述压盖通孔之间的密封性,和/或,用于增加所述封堵柱体与所述压盖通孔之间的密封性及所述封堵件与所述车轴中心孔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凸起部在封堵柱体上形成阶梯状设置,而且,所述压盖通孔呈阶梯状设置;其中,部分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封堵柱体与所述压盖通孔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压盖通孔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的台阶面上;和/或,部分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封堵柱体与所述车轴中心孔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压盖通孔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的台阶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所述压盖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端盖,固定于所述封堵柱体中远离所述轴端压盖的端部;
第一连接孔,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且绕所述第一端盖的周向均匀开设于所述第一端盖上以及轴端压盖的对应位置上;其中,所述轴端压盖上的第一连接孔开设有内螺纹,或,所述第一端盖上以及轴端压盖上的第一连接孔均开设有内螺纹;
第一螺纹杆,其螺纹端通过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螺纹构成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封堵件固定于所述轴端压盖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所述压盖连接结构还包括:
第一密封垫圈,数量、形状及尺寸均与所述第一螺纹杆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第一螺杆盖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中远离所述轴端压盖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螺杆盖,所述第一螺杆盖的径向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径向面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所述车轴连接结构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且绕所述压盖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每个车轴连接结构均包括:
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轴端压盖上以及车轴端部的对应位置上,其中,所述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开设有内螺纹,和/或,所述轴端压盖以及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均开设有内螺纹;
第二螺纹杆,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螺纹构成螺纹连接以将所述轴端压盖固定于所述车轴端部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每个车轴连接结构均包括:
第二密封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第二螺杆盖与所述轴端压盖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螺纹杆中远离所述轴端压盖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螺杆盖,所述第二螺杆盖的径向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径向面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所述封堵柱体与所述凸起部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由弹性密封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将封堵件可拆卸式固定在轴端压盖上以封堵该压盖通孔,在空心车轴定期探伤时,可通过拆卸压盖连接结构将封堵件取下,这样探伤设备就可以通过压盖通孔进入车轴中心孔对车轴进行探伤,从而在避免对车轴端部精密零部件进行拆卸的情况下完成探伤维护;在探伤完成后又可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将封堵件安装在轴端压盖上以封堵该压盖通孔,这样不仅可以简化探伤维护,而且,在探伤维护前后均可保证车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轴端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封堵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盖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封堵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轴端压盖;11、压盖通孔;2、第二密封垫圈;3、第二螺纹杆;31、第二螺杆盖;32、第二连接孔;4、第一密封垫圈;5、第一螺纹杆;51、第一螺杆盖;52、第一连接孔;6、封堵件;61、封堵柱体;62、凸起部;63、第一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轴端压盖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封堵件6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盖通孔11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封堵件6的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包括:轴端压盖1,通过车轴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于车轴端部;压盖通孔11,朝向所述车轴端部贯穿所述轴端压盖1;且连通于所述车轴中心孔;封堵件6,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盖通孔11,而且,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和/或,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
就此,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将封堵件6可拆卸式固定在轴端压盖1上以封堵该压盖通孔11,在空心车轴定期探伤时,可通过拆卸压盖连接结构将封堵件6取下,这样探伤设备就可以通过压盖通孔11进入车轴中心孔对车轴进行探伤,从而在避免对车轴端部精密零部件进行拆卸的情况下完成探伤维护;在探伤完成后又可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将封堵件6安装在轴端压盖1上以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和/或,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这样不仅可以简化探伤维护,而且,在探伤维护前后均可保证车轴中心孔的密封性。其中,该封堵件6与压盖通孔11之间构成密封连接,当然,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为:在封堵件6与压盖通孔11构成密封连接的情况下,封堵件6中朝向车轴的端部伸入车轴中心孔并密封该车轴中心孔,以进一步增加对车轴中心孔的密封效果。
具体的,根据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包括:轴端压盖1、压盖通孔11以及封堵件6;
