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8647U - 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78647U CN218478647U CN202222950954.1U CN202222950954U CN218478647U CN 218478647 U CN218478647 U CN 218478647U CN 202222950954 U CN202222950954 U CN 202222950954U CN 218478647 U CN218478647 U CN 2184786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output
- waste liquid
- filter
- pass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连接,所述高密度澄清池的污泥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装置连接,所述高密度澄清池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连接,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工业废水通过沉淀、过滤、臭氧催化氧化、微滤、阳离子交换和浓缩,降低废水中硬度、碱度、硅酸盐、悬浮物、油分等有害组分,然后通过RO膜浓缩、MVR蒸发和冷冻结晶等将盐水分离,达到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水再生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每年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若将其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随着排放标准的提升,企业开始对高盐废水进行处理,并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化回用,传统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核心工艺为膜浓缩和蒸发结晶的组合工艺,其副产品结晶盐均以混合形式出现,含有多种离子,资源化程度不高,最终只能按危险废物进行填埋处理,吨盐处理成本高达3000元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连接,所述高密度澄清池的污泥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装置连接,所述高密度澄清池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连接,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连接,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离子交换器连接,所述离子交换器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的浓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蒸发结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清水蓄水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泥脱水装置的污泥输出端通过管道以及泥浆泵与污泥干燥池连接,所述污泥干燥池用于存放并干燥污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泥脱水装置的污水通过回流管道输出至高密度澄清池内,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连接,所述离子交换器的反洗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发结晶装置为MVR低温蒸发器,处理量为8m3/h;蒸发温度为5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为三层过滤,滤料依次为活性炭、石英砂、磁铁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的臭氧发生量为50kg/h,催化剂为LCO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滤膜孔径为0.05μm,错流过滤,产水率≥9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交换器7为通过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进行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8和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9均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进行过滤,运行压力为15MPa,处理量为35m3/h。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工业废水通过沉淀、过滤、臭氧催化氧化、微滤、阳离子交换和浓缩,降低废水中硬度、碱度、硅酸盐、悬浮物、油分等有害组分,然后通过RO膜浓缩、MVR蒸发和冷冻结晶等将盐水分离,达到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水再生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池;2、高密度澄清池;3、污泥脱水装置;4、污泥干燥池;5、多介质过滤器;6、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7、离子交换器;8、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9、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10、蒸发结晶装置;11、清水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说明书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各个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包括调节池1,调节池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2连接,高密度澄清池2的污泥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装置3连接,高密度澄清池2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5连接,多介质过滤器5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6连接,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离子交换器7连接,离子交换器7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8连接,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9连接,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9的浓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蒸发结晶装置10连接,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9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清水蓄水池11连接,污泥脱水装置3的污泥输出端通过管道以及泥浆泵与污泥干燥池4连接,污泥干燥池4用于存放并干燥污泥,上述污泥脱水装置3的污水通过回流管道输出至高密度澄清池2内,多介质过滤器5的反洗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2连接,离子交换器7的反洗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2连接,通过沉淀、过滤、臭氧催化氧化、微滤、阳离子交换和浓缩,降低废水中硬度、碱度、硅酸盐、悬浮物、油分等有害组分,然后通过RO膜浓缩、MVR蒸发和冷冻结晶等将盐水分离,达到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水再生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蒸发结晶装置10为MVR低温蒸发器,处理量为8m3/h;蒸发温度为5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介质过滤器5为三层过滤,滤料依次为活性炭、石英砂、磁铁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6的臭氧发生量为50kg/h,催化剂为LCO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滤膜孔径为0.05μm,错流过滤,产水率≥9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离子交换器7为通过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进行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8和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9均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进行过滤,运行压力为15MPa,处理量为35m3/h。
