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0303U - 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40303U CN219040303U CN202223312197.1U CN202223312197U CN219040303U CN 219040303 U CN219040303 U CN 219040303U CN 202223312197 U CN202223312197 U CN 202223312197U CN 219040303 U CN219040303 U CN 2190403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 wall
- circuit board
- box body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包括转把座以及可拆卸的设于转把座上的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包括线路板、覆盖在线路板上方的压盖、若干个固定在线路板顶部并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复位开关、以及嵌设在压盖中并介于线路板与若干个复位开关之间的防水垫;转把座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腔孔,腔孔内还形成有盒体,线路板固定在盒体的底部内侧,防水垫压紧在盒体的顶部开口处,压盖可拆卸的嵌入固定在腔孔的开口处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在保证防水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转把座上,而且在转把座外部就能完成固定,因此大大方便了组装并降低了维修成本;此外,还大大方便了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电动自行车随处可见,与传统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由电力驱动,无需人力脚踏驱动,所以较为省力,而且续航里程长,非常实用和方便,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绿色交通工具。
电动自行车的车头处均安装有用来控制前轮方向的车把管,车把管上均安装有用来调节行驶速度的转把;为了提高集成性能,转把上还均安装有用来触发喇叭以及打开或关闭车灯的按钮开关;为了保证按钮开关的防水性能,现有的按钮开关均采用胶装等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转把上,而且必须从转把的内部才能完成固定,因此组装较为不便,一旦损坏就只能将转把整体更换,维修成本较高;而且缺少发光功能,如果骑行者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时,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到所需的按钮开关的按键,所以使用起来也较为不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保证防水性能的前提下大大方便了组装并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大大方便了使用的转把的开关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包括转把座以及可拆卸的设于转把座上的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包括线路板、覆盖在线路板上方的压盖、若干个固定在线路板顶部并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复位开关、以及嵌设在压盖中并介于线路板与若干个复位开关之间的防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座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腔孔,所述腔孔内还形成有盒体,所述线路板固定在盒体的底部内侧,所述防水垫压紧在盒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压盖可拆卸的嵌入固定在腔孔的开口处内部;每个所述复位开关的动触头上方还均设有一个灯珠,每个所述灯珠的两个插脚分别互为对角的设于对应的一个复位开关的左右两侧并均固定在线路板上且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每个所述复位开关的上方还均设有一个导向块,每个所述导向块中均开设有一个通孔,每个所述灯珠均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导向块上的通孔中,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互为对角分布的凹槽,每个所述灯珠上的两个插脚分别活动嵌入在对应的一个导向块上的两个凹槽中;所述防水垫上形成有若干个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数量与复位开关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按压块的根部均设于对应的一个导向块的上方,每个所述按压块的端部均伸出到压盖的上方;每个所述按压块中还均形成有一个可透光标识区,每个所述可透光标识区的位置与对应的一个灯珠的位置均相互配合。
优选地,每个所述导向块的左右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凸条和一个凸块,对应地,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向外形成有若干个第一导向条组合和若干个第二导向条组合,所述第一导向条组合和所述第二导向条组合的数量均与导向块的数量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条组合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条组合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导向条,位于每个导向块的左侧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凸块分别活动插入在位于盒体左侧内壁上的对应第一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一导向条之间以及对应第二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二导向条之间,位于每个导向块的右侧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凸块分别活动插入在位于盒体右侧内壁上的对应第一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一导向条之间以及对应第二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二导向条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盖的左右两侧均向下形成有若干个插片,左侧的每个所述插片均插入到腔孔的左侧内壁与盒体的左侧外壁之间,右侧的每个所述插片均插入到腔孔的右侧内壁与盒体的右侧外壁之间。
优选地,每个所述插片中均开设有一个锁孔,对应地,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向外形成有若干个锁块,所述锁块的数量与插片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锁块均嵌入在对应的一个锁孔中。
优选地,所述防水垫的边缘还向上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包围在压盖底部边缘;所述翻边的左右两侧还均开设有若干个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数量与插片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插片均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缺口槽中。
