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128716U - 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8716U
CN216128716U CN202121158773.4U CN202121158773U CN216128716U CN 216128716 U CN216128716 U CN 216128716U CN 202121158773 U CN202121158773 U CN 202121158773U CN 216128716 U CN216128716 U CN 216128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cking
dimensional
buff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87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斐
张嘉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r-Paq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ir-Paq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ir-Paq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ir-Paq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87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8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8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8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该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包括两层气室膜形成的至少一个充气缓冲体和至少两层阀膜形成的至少一个充气阀,其中该充气缓冲体包括多个储气单元,该充气阀用于向各该储气单元充气并且在充气结束后自封闭以防止气体泄露,并且各该储气单元经一系列平面塑封缝的塑封并经弯折后经一系列立体塑封缝的塑封形成具有充气和未充气组合结构的立体包装袋,从而增强对于细长筒状物品的缓冲。

Description

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包装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很多物品都通过物流的形式进行交易,例如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医药产品、陶瓷、玻璃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在这些物品储存或运输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挤压、碰撞、跌落等情况,导致产品损坏或变形,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损失。
气体包装材料是通过在薄膜中充入气体来达到缓冲效果的,其可以在包装现场充入气体再投入使用,所以相对于传统的包装材料具有运输成本低,易于储存的优点,而且缓冲效能更优,又有利于环保。现有的气体包装袋一般是将气体柱进行弯折形成多个气体侧壁,各个气体侧壁再围绕形成一个内部容纳空间,用于存储包装物品,例如常见的U型袋、C型袋或O型袋等。
但是,现有的气体包装装置的缓冲结构和包装结构相对单一,大多适用于方形物品的包装,对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包装上的缓冲效果有待加强,例如盛装冰淇淋的蛋筒,目前市场上还缺少缓冲效果好的充气包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设置有四格气柱阵列缓冲壁以及细长气柱缓冲壁,能够增强对于细长筒状物品的缓冲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包括两层气室膜形成的至少一个充气缓冲体和至少两层阀膜形成的至少一个充气阀,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包括多个储气单元,所述充气阀用于向各所述储气单元充气并且在充气结束后自封闭以防止气体泄漏,并且各所述储气单元经一系列平面塑封缝的塑封并经弯折后经一系列立体塑封缝的塑封形成具有充气和未充气组合结构的立体包装袋,从而增强对于细长筒状物品的缓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充气缓冲体,每两个所述充气缓冲体堆叠在一起,细长筒状物品被包装于每两个所述充气缓冲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包括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以及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各所述充气缓冲体的各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之间提供细长筒状物品的容纳支撑腔,各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提供缓冲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包括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以及两个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所述立体塑封缝包括两列呈间断热封的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以及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所述主通道密封缝和所述充气阀一侧的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外侧形成另一个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以及所述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之间形成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塑封缝包括多列分隔缝,其将两层气室膜分隔成多个所述储气单元,其中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包括多个充气组合支撑缓冲部,各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部为并列排布,通过各所述分隔缝分隔开,各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部包括未充气容纳部以及充气缓冲支撑部,每两个所述充气缓冲支撑部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未充气容纳部,所述充气缓冲支撑部为细长筒装物品提供支撑效果和缓冲效果,所述未充气容纳部形成容纳腔,容纳细长筒状物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塑封缝还包括一系列呈间断热封的侧壁分隔气柱缝,所述侧壁分隔气柱缝将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的各储气单元进一步分隔成多个并列的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气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塑封缝还包括一系列的气体截止缝,各所述气体截止缝设置于各所述未充气容纳部的两侧,从而阻止各所述未容器容纳部被充入气体;其中各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和各所述气体截止缝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和各所述气体截止缝之间形成倾斜缓冲加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平面和立体塑封后,一部分的所述储气单元被塑封形成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以及充气缓冲支撑气柱,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以及所述充气缓冲支撑气柱为相互连通;另一部分的所述储气单元被塑封形成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倾斜缓冲加强子储气单元以及未储气单元,其中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与所述倾斜缓冲加强子储气单元连通,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与所述未储气单元不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平面和立体塑封后,所述倾斜缓冲加强部和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连通,所述倾斜缓冲加强部和所述未充气容纳部不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充气阀的所述阀膜的边缘末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和所述气体截止缝之间。