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8942U - 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18942U CN215918942U CN202122102163.9U CN202122102163U CN215918942U CN 215918942 U CN215918942 U CN 215918942U CN 202122102163 U CN202122102163 U CN 202122102163U CN 215918942 U CN215918942 U CN 2159189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straightening
- full
- automatic wire
- fixed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包括线材和分布在线材上下方的固定箱与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下安装架,各所述下安装架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下校直轮,所述固定箱的内底端等距贯穿并滑动连接有上安装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各上校直轮的弹性压力,从左至右的多个上校直轮所承受的弹性压力逐渐增大,对应的,从左至右的多个弹簧的压缩量是逐渐增大的,左右两个油缸一缩一伸,在各弹簧的弹性力下转动板呈现左高右低的状态,进而对线材进行循序渐进的校直工序,各上校直轮的受磨损程度几乎一致,在需要更换时全部更换即可,避免长期轮流更换上校直轮而影响校直进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成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使用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对线材进行校直过程中,通常会设置上下两排校直轮,且位于上方的一排校直轮为了保护自身而不采用刚性校直,而采用弹性校直,而现有技术中位于上方的一排校直轮所受到的弹性压力均是相同的,导致位于前端的校直轮的工作压力最大,而逐渐往后的校直轮工作压力逐渐减小,致使位于前端的校直轮磨损最为严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轮流更换各校直轮,影响正常校直进度。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包括线材和分布在线材上下方的固定箱与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下安装架,各所述下安装架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下校直轮,所述固定箱的内底端等距贯穿并滑动连接有上安装架,所述上安装架的上下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下抵压轮与上校直轮,所述上安装架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固定箱的内底面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固定箱的内壁通过短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端胶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转动板的下端与各下抵压轮滚动接触,所述固定箱的内顶端对称设有下压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固定箱的内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校直轮与下校直轮的外表面均设有凹缘。
优选地,在所述转动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各所述弹簧均为压缩状态。
优选地,所述下压件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包括固定外筒和同轴滑动连接在固定外筒内的伸缩内杆,所述固定外筒贯穿固定箱的上端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内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上抵压轮,且上抵压轮与转动板滚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固定箱的下端开设有与上安装架间隙配合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各上校直轮的弹性压力,从左至右的多个上校直轮所承受的弹性压力逐渐增大,对应的,从左至右的多个弹簧的压缩量是逐渐增大的,左右两个油缸一缩一伸,在各弹簧的弹性力下转动板呈现左高右低的状态,进而对线材进行循序渐进的校直工序,各上校直轮的受磨损程度几乎一致,在需要更换时全部更换即可,避免长期轮流更换上校直轮而影响校直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材、2底座、3固定箱、4下安装架、5下校直轮、6上安装架、7下抵压轮、8固定板、9弹簧、10通孔、11转动板、12上抵压轮、13伸缩内杆、14固定外筒、15上校直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包括线材1和分布在线材1上下方的固定箱3与底座2,底座2的上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下安装架4,各下安装架4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下校直轮5,固定箱3的内底端等距贯穿并滑动连接有上安装架6,固定箱3的下端开设有与上安装架6间隙配合的通孔10,通孔10提供上安装架6的活动空间,上安装架6的上下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下抵压轮7与上校直轮15,上校直轮15与下校直轮5的外表面均设有凹缘,与线材1的外表面相吻合,有利于校直工序。
上安装架6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下端与固定箱3的内底面连接有弹性件,固定箱3的内壁通过短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1,具体的,弹性件为弹簧9,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8、固定箱3的内底面固定连接,在转动板11处于水平状态时,各弹簧9均为压缩状态,参照图1。