其中,该轴端压盖1通过车轴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于车轴端部,而且,该轴端压盖1覆盖车轴中心孔;压盖通孔11朝向所述车轴端部贯穿所述轴端压盖1,该压盖通孔11与所述车轴中心孔联通,进一步的,该压盖通孔11开设于轴端压盖1的中心;该封堵件6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盖通孔11,而且,该封堵件6仅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和/或,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具体的,在该封堵件6仅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的情况下,为提高封堵件6与压盖通孔1之间的密封性,封堵件6与压盖通孔11之间的形状适配,而且封堵件6与压盖通孔11之间的连接面部分或全部构成过盈配合。在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的情况下,为提高封堵件6分别与压盖通孔1及车轴中心孔1之间的密封性,封堵件6分别与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之间的形状适配,而且封堵件6中与压盖通孔11之间的连接面部分或全部构成过盈配合,而且,封堵件6与车轴中心孔之间的连接面部分或全部构成过盈配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针对该封堵件6,进行以下设置:该封堵件6包括:封堵柱体61以及凸起部62;其中,凸起部62固定于封堵柱体61的外壁,而且,该凸起部62用于增加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之间的密封性。在该封堵件6仅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的情况下,该凸起部62用于增加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压盖通孔11之间的密封性。在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的情况下,该凸起部62用于增加所述封堵柱体61分别与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该凸起部62的数量及形状进行限定,如:该凸起部62包括多个凸点或多个环绕封堵柱体61的环形式凸起块,即:该凸起部62的数量设为一个或多个,若凸起部62的数量设为多个,在该封堵件6仅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的情况下,则可对封堵件6与压盖通孔11之间的连接设置多级密封。在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的情况下,则可对封堵件6与压盖通孔11之间进行密封连接以及对封堵件6与车轴中心孔之间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对车轴中心孔实现多极密封。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针对该封堵柱体61以及凸起部62,其中,凸起部62和/或封堵柱体61由橡胶材料制成;当然,还可以进行以下设置:该凸起部62和/或封堵柱体61的表面包覆有橡胶材料;进一步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封堵柱体61与凸起部62一体成型。
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上形成阶梯状设置,而且,所述压盖通孔11呈阶梯状设置,该两部分的阶梯状结构形状、尺寸一一对应适配;其中,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压盖通孔11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61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和/或,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车轴中心孔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61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即:在该封堵件6仅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的情况下,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压盖通孔11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61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在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的情况下,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车轴中心孔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61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针对该封堵件6进行进一步设置: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上形成阶梯状设置,而且,所述压盖通孔11呈阶梯状设置,如: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凸起部62与封堵柱体61构成的径向面积逐渐减小,压盖通孔11的径向面积也逐渐减小,或,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凸起部62与封堵柱体61构成的径向面积逐渐增大,压盖通孔11的径向面积也逐渐增大,或,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部分位于中部的凸起部62与封堵柱体61构成的径向面积小于部分位于端部的凸起部62与封堵柱体61构成的径向面积,压盖通孔11部分对应中部的径向面积也小于对应部分位于端部的径向面积,或,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部分位于中部的凸起部62与封堵柱体61构成的径向面积大于部分位于端部的凸起部62与封堵柱体61构成的径向面积,压盖通孔11对应部分中部的径向面积也大于对应部分位于端部的径向面积;而且,在该封堵件6仅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的情况下,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压盖通孔11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61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在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的情况下,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车轴中心孔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61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通过该实施例的结构设置,从而在该封堵件6仅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的情况下,则可对封堵件6与压盖通孔11之间的连接设置多级密封。在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的情况下,则可对封堵件6与压盖通孔11之间进行密封连接以及对封堵件6与车轴中心孔之间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对车轴中心孔实现多极密封。
具体的,根据图4-7所示,该压盖通孔11均呈阶梯状设置,而且,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该压盖通孔11的径向面积逐渐减小,此外,所述多个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上形成的阶梯状也与该压盖通孔11进行对应设置,而且,位于封堵柱体61中靠近车轴端部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呈环状设置的第一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的另一端也设置有呈环状设置 的第二凸起部62,而且,该第二凸起部62抵接第一端盖63中朝向车轴端部的侧面。
其中,在该封堵件6仅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的情况下,第一凸起部62均位于封堵柱体61与压盖通孔11二者的周向内壁之间,第二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第一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的径向(封堵柱体61的径向)上挤压变形(或局部变形)形成第一级密封防护,防护压盖通孔11,第二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的垂向(封堵柱体61的长度方向)上挤压变形(或局部变形)形成第二级密封防护,防护压盖通孔11,从而提高了封堵件6与防护压盖通孔11之间的密封性,继而提高了车轴中心孔的密封性。