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的单向充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的单向充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的单向充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在未充气并且平面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具有可充气体结构,用于提供缓冲效果的介质为流体,例如气体、液体等。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可以实施为空气缓冲材料,即充入的气体以空气为例。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应用中根据需要也可能是其他气体。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其在充气后可以形成充气包装袋,充气后具有设置有充气和未充气组合结构,能够增强对于细长筒状物品的缓冲效果。
具体地,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一充气缓冲体10,即由一个所述充气缓冲体10形成一个立体包装袋或多个所述充气缓冲体10经塑封连接如粘接或热封形成所述立体包装袋。在本实用新型的图1A至图5所示的示例中,其由一个所述充气缓冲体10形成。更具体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包括至少两层气体室膜11和12经一系列平面塑封缝和立体塑封缝形成包括一个或多个相连接的储气单元13的所述立体包装袋,各个所述储气单元13内形成一个可储气的储气室14。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平面塑封缝用于将多层薄膜经塑封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个平面缓冲材料,所述立体塑封缝用于将上述平面缓冲材料进一步塑封而使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形成空间立体构型并且能够容纳细长筒状物品。所述平面塑封缝和所述立体塑封缝可以通过粘接或热封连接的方式将多层薄膜连接在一起,优选地,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塑封缝和所述立体塑封缝可以都实施为由热封工艺形成。
更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平面塑封缝包括多列分隔缝,其将两层气体室膜11和12分隔成多个所述储气单元13。即优选地,各列所述分隔缝通过热封工艺形成,其热封连接两层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从而相邻两个所述储气单元13之间形成一列所述分隔缝。所述分隔缝可以是连续的热封线,从而使多个所述储气单元13互相独立。这样,在一个所述储气单元13被损坏而漏气时,其他的所述储气单元13可以不受影响。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储气单元13 也可以互相连通,这样只需要一个充气阀,就可以对所有所述储气单元13充入气体。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气体室层11和所述第二气体室层12的热封形成多个所述储气单元13。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A至图1C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充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A,所述充气包装装置进一步地包括由至少两层阀膜21和22形成的充气阀,所述充气阀的所述阀膜21和22与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互相叠合地设置,并且在所述阀膜21和22之间形成用于向所述储气室14充气的进气通道2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阀膜21和22的长度短于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当通过所述进气通道23向所述储气室14中充气并且所述储气室14中的气压达到预定要求时,所述储气室14中的气压作用在所述阀膜21和22上,以使所述阀膜21和22贴合于其中一层所述气体室膜,从而封闭所述进气通道23,以使所述充气阀起到单向阀的作用。当每个所述储气单元13内形成至少一个所述进气通道23,并且各个所述储气单元13互相独立时,当其中一个所述储气单元13发生损坏漏气时,其他的所述储气单元13并不会被影响,还能起到空气缓冲效果。如图1B所示,所述充气阀进一步地可以包括增加一层阀膜 25,其位于两层所述阀膜21和22之间,以用于增强密封性能。如图1C所示,所述充气阀可以进一步地包括一层阀膜26,其位于一层所述气体室膜12和所述阀膜22之间,即位于两层所述阀膜21和22的外侧,从而起到防止所述阀膜22 和所述气体室膜12的相连接处被撕裂,以起到加强其稳固连接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充气阀的具体结构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以及所述充气阀的所述阀膜21和22分别可以由各种合适的薄膜材料制成,如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或复合薄膜等,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也并不受到限制,只要是合适的柔性薄膜即可。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加单向密封效果,所述充气阀的所述阀膜21和22也可以是由上述薄膜经添加化学成分而改性得到的自粘性薄膜。
如图2所示,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地包括主通道单元,其连接于各个所述储气单元13,优选地,其一体地延伸于各个所述储气单元13。更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通道单元与所述储气单元13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储气单元13沿着纵向方向延伸,所述主通道单元沿着横向方向延伸。所述主通道单元形成主通道151,并且所述主通道151具有充气口,当所述充气口的位置设置有充气嘴并且执行充气操作时,气体从所述充气口沿着横向方向进入所述主通道151,并且再沿着纵向方向进入各个所述储气单元 13,并且当各个所述储气室14中达到预定气压后,所述充气阀的所述阀膜21和 22贴合于其中一层气体室膜11或12,从而实现自封闭,以防止充入的气体再反渗进入所述主通道151。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通道单元可以由两层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形成,也可以由两层所述阀膜21和22形成,或者由其中一层所述气体室膜11或12和其中一层所述阀膜21或22形成。
如图2中所示,所述平面塑封缝进一步地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 的侧边的连续密封的边封缝32和充气阀侧的连续密封的主通道密封缝33,其中充气阀侧的所述边封缝32和所述主通道密封缝33之间形成所述主通道15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边封缝32通过塑封工艺如粘接或热封形成并且封合连接两层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所述主通道密封缝33通过塑封工艺如粘接或热封形成并且将两层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和两层所述阀膜21和22分别连接在一起,如图1A至1C中所示,例如通过一次热封工艺而形成的两侧的所述主通道密封缝 33分别在对应所述进气通道23的位置将所述气体室膜11和所述阀膜21热封连接,以及将所述气体室膜12和所述阀膜22热封连接,其他位置将多层薄膜一体地热封连接,并将所述充气缓冲体10分成所述主通道单元和所述储气单元13。
