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5770U - 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05770U CN217405770U CN202221276629.5U CN202221276629U CN217405770U CN 217405770 U CN217405770 U CN 217405770U CN 202221276629 U CN202221276629 U CN 202221276629U CN 217405770 U CN217405770 U CN 2174057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ype
- rubber core
- main body
- core main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连接器领域,提供了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Type‑C连接器包括胶芯主体、金属外壳和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嵌于所述胶芯主体,所述金属外壳套于所述胶芯主体;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多个端子,其中一部分所述端子为电压总线端子,所述电压总线端子自所述胶芯主体的一面沿所述胶芯主体的厚度方向贯穿至所述胶芯主体的另一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通过两两合并Type‑C连接器中的电压总线端子,增大端子的横截面积,使端子对电流的承受量增大,能够有效增大充电电流,提升充电速度,且使用呈环状的金属条折弯焊接形成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扣住胶芯,简化了生产制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连接器领域,提供了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连接器作为移动终端上不可或缺的装置,应用已非常普遍。而Type-C接口的连接器作为常用的连接器之一,大量应用于移动终端上,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对Type-C连接器的充电速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若要提升充电速度就需要加大电流,而Type-C连接器的端子截面积很小,故能承受的电流量受到限制,这大大阻碍了提升移动终端充电速度的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升Type-C连接器的充电速度,电压总线端子自所述胶芯主体的一面沿所述胶芯主体的厚度方向贯穿至所述胶芯主体的另一面,增大连接器中端子的横截面积,使端子对电流的承受量增大,有效增大通过连接器的充电电流,提升充电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包括胶芯主体、金属外壳和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嵌于所述胶芯主体,所述金属外壳套于所述胶芯主体;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多个端子,其中一部分所述端子为电压总线端子,所述电压总线端子自所述胶芯主体的一面沿所述胶芯主体的厚度方向贯穿至所述胶芯主体的另一面。
可选地,所述端子中另一部分端子为非电压总线端子,所述非电压总线端子设置有两排,两排所述非电压总线端子分别嵌于所述胶芯主体沿厚度方向的两面,且两排所述非电压总线端子之间由所述胶芯主体的胶体隔开。
可选地,所述胶芯主体包括一次嵌入注塑胶体和二次嵌入注塑胶体;所述嵌入一次注塑胶体具有用于隔开相邻所述端子的隔块,所述二次嵌入注塑胶体包覆于所述一次嵌入注塑胶体。
可选地,所述金属外壳呈环状且由金属条折弯焊接形成。
可选地,所述金属条具有对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金属条的第一端与所述金属条的第二端设置有咬合结构。
可选地,所诉咬合结构包括咬合槽和咬合凸起,所述咬合槽至少设置于所述金属条的第一端,所述咬合凸起至少设置于所述金属条的第二端,所述咬合凸起卡于所述咬合槽中。
可选地,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胶芯主体上有与所述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部相对应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扣合部位于所述上底面与所述下底面的边缘中心处,组装时向下扣住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四个向内凹陷的半圆形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贴合,所述第二扣合部位于所述第一扣合部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和上述的Type-C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增大了端子的横截面积,使端子对电流的承受量增大,能够有效增大通过连接器的充电电流,提升充电速度,且使用呈环状的金属条折弯焊接形成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扣住胶芯,简化了生产制程,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另一面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中的胶芯主体第一次注塑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中的胶芯主体二次注塑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中端子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另一面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常规放置状态或使用状态,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特征、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也不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包括胶芯主体1、金属外壳2和端子组件3,所述端子组件3嵌于所述胶芯主体1,所述金属外壳2套于所述胶芯主体1;所述端子组件3包括多个端子,其中一部分所述端子为电压总线端子31,所述电压总线端子31自所述胶芯主体1的一面沿所述胶芯主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至所述胶芯主体1的另一面,实现电压总线端子31截面积的增大,能够增加通过端子的电流量,利于实现大电流充电,加快充电速度。
具体地,所述端子中另一部分端子为非电压总线端子32,所述非电压总线端子32设置有两排,两排所述非电压总线端子32分别嵌于所述胶芯主体1沿厚度方向的两面,且两排所述非电压总线端子32之间由所述胶芯主体1的胶体11隔开,胶体11由注塑工艺得到,能够稳定连接端子,以免端子出现松动断裂的情况。
具体地,所述胶芯主体1包括一次嵌入注塑胶体14和二次嵌入注塑胶体15;所述一次嵌入注塑胶体14具有用于隔开相邻所述端子的隔块141,所述二次嵌入注塑胶体15包覆于所述一次嵌入注塑胶体14,二次注塑使得所述胶芯主体1的结构更加稳固和精密。
具体地,所述金属外壳2呈环状且由金属条折弯焊接形成,简化了生产制程,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使得结构更加简单。
具体地,所述金属条具有对接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金属条的第一端21与所述金属条的第二端22设置有咬合结构23,使所述金属外壳2焊接得更加紧密,不易脱落断裂。
具体地,所诉咬合结构23包括咬合槽211和咬合凸起221,所述咬合槽211至少设置于所述金属条的第一端21,所述咬合凸起221至少设置于所述金属条的第二端22,所述咬合凸起221卡于所述咬合槽211中,图中的实施例所述金属条的第一端21与所述第二端22上同时设有所述咬合槽211和所述咬合凸起221,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二端22相对应咬合,所述咬合槽211和所述咬合凸起221以拼图形式交叉设置,增强了所述金属外壳2的在载荷下的破坏应力,结构更加稳固结实。
