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3388U - 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93388U CN217793388U CN202220627090.7U CN202220627090U CN217793388U CN 217793388 U CN217793388 U CN 217793388U CN 202220627090 U CN202220627090 U CN 202220627090U CN 217793388 U CN217793388 U CN 2177933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ial
- maxillary
- upper jaw
- pad
- occlusal p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08—Mouthpiece-type retainers or positioners, e.g. for both the lower and upper arc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包括:基托,基托设置于硬颚前部,基托的前端设有反斜面导板或双曲舌簧;一对上颌牙合垫,一对上颌牙合垫分别设置于基托的两侧,且分别位于上颌两侧的后牙后退位,并与后牙通过固位装置连接;一对上唇挡,一对上唇挡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基托,且分别位于上颌两侧的前庭沟处。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替牙期及恒压早期患者轻度骨性III类及功能性III类错颌畸形的预防和阻断,在实现矫治疗效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佩戴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正畸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
背景技术
安氏III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随着生长发育可呈现加重趋势,往往建议此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临床发现,部分替牙期及恒压早期III类患者下颌可后退或仅为轻度骨性反牙合,有望通过早期矫治实现预防/阻断轻度骨性III类及功能性III类错颌畸形的目的。目前早期矫治临床常用的功能矫治器种类多样,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矫治器体积较大患者适应困难、矫治器不适合白天佩戴、矫治器影响进食、多数矫治器对上颌骨的进一步三维向发育无明显帮助等。
因此期待研发一种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用于替牙期及恒压早期患者轻度骨性III类及功能性III类错颌畸形的预防和阻断,并能够在实现矫治疗效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佩戴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以用于替牙期及恒压早期患者轻度骨性III类及功能性III类错颌畸形的预防和阻断,并在实现矫治疗效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佩戴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包括:
基托,所述基托设置于硬颚前部,所述基托的前端设有反斜面导板或双曲舌簧;
一对上颌牙合垫,所述一对上颌牙合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托的两侧,且分别位于上颌两侧的后牙后退位,并与所述后牙通过固位装置连接;
一对上唇挡,所述一对上唇挡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基托,且分别位于所述上颌两侧的前庭沟处。
可选地,所述上颌牙合垫覆盖于上颌后牙的下颌后退位,表面为有沟槽的解剖面。
可选地,每个所述上颌牙合垫上包括上颌颊屏,所述上颌颊屏位于所述患者的颊廊处。
可选地,所述反斜面导板沿所述硬腭延伸,并与牙合平面形成夹角。
可选地,所述双曲舌簧呈S型,位于上前牙舌侧,所述双曲舌簧所在平面与切牙舌面垂直。
可选地,所述上唇档的末端朝向上颌前庭沟,且距离上牙槽骨黏膜3mm-5mm。
可选地,所述固位装置包括箭头卡、单臂卡或邻间钩。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架、双曲唇弓。
可选地,所述基托与所述上颌牙合垫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固位装置和所述连接件均由钢丝弯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尤其适用于替牙期及恒牙初期轻度的骨性III类上颌发育不足及功能性反牙合的患者。患者佩戴时,配合上颌牙合垫解除前牙反合锁结关系、通过上唇挡底部至前庭沟挡开唇侧肌力,为上颌骨在三维向进一步发育提供了可能;同时正畸医生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反斜面导板或双曲舌簧配合矫治,反斜面导板的作用是压低下牙并舌向倾斜,双曲舌簧是作用于长牙往前推;此外本矫治装置只需带用上颌,相对现有矫治器,体积小巧便于佩戴,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且对基本语言功能和日常进食影响细微,能够帮助替牙期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实现全天佩戴,从而实现预防/阻断轻度骨性III类及功能性III类错颌畸形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上颌牙合垫;1.2、上颌颊屏;2、反斜面导板;3、双曲舌簧;4、上唇挡;5、连接件;6、基托;7、固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包括:
基托,基托设置于硬颚前部,基托的前端设有反斜面导板或双曲舌簧;
一对上颌牙合垫,一对上颌牙合垫分别设置于基托的两侧,且分别位于上颌两侧的后牙后退位,并与后牙通过固位装置连接;
一对上唇挡,一对上唇挡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基托,且分别位于上颌两侧的前庭沟处。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替牙期及恒牙初期轻度的骨性III类上颌发育不足及功能性反牙合的患者。患者佩戴时,上颌牙合垫解除前牙反合锁结关系,上唇挡底部至前庭沟挡开唇侧肌力,为上颌骨在三维向进一步发育提供了可能;同时正畸医生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反斜面导板或双曲舌簧配合矫治,反斜面导板的作用是压低下牙并舌向倾斜,双曲舌簧是作用于长牙往前推;此外本矫治装置只需带用上颌,相对现有矫治器,体积小巧便于佩戴,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且对基本语言功能和日常进食影响细微,能够帮助替牙期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实现全天佩戴,从而实现预防/阻断轻度骨性III类及功能性III类错颌畸形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为可选方案,上颌牙合垫覆盖于上颌后牙的下颌后退位,表面为有沟槽的解剖面。