如图1A至1C中所示,各个所述储气单元13在邻近所述主通道151的位置,所述阀膜21和22进一步地通过多个连接缝35热封连接至所述气体室膜11,这样在所述储气室14中达到预定的气压时,气压作用于所述阀膜21和22,并且因为连接缝35的设置而同时被压向所述气体室膜11并最终贴合于所述气体室膜11,从而关闭所述进气通道23。即所述连接缝35热封连接两层所述阀膜21和 22以及一层所述气体室膜11。另外,如图1A至1C中所示,各个所述连接缝35 的形状的设计使得其还进一步地起到防止气体回气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所述储气室14中的气体想要回气时,会被所述连接缝35所阻挡而不能轻易地反渗进入所述主通道151。另外,在热封形成这些平面塑封缝时,所述充气阀的所述阀膜 21和22的所述进气通道23可以通过设置耐热阻隔装置而形成,在热封工艺之后,再取出所述耐热阻隔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阀的所述阀膜21和22 之间设置有一耐热层24,如图1A至1C中所示,例如可以是耐热油墨,其贴所述主通道151相连通,而不会因热封而将其进入口关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通道151由两层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形成,所述耐热层24和所述阀膜21和22各自有延伸段进入所述主通道151,所述平面塑封缝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耐热层 24的延伸段的位置的一列互相间隔的沿纵向方向排列的接合缝36,因为所述耐热层24的设置,所述接合缝36将两层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和两层所述阀膜 21和22分别连接在一起,而两层所述阀膜21和22没有热封连接,所述接合缝 36的设置使得所述充气缓冲体10在充气时,气体例如气体进入所述主通道151 后,相邻的所述阀膜21和22与对应连接的所述气体室膜11和12能够一起膨胀而打开对应的所述进气通道2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平面塑封缝用于将多层薄膜经塑封形成如图2所示的平面缓冲材料,所述立体塑封缝用于将上述平面缓冲材料进一步塑封形成适于包装细长筒状物品的空间立体构型的立体包装装置,所能形成的立体包装装置可以是细长筒状物品例如堆叠在一起的盛放冰淇淋的圆筒等。优选地,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塑封缝和所述立体塑封缝可以都实施为由热封工艺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充气缓冲体10,每两个所述充气缓冲体10堆叠在一起,之间适于包装细长筒状物品并提供容纳空间的同时提供缓冲空间。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经过平面和立体塑封后,包括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1000以及倾斜立体缓冲侧壁200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包括一个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1000以及两个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2000。更具体地,所述立体塑封缝包括两列呈间断热封的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41以及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42。所述主通道密封缝33和充气阀侧的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41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2000,所述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42外侧形成另一个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2000,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41以及所述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42之间形成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1000。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1000包括多个充气组合支撑缓冲部,各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部为并列排布,通过各所述分隔缝分隔开。更具体地,各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部均包括未充气容纳部110以及充气缓冲支撑部120。从整体上来看,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1000包括间隔设置的所述未充气容纳部110以及所述充气缓冲支撑部120。每两个所述充气缓冲支撑部120设置有一个所述未充气容纳部110。所述充气缓冲支撑部120为细长筒装物品提供支撑效果和缓冲效果,所述未充气容纳部110形成容纳腔,容纳细长筒状物品。
所述平面塑封缝还包括一系列呈间断热封的侧壁分隔气柱缝,所述侧壁分隔气柱缝将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2000的各储气单元进一步分隔成多个并列的较小的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气柱。
所述立体塑封缝还包括一系列气体截止缝48,各所述气体截止缝48设置于各所述未充气容纳部110的两侧,从而阻止各所述未容器容纳部110被充入气体。各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41和各所述气体截止缝48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42和各所述气体截止缝48之间形成倾斜缓冲加强部130。所述倾斜缓冲加强部130能够进一步增强细长筒状物品的两个端部的缓冲效果,增强整体的侧面立体构型。
也就是说,经过前述的平面和立体塑封,各储气单元13被分隔成两类,一类被分隔塑封形成小气柱的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1311、1312、1313、 1314以及充气缓冲支撑气柱139。小气柱的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 1311、1312、1313、1314以及所述充气缓冲支撑气柱139为相互连通。另一类储气单元13被分隔塑封形成大气柱的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1321、1322,倾斜缓冲加强子储气单元1331、1332,以及未储气单元138。一系列的小气柱的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1311、1312以及一系列的大气柱的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1321形成一侧的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2000,一系列的所述充气缓冲支撑气柱139形成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1000。一系列的小气柱的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1313、1314以及一系列的大气柱的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1322形成另一侧的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2000,一系列的所述倾斜缓冲加强子储气单元1331、1332形成所述倾斜缓冲加强部130。