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9775U - 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59775U CN219059775U CN202222655431.4U CN202222655431U CN219059775U CN 219059775 U CN219059775 U CN 219059775U CN 202222655431 U CN202222655431 U CN 202222655431U CN 219059775 U CN219059775 U CN 2190597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t cap
- template
- embedded
- support system
- j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受力件、千斤顶、导梁、模板支撑组件和盖梁模板;所述预埋件预埋于桥梁墩柱内,所述受力件穿过预埋件,受力件的两端自预埋件的端部水平伸出;受力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千斤顶,千斤顶的上端安装导梁,导梁的长度方向与盖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梁有两根,分别设于桥梁墩柱的两侧,两根导梁通过间隔布置的对拉螺杆相连,并夹紧桥梁墩柱;所述模板支撑组件设于两根导梁上,所述盖梁模板安装在模板支撑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预埋件预埋于桥梁墩柱内,受力件自预埋件穿过并支撑千斤顶等上部结构,这种预埋支撑结构形式安全可靠,且大大减小了现场焊接工作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搭拆效率高,节约工期,经济合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建设的发展,桥梁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得到引进、改进、创造和发展,新建桥梁线路日益增多。高架桥在城市总体线型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为了克服地面复杂情况和桥下通行的影响,高架桥下部结构通常采用大型承台基础。现代桥梁施工中,盖梁的支撑体系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经济型尤为重要。传统的盖梁施工方法中,满堂支架法、贝雷架叠加法对现场基础条件要求较高,地基处理费用昂贵;抱箍法一般用于圆形桥梁墩柱,现场若为方形墩,普通抱箍摩擦力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安全性差;预埋钢板法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很不经济,钢支撑的焊接工作量大,且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盖梁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桥梁墩柱进行修补,费工费时且无法保证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包括预埋件、受力件、千斤顶、导梁、模板支撑组件和盖梁模板;所述预埋件预埋于桥梁墩柱内,所述受力件穿过预埋件,受力件的两端自预埋件的端部水平伸出;受力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千斤顶,千斤顶的上端安装导梁,导梁的长度方向与盖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梁有两根,分别设于桥梁墩柱的两侧,两根导梁通过间隔布置的对拉螺杆相连,以夹紧桥梁墩柱;所述模板支撑组件设于两根导梁上,所述盖梁模板安装在模板支撑件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模板支撑组件包括若干型钢梁和若干方木,若干型钢梁沿导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型钢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导梁上;若干方木间隔安装在型钢梁上,方木的长度方向与导梁的长度方向一致。
按上述方案,所述盖梁模板包括盖梁底模板和两个盖梁侧模板;所述盖梁底模板铺设在方木上,两个盖梁侧模板以桥梁墩柱为中心对称安装在盖梁底模板上,且两个盖梁侧模之间通过拉杆对拉。
按上述方案,在盖梁底模板的两侧设有护栏。
按上述方案,所述受力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基座,所述千斤顶的底部安装在基座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基座采用钢板围合焊接而成,基座套在受力件上,基座内壁与受力件之间的间隙采用木块填充;基座端部通过角铁与受力件焊接固定。
按上述方案,所述预埋件为PVC管道。
按上述方案,所述受力件为钢棒,钢棒与PVC管道同轴布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导梁采用工字钢制作。
按上述方案,千斤顶的底部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采用钢板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埋支撑结构形式,支架、模板及整个盖梁的重量通过型钢传至墩柱,由墩柱承受,传力途径简单明确,不存在支架下沉的问题,结构形式安全可靠,且大大减小了现场焊接工作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搭拆效率高,节约工期,经济合理;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埋支撑结构形式,对地基承载力无特殊要求,不需要搭设承重支架,减少了钢材等辅助材料的消耗,作业循环时间段,架设简单,节约成本,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基座与受力件的断面示意图。
