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6078U - 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06078U CN219506078U CN202320763982.4U CN202320763982U CN219506078U CN 219506078 U CN219506078 U CN 219506078U CN 202320763982 U CN202320763982 U CN 202320763982U CN 219506078 U CN219506078 U CN 2195060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mounting plate
- mounting
- connecting arm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0 retrof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包括车架、前行驶组件、履带驱动机构、前安装组件和后安装组件;前行驶组件位于车架的前端并通过前安装组件整体可拆卸的安装于车架;履带驱动机构位于车架的后端并通过后安装组件整体可拆卸的安装于车架。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通过将前行驶组件和履带驱动机构分别通过前安装组件和后安装组件与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以使得前行驶组件和履带驱动机构相对于车架为独立的整体。从而在雪地车在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或需要进行改装时,只需将需要维修的部位或需要改装的部位所对应的整体单独拆卸下即可;进而可以方便进行雪地车的维修或改装,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雪地车的维修或改装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驾驶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雪地车是一种能够用于雪地救援、输送和娱乐的专用车辆。一般为前雪橇板后履带结构,能够快速的在雪地中进行移动。
雪地车一般都包括前行驶组件和履带驱动机构,前行驶组件用于调整行驶方向,履带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整个雪地车进行行走。现有的雪地车的前行驶组件和履带驱动机构一般都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与车架进行固定连接,这就导致雪地车在进行维修或改装时,前行驶组件和履带驱动机构的拆卸较为的困难。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雪地车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拆卸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
为达到上述的至少一个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包括车架、前行驶组件和履带驱动机构,还包括前安装组件和后安装组件;所述前行驶组件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并通过所述前安装组件整体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履带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车架的后端并通过所述后安装组件整体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车架。
优选的,所述前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一端相互铰接,同时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再通过所述第一减震装置进行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减震装置以及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前安装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前安装组件还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前行驶组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部进行铰接,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中部或靠近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的侧部进行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数量为一对,所述第一连接臂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进行铰接;所述第一减震装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与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前安装组件适于通过所述安装轴与所述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减震装置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一端相互铰接,同时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再通过所述第二减震装置进行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后安装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后安装组件还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前行驶组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中部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中部或靠近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的侧部进行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数量为一对,所述第二连接臂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后安装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块与所述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安装组件和所述后安装组件模块化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中通过将前行驶组件和履带驱动机构分别通过前安装组件和后安装组件与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以使得前行驶组件和履带驱动机构相对于车架为独立的整体。从而在雪地车在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或需要进行改装时,只需将需要维修的部位或需要改装的部位所对应的整体单独拆卸下即可;进而可以方便进行雪地车的维修或改装,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雪地车的维修或改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前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前安装组件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前安装组件与前行驶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后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后安装组件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后安装组件与履带驱动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架100、履带驱动机构2、前行驶组件3、前安装组件4、第一安装板41、安装轴410、第一减震装置42、第一连接臂43、后安装组件5、第二安装板51、安装块510、第二减震装置52、第二连接臂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包括车架100、前行驶组件3和履带驱动机构2;还包括前安装组件4和后安装组件5。前行驶组件3位于车架100的前端,前行驶组件3可以通过前安装组件4整体可拆卸的安装于车架100的前端;前行驶组件3可以在车架100上安装的换向组件的驱使下对雪地车的行驶进行换向。履带驱动机构2位于车架100的后端,履带驱动机构2可以通过后安装组件5整体可拆卸的安装于车架100的后端;履带驱动机构2可以为雪地车的行驶提供驱动力。