一系列的所述未储气单元138形成所述未充气容纳部11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充气阀的所述阀膜21和22的边缘末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41和所述气体截止缝48之间,便于充气以及成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包括两层气室膜形成的至少一个充气缓冲体和至少两层阀膜形成的至少一个充气阀,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包括多个储气单元,所述充气阀用于向各所述储气单元充气并且在充气结束后自封闭以防止气体泄漏,并且各所述储气单元经一系列平面塑封缝的塑封并经弯折后经一系列立体塑封缝的塑封形成具有充气和未充气组合结构的立体包装袋,从而增强对于细长筒状物品的缓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充气缓冲体,每两个所述充气缓冲体堆叠在一起,细长筒状物品被包装于每两个所述充气缓冲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包括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以及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各所述充气缓冲体的各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之间提供细长筒状物品的容纳支撑腔,各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提供缓冲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包括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以及两个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所述立体塑封缝包括两列呈间断热封的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以及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其中所述平面塑封缝进一步地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充气缓冲体的侧边的连续密封的边封缝和充气阀侧的连续密封的主通道密封缝,所述主通道密封缝和所述充气阀一侧的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外侧形成另一个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以及所述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之间形成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平面塑封缝包括多列分隔缝,其将两层气室膜分隔成多个所述储气单元,其中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壁包括多个充气组合支撑缓冲部,各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部为并列排布,通过各所述分隔缝分隔开,各所述充气组合支撑缓冲部包括未充气容纳部以及充气缓冲支撑部,每两个所述充气缓冲支撑部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未充气容纳部,所述充气缓冲支撑部为细长筒装物品提供支撑效果和缓冲效果,所述未充气容纳部形成容纳腔,容纳细长筒状物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平面塑封缝还包括一系列呈间断热封的侧壁分隔气柱缝,所述侧壁分隔气柱缝将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的各储气单元进一步分隔成多个并列的倾斜立体缓冲侧壁气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立体塑封缝还包括一系列的气体截止缝,各所述气体截止缝设置于各所述未充气容纳部的两侧,从而阻止各所述未充气容纳部被充入气体;其中各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和各所述气体截止缝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侧壁立体成型缝和各所述气体截止缝之间形成倾斜缓冲加强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中经过平面和立体塑封后,一部分的所述储气单元被塑封形成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以及充气缓冲支撑气柱,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以及所述充气缓冲支撑气柱为相互连通;另一部分的所述储气单元被塑封形成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倾斜缓冲加强子储气单元以及未储气单元,其中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与所述倾斜缓冲加强子储气单元连通,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子储气单元与所述未储气单元不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中经过平面和立体塑封后,所述倾斜缓冲加强部和所述倾斜立体缓冲侧壁连通,所述倾斜缓冲加强部和所述未充气容纳部不连通。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所述的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阀的所述阀膜的边缘末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立体成型缝和所述气体截止缝之间。
CN202121158773.4U 2021-05-27 2021-05-27 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Active CN216128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8773.4U CN216128716U (zh) 2021-05-27 2021-05-27 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8773.4U CN216128716U (zh) 2021-05-27 2021-05-27 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8716U true CN216128716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8773.4U Active CN216128716U (zh) 2021-05-27 2021-05-27 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8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8029B (zh) 多层式空气包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5087336U (zh) 封合式空气包装装置
CN105109824B (zh) 多级缓冲充气包装装置
CN109969610B (zh) 一种立体折叠式空气包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50002B (zh) 流体容器及其截止阀和制造方法
CN109890725B (zh) 隔热性以及保管性得到提升的包装膜的制造方法
WO2016188389A1 (zh) 多层式空气包装装置
WO2017042905A1 (ja) シート材容器
CA2228480A1 (en) Self-sealing inflatable bag
WO2015139648A1 (zh) 一种具有分装层的空气包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16050163A1 (zh) 多层式空气包装装置及错位叠层式空气包装装置
CN109715523B (zh) 隔热性以及保管性得到提升的包装膜的制造方法
CN206278472U (zh) 流体包装装置
CN216128716U (zh) 用于细长筒状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CN207346385U (zh) 充气包装装置
CN106144227B (zh) 方形流体包装装置
CN106081357B (zh) 方形流体包装装置
CN207292979U (zh) 物品包装装置
CN207346386U (zh) 空气包装装置
CN214609181U (zh) 用于蛋形物品的充气包装装置
CN216003750U (zh) 双柱三层膜型充气包装装置
CN216003751U (zh) 半止回型充气包装装置
CN212424049U (zh)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充气腔的充气包装袋
CN209939413U (zh) 囊中囊包装袋
CN215206372U (zh) 充气包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