具体的,上颌牙合垫不影响下牙弓位置,其厚度以解除前牙反合锁结关系,使上、下前牙离开约1mm-2mm。
作为可选方案,每个上颌牙合垫上包括上颌颊屏,上颌颊屏位于患者的颊廊处。
具体的,上颌牙合垫与上颌颊屏一体成型。
作为可选方案,反斜面导板沿硬腭延伸,并与牙合平面形成夹角。
具体的,反斜面导板可由正畸医生根据临床需求加厚上前牙腭侧的基托形成,且与牙合平面约呈45°夹角。
作为可选方案,双曲舌簧呈S型,位于上前牙舌侧,双曲舌簧所在平面与切牙舌面垂直。
具体的,双曲舌簧一端连接于基托,另一端放置于上前牙舌侧,直径为0.6mm-0.7mm,最大宽度与牙冠宽度相同。
作为可选方案,上唇档的末端朝向上颌前庭沟,且距离上牙槽骨黏膜3mm-5mm。
作为可选方案,固位装置包括箭头卡、单臂卡或邻间钩。
具体的,箭头卡用0.6mm-0.7mm钢丝弯制,单臂卡用0.8mm-1.0mm钢丝弯制,邻间钩用0.8mm-0.9mm钢丝弯制。
作为可选方案,连接件包括支架、双曲唇弓。
具体的,支架、双曲唇弓为0.6mm-1.0mm钢丝弯制。
作为可选方案,基托与上颌牙合垫一体成型。
具体的,基托在上颌两侧及上前牙腭侧包埋多个双曲舌簧、支架或双曲唇弓、固位装置。
作为可选方案,固位装置和连接件均由钢丝弯制。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包括基托6、一对上颌牙合垫1.1及一对上唇挡4。
基托6设置于硬颚前部,基托6的前端设有反斜面导板2(如图3、图4)或双曲舌簧3(如图1、图2),反斜面导板2的作用是压低下牙并舌向倾斜,双曲舌簧3是作用于长牙往前推。反斜面导板2可由正畸医生根据临床需求加厚上前牙腭侧基托形成,沿硬腭向后延伸,与牙合平面约呈45°;双曲舌簧3呈类似S型结构放置于上前牙舌侧,直径0.6-0.7mm,其平面与切牙舌面垂直,最大宽度与牙冠宽度相同。
一对上颌牙合垫1.1分别设置于基托6的两侧,且分别位于上颌两侧的后牙后退位,并与后牙通过固位装置7连接。上颌牙合垫1.1为覆盖于上颌后牙的下颌后退位牙合垫,不影响下牙弓位置,厚度以解除前牙反合锁结关系为宜,使上下前牙离开约1-2mm,表面为有沟槽的解剖面;每个上颌牙合垫1.1上包括上颌颊屏1.2,上颌颊屏1.2位于患者的颊廊处,与上颌牙合垫1.1一体成型;固位装置7为箭头卡、单臂卡或邻间钩,箭头卡用0.6-0.7mm钢丝弯制,单臂卡用0.8-1.0mm钢丝弯制,邻间钩用0.8-0.9mm钢丝弯制。
一对上唇挡4通过连接件5连接于基托6,且分别位于上颌两侧的前庭沟处。上唇档4的末端朝向上颌前庭沟,且距离上牙槽骨黏膜3mm-5mm;连接件5为支架(如图1、图3)或双曲唇弓(如图2、图4),均由为0.6-1.0mm钢丝弯制。
基托6在上颌两侧及上前牙腭侧包埋多个双曲舌簧3、连接件5及固位装置7。
使用时,正畸医生为患者设计上颌牙合垫,并在上颌牙合垫磨光面磨出沟槽形成解剖面,在上颌前庭沟处设计上唇挡,隔开异常的唇侧肌力,并根据临床情况加厚上前牙腭侧的基托形成反斜面导板,或在上颌腭侧设计双曲舌簧,采用箭头卡、单臂卡或邻间钩固位,支架/双曲唇弓、固位装置及双曲舌簧游离端埋入基托。嘱患者除刷牙时全天佩戴矫治器。
针对生长发育期的病例,图2、图4设计可以根据发育阶段调节双曲唇弓来改变唇挡的位置,适应不同阶段的矫治需要;针对牙列有较明显代偿且伴有一定拥挤量的病例,图1、图2的双曲舌簧可以在解决反合的同时去除一些代偿和解决一部分拥挤;针对反覆合较深的病例,图3、图4的反斜面导板适用于纠正前牙反合。
本装置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制取患者口内上下颌石膏模型、记录咬合关系、上颌架转移患者咬合关系、弯制矫治器的口内部件、自凝树脂成治器成型、矫治器修整打磨抛光。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配合使用舌簧/反斜面导板,有助于替牙期及恒压早期患者轻度骨性III类及功能性III类错颌畸形的预防和阻断,在提高矫治疗效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佩戴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托,所述基托设置于硬腭前部,所述基托的前端设有反斜面导板或双曲舌簧;
一对上颌牙合垫,所述一对上颌牙合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托的两侧,且分别位于上颌两侧的后牙后退位,并与所述后牙通过固位装置连接;
一对上唇挡,所述一对上唇挡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基托,且分别位于所述上颌两侧的前庭沟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牙合垫覆盖于上颌后牙的下颌后退位,表面为有沟槽的解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颌牙合垫上包括上颌颊屏,所述上颌颊屏位于所述患者的颊廊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斜面导板沿所述硬腭延伸,并与牙合平面形成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舌簧呈S型,位于上前牙舌侧,所述双曲舌簧所在平面与切牙舌面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唇挡的末端朝向上颌前庭沟,且距离上牙槽骨黏膜3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装置包括箭头卡、单臂卡或邻间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架、双曲唇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托与所述上颌牙合垫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装置和所述连接件均由钢丝弯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27090.7U CN217793388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 |
PCT/CN2022/112119 WO2023178912A1 (zh) | 2022-03-22 | 2022-08-12 | 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 |
JP2022002802U JP3239550U (ja) | 2022-03-22 | 2022-08-25 | 前歯部反対咬合を治療できる上顎咬合床及びリップバンパーつきの矯正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27090.7U CN217793388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93388U true CN217793388U (zh) | 2022-11-15 |