可以理解的是,雪地车的前行驶组件3整体可以和前安装组件4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即前行驶组件3与前安装组件4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可拆卸的第一整体,该第一整体还可以通过前安装组件4与车架100的前端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同时,雪地车的履带驱动机构2整体可以和后安装组件5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即履带驱动机构2与后安装组件5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可拆卸的第二整体,该第二整体还可以通过后安装组件5与车架100的后端进行可拆卸的连接。从而在雪地车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或需要进行改装时,只需将需要维修的部位或需要改装的部位所对应的整体单独拆卸下即可。进而可以方便进行雪地车的维修或改装,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雪地车的维修或改装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前安装组件4包括第一安装板41、第一减震装置42和第一连接臂43。第一安装板41和第一连接臂43通过一端相互铰接,同时第一安装板41和第一连接臂43之间再通过第一减震装置42进行连接,从而使第一安装板41、第一减震装置42和第一连接臂43之间形成呈三角形结构且具有减震功能的前安装组件4。前安装组件4通过第一安装板41远离第一连接臂43的一端与车架100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前安装组件4还通过第一连接臂43远离第一安装板41的一端与前行驶组件3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前行驶组件3通过呈三角形结构的前安装组件4与车架100进行连接,在方便拆卸的同时,还可以对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颠簸进行减震过滤,进而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具体的,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减震装置42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板41的中部进行铰接,第一减震装置42的下端与第一连接臂43的中部或靠近与第一安装板41进行连接的侧部进行铰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减震装置42的安装位置可以决定整个前安装组件4的整体刚度。即第一减震装置42的安装位置越靠近第一安装板41远离与第一连接臂43进行连接的一侧,和/或第一减震装置42的安装位置越靠近第一连接臂43远离与第一安装板41进行连接的一侧,则整个前安装组件4的整体刚度越高。前安装组件4的整体刚度越高,则在前行驶组件3颠簸时,容易对第一安装板41与车架100进行连接的位置产生较大的冲击,进而容易造成第一安装板41与车架100进行连接位置的磨损加剧。
因此,为了降低颠簸对第一安装板41与车架100进行连接的位置的冲击,同时保证整个前安装组件4具有足够的减震强度,可以优选的将第一减震装置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41的中部以及第一连接臂43的中后部进行铰接。
应当知道的是,第一减震装置42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故不在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臂43的数量为一对,第一连接臂43对称设置于第一安装板41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安装板41进行铰接。第一减震装置42位于两个第一连接臂43之间,从而可以保证整个前安装组件4的结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安装板41远离与第一连接臂4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轴410。从而整个前安装组件4通过安装轴410与车架100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轴410的轴向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在进行前安装组件4的安装时,可以先将安装轴410插接在车架100上部的转向杆的下端套孔内,然后通过螺栓从安装轴410的通孔下端穿过通孔并与转向杆进行可拆卸的螺纹固定连接。从而转向杆的转动可以带动前安装组件4以及前行驶组件3一同进行换向。并且,通过上述第一减震装置42的安装位置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减震装置42与前安装组件4的安装过程发生干涉。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6至图8所示;后安装组件5包括第二安装板51、第二减震装置52和第二连接臂53。第二安装板51和第二连接臂53通过一端相互铰接,同时第二安装板51和第二连接臂53之间再通过第二减震装置52进行连接,从而使第二安装板51、第二减震装置52和第二连接臂53之间形成呈三角形结构且具有减震功能的后安装组件5。后安装组件5通过第二安装板51远离第二连接臂53的一端与车架100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后安装组件5还通过第二连接臂53远离第二安装板51的一端与履带驱动机构2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履带驱动机构2通过呈三角形结构的后安装组件5与车架100进行连接,在方便拆卸的同时,还可以对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颠簸进行减震过滤,进而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具体的,如图6至图8所示,第二减震装置52的上端与第二安装板51的中部或上部进行铰接,第二减震装置52的下端与第二连接臂53的中部或靠近与第二安装板51进行连接的侧部进行铰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减震装置52的安装位置可以决定整个后安装组件5的整体刚度。即第二减震装置52的安装位置越靠近第二安装板51远离与第二连接臂53进行连接的一侧,和/或第二减震装置52的安装位置越靠近第二连接臂53远离与第二安装板51进行连接的一侧,则整个后安装组件5的整体刚度越高。后安装组件5的整体刚度越高,则在履带驱动机构2发生颠簸时,容易对第二安装板51与车架100进行连接的位置产生较大的冲击,进而容易造成第二安装板51与车架100进行连接位置的磨损加剧。
因此,为了降低颠簸对第二安装板51与车架100进行连接的位置的冲击,同时保证整个后安装组件5具有足够的减震强度,可以优选的将第二减震装置5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板51的中上部以及第二连接臂53的中部或靠近第二安装板51的侧部进行铰接。
