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458195U -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458195U
CN222458195U CN202323669747.XU CN202323669747U CN222458195U CN 222458195 U CN222458195 U CN 222458195U CN 202323669747 U CN202323669747 U CN 202323669747U CN 222458195 U CN222458195 U CN 222458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block
hole
air spring
block body
convex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6697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敬辉
张本宝
韦立
邓文英
翁金炉
周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lo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lo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lo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lo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6697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458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458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458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包括缓冲块本体、凸环部和限位槽,凸环部从缓冲块本体上端部的顶部表面向外延伸形成,限位槽开设于缓冲块本体的上端部的下底面,用于收容空气弹簧的上顶座的钩部,防止所述缓冲块本体下滑脱落;同时凸环部与缓冲块本体的顶部表面上轴向通孔的开口之间设有环状的沉台,当下凸台的下端面和沉台接触时,下凸台位于凸环部的中间通孔内,可有效的防止缓冲块本体的径向变形缩小使缓冲块本体下滑脱落。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空气弹簧内部气体的容积变化导致缓冲块本体的卡接部位易变形从而脱落的问题,增加缓冲块使用可靠性,延长缓冲块的使用寿命,加强行车安全意识。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弹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背景技术
缓冲块是安装在空气弹簧里面的一个零件,主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吸收缓冲能量,在一定范围内与空簧一起实现弹性元件的作用;二是限位,在空气弹簧压缩到极限位置时实现限制车轮跳动位移的作用;缓冲块的材料为聚氨酯,其分子结合能力强,耐水解、耐低温以及弹性特性优。现有技术是在上气室安装缓冲块的下端面以及卡接位置进行涂胶,然后将缓冲块通过力的作用压装在上气室的涂胶位置,所以缓冲块的安装固定一部分通过涂胶,另一部分通过上气室下端对称的两个钩子卡接住缓冲块上部边缘进行固定。但由于空气弹簧装车之后,会经历很多外界的强大冲击通过车轮传到空气弹簧上,从而产生强烈振动、偏摆、旋转等运动造成空气弹簧中的气压变化较快,而缓冲块也因自身材料特性发生较大的变形,当缓冲块压缩变小之后就容易脱离上气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解决缓冲块被压缩之后,特别是缓冲块径向上收缩变小脱离空气弹簧的上气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部分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通过缓冲块结构的设计,缓冲块的凸环部和空气弹簧的上顶座形成限位安装,以及缓冲块的限位槽收容空气弹簧的钩部,都限制了缓冲块的收缩变形,因此解决了缓冲块受压后收缩变形,容易脱离空气弹簧的上气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包括:
缓冲块本体,缓冲块本体通过轴向通孔同轴套设于空气弹簧的活塞杆上;
凸环部,凸环部从缓冲块本体上端部的顶部表面向外延伸形成;以及
限位槽,限位槽开设于缓冲块本体的上端部的下底面,用于收容空气弹簧的上顶座的钩部;
其中,凸环部与缓冲块本体的顶部表面上轴向通孔的开口之间设有环状的沉台,用于与空气弹簧的上顶座的下凸台的下端面接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顶座的钩部至少包括向上延伸的弯钩端,限位槽对应为弯钩状的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限位槽对应凸环部开设于缓冲块本体的上端部的下底面,并靠近于缓冲块本体的外圆柱表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限位槽与凸环部的外圆柱表面之间形成凸钩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凸钩部与上顶座的钩部相互钩住。