Family
ID=83637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27090.7U Active CN217793388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239550U (zh) |
CN (1) | CN217793388U (zh) |
WO (1) | WO202317891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68530A (zh) * | 2022-03-22 | 2022-06-28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31411A (en) * | 1981-11-30 | 1984-02-14 | Witzig John W | Segmented labial bow with lip pads for aid in the correction of Class III malocclusions and malocclusions with underdeveloped maxillas |
ITTO20110971A1 (it) * | 2011-10-26 | 2013-04-27 | Maria Grazia Piancino | Apparecchio per ortognatodonzia |
CN202342213U (zh) * | 2011-11-01 | 2012-07-25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一种组合改良式上颌合垫式矫治器 |
CN207590768U (zh) * | 2017-04-05 | 2018-07-10 | 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 | 用于矫治乳牙反合的功能矫治器 |
CN107242912A (zh) * | 2017-08-15 | 2017-10-13 | 李世江 | 用于治疗安氏ⅲ类错颌畸形的可调节式frankellⅲ矫正器 |
CN209984332U (zh) * | 2019-04-23 | 2020-01-24 | 广西医科大学 | 一种三力合一活动矫治器 |
CN212699183U (zh) * | 2020-02-28 | 2021-03-16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一种口腔内牵引装置 |
CN213372616U (zh) * | 2020-09-22 | 2021-06-08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用于矫治前牙反牙合的功能矫治器 |
CN114668530A (zh) * | 2022-03-22 | 2022-06-28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器 |
-
2022
- 2022-03-22 CN CN202220627090.7U patent/CN217793388U/zh active Active
- 2022-08-12 WO PCT/CN2022/112119 patent/WO202317891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8-25 JP JP2022002802U patent/JP3239550U/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68530A (zh) * | 2022-03-22 | 2022-06-28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78912A1 (zh) | 2023-09-28 |
JP3239550U (ja) | 2022-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88490B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制作方法 | |
CN211512126U (zh) | 用于错颌畸形治疗的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矫治系统 | |
CN210931950U (zh) | 一种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以及壳状牙科矫治系统 | |
CN211067108U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 |
CN109730788B (zh) | 一种导下颌向前和固定正畸联合矫治装置 | |
CN106821517B (zh) | 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 | |
EP2957253B1 (en) | Orthodontic lingual device | |
CN110811879A (zh) | 一种前方牵引与磨牙远移结合性口腔正畸装置 | |
CN114668530A (zh) | 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器 | |
CN217793388U (zh) | 可治疗前牙反咬合的上颌牙合垫唇挡矫治装置 | |
CN108371561B (zh) | 一种扩弓式咬合垫 | |
CN216221740U (zh) | 一种具有弧面导板的壳状矫治器 | |
CN108294837B (zh) | 一种矫治开牙合畸形的矫治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211381875U (zh) | 一种治疗早期反牙合的定制式lr型矫治器 | |
CN115770118A (zh) |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 |
CN110478064B (zh) | 一种治疗早期反牙合的定制式lr型矫治器 | |
Park et al. | TAD‐assisted Lingual Retractors | |
CN221229434U (zh) | 一种替牙列期儿童正畸用垂直向控制装置 | |
CN212438906U (zh) | 一种腭侧微螺钉配合可摘式腭杆的上颌磨牙远移装置 | |
JP7585054B2 (ja) | 歯列矯正装置 | |
CN220423990U (zh) | 磨牙后推牙合垫组件及正畸装置 | |
RU223812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ррекции положения языка в полости рта | |
CN218589145U (zh) | 牙科器械 | |
CN219184214U (zh) | 一种矫治器 | |
Prakash et al. | Slow expansion in cleft patient with quad-helix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