应当知道的是,第二减震装置52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故不在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臂53的数量为一对,第二连接臂53对称设置于第二安装板51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二安装板51进行铰接。第二减震装置52位于两个第二连接臂53之间,从而可以保证整个后安装组件5的结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第二安装板51远离与第二连接臂53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510。从而整个后安装组件5通过安装块510与车架100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车架100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槽,在进行后安装组件5的安装时,可以将安装块510对应插接于安装槽内,然后通过螺栓于车架100的外侧部贯穿安装槽与安装块510进行可拆卸的螺纹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设计并完成生产后的前安装组件4和后安装组件5进行模块化的设置,以使得在进行维修或改装时,直接更换新的前安装组件4和/或后安装组件5。从而可以降低拆卸的劳动强度。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包括车架以及安装于所述车架前后两端的前行驶组件和履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安装组件和后安装组件;所述前行驶组件通过所述前安装组件整体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履带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后安装组件整体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车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相互铰接,同时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再通过所述第一减震装置进行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减震装置以及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适于和所述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适于和所述前行驶组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部进行铰接,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中部或靠近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的侧部进行铰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数量为一对,所述第一连接臂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进行铰接;所述第一减震装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与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前安装组件适于通过所述安装轴与所述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减震装置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一端相互铰接,同时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再通过所述第二减震装置进行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适于和所述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适于和所述前行驶组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中部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中部或靠近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的侧部进行铰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数量为一对,所述第二连接臂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后安装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块与所述车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地车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组件和所述后安装组件模块化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63982.4U CN219506078U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63982.4U CN219506078U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06078U true CN219506078U (zh) | 2023-08-11 |
Family
ID=8755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63982.4U Active CN219506078U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06078U (zh) |
-
2023
- 2023-04-10 CN CN202320763982.4U patent/CN2195060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657645B2 (ja) | 小型雪上車の無限軌道帯およびその駆動ユニットの支持構造 | |
CN110116585B (zh) | 轨道车辆的非驱动桥、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
KR20100117093A (ko) | 조향 링키지 | |
CA2489580A1 (en) | Front suspension | |
US8950539B2 (en) | Lightweight integrated rear suspension and drive enclosure for a ridden motorized vehicle | |
EP1934084A1 (en) | A tracked vehicle, especially a snow scooter | |
CA2373337A1 (en) | Snowmobile slide rail system | |
CN101386327A (zh) | 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 | |
US11383774B2 (en) | Track kit | |
US3774706A (en) | Wheel kit for snowmobiles | |
CN219506078U (zh) | 一种雪地车的组装结构 | |
US20210387698A1 (en) | Ski assembly | |
JP2008302737A (ja) | トラクタのセミクローラ装置 | |
JP2011020675A (ja) | トラクタのセミクローラ装置 | |
CN201971063U (zh) | 车轮式火车的四轮转向机构 | |
US12233968B2 (en) | Track kit | |
US7331590B2 (en) | Commercial vehicle suspension assembly | |
CN219506079U (zh) | 一种前行驶组件及雪地车 | |
JP2010280388A (ja) | トラクタのセミクローラ装置 | |
CN220616047U (zh) | 全地形车 | |
CN220842820U (zh) | 全地形车 | |
CN219077387U (zh) |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 |
CN218594489U (zh) | 电动车用折叠下座减震铸件 | |
CN210310728U (zh) | 一种四轮电瓶车前叉的避震转向连接结构 | |
CN222040638U (zh) | 摩托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