具体地,所述金属外壳2上设有第一扣合部24、第二扣合部25,所述第一扣合部24与所述第二扣合部25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2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胶芯主体1上有与所述第一扣合部24、第二扣合部25相对应的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使得所述胶芯主体1与所述金属外壳2的扣合更加稳固,简化了生产制程。
具体地,所述第一扣合部24位于所述上底面与所述下底面的边缘中心处,组装时向下扣住所述第一凹槽12,位置明晰,结构简单。
具体地,所述第二扣合部25为四个向内凹陷的半圆形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13贴合,所述第二扣合部25位于所述第一扣合部24的后方,增加套设的稳固性,不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和上述Type-C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电压总线端子31自所述胶芯主体1的一面沿所述胶芯主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至所述胶芯主体1的另一面,增大连接器中端子的横截面积,使端子对电流的承受量增大,有效增大通过连接器的充电电流,提升充电速度,增强用户体验感;且所述连接器中的金属外壳2由呈环状的金属条折弯焊接形成,能够更好的扣住胶芯主体1,简化了生产制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胶芯主体、金属外壳和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嵌于所述胶芯主体,所述金属外壳套于所述胶芯主体;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多个端子,其中一部分所述端子为电压总线端子,所述电压总线端子自所述胶芯主体的一面沿所述胶芯主体的厚度方向贯穿至所述胶芯主体的另一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中另一部分端子为非电压总线端子,所述非电压总线端子设置有两排,两排所述非电压总线端子分别嵌于所述胶芯主体沿厚度方向的两面,且两排所述非电压总线端子之间由所述胶芯主体的胶体隔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主体包括一次嵌入注塑胶体和二次嵌入注塑胶体;所述一次嵌入注塑胶体具有用于隔开相邻所述端子的隔块,所述二次嵌入注塑胶体包覆于所述一次嵌入注塑胶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呈环状且由金属条折弯焊接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条具有对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金属条的第一端与所述金属条的第二端设置有咬合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结构包括咬合槽和咬合凸起,所述咬合槽至少设置于所述金属条的第一端,所述咬合凸起至少设置于所述金属条的第二端,所述咬合凸起卡于所述咬合槽中。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胶芯主体上有与所述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部相对应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位于所述上底面与所述下底面的边缘中心处,组装时向下扣住所述第一凹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四个向内凹陷的半圆形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贴合,所述第二扣合部位于所述第一扣合部的后方。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Type-C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76629.5U CN217405770U (zh) | 2022-05-25 | 2022-05-25 | 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76629.5U CN217405770U (zh) | 2022-05-25 | 2022-05-25 | 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05770U true CN217405770U (zh) | 2022-09-09 |
Family
ID=8314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76629.5U Active CN217405770U (zh) | 2022-05-25 | 2022-05-25 | 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05770U (zh) |
-
2022
- 2022-05-25 CN CN202221276629.5U patent/CN2174057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07952B2 (en) | Battery contact | |
JP3120893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7527532B2 (en) | Battery contact | |
CN200941443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TWI403032B (zh) | 彈簧外露型母端子 | |
US20050118879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10707619B2 (en) | Movable connector | |
CN112670738A (zh) | Usb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16081561A (ja) | 雌端子 | |
CN217405770U (zh) | 一种Type-C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
CN211404849U (zh)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端结构 | |
JP6399594B2 (ja) | 絶縁性能を高めた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 |
CN214505832U (zh) | Usb插座 | |
US2022034484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an insert-molded bottom fixing member having a body and a protrusion entirely bordered by the body | |
CN214542605U (zh) | 简易型usb插座 | |
CN215377861U (zh) | 具有防反插结构的连接器 | |
CN214505932U (zh) | 卡扣式电源连接器 | |
CN209881775U (zh) | 电子卡承载装置 | |
CN204793310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13922135A (zh) | Usb插座 | |
CN20515964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5299590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1038440Y (zh) | 连接器组合结构 | |
CN221861993U (zh) | 接插件组件 | |
JPS6131491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