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37934U - 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437934U CN221437934U CN202323152955.2U CN202323152955U CN221437934U CN 221437934 U CN221437934 U CN 221437934U CN 202323152955 U CN202323152955 U CN 202323152955U CN 221437934 U CN221437934 U CN 2214379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main beam
- arc
- collision
- auxiliary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主横梁,所述主横梁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护座,所述主横梁与弧形护座之间设置有副梁,所述副梁靠近主横梁的一端设置有吸能部件,所述副梁与弧形护座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弧形护座、缓冲棉与泡沫板之间相互配合来对撞击行人进行缓冲,降低对行人的伤害,而通过副梁、溃缩杆、套缸和主横梁的配合作用能够依次对车辆相互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进行缓冲抵消,从而能够避免撞击力传递至驾驶舱内对人员造成伤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交通中,小小的剐蹭和摩擦是屡见不鲜,很多人对于这种碰撞感到烦恼。目前市场上车子的前保险杠大都只起简单的保护功能,对于碰撞的缓冲机会没有,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就会非常严重,基于此,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916066U中公开了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该专利技术通过在护盖的前端设有的护板,减轻了碰撞时造成的表皮磨损,增设的缓冲块和弹簧大大的降低了外物碰撞时对车身造成的损坏,提高了车身的防撞击能力,保证了行人生命安全;
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其只通过弹簧二来与横梁进行连接,该方式虽然能够对行人进行保护,但是这就导致横梁与横杆之间连接强度不足,但是在后续出现车辆之间交通事故时,其产生的冲击力会随着车速提高而往往比较大,而上述专利技术只有缓冲块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弹簧所起的缓冲效果较为有限,进而不能够对人员提供较多的保护,因而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综上,发明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以解决横梁与横杆之间连接强度不足,同时当后续出现交通事故时,只有缓冲块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弹簧所起的缓冲效果较为有限,进而不能够对人员提供较多的保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主横梁,所述主横梁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护座,所述主横梁与弧形护座之间设置有副梁,所述副梁靠近主横梁的一端设置有吸能部件,所述副梁与弧形护座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
优选的,所述主横梁远离副梁的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大梁,两个所述连接大梁相对一侧外壁且靠近主横梁的一端均固定有三角加强筋,所述三角加强筋的另一端与主横梁的外壁对应位置处固定。
优选的,所述吸能部件包括溃缩杆和套缸,两个所述溃缩杆安装在主横梁与副梁相对一侧外壁两端,所述套缸设置在两个溃缩杆之间,多个所述套缸的后端均与主横梁靠近副梁的一侧外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缸远离主横梁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滑轴,所述滑轴的另一端与副梁的外壁连接,所述滑轴插入套缸内壁的一端均固定有活塞,所述套缸的内壁与活塞之间填充有液压油。
优选的,所述套缸的内壁底端中心处安装有导向滑杆,所述滑轴与活塞通过通孔与导向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在与导向滑杆连接处固定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吸能盒,多个所述吸能盒均通过条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布置,所述吸能盒的两端均与副梁和弧形护座相对一侧固定。
优选的,所述吸能盒内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端均与弧形护座与副梁相对一侧固定,所述弧形护座远离副梁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泡沫板,所述泡沫板远离弧形护座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弧形护座、缓冲棉与泡沫板之间相互配合来对撞击行人进行缓冲,降低对行人的伤害,而通过副梁、溃缩杆、套缸和主横梁的配合作用能够依次对车辆相互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进行缓冲抵消,从而能够避免撞击力传递至驾驶舱内对人员造成伤害,进而能更方便人员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主横梁;110、连接大梁;120、三角加强筋;200、副梁;210、溃缩杆;300、套缸;310、滑轴;320、导向滑杆;400、弧形护座;410、缓冲棉;420、泡沫板;430、吸能盒;43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主横梁100,主横梁100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护座400,主横梁100与弧形护座400之间设置有副梁200,设置的副梁200是起到连接主横梁100和弧形护座400的作用,而设置的弧形护座400是起到支撑和缓冲作用,而弧形护座400材质可薄钢板和泡沫板材组成,主横梁100远离副梁200的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大梁110,两个连接大梁110相对一侧外壁且靠近主横梁100的一端均固定有三角加强筋120,三角加强筋120的另一端与主横梁100的外壁对应位置处固定,设置的连接大梁110与三角加强筋120是为了提高主横梁100的抗冲压强度,同时能够将主横梁100与车体进行固定;
副梁200靠近主横梁100的一端设置有吸能部件,吸能部件包括溃缩杆210和套缸300,两个溃缩杆210安装在主横梁100与副梁200相对一侧外壁两端,套缸300设置在两个溃缩杆210之间,设置的溃缩杆210是为了能够将副梁200与主横梁100进行连接,同时溃缩杆210在受到强烈撞击时能够进行溃缩吸能,多个套缸300的后端均与主横梁100靠近副梁200的一侧外壁连接,套缸300远离主横梁100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滑轴310,滑轴310的另一端与副梁200的外壁连接,滑轴310插入套缸300内壁的一端均固定有活塞,套缸300的内壁与活塞之间填充有液压油,套缸300的内壁底端中心处安装有导向滑杆320,滑轴310与活塞通过通孔与导向滑杆320的外壁滑动连接,活塞在与导向滑杆320连接处固定有密封环,设置的副梁200在受到撞击时,其会向着主横梁100的方向进行移动,而设置的滑轴310能够通过活塞在套缸300内进行滑动,而通过填充的液压油能够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套缸300靠近主横梁100的一端设有稳压阀,其能够在套缸300内部压力过大时进行泄压,避免套缸300出现爆缸的情况,而设置的密封环是起到滑轴310底端与导向滑杆320之间密封的作用避免出现液压油泄漏的情况;
