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0367U - 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80367U CN216580367U CN202122694545.5U CN202122694545U CN216580367U CN 216580367 U CN216580367 U CN 216580367U CN 202122694545 U CN202122694545 U CN 202122694545U CN 216580367 U CN216580367 U CN 2165803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fixed
- fixedly connected
- base device
- hidd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37 anti-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部设有伸缩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多个伸缩节组成,所述固定座远离收纳腔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中部固定有两个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固定座、收纳腔、夹持机构、第一侧盖、贯穿槽、半圆叉、第二侧盖和海绵布套,当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夹持机构和半圆叉分别收纳回收纳腔和贯穿槽内,而海绵布套将整个固定座、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包裹,使得该支架座外形类似抱枕,从而达到隐藏的效果,当该支架座固定在前座椅头枕底部时,可以对前座人员的颈部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实现该支架座的多功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固定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驾驶人员行车方便,通常人们都会使用固定支架对手机或iPad进行夹持支撑,但是现有的固定支架,一般都是通过吸盘将支架固定在汽车中控台上表面,看起来不够美观,由于固定方式的单一,从而不便于将该支架固定在汽车其他位置。另外,这些支架仅具有支撑手机功能,功能性太单一,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部设有伸缩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由多个伸缩节组成,所述固定座远离收纳腔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中部固定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共同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两端表面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杆,所述双向螺杆中部表面固定套有蜗轮,两个所述移动杆远离双向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叉,所述固定座靠近收纳腔处转动连接有第一侧盖,所述固定座靠近贯穿槽两端开口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侧盖,所述固定座、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表面均套设有海绵布套。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两端均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便于通过拉簧拉动两个夹板对手机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远离收纳腔内侧壁一端的伸缩节内部开设有球槽,所述横板靠近伸缩机构的一侧固定有球体,所述球体位于球槽内部且与球槽转动连接,所述球槽内侧壁设有橡胶垫,使得夹持机构可以通过球体在球槽内任意转动,从而调节固定的手机的角度,而橡胶垫可以增加球体与球槽的摩擦,便于夹持机构转动到任意角度都可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靠近收纳腔内侧壁一端的伸缩节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另一端延伸至贯穿槽内且与贯穿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固定套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便于通过转动伸缩机构最内部的伸缩节来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且转轴与收纳腔内侧壁开设的转轴槽之间设有阻尼橡胶垫,可以防止转动夹持机构时,不小心带动伸缩机构最内部的伸缩节转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移动杆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贯穿槽内侧壁靠近两个滑块处均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当双向螺纹杆转动后,两个移动杆会沿着双向螺纹杆在贯穿槽内反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盖侧边与收纳腔连接处和第二侧盖侧边与贯穿槽连接处均通过磁铁吸合,便于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底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吸盘,使得该支架座还能通过吸盘固定在汽车中控台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固定座、收纳腔、伸缩机构、夹持机构、贯穿槽、蜗杆、双向螺杆、蜗轮、移动杆、半圆叉和吸盘,当使用该支架座时,可以将固定座置于汽车前座的座椅头枕底部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转动伸缩机构上与转轴连接的伸缩节,可以使得两个移动杆带动两个半圆叉向贯穿槽外伸出,使得两个半圆叉同时与两个头枕底部的支撑杆抵合,进而将该装置快速固定在汽车前座上,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固定座底端连接吸盘,利用吸盘将该装置固定在中控台上表面,双重固定方式使得该装置便于固定在汽车内多个位置。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固定座、收纳腔、夹持机构、第一侧盖、贯穿槽、半圆叉、第二侧盖和海绵布套,当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夹持机构和半圆叉分别收纳回收纳腔和贯穿槽内,而海绵布套将整个固定座、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包裹,使得该支架座外形类似抱枕,从而达到隐藏的效果,当该支架座固定在前座椅头枕底部时,可以对前座人员的颈部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实现该支架座的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俯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图。
图例说明:
1、固定座;101、螺纹槽;2、收纳腔;21、第一侧盖;3、伸缩机构;31、球槽;4、夹持机构;41、横板;42、球体;43、活动腔;44、拉簧;45、滑杆;46、夹板;5、贯穿槽;51、第二侧盖;6、转轴;7、蜗杆;8、固定板;9、双向螺杆;10、蜗轮;11、移动杆;12、滑块;13、滑槽;14、半圆叉;15、海绵布套;16、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涉及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一侧开设有收纳腔2,收纳腔2内部设有伸缩机构3和夹持机构4,伸缩机构3由多个伸缩节组成,固定座1远离收纳腔2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槽5,贯穿槽5中部固定有两个固定板8,两个固定板8共同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9,双向螺杆9两端表面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杆11,双向螺杆9中部表面固定套有蜗轮10,两个移动杆11远离双向螺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叉14,固定座1靠近收纳腔2处转动连接有第一侧盖21,固定座1靠近贯穿槽5两端开口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侧盖51,固定座1、第一侧盖21和第二侧盖51表面均套设有海绵布套15。伸缩机构3靠近收纳腔2内侧壁一端的伸缩节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另一端延伸至贯穿槽5内且与贯穿槽5侧壁转动连接,转轴6表面固定套接有蜗杆7,蜗杆7与蜗轮10啮合连接。两个移动杆11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12,贯穿槽5内侧壁靠近两个滑块12处均开设有两个滑槽13,两个滑块12分别与两个滑槽13滑动连接。第一侧盖21侧边与收纳腔2连接处和第二侧盖51侧边与贯穿槽5连接处均通过磁铁吸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夹持机构4包括横板41,横板41两端均开设有活动腔43,活动腔43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簧44,拉簧4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45,滑杆45远离拉簧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46。伸缩机构3远离收纳腔2内侧壁一端的伸缩节内部开设有球槽31,横板41靠近伸缩机构3的一侧固定有球体42,球体42位于球槽31内部且与球槽31转动连接,球槽31内侧壁设有橡胶垫。