在该封堵件6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及车轴中心孔的情况下,封堵柱体61中靠近车轴端部的端部伸入车轴中心孔,然后封堵柱体61的其余部分与压盖通孔之间构成连接。即:第一凸起部62均位于封堵柱体61与车轴中心孔二者的周向内壁之间,第二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第一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的径向(封堵柱体61的径向)上挤压变形(或局部变形)形成第一级密封防护,防护车轴中心孔,第二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的垂向(封堵柱体61的长度方向)上挤压变形(或局部变形)形成第二级密封防护,防护压盖通孔11,从而提高了封堵件6与车轴中心孔之间的密封性。
针对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的压盖连接结构,其包括:第一端盖63、第一连接孔52、第一螺纹杆5;其中,第一端盖63固定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中远离所述轴端压盖1的端部;第一连接孔52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而且,该第一连接孔52绕所述第一端盖63的周向均匀开设于所述第一端盖63上以及轴端压盖1的对应位置上,如:开设于所述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开设于所述第一端盖63的第一连接孔52也设置为两个,而且,开设于所述第一端盖63上以及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位置对应设置;其中,所述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开设有内螺纹,或,所述第一端盖63上以及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均开设有内螺纹;而且,第一螺纹杆5的螺纹端通过与第一连接孔52的内螺纹构成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封堵件6固定于所述轴端压盖1上,即:在仅所述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开设有内螺纹的情况下,第一螺纹杆5的螺纹端穿过与第一端盖63上的第一连接孔52后与位于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构成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封堵件6固定于所述轴端压盖1上;在所述第一端盖63上以及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均开设有内螺纹得到情况下,第一螺纹杆5的螺纹端依次与第一端盖63上的第一连接孔52以及位于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构成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封堵件6固定于所述轴端压盖1上。
而且,为进一步提高封堵件6与轴端压盖1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封堵件6与轴端压盖1之间的密封性,还可进行一下设置:上述得到压盖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垫圈4,该第一密封垫圈4的数量、形状及尺寸均与所述第一螺纹杆5一一对应,该第一密封垫圈4可固定于第一螺纹杆5的第一螺杆盖51中与第一端盖63接触的接触面上,也可固定于第一端盖63中与第一螺纹杆5的第一螺杆盖51接触的接触面上,当然,还可如图1-2所示,该第一密封垫圈4呈环形设置,盖第一密封垫圈4套设于第一螺纹杆5的外周,在第一螺纹杆5依次穿过第一端盖63上的第一连接孔52以及位于第一端盖63上的第一连接孔52以将所述封堵件6固定于第一端盖63上时,该第一密封垫圈4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第一螺杆盖51与第一端盖63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5中远离第一端盖6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螺杆盖51,所述第一螺杆盖51的径向面积大于所第一连接孔52的径向面积。
其中,该第一螺纹杆5可优选为六角头螺栓,该第一密封垫圈4可优选为锥形弹簧垫圈或SK垫圈。
具体的,根据图4-7所示,该压盖通孔11均呈阶梯状设置,而且,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该压盖通孔11的径向面积逐渐减小,此外,所述多个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上形成的阶梯状也与该压盖通孔11进行对应设置,而且,位于封堵柱体61中伸入车轴中心孔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呈环状设置的第一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的另一端也设置有呈环状设置的第二凸起部62,而且,该第二凸起部62抵接第一端盖63中朝向车轴端部的侧面。
其中,第一凸起部62均位于封堵柱体61与车轴中心孔二者之间的周向内壁之间,第二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在通过两个第一螺纹杆5将封堵件6固定压盖通孔11中时,第一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的径向(封堵柱体61的径向)上挤压变形(或局部变形)形成第一级密封防护,第二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的垂向(封堵柱体61的长度方向)上挤压变形(或局部变形)形成第二级密封防护。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车轴连接结构的设置为:车轴连接结构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车轴连接结构绕所述压盖通孔11的周向均匀分布。如:根据图1-4所示,该车轴连接结构数量设置为4个。
其中,每个车轴连接结构均包括:第二连接孔32及第二螺纹杆3,其中,该第二连接孔32开设于轴端压盖1上以及车轴端部的对应位置上,其中,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32开设有内螺纹,和/或,所述轴端压盖1以及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32均开设有内螺纹;而且,第二螺纹杆3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2的内螺纹构成螺纹连接以将所述轴端压盖1固定于所述车轴端部上。即:在仅所述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32开设有内螺纹的情况下,第二螺纹杆3的螺纹端穿过与轴端压盖1上的第二连接孔32后与位于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32构成螺纹连接以将所述轴端压盖1固定于所述车轴端部上;在所述轴端压盖1上以及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32均开设有内螺纹得到情况下,第二螺纹杆3的螺纹端依次与轴端压盖1上的第二连接孔32以及位于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32构成螺纹连接以将轴端压盖1固定于所述车轴端部上。
其中,该第二螺纹杆3可优选为六角头螺栓,该第二密封垫圈2可优选为锥形弹簧垫圈或SK垫圈。
而且,为进一步提高轴端压盖1与车端端部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轴端压盖1与车端端部之间的密封性,还可进行一下设置:每个车轴连接结构均包括:第二密封垫圈2,该第二密封垫圈2可固定于第二螺纹杆3的第二螺杆盖31中与轴端压盖1接触的接触面上,也可固定于轴端压盖1中与第二螺纹杆3的第二螺杆盖31接触的接触面上,当然,还可如图1-2所示,该第二密封垫圈2呈环形设置,该第二密封垫圈2套设于第二螺纹杆3的外周,在第二螺纹杆3依次穿过轴端压盖1上的第二连接孔32以及位于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32以将所述轴端压盖1固定于车轴端部上时,该第二密封垫圈2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杆3的第二螺杆盖31与所述轴端压盖1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螺纹杆3中远离所述轴端压盖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螺杆盖31,所述第二螺杆盖31的径向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32的径向面积。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端压盖(1),通过车轴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于车轴端部;