具体的,在使用时,调节池1内的高盐废水被泵入高密度澄清池2,然后用NaOH调节废水pH至11.5~12.5,在高密度澄清池2中加入Na2CO3,水中的Ca2+、Mg2+分别与水中的碳酸盐和碱反应形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通过调节回流泥量和Na2CO3、NaOH加入量,控制高密度澄清池2出水总硬度小于50mg/L,高密度澄清池2的污泥输入干燥池4进行干燥,然后高密度澄清池2出水经多介质过滤器5进行过滤,除去水中的机杂和未沉淀的碳酸钙、氢氧化镁等悬浮物,控制出水悬浮物小于5mg/L,过滤器反洗水回流至高密度澄清池2,然后多介质过滤器5过滤后的水输入至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6内,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臭氧将水中剩余有机物去除,通过调节臭氧加入量和尾气回流,然后6经过滤膜精细过滤后进入离子交换器7内交换树脂,进一步脱除钙镁,将总硬度降至5.0mg/L,最后经过两道RO反渗透过滤装置进行过滤,RO反渗透过滤装置将浓水输入至蒸发结晶装置10进行蒸发结晶,制备结晶盐,清水输出至清水蓄水池11内,用于后续再使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所述调节池(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2)连接,所述高密度澄清池(2)的污泥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装置(3)连接,所述高密度澄清池(2)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5)连接,所述多介质过滤器(5)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6)连接,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离子交换器(7)连接,所述离子交换器(7)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8)连接,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9)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9)的浓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蒸发结晶装置(10)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9)的清水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清水蓄水池(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3)的污泥输出端通过管道以及泥浆泵与污泥干燥池(4)连接,所述污泥干燥池(4)用于存放并干燥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3)的污水通过回流管道输出至高密度澄清池(2)内,所述多介质过滤器(5)的反洗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2)连接,所述离子交换器(7)的反洗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与高密度澄清池(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结晶装置(10)为MVR低温蒸发器,处理量为8m3/h;蒸发温度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5)为三层过滤,滤料依次为活性炭、石英砂、磁铁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及微滤装置(6)的臭氧发生量为50kg/h,催化剂为LCO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滤膜孔径为0.05μm,错流过滤,产水率≥9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器(7)为通过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进行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装置(8)和第二反渗透过滤装置(9)均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进行过滤,运行压力为15MPa,处理量为35m3/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50954.1U CN218478647U (zh) | 2022-11-02 | 2022-11-02 | 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50954.1U CN218478647U (zh) | 2022-11-02 | 2022-11-02 | 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78647U true CN218478647U (zh) | 2023-02-14 |
Family
ID=85171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50954.1U Active CN218478647U (zh) | 2022-11-02 | 2022-11-02 | 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78647U (zh) |
-
2022
- 2022-11-02 CN CN202222950954.1U patent/CN2184786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39288B (zh) | 工业废水的回收方法及废水回收系统 | |
CN102285736B (zh) | 一种中水回用于电厂时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 | |
CN106430773B (zh) | 一种针对不同离子浓度的高含盐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5439341B (zh) |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7857438B (zh) | 一种化工企业及园区废水处理零排放工艺 | |
CN203728664U (zh) | 废水回收系统 | |
CN110950474A (zh) | 一种酚氰废水资源化零排放方法及工艺 | |
CN101628771B (zh) | 一种废水零排放的方法 | |
CN205442916U (zh) |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2624448A (zh) | 一种沉淀法工艺生产白炭黑过程中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1331053A (zh) | 含氨废水的处理和回收方法 | |
CN110759570A (zh) | 染料中间体废水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 | |
CN221440540U (zh) | 一种氟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3141592U (zh) | 一种高回收率中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 | |
JP2014128764A (ja) | 油含有排水の処理装置及び油含有排水の処理方法 | |
CN218478647U (zh) | 一种高效零排放废液回收及再生系统 | |
CN209890428U (zh) | 一种印染高浓废水无害化处理系统 | |
CN215102628U (zh) | 一种高盐浓水资源化的处理系统 | |
CN214611999U (zh) | 一种氯碱行业废水多级分盐提纯处理系统 | |
CN215559636U (zh)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6573806A (zh) | 一种反渗透-电渗析-纳滤组合的分盐系统及其应用 | |
CN215161949U (zh) | 一种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 | |
CN215559437U (zh)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4457217U (zh) | 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 |
CN114933379A (zh) | 一种短流程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