如图4所示,固定座1底端开设有螺纹槽101,螺纹槽101内部转动连接有吸盘16。
使用时:将该装置放在汽车前座头枕底端的支撑杆之间,随后打开第一侧盖21,接着将夹持机构4从收纳腔2内拉出,再转动伸缩机构3最内部的一节伸缩节,从而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带动蜗杆7转动,通过蜗杆7与蜗轮10的啮合,可以带动双向螺杆9转动,此时两个移动杆11开始沿着双向螺杆9向贯穿槽5外移动,使得两个半圆叉14顶开两个第二侧盖51与头枕底部的支撑杆抵合,这样就将该装置固定在前座椅头枕底部,接着拉动夹持机构4两侧的夹板46,并将手机放置在两个夹板46之间,然后松开夹板46,通过拉簧44拉动两个夹板46对手机进行夹持固定,此时后排的乘客就可以通过手机观看视频等,且该支架座表面的海绵布套15可以对前排乘客的颈部进行支撑,实现了该支架座的多功能性,当需要将该支架座固定在中控台时,将吸盘16固定在螺纹槽101内,再通过吸盘16就可以固定在中控台表面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一侧开设有收纳腔(2),所述收纳腔(2)内部设有伸缩机构(3)和夹持机构(4),所述伸缩机构(3)由多个伸缩节组成,所述固定座(1)远离收纳腔(2)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槽(5),所述贯穿槽(5)中部固定有两个固定板(8),两个所述固定板(8)共同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9),所述双向螺杆(9)两端表面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杆(11),所述双向螺杆(9)中部表面固定套有蜗轮(10),两个所述移动杆(11)远离双向螺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叉(14),所述固定座(1)靠近收纳腔(2)处转动连接有第一侧盖(21),所述固定座(1)靠近贯穿槽(5)两端开口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侧盖(51),所述固定座(1)、第一侧盖(21)和第二侧盖(51)表面均套设有海绵布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横板(41),所述横板(41)两端均开设有活动腔(43),所述活动腔(43)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簧(44),所述拉簧(4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45),所述滑杆(45)远离拉簧(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3)远离收纳腔(2)内侧壁一端的伸缩节内部开设有球槽(31),所述横板(41)靠近伸缩机构(3)的一侧固定有球体(42),所述球体(42)位于球槽(31)内部且与球槽(31)转动连接,所述球槽(31)内侧壁设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3)靠近收纳腔(2)内侧壁一端的伸缩节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另一端延伸至贯穿槽(5)内且与贯穿槽(5)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表面固定套接有蜗杆(7),所述蜗杆(7)与蜗轮(10)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杆(11)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12),所述贯穿槽(5)内侧壁靠近两个滑块(12)处均开设有两个滑槽(13),两个所述滑块(12)分别与两个滑槽(1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盖(21)侧边与收纳腔(2)连接处和第二侧盖(51)侧边与贯穿槽(5)连接处均通过磁铁吸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底端开设有螺纹槽(101),所述螺纹槽(101)内部转动连接有吸盘(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94545.5U CN216580367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94545.5U CN216580367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80367U true CN216580367U (zh) | 2022-05-24 |
Family
ID=8164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94545.5U Active CN216580367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80367U (zh) |
-
2021
- 2021-11-05 CN CN202122694545.5U patent/CN2165803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54188B (zh) | 具有收折小桌板的汽车座椅 | |
CN204442467U (zh) | 一种装有充电宝的万向手机支架 | |
CN203995806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的扶手杯托 | |
CN110065444B (zh) | 汽车扶手箱和汽车 | |
CN216580367U (zh) | 一种可隐藏便捷式车用固定支架底座装置 | |
CN109587312B (zh) | 一种滑盖隐藏的手机夹持装置 | |
CN115818428A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车轮总成加工用吊具 | |
CN106740540A (zh) | 多功能车载导航手机支架 | |
CN109619816A (zh) | 一种方便收纳的写字桌 | |
CN210822081U (zh) | 车载用折叠式手机支架 | |
CN205344603U (zh) | 一种后排座椅扶手 | |
CN110715050B (zh) | 一种发泡材料制成的变速杆手柄及其应用的汽车 | |
CN209267645U (zh) | 无磁手机支架 | |
CN217778471U (zh) | 汽车杯托 | |
CN106240717B (zh) | 电动平衡车的操控杆座 | |
CN209534825U (zh) | 一种扶手托 | |
CN207747788U (zh) | 一种多功能汽车扶手箱 | |
CN218316489U (zh) | 一种带抽纸盒的扶手箱 | |
CN210249413U (zh) | 折叠杯架 | |
CN209218163U (zh) | 一种滑盖隐藏的手机夹持装置 | |
CN111251962A (zh) | 一种车载水杯放置架 | |
CN107150626B (zh) | 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 | |
CN220465317U (zh) | 一种汽车手扶箱折叠式水杯架 | |
CN209141980U (zh) | 用于汽车座椅扶手的杯托翻转装置 | |
CN209617025U (zh) | 一种轿车手套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3 Address after: Room 502, 5th Floor, Building 2, Courtyard 5, Gaoxin Fourth Street,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Changping Demonstration Park)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ingjit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building 5, No. 28-1, Yaofeng East Road, Mud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mingbohui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