副梁200与弧形护座400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缓冲部件包括吸能盒430,多个吸能盒430均通过条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布置,吸能盒430的两端均与副梁200和弧形护座400相对一侧固定,吸能盒430内部均设置有弹簧431,弹簧431的上下端均与弧形护座400与副梁200相对一侧固定,弧形护座400远离副梁200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泡沫板420,泡沫板420远离弧形护座400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棉410,而设置的弧形护座400的撞击端为柔性,其能够通过缓冲棉410与泡沫板420降低车辆撞击对行人造成的损伤,而设置的吸能盒430与弹簧431是为了通过431等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吸能盒430的材质可选用薄钢板或者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当车辆撞击到行人时,通过弧形护座400的柔性端配合设置的缓冲棉410与泡沫板420能够降低对行人的撞击硬度,同时通过吸能盒430与弹簧431也能降低车辆对行人的撞击强度,从而能够对路上行人进行保护;
而当与车辆进行撞击时,设置的弧形护座400、吸能盒430与弹簧431会对撞击进行一定的缓冲抵消,而副梁200会受到冲击力,并将冲击力向着主横梁100的方向进行输送,而设置的溃缩杆210会进行溃缩,同时设置的滑轴310能够通过活塞在套缸300内进行滑动,而通过填充的液压油能够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最后再由主横梁100与连接大梁110能够对撞击力进行抵消,从而能够降低车辆对驾驶舱的传递,从而能够对人员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主横梁(100),所述主横梁(100)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护座(4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100)与弧形护座(400)之间设置有副梁(200),所述副梁(200)靠近主横梁(100)的一端设置有吸能部件,所述副梁(200)与弧形护座(400)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100)远离副梁(200)的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大梁(110),两个所述连接大梁(110)相对一侧外壁且靠近主横梁(100)的一端均固定有三角加强筋(120),所述三角加强筋(120)的另一端与主横梁(100)的外壁对应位置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件包括溃缩杆(210)和套缸(300),两个所述溃缩杆(210)安装在主横梁(100)与副梁(200)相对一侧外壁两端,所述套缸(300)设置在两个溃缩杆(210)之间,多个所述套缸(300)的后端均与主横梁(100)靠近副梁(200)的一侧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缸(300)远离主横梁(100)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滑轴(310),所述滑轴(310)的另一端与副梁(200)的外壁连接,所述滑轴(310)插入套缸(300)内壁的一端均固定有活塞,所述套缸(300)的内壁与活塞之间填充有液压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缸(300)的内壁底端中心处安装有导向滑杆(320),所述滑轴(310)与活塞通过通孔与导向滑杆(320)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在与导向滑杆(320)连接处固定有密封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吸能盒(430),多个所述吸能盒(430)均通过条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布置,所述吸能盒(430)的两端均与副梁(200)和弧形护座(400)相对一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430)内部均设置有弹簧(431),所述弹簧(431)的上下端均与弧形护座(400)与副梁(200)相对一侧固定,所述弧形护座(400)远离副梁(200)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泡沫板(420),所述泡沫板(420)远离弧形护座(400)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棉(4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52955.2U CN221437934U (zh) | 2023-11-22 | 2023-11-22 | 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52955.2U CN221437934U (zh) | 2023-11-22 | 2023-11-22 | 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437934U true CN221437934U (zh) | 2024-07-30 |
Family
ID=9206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52955.2U Active CN221437934U (zh) | 2023-11-22 | 2023-11-22 | 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437934U (zh) |
-
2023
- 2023-11-22 CN CN202323152955.2U patent/CN2214379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28356U (zh) |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汽车碰撞缓冲器 | |
NZ232769A (en) | Elastomeric bumper with upper and lower ribs between impact face and rear support plate | |
CN211731295U (zh) | 一种汽车防撞梁 | |
CN210437125U (zh) | 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 | |
CN221437934U (zh) | 一种减缓碰撞的前保险杠总成 | |
CN110304004A (zh) | 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 | |
CN220742958U (zh) | 一种车辆防撞缓冲装置 | |
CN210760623U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CN113353013A (zh) | 一种汽车前端横向缓冲式防撞梁 | |
CN208915116U (zh) | 一种多级吸能的防撞保险杠 | |
CN110606036B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CN215621840U (zh) | 高效吸能式汽车保险杠 | |
CN211107282U (zh)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汽车尾部防撞装置 | |
CN210258325U (zh) | 一种保护性能好的汽车防撞梁 | |
CN113602106A (zh) | 一种可滑移式氢燃料客车氢燃料电池系统保护装置 | |
CN201677844U (zh) | 伸缩式汽车缓冲保险杠 | |
CN205573855U (zh) |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 |
CN2463237Y (zh) | 汽车液压缓冲防撞装置 | |
CN105083182A (zh) | 汽车碰撞缓冲吸能、复位装置 | |
CN218287657U (zh) |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 |
CN206537116U (zh) | 一种带有吸能器的车门防撞杆 | |
CN220904900U (zh) | 防护型汽车前保险杠 | |
CN220521168U (zh) | 一种道路安全防撞护栏 | |
CN214450802U (zh) | 一种汽车驾驶室防撞结构总成 | |
CN215436317U (zh) | 一种带发光体结构的商用车保险杠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