其中:1-预埋件;2-受力件;3-基座;4-千斤顶;5-对拉螺杆;6-导梁;7-型钢梁;8-方木;9-盖梁底模板;10-盖梁侧模板;11-护栏;12-桥梁墩柱;13-盖梁;14-角铁;15-垫片;16-三角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盖梁13施工的支撑体系,包括预埋件1、受力件2、千斤顶4、导梁6、模板支撑组件和盖梁模板;所述预埋件1预埋于桥梁墩柱12内,所述受力件2穿过预埋件1,受力件2的两端自预埋件1的端部水平伸出;受力件2的两端分别设置千斤顶4,千斤顶4的上端安装导梁6,导梁6的长度方向与盖梁1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梁6有两根,分别设于桥梁墩柱12的两侧,两根导梁6通过间隔布置的对拉螺杆5相连,以夹紧桥梁墩柱12,如图3所示;所述模板支撑组件设于两根导梁6上,所述盖梁模板安装在模板支撑件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1为PVC管道,施工时,PVC管道的两端密封后预埋于桥梁墩柱12内,桥梁墩柱12的模板拆除后,PVC管道两端清理,当墩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在PVC管道内插入受力件2。
本实施例中,所述受力件2为Φ100mm的钢棒,钢棒与PVC管道同轴布置,两端预留长度超出型钢梁7端部30cm,钢棒端部距离桥梁墩柱12中心2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梁6采用I45a工字钢制作,导梁6对称吊放在桥梁墩柱12两侧的千斤顶4上;两侧导梁6之间设置对拉螺杆5,对拉螺杆5的两端配置垫片15和双螺母;两导梁6通过对拉螺杆5拉紧并夹紧桥梁墩柱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4为机械千斤顶4。
优选地,所述模板支撑组件包括若干型钢梁7和若干方木8,若干型钢梁7沿导梁6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型钢梁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导梁6上;若干方木8间隔安装在型钢梁7上,方木8的长度方向与导梁6的长度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盖梁模板包括盖梁底模板和两个盖梁侧模板10;所述盖梁底模板9铺设在方木8上,两个盖梁侧模板10以桥梁墩柱12为中心对称安装在盖梁底模板9上,且两个盖梁侧模板10之间通过拉杆对拉。
优选地,在盖梁底模板9的两侧设有护栏11。
本实施例中,所述型钢梁7采用I16工字钢制作,型钢梁7横桥向铺设于导梁6上,型钢梁7端部超出盖梁13同侧部8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梁侧模板10采用6mm厚的Q235钢板制作,安装前,将盖梁底模板9和盖梁13钢筋间杂物清理干净;盖梁侧模板10拼装时用人工配合吊车分块拼装,相邻两块模板之间采用Φ18螺栓连接,相对的两盖梁侧模板10之间在拉筋座上采用上、下拉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受力件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基座3,所述千斤顶4的底部安装在基座3上。所述基座3采用钢板围合焊接而成,基座3套在受力件2上,基座3内壁与受力件2之间的间隙采用木块16填充;基座3端部通过角铁14与受力件2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3采用厚度为30mm的钢板制作,所述基座3套在钢棒(也即受力件2)上,钢棒与基座3内壁之间的间隙采用三角木块16塞牢敲紧(如图4所示),两侧采用角铁14与钢棒焊接牢固,防止钢棒在基座3内移动。基座3的两侧超出钢棒外壁5mm。千斤顶4的底部与基座3之间设置有垫片15;垫片15采用钢板制作。
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为:在每根柱顶向下一定高度(1.2~1.3m左右)垂直于盖梁13轴线沿桥梁墩柱12径向安装预埋件1,采用PVC管作为预埋件1(管内径为110mm),并将其两端密封;墩柱模板拆除后,PVC管的两端清理出来,当墩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后,安装受力件2。受力件2为Φ100mm穿心钢棒,穿入预埋的预埋件1内,两端预留长度超出导梁30cm,钢棒两端出桥梁墩柱12处外套入宽200mm、厚度为30mm的基座3内,基座3内径比钢棒直径大10mm,以利于穿入;基座3内壁四角与钢棒外壁的空隙用三角木块16塞牢敲紧,防止钢棒在基座3内移动;基座3采用角铁14焊接于受力件2上。千斤顶4放置于基座3顶部,下设垫片15。将导梁6对称吊放在桥梁墩柱12两侧的千斤顶4上,在导梁6上对穿Φ16mm的对拉螺杆5,对拉螺杆5两侧上垫片以及双螺母,使导梁6夹紧墩柱12形成整体。两根I45a工字钢导梁6安设完后,在导梁6上横桥向按照30cm间距铺设型钢梁7,型钢梁7比盖梁13的宽度各宽出85cm。两侧搭设施工平台,并安装护栏11。型钢梁7搭设完成后,测量其各个中心点以及高程,通过高程调整底下支架铺设高度,高度调后在型钢梁7上顺桥向间距200mm铺设100mm×100mm的方木8,方木8上再铺设盖梁底模板9,两侧的盖梁侧模板10上部和下部需安设对拉杆加固模板。