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圆环骨架,圆环骨架设于缓冲块本体的轴向通孔内,并且圆环骨架的上端面和上顶座的下凸台的下端面对应接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缓冲块本体的轴向通孔为台阶孔,沿着缓冲块本体的轴向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孔径依次变大,圆环骨架设于第二通孔内、紧靠沉台的内侧面布置,第三通孔为凸环部的中间通孔、并且沉台形成第三通孔的底壁,空气弹簧的上顶座的下凸台设于第三通孔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圆环骨架为金属或尼龙支撑环状,且硬度为缓冲块本体硬度的10倍以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顶座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环槽,上顶座的在其中央孔的孔口处向下凸起形成下凸台,下环槽和凸环部配合,使得下凸台设于凸环部的中间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包括缓冲块本体、凸环部和限位槽,凸环部从缓冲块本体上端部的顶部表面向外延伸形成,限位槽开设于缓冲块本体的上端部的下底面,用于收容空气弹簧的上顶座的钩部,防止所述缓冲块本体下滑脱落;同时凸环部与缓冲块本体的顶部表面上轴向通孔的开口之间设有环状的沉台,当下凸台的下端面和沉台接触时,下凸台位于凸环部的中间通孔内,可有效的防止缓冲块本体的径向变形缩小使缓冲块本体下滑脱落。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空气弹簧内部气体的容积变化导致缓冲块本体的卡接部位易变形从而脱落的问题,增加缓冲块使用可靠性,延长缓冲块的使用寿命,加强行车安全意识。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还包括合适硬度的圆环骨架,圆环骨架的上端面和上顶座的下凸台的下端面对应接触,圆环骨架设于第二通孔内、紧靠所述沉台的内侧面,空气弹簧的上顶座的下凸台设于第三通孔内,圆环骨架可进一步防止缓冲块本体的径向收缩变形,进一步防止缓冲块本体下滑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符号说明: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包括:
缓冲块本体1、凸环部11、沉台111、限位槽12、圆环骨架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第三通孔16、空气弹簧2、活塞杆21、上顶座22、下凸台221、钩部23、凸钩部2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在下文描述中,探讨了大量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更透彻的解释,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以方框图的形式而不是以细节的形式来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避免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难以理解。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包括缓冲块本体1、凸环部11和限位槽12。缓冲块本体1通过轴向通孔同轴套设于空气弹簧2的活塞杆21上,凸环部11从缓冲块本体1上端部的顶部表面向外延伸形成,限位槽12开设于缓冲块本体1的上端部的下底面,用于收容空气弹簧2的上顶座22的钩部23;其中,凸环部11与缓冲块本体1的顶部的表面上轴向通孔的开口之间设有环状的沉台111,用于与空气弹簧2的上顶座22的下凸台221的下端面接触。
上述限位槽12收容空气弹簧2的上顶座22的钩部23,上顶座22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环槽,上顶座22在其中央孔的孔口处向下凸起形成下凸台221,环槽和凸环部11配合,使得下凸台221设于凸环部11的中间通孔内,使得空气弹簧2的上顶座22的下凸台221的下端面和沉台111接触。都是限制缓冲块本体1的收缩,特别是径向上的收缩变形,防止缓冲块本体1收缩变形从空气弹簧2的上气室脱离。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钩部23至少包括向上延伸的弯钩端,限位槽12对应为弯钩状的槽,限位槽12对应凸环部11开设于缓冲块本体1的下底面,并靠近于缓冲块本体1的外圆柱表面,限位槽12与凸环部11的外圆柱表面之间形成凸钩部231,凸钩部231与上顶座22的钩部23相互钩住,从而提供给缓冲块本体1以一个向上的拉拽力,可以有效防止缓冲块本体1沿空气弹簧2的的活塞杆21向下的滑移。解决了空气弹簧内部气体的容积变化导致缓冲块本体的卡接部位易变形从而脱落的问题,增加缓冲块使用可靠性,延长缓冲块的使用寿命,加强行车安全意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圆环骨架13,圆环骨架13设于缓冲块本体1的轴向通孔内,并且圆环骨架13的上端面和上顶座22的下凸台221的下端面对应接触。圆环骨架13为金属或尼龙支撑环状,且硬度为缓冲块本体1硬度的10倍以上。缓冲块本体1的轴向通孔为台阶孔,沿着缓冲块本体1的轴向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的孔径依次变大,圆环骨架13设于第二通孔15内、紧台111的内侧面,第三通孔16为凸环部11的所述中间通孔、并且沉台111形成第三通孔16的底壁,空气弹簧2的上顶座22的下凸台221设于第三通孔16内。增加合适硬度的骨架材料来防止缓冲块本体1的卡接部位的径向收缩变形,防止缓冲块本体1下滑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包括缓冲块本体1、凸环部11和限位槽12。缓冲块本体1通过轴向通孔同轴套设于空气弹簧2的活塞杆21上,凸环部11从缓冲块本体1上端部的顶部表面向外延伸形成,限位槽12开设于缓冲块本体1的上端部的下底面,用于收容空气弹簧2的上顶座22的钩部23,防止所述缓冲块本体1下滑脱落,同时,凸环部11与缓冲块本体1的顶部表面上轴向通孔的开口之间设有环状的沉台111,用于与空气弹簧2的上顶座22的下凸台221的下端面接触,且当下凸台221的下端面和沉台111接触时,下凸台221位于凸环部11的中间通孔内,可有效的防止缓冲块本体1的径向变形缩小使缓冲块本体1下滑脱落。可以有效地解决空气弹簧2内部气体的容积变化导致缓冲块本体1的卡接部位易变形从而脱落的问题,增加缓冲块使用可靠性,延长缓冲块的使用寿命,加强行车安全意识。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块本体(1),所述缓冲块本体(1)通过轴向通孔同轴套设于空气弹簧(2)的活塞杆(21)上;