压盖通孔(11),朝向所述车轴端部贯穿所述轴端压盖(1),且连通于所述车轴中心孔;
封堵件(6),通过压盖连接结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且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和/或,用于密封所述压盖通孔(11)以及所述车轴中心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6)包括:
封堵柱体(61);
凸起部(62),数量设置为多个,固定于所述封堵柱体(61)的外壁,用于增加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压盖通孔(11)之间的密封性,和/或,用于增加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压盖通孔(11)之间的密封性及所述封堵件(6)与所述车轴中心孔之间的密封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朝向所述车轴端部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凸起部(62)在封堵柱体(61)上形成阶梯状设置,而且,所述压盖通孔(11)呈阶梯状设置;
其中,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压盖通孔(11)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61)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
和/或,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车轴中心孔二者在所述封堵柱体(61)长度方向上的内壁之间,部分所述凸起部(62)位于所述压盖通孔(11)中垂直于所述封堵柱体(61)的台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端盖(63),固定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中远离所述轴端压盖(1)的端部;
第一连接孔(52),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且绕所述第一端盖(63)的周向均匀开设于所述第一端盖(63)上以及轴端压盖(1)的对应位置上;其中,所述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开设有内螺纹,或,所述第一端盖(63)上以及轴端压盖(1)上的第一连接孔(52)均开设有内螺纹;
第一螺纹杆(5),其螺纹端通过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2)的内螺纹构成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封堵件(6)固定于所述轴端压盖(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连接结构还包括:
第一密封垫圈(4),数量、形状及尺寸均与所述第一螺纹杆(5)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第一螺杆盖(51)与第一端盖(63)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5)中远离所述轴端压盖(1)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螺杆盖(51),所述第一螺杆盖(51)的径向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52)的径向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连接结构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且绕所述压盖通孔(11)的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车轴连接结构均包括:
第二连接孔(32),开设于所述轴端压盖(1)上以及车轴端部的对应位置上,其中,所述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32)开设有内螺纹,和/或,所述轴端压盖(1)以及车轴端部上的第二连接孔(32)均开设有内螺纹;
第二螺纹杆(3),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2)的内螺纹构成螺纹连接以将所述轴端压盖(1)固定于所述车轴端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车轴连接结构均包括:
第二密封垫圈(2),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杆(3)的第二螺杆盖(31)与所述轴端压盖(1)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螺纹杆(3)中远离所述轴端压盖(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螺杆盖(31),所述第二螺杆盖(31)的径向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32)的径向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柱体(61)与所述凸起部(62)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62)由弹性密封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00986.5U CN221628830U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00986.5U CN221628830U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28830U true CN221628830U (zh) | 2024-08-30 |
Family
ID=92488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400986.5U Active CN221628830U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28830U (zh) |
-
2023
- 2023-12-13 CN CN202323400986.5U patent/CN2216288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86090U (zh) | 一种管路连接接头 | |
US4294301A (en) | Valve construction for tubeless tire | |
CN221628830U (zh) | 一种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中心孔密封结构 | |
US3427807A (en) | Connecting member,e.g.,for pipes or the like | |
CN204459485U (zh) | 传感器导线密封装置 | |
CN201769634U (zh) | Tpms可调节气门嘴 | |
CN219960265U (zh) | 一种防水型电动车轮毂式电机 | |
CN216447284U (zh) | 紧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密封装置 | |
US10245689B2 (en) | Rod tensioning device and assembly process of such a device on a rod | |
US2962073A (en) | Resilient mounting for a valve stem assembly or the like | |
CN205226366U (zh) | 高压设备筒体上的人孔机构 | |
CN215812655U (zh) | 储气瓶端塞结构 | |
CN108397556B (zh) | 一种阀体机构 | |
CN220378761U (zh) | 一种制动器装配结构 | |
CN108591226B (zh) | 一种机械锁固型螺母连接防松结构 | |
CN220770289U (zh) | 一种执行器的限位密封组件 | |
CN210034393U (zh) | 一种具有内置密封连接组件的分气箱 | |
CN221525227U (zh) | 一种伺服阀油滤堵头组件 | |
CN207094047U (zh) | 新型螺纹堵头 | |
CN216320430U (zh) | 双重密封式过滤器盖 | |
CN210890061U (zh) | 一种非预压缩密封堵头 | |
CN213628850U (zh) | 气密性接头 | |
CN216431227U (zh) | 压力气瓶体结构 | |
CN219548932U (zh) | 一种封堵组件及其机匣 | |
CN219608135U (zh) | 燃气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