模板从桥梁墩柱12处开始安装,再安装两端倒角模板,并依次从两端向中间铺设正常节段模板,调整控制底模的高度、横向坡度以及平整度;模板的安装为现有常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受力件、千斤顶、导梁、模板支撑组件和盖梁模板;所述预埋件预埋于桥梁墩柱内,所述受力件穿过预埋件,受力件的两端自预埋件的端部水平伸出;受力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千斤顶,千斤顶的上端安装导梁,导梁的长度方向与盖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梁有两根,分别设于桥梁墩柱的两侧,两根导梁通过间隔布置的对拉螺杆相连,并夹紧桥梁墩柱;所述模板支撑组件设于两根导梁上,所述盖梁模板安装在模板支撑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支撑组件包括若干型钢梁和若干方木,若干型钢梁沿导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型钢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导梁上;若干方木间隔安装在型钢梁上,方木的长度方向与导梁的长度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模板包括盖梁底模板和两个盖梁侧模板;所述盖梁底模板铺设在方木上,两个盖梁侧模板以桥梁墩柱为中心对称安装在盖梁底模板上,且两个盖梁侧模之间通过拉杆对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在盖梁底模板的两侧设有护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基座,所述千斤顶的底部安装在基座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采用钢板围合焊接而成,基座套在受力件上,基座内壁与受力件之间的间隙采用木块填充;基座端部通过角铁与受力件焊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PVC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件为钢棒,钢棒与PVC管道同轴布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梁采用工字钢制作。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千斤顶的底部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采用钢板制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55431.4U CN219059775U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55431.4U CN219059775U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59775U true CN219059775U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4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55431.4U Active CN219059775U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59775U (zh) |
-
2022
- 2022-10-08 CN CN202222655431.4U patent/CN2190597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74319B (zh) | 一种下承式系杆拱桥结构单元及拱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090925A (zh) | 加强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387822B (zh) | 现浇盖梁装配式钢管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419824A (zh) |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0886227B (zh) | 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3321155B (zh) | 高架桥桥墩施工平台体系及搭建该体系并浇注桥墩的方法 | |
CN210066504U (zh) | 大跨径悬臂桁架式盖梁支架体系 | |
CN203307733U (zh) | 高架桥的混凝土桥墩的施工平台体系 | |
CN219059775U (zh) | 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 |
CN217975378U (zh) | 简支梁装配式现浇板模板支撑装置 | |
CN216947881U (zh) | 一种工字组合梁现浇桥面板的模板支撑 | |
CN216892017U (zh) | 一种模板连接件和下立柱中系梁整体浇筑模板 | |
CN113585278B (zh) | 变刚度高适应性组合内支撑 | |
CN116516983A (zh) | 潮汐影响临江深基坑钢-混组合内支撑及施工方法 | |
CN215164738U (zh) | 一种系杆拱式快拼支架 | |
CN202482766U (zh) | 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支架结构 | |
CN104532758A (zh) | 一种预应力砼悬浇连续梁零号块施工支架 | |
CN111472536B (zh) | 一种模板支架、钢模板及可拼装式单侧立模结构 | |
CN211395312U (zh) | 一种用于宽幅箱梁矮塔斜拉桥的上部结构 | |
CN212358031U (zh) | 钢构桥箱梁现浇合拢段共用支撑系统 | |
CN111764298A (zh) | 钢构桥箱梁现浇合拢段共用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22120735U (zh) | 站台雨棚钢结构y字型双柱 | |
CN222275273U (zh) | 一种软基地质大跨度梁浇筑支撑结构 | |
CN219430532U (zh) | 一种桥梁混凝土箱梁现浇支撑结构 | |
CN221077312U (zh) |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用高位水箱支架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