凸环部(11),所述凸环部(11)从所述缓冲块本体(1)上端部的顶部表面向外延伸形成;以及
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开设于所述缓冲块本体(1)的所述上端部的下底面,用于收容所述空气弹簧(2)的上顶座(22)的钩部(23);
其中,所述凸环部(11)与所述缓冲块本体(1)的所述顶部表面上的所述轴向通孔的开口之间设有环状的沉台(111),用于与所述空气弹簧(2)的所述上顶座(22)的下凸台(221)的下端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座(22)的所述钩部(23)至少包括向上延伸的弯钩端,所述限位槽(12)对应为弯钩状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对应所述凸环部(11)开设于所述缓冲块本体(1)的所述上端部的所述下底面,并靠近于所述缓冲块本体(1)的外圆柱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与所述凸环部(11)的外圆柱表面之间形成凸钩部(2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钩部(231)与所述上顶座(22)的所述钩部(23)相互钩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环骨架(13),所述圆环骨架(13)设于所述缓冲块本体(1)的轴向通孔内,并且所述圆环骨架(13)的上端面和所述上顶座(22)的所述下凸台(221)的所述下端面对应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本体(1)的所述轴向通孔为台阶孔,沿着所述缓冲块本体(1)的轴向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5)和所述第三通孔(16)的孔径依次变大,所述圆环骨架(13)设于所述第二通孔(15)内、紧靠所述沉台(111)的内侧面布置,所述第三通孔(16)为所述凸环部(11)的中间通孔、并且所述沉台(111)形成所述第三通孔(16)的底壁,所述空气弹簧(2)的所述上顶座(22)的所述下凸台(221)设于所述第三通孔(16)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骨架(13)为金属或尼龙支撑环状,且硬度为所述缓冲块本体(1)硬度的10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座(22)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环槽,所述上顶座(22)在其中央孔的孔口处向下凸起形成所述下凸台(221),所述环槽和所述凸环部(11)配合,使得所述下凸台(221)设于所述凸环部(11)的中间通孔内。
CN202323669747.XU 2023-12-30 2023-12-30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Active CN222458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69747.XU CN222458195U (zh) 2023-12-30 2023-12-30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69747.XU CN222458195U (zh) 2023-12-30 2023-12-30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458195U true CN222458195U (zh) 2025-02-11

Family

ID=9444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669747.XU Active CN222458195U (zh) 2023-12-30 2023-12-30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458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1402B (zh) 弹簧橡胶座和烛式独立悬架
JP2008051247A (ja) シリンダ装置
CN222458195U (zh) 一种空气弹簧内缓冲块结构
CN204025481U (zh) 弹簧减震器
JP2009052604A (ja) 車両用懸架装置
US7347437B1 (en) Damper assembly
CN105889393A (zh) 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车辆
CN205745049U (zh) 机床减震装置
JP3956261B2 (ja) アブソーバ用クッションゴム
CN202690856U (zh) 汽车减震器
CN203189601U (zh) 导杆减振结构
CN206691091U (zh) 一种新型汽车倒车定位报警装置
JP2008089151A (ja) 緩衝装置
US6827342B2 (en) Shock absorber
CN213199387U (zh) 悬架螺旋弹簧
CN2686195Y (zh) 发电机组减震垫
CN215409925U (zh) 一种导向器缓冲结构、导向器与减震器
CN220668220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缓冲垫
CN209813614U (zh) 具有密封抵压结构的玩具用胶皮轮胎
CN215831024U (zh) 空气弹簧总成
CN217107826U (zh) 一种汽车副邦汰
CN220538933U (zh) 一种抗震阻尼块
CN106274335A (zh) 一种汽车减震系统
CN211924789U (zh) 一种减震器用新型组合式弹簧垫
CN212135819U (zh) 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