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9758U - 一种车辆方向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方向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69758U CN219969758U CN202222557514.XU CN202222557514U CN219969758U CN 219969758 U CN219969758 U CN 219969758U CN 202222557514 U CN202222557514 U CN 202222557514U CN 219969758 U CN219969758 U CN 2199697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ring wheel
- air bag
- vehicle steering
- supporting part
- bag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动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辆方向盘,包括方向盘骨架、安装至方向盘骨架的气囊模块、将方向盘骨架连接至气囊模块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扭转支撑至气囊模块的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弹性部件扭转支撑至气囊模块的壳体上,弹性部件提供回弹力,实现Z向支撑,且无压并高度限制,减少占用的Z向空间,使车辆方向盘的结构设计更灵活多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动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辆方向盘。
背景技术
目前,气囊壳体支撑部件主要由气囊模块、中间弹簧和方向盘骨架组成。其中,中间弹簧起支撑模块重量作用。中间弹簧常见设计形状有圆柱形、锥形。
如图1、图2所示,中间弹簧3位于气囊模块1与方向盘骨架2之间,并支撑起气囊模块1及以上部分重量。
如图3所示,中间弹簧3普遍设计有一个较大的中心圈孔31、上端面32、下端面33及弹簧绕圈34。中心圈孔31用于套入连接件,上端面32和下端面33分别接触或固定在气囊模块和方向盘骨架上,弹簧绕圈34用于形成弹力。
该设计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因中心圈孔的存在,外形尺寸普遍偏大;2因钢丝需多层绕圈,存在压并高度限制,该压并高度尺寸与钢丝绕圈圈数相关联。以上2个弊端严重制约了周边件结构设计。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车辆方向盘,在支撑结构实现Z向支撑的同时,无压并高度限制,使方向盘的结构设计更灵活多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辆方向盘,在支撑结构实现Z向支撑的同时,无压并高度限制,使方向盘的结构设计更灵活多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方向盘,包括方向盘骨架、安装至方向盘骨架的气囊模块、将方向盘骨架连接至气囊模块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扭转支撑至气囊模块的壳体上。
所述的弹性部件包括衔接部、连接部、支撑部,连接部与支撑部采用衔接部连接,衔接部、连接部、支撑部形成扭曲结构。
所述的连接部与支撑部之间设有高度差。
所述的弹性部件压缩至极限位置时,连接部与支撑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所述的连接部与气囊模块的壳体固定,所述的支撑部抵住方向盘骨架的顶部。
所述的支撑部位于连接部的两侧,连接部套设在气囊模块底部的销钉外。
所述的连接部位于支撑部的两侧,支撑部套设在气囊模块底部的销钉外。
所述的连接部与方向盘骨架固定,所述的支撑部抵住气囊模块的壳体底部。
所述的连接部采用卡扣固定。
所述的扭曲结构至少设有一个扭曲位置。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弹性部件扭转支撑至气囊模块的壳体上,弹性部件提供回弹力,实现Z向支撑,且无压并高度限制,减少占用的Z向空间,使车辆方向盘的结构设计更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壳体支撑结构总成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中间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总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弹性部件与气囊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弹性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总成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弹性部件与气囊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弹性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总成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弹性部件与方向盘骨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弹性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4、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方向盘,包括方向盘骨架2、安装至方向盘骨架2的气囊模块1、将方向盘骨架2连接至气囊模块1的弹性部件5,弹性部件5扭转支撑至气囊模块1的壳体上。弹性部件5包括衔接部51、连接部52、支撑部53,连接部52与支撑部53采用衔接部51连接,衔接部51、连接部52、支撑部53形成扭曲结构。
本例中,弹性部件5优选为卷簧,连接部52与支撑部53之间设有高度差。弹性部件5压缩至极限位置时,连接部52与支撑部5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无压并高度限制。
连接部52与气囊模块1的壳体固定;方向盘骨架2包括含有支架的方向盘骨架和不含有支架的方向盘骨架,如方向盘骨架含有支架,则支撑部53抵住方向盘骨架2顶部的支架,如方向盘骨架不含有支架,则支撑部53抵住方向盘骨架2。连接部52与气囊模块1的壳体固定方式是多样的,本例中,气囊模块1的壳体底部设有卡扣11,连接部52与气囊模块1之间采用卡扣11固定。