优选地,所述腔孔的左侧内壁与盒体的左侧外壁之间以及所述腔孔的右侧内壁与盒体的右侧外壁之间还均形成有多个限位块,所述腔孔左侧内壁与盒体左侧外壁之间的区域以及所述腔孔右侧内壁与盒体右侧外壁之间的区域均被对应的多个限位块均分隔形成了若干个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插片的数量相等,左侧的每个所述插片均对应的插入在左侧的每个限位槽中,右侧的每个所述插片均对应的插入在右侧的每个限位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在保证防水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转把座上,而且在转把座外部就能完成固定,因此大大方便了组装,即使损坏也只需更换复位开关即可,无需整体更换转把,进而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备发光功能,进而能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每个不同的按压块上的可透光标识区呈现出功能标识的亮光,从而能使骑行者快速、准确的找到所需的按压块以大大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包括转把座1以及可拆卸的设于转把座1上的开关组件2,开关组件2包括线路板21、覆盖在线路板21上方的压盖23、若干个固定在线路板21顶部并均与线路板21电性连接的复位开关22、以及嵌设在压盖23中并介于线路板21与若干个复位开关22之间的防水垫24;转把座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腔孔11,腔孔11内还形成有盒体12,线路板21固定在盒体12的底部内侧,防水垫24压紧在盒体12的顶部开口处,压盖23可拆卸的嵌入固定在腔孔11的开口处内部;每个复位开关22的动触头上方还均设有一个灯珠25,每个灯珠25的两个插脚分别互为对角的设于对应的一个复位开关22的左右两侧并均固定在线路板21上且均与线路板21电性连接,每个复位开关22的上方还均设有一个导向块26,每个导向块26中均开设有一个通孔261,每个灯珠25均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导向块26上的通孔261中,通孔26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互为对角分布的凹槽262,每个灯珠25上的两个插脚分别活动嵌入在对应的一个导向块26上的两个凹槽262中;每个导向块26的左右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凸条263和一个凸块264,对应地,盒体12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向外形成有若干个第一导向条组合和若干个第二导向条组合,第一导向条组合和第二导向条组合的数量均与导向块26的数量相等,第一导向条组合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条13,第二导向条组合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导向条14,位于每个导向块26的左侧的凸条263以及凸块264分别活动插入在位于盒体12左侧内壁上的对应第一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一导向条13之间以及对应第二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二导向条14之间,位于每个导向块26的右侧的凸条263以及凸块264分别活动插入在位于盒体12右侧内壁上的对应第一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一导向条13之间以及对应第二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二导向条14之间;防水垫24上形成有若干个按压块241,按压块241的数量与复位开关22的数量相等,每个按压块241的根部均设于对应的一个导向块26的上方,每个按压块241的端部均伸出到压盖23的上方;每个按压块241中还均形成有一个可透光标识区242,每个可透光标识区242的位置与对应的一个灯珠25的位置均相互配合。
压盖23的左右两侧均向下形成有若干个插片231,左侧的每个插片231均插入到腔孔11的左侧内壁与盒体12的左侧外壁之间,右侧的每个插片231均插入到腔孔11的右侧内壁与盒体12的右侧外壁之间。
每个插片231中均开设有一个锁孔232,对应地,盒体12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向外形成有若干个锁块16,锁块16的数量与插片231的数量相等,每个锁块16均嵌入在对应的一个锁孔232中。
防水垫24的边缘还向上形成有翻边243,翻边243包围在压盖23底部边缘;翻边243的左右两侧还均开设有若干个缺口槽244,缺口槽244的数量与插片231的数量相等,每个插片231均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缺口槽244中。
腔孔11的左侧内壁与盒体12的左侧外壁之间以及腔孔11的右侧内壁与盒体12的右侧外壁之间还均形成有多个限位块15,腔孔11左侧内壁与盒体12左侧外壁之间的区域以及腔孔11右侧内壁与盒体12右侧外壁之间的区域均被对应的多个限位块15均分隔形成了若干个限位槽17。
限位槽17的数量与插片231的数量相等,左侧的每个插片231均对应的插入在左侧的每个限位槽17中,右侧的每个插片231均对应的插入在右侧的每个限位槽17中,以此来防止压盖23在腔孔11内发生晃动。
使用时:将线路板21通过电线与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建立电性连接,线路板21通电后就会点亮每个灯珠25以使其发光,灯珠25所发出的光线透过防水垫24上的按压块241中的可透光标识区242向外射出,进而使上述可透光标识区242呈现出光亮,从而对每个按压块241作出不同的区分,当骑行者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开关组件2时,就能快速、准确的找到对应的一个复位开关22并进行按压。
当手指向下按动按压块241时,按压块241就会利用自身弹性向下凹陷,进而压迫导向块26向下移动,此过程中,灯珠25也会被按压块241驱使而向下移动一定距离,直到灯珠25的底部接触并压动复位开关22的动触头以触发复位开关22单次,最后复位开关22的动触头会自动弹性复位,进而推动灯珠25和导向块26复位,按压块241则利用自身弹性复位。
导向块26在上下移动时,导向块26上的每个凸条263会在对应第一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一导向条13之间滑动,而导向块26上的每个凸块264会在对应第二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二导向条14之间滑动,以此来保证导向块26移动时的平直度和稳定度以避免偏向。
本实用新型能在保证防水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转把座1上,而且在转把座1外部就能完成固定,因此大大方便了组装,即使损坏也只需更换复位开关22即可,无需整体更换转把,进而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备发光功能,进而能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每个不同的按压块241上的可透光标识区242呈现出功能标识的亮光,从而能使骑行者快速、准确的找到所需的按压块241以大大方便了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包括转把座以及可拆卸的设于转把座上的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包括线路板、覆盖在线路板上方的压盖、若干个固定在线路板顶部并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复位开关、以及嵌设在压盖中并介于线路板与若干个复位开关之间的防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座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腔