转动板11的下端胶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转动板11的下端与各下抵压轮7滚动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橡胶垫具有一定厚度,用于承受压力,在受力时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固定箱3的内顶端对称设有下压件,具体的,下压件包括油缸,油缸包括固定外筒14和同轴滑动连接在固定外筒14内的伸缩内杆13,固定外筒14贯穿固定箱3的上端并与之固定连接,伸缩内杆1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上抵压轮12,且上抵压轮12与转动板11滚动接触,通过滚动接触的上抵压轮12对转动板11传递压力。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各上校直轮15的弹性压力,参照图1,以线材1向右牵引为例,从左至右的多个上校直轮15所承受的弹性压力逐渐增大,对应的,从左至右的多个弹簧9的压缩量是逐渐增大的,左右两个油缸一缩一伸,在各弹簧9的弹性力下转动板11呈现左高右低的状态,进而对线材1进行循序渐进的校直工序,各上校直轮15的受磨损程度几乎一致,在需要更换时全部更换即可,避免长期轮流更换上校直轮15而影响校直进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包括线材(1)和分布在线材(1)上下方的固定箱(3)与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下安装架(4),各所述下安装架(4)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下校直轮(5),所述固定箱(3)的内底端等距贯穿并滑动连接有上安装架(6),所述上安装架(6)的上下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下抵压轮(7)与上校直轮(15),所述上安装架(6)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下端与固定箱(3)的内底面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固定箱(3)的内壁通过短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1),所述转动板(11)的下端胶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转动板(11)的下端与各下抵压轮(7)滚动接触,所述固定箱(3)的内顶端对称设有下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8)、固定箱(3)的内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校直轮(15)与下校直轮(5)的外表面均设有凹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板(11)处于水平状态时,各所述弹簧(9)均为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件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包括固定外筒(14)和同轴滑动连接在固定外筒(14)内的伸缩内杆(13),所述固定外筒(14)贯穿固定箱(3)的上端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内杆(1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上抵压轮(12),且上抵压轮(12)与转动板(11)滚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3)的下端开设有与上安装架(6)间隙配合的通孔(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02163.9U CN215918942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02163.9U CN215918942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18942U true CN215918942U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41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02163.9U Active CN215918942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1894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20035A (zh) * | 2023-11-27 | 2024-03-01 | 德维嘉汽车电子系统(无锡)有限公司 | 线束储线卷引出线矫直系统与矫直方法 |
-
2021
- 2021-09-02 CN CN202122102163.9U patent/CN2159189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20035A (zh) * | 2023-11-27 | 2024-03-01 | 德维嘉汽车电子系统(无锡)有限公司 | 线束储线卷引出线矫直系统与矫直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918942U (zh) | 一种全自动线材成型机 | |
CN207076788U (zh) | 一种钣金卷单侧开卷装置 | |
CN111166578B (zh) | 一种辅助上下床的自动装置 | |
CN216297807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折弯机 | |
CN215103729U (zh) | 一种坯布抽线机 | |
CN113210468B (zh) | 一种卷筒机 | |
CN213118188U (zh) | 一种用于心电图显示的辅助装置 | |
CN218648470U (zh) | 一种商业建筑用电缆施工结构 | |
CN211102659U (zh) | 一种泵体小三件零部件组装机 | |
CN207188503U (zh) | 卷取熨平辊装置 | |
CN210372593U (zh) | 一种吸吹压成型一体机用辅助固定机构 | |
CN210438348U (zh) | 一种鞋盒生产用覆膜机卷筒更换辅助装置 | |
CN214741930U (zh) | 一种无油空气压缩机的外壳防护结构 | |
CN209974994U (zh) | 一种纺织机架 | |
CN216574990U (zh) | 一种楼梯板加工用折弯机 | |
CN209725084U (zh) | 一种农机机电设备安装机座 | |
CN220527945U (zh) | 一种光伏玻璃可调安装支架 | |
CN220062378U (zh) | 一种盖板烘干存放架 | |
CN217512775U (zh) | 一种用于丝网制备的石笼网编织机的辊压结构 | |
CN216147771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组装式墙体定位架 | |
CN220179317U (zh) | 一种电网基建施工用工具架 | |
CN210151453U (zh) | 一种多功能的服装设计裁剪工作平台 | |
CN222632774U (zh) | 一种建筑施工支架 | |
CN219312922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野营用拖车 | |
CN220438703U (zh) | 一种液晶屏前维护框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