参见图6,本例中,支撑部53位于连接部52的两侧,连接部52套设在气囊模块1底部的销钉12外。弹性部件5通过单根钢丝立体扭曲形成扭曲结构,扭曲结构至少设有一个扭曲位置,弹性部件5扭曲形状与回弹力相关联,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不同的尺寸形状。弹性部件5中部的连接部52被卡扣11固定约束,两侧的支撑部53与方向盘骨架2接触,连接部52、支撑部53形成的扭曲结构提供回弹力,支撑气囊模块1及以上的部分。
实施例2
参见图7~图9,本例中,连接部52位于支撑部53的两侧,支撑部53套设在气囊模块1底部的销钉12外,弹性部件5两侧的连接部52被卡扣11固定约束,中部的支撑部53与方向盘骨架2接触,连接部52、支撑部53形成的扭曲结构提供回弹力,支撑气囊模块1及以上的部分。
实施例3
参见图10~图12,本例中,连接部52位于支撑部53的侧下方,方向盘骨架2的顶部设有卡扣11,连接部52与方向盘骨架2之间采用卡扣11固定,弹性部件5下部的连接部52被卡扣11固定约束,弹性部件5上部的支撑部53抵住气囊模块1的底部,连接部52、支撑部53形成的扭曲结构提供回弹力,支撑气囊模块1及以上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部件扭转支撑至气囊模块的壳体上,弹性部件提供回弹力,实现Z向支撑,且无压并高度限制,减少占用的Z向空间,使车辆方向盘的结构设计更灵活多变。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方向盘,包括方向盘骨架(2)、安装至方向盘骨架(2)的气囊模块(1)、将方向盘骨架(2)连接至气囊模块(1)的弹性部件(5),其特征在于:弹性部件(5)扭转支撑至气囊模块(1)的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部件(5)包括衔接部(51)、连接部(52)、支撑部(53),连接部(52)与支撑部(53)采用衔接部(51)连接,衔接部(51)、连接部(52)、支撑部(53)形成扭曲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52)与支撑部(53)之间设有高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部件(5)压缩至极限位置时,连接部(52)与支撑部(5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52)与气囊模块(1)的壳体固定,所述的支撑部(53)抵住方向盘骨架(2)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53)位于连接部(52)的两侧,连接部(52)套设在气囊模块(1)底部的销钉(12)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52)位于支撑部(53)的两侧,支撑部(53)套设在气囊模块(1)底部的销钉(12)外。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52)与方向盘骨架(2)固定,所述的支撑部(53)抵住气囊模块(1)的壳体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一种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52)采用卡扣(11)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曲结构至少设有一个扭曲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57514.XU CN219969758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车辆方向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57514.XU CN219969758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车辆方向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69758U true CN219969758U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79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57514.XU Active CN219969758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车辆方向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69758U (zh) |
-
2022
- 2022-09-26 CN CN202222557514.XU patent/CN2199697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969758U (zh) | 一种车辆方向盘 | |
CN202132444U (zh) | 汽车发动机前悬置软垫总成 | |
CN102470712A (zh) | 用于特别是具有两个轮轴的交通工具中的悬臂弹簧悬架的中间弹簧支撑件 | |
CN219013241U (zh) | 一种新型副车架衬套 | |
CN101612885B (zh) | 消声器吊架 | |
CN202159073U (zh) | 一种中心压缩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 |
CN201092243Y (zh) | 一种汽车前悬架结构 | |
CN101143552A (zh) | 悬架装置 | |
CN212401346U (zh) | 一种转向节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705139U (zh) | 减震器上支座总成及减震器组件 | |
CN111765195A (zh) | 一种内置螺旋弹簧的复合空气弹簧结构 | |
CN207195515U (zh) | 钢板弹簧防错结构 | |
CN212320754U (zh) | 一种防摔型电阻式传感器 | |
CN215474693U (zh) | 一种带夹持机构的杯托 | |
CN207943015U (zh) | 一种方向盘和驾驶员安全气囊总成装置 | |
CN103769363A (zh) | 一种改进的共振式振动筛 | |
CN101011926A (zh) | 车辆独立悬架 | |
CN202690856U (zh) | 汽车减震器 | |
CN210680379U (zh) | 一种新型立式悬置橡胶衬套 | |
CN111347829B (zh) | 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 | |
CN213199387U (zh) | 悬架螺旋弹簧 | |
CN218088452U (zh) | 一种电梯缓冲结构 | |
CN212047031U (zh) | 一种汽车副驾驶钢丝骨架 | |
CN222080486U (zh) | 一种钢板悬架结构、汽车、卡丁车及全地形车 | |
CN222458195U (zh) |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