孔,所述腔孔内还形成有盒体,所述线路板固定在盒体的底部内侧,所述防水垫压紧在盒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压盖可拆卸的嵌入固定在腔孔的开口处内部;每个所述复位开关的动触头上方还均设有一个灯珠,每个所述灯珠的两个插脚分别互为对角的设于对应的一个复位开关的左右两侧并均固定在线路板上且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每个所述复位开关的上方还均设有一个导向块,每个所述导向块中均开设有一个通孔,每个所述灯珠均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导向块上的通孔中,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互为对角分布的凹槽,每个所述灯珠上的两个插脚分别活动嵌入在对应的一个导向块上的两个凹槽中;所述防水垫上形成有若干个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数量与复位开关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按压块的根部均设于对应的一个导向块的上方,每个所述按压块的端部均伸出到压盖的上方;每个所述按压块中还均形成有一个可透光标识区,每个所述可透光标识区的位置与对应的一个灯珠的位置均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块的左右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凸条和一个凸块,对应地,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向外形成有若干个第一导向条组合和若干个第二导向条组合,所述第一导向条组合和所述第二导向条组合的数量均与导向块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条组合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条组合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导向条,位于每个导向块的左侧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凸块分别活动插入在位于盒体左侧内壁上的对应第一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一导向条之间以及对应第二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二导向条之间,位于每个导向块的右侧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凸块分别活动插入在位于盒体右侧内壁上的对应第一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一导向条之间以及对应第二导向条组合中的两个第二导向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的左右两侧均向下形成有若干个插片,左侧的每个所述插片均插入到腔孔的左侧内壁与盒体的左侧外壁之间,右侧的每个所述插片均插入到腔孔的右侧内壁与盒体的右侧外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片中均开设有一个锁孔,对应地,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向外形成有若干个锁块,所述锁块的数量与插片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锁块均嵌入在对应的一个锁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的边缘还向上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包围在压盖底部边缘;所述翻边的左右两侧还均开设有若干个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数量与插片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插片均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缺口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孔的左侧内壁与盒体的左侧外壁之间以及所述腔孔的右侧内壁与盒体的右侧外壁之间还均形成有多个限位块,所述腔孔左侧内壁与盒体左侧外壁之间的区域以及所述腔孔右侧内壁与盒体右侧外壁之间的区域均被对应的多个限位块均分隔形成了若干个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插片的数量相等,左侧的每个所述插片均对应的插入在左侧的每个限位槽中,右侧的每个所述插片均对应的插入在右侧的每个限位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12197.1U CN219040303U (zh) | 2022-12-09 | 2022-12-09 | 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12197.1U CN219040303U (zh) | 2022-12-09 | 2022-12-09 | 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40303U true CN219040303U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627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312197.1U Active CN219040303U (zh) | 2022-12-09 | 2022-12-09 | 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40303U (zh) |
-
2022
- 2022-12-09 CN CN202223312197.1U patent/CN2190403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34303Y (zh) | 汽车转向灯 | |
CN108679519B (zh) | 一种阅读灯触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9040303U (zh) | 一种转把的开关模组 | |
EP1339080B1 (en) | Switch device | |
JP3088268U (ja) | 発光ペン | |
CN1212633C (zh) | 具有琴键触动手柄的快动开关及琴键触动手柄的装饰工艺 | |
CN203719303U (zh) | 对开门冰箱的门体 | |
CN202152030U (zh) | 汽车后视镜的双色切换发光结构 | |
CN113353001A (zh) | 一种芯片式定制化可任意调换开关位置的开关组件 | |
CN201819017U (zh) | 电子蜡烛 | |
CN2418536Y (zh) | 一种新型电子交通信号灯 | |
CN216288101U (zh) | 带发光模块的车辆开关组件 | |
JPS6021868Y2 (ja) | 車輛用ライトスイツチ装置 | |
JPH0338748Y2 (zh) | ||
CN221023465U (zh) | 一种车用发光板氛围灯 | |
JPH10228803A (ja) |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 |
CN216143156U (zh) | 一种换挡器 | |
CN221483539U (zh) | 一种可变射灯 | |
CN218601894U (zh) | 一种具有安全警示的校服 | |
CN210467644U (zh) | 一种车辆的辅助功能的开关 | |
CN221633003U (zh) | 带照明组件的车载扩展坞 | |
CN216288100U (zh) | 一种控制开关 | |
CN201038023Y (zh) | 一种带灯按钮开关 | |
CN210951144U (zh) | 一种壳体感应的骑行车灯 | |
US2744975A (en) |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