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458810U - 齿列矫正牙套 - Google Patents

齿列矫正牙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8810U
CN215458810U CN202120289563.2U CN202120289563U CN215458810U CN 215458810 U CN215458810 U CN 215458810U CN 202120289563 U CN202120289563 U CN 202120289563U CN 215458810 U CN215458810 U CN 215458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hard
teeth
dentition
custom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895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奇卿
高紫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9204352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M598134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91229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733513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8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8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08Mouthpiece-type retainers or positioners, e.g. for both the lower and upper ar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1/00Dental articulators, i.e. for simulating movement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Articulation forms or mould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002Orthodontic computer assist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 Anti-rape devices
    • A61F5/56Devices for preventing snoring
    • A61F5/566Intra-oral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列矫正牙套,该齿列矫正牙套可设置于牙科病患的口腔内进行口呼吸、打鼾、睡眠中止症的治疗,及牙齿歪斜、错位、上下颚咬合不正的矫正;该齿列矫正牙套包括有一硬式上齿套部、一硬式下齿套部及一软式齿套部,其通过一上模具、下模具的压模、合模,再注入橡胶或硅胶,待橡胶或硅胶硬化后,即可成型本实用新型的齿列矫正牙套;使该齿列矫正牙套同时具备口呼吸、打鼾、睡眠中止症的治疗功能,以及牙齿、牙弓齿列矫正的双重功效。

Description

齿列矫正牙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的齿列矫正牙套,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咬合诱导、肌肉功能矫治、鼻呼吸训练、辅助睡眠、降低打鼾状况,并且可以帮助牙齿排列、整修齿槽骨形态,使歪斜、错位的牙齿可以进行矫正的齿列矫正牙套。
背景技术
许多人打鼾、口呼吸或睡眠中断的问题;大部分人认为打呼、口呼吸应该不需要在意,而忽略了打呼时产生睡眠呼吸暂停,其实是导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原凶!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是睡觉时因为呼吸道阻塞而使气流进不到肺中,造成缺氧及二氧化碳升高,最后产生短暂唤醒,并常伴着呛到喉咙或用力喘息,使呼吸道重新打开,此时病患可能会惊醒大吸一口气或有几个幅度较大的深呼吸,随后又睡着,此后可能又紧接着产生另一个呼吸暂停,如此一整个晚上不断地重复这类循环,使晚上的睡眠断断续续。如果打鼾或口呼吸同时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长期处于缺氧的状态,将会使血管内皮受损而造成血管狭窄,容易引发高血压,容易造成疲惫、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系统失调以及血糖代谢失调等症状,长期下来容易导致心脏、肾脏和其他组织伤害,增加猝死机率。此外,许多人有口呼吸或舌位过低的问题,由于口呼吸容易造成呼吸道过敏、低舌位、舌体肥大、腺様体与扁桃体肿大,进而造成的舌头功能异常、吞咽障碍、牙周病牙齿排列异常、骨头生长畸形与鼻中膈弯曲等问题,该问题也会影响睡眠品质及身体健康。
造成打鼾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睡眠时原先固定及撑开咽喉部的肌肉松弛,使口腔内的肌肉向后退,舌位过低,进而造成呼吸道变得狭窄;呼吸道变窄,使吸入的空气风速变强,引起松弛的软颚、悬雍垂、舌头和扁桃体产生震动,进而发出声响。此外,口呼吸的形成原因,除了感冒、过敏之外,也大多跟鼻窦息肉、舌系带(Ankyloglossia,又称Tongue-tie)等口鼻结构有关。
除了打鼾、口呼吸及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外,很多病人同时也具有牙齿歪斜、错位、咬合不正、咬合不对位……等牙科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会通过齿列矫正的治疗来使牙科病人的多颗牙齿逐渐位移、旋转,而调整至正确的咬合位置,达到安格氏分类法(Angle'sClassification)的Class I齿位关系,且让上下颚骨头逐渐位移至中心位置(CentricRelation,CR)的对应关系上。
传统上,欲达到上述打鼾、口呼吸、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改善,以及牙齿歪斜、咬合不对位的齿列矫正,通常需要通过不同的两个科别进行症状治疗。由于得不到根本的治疗,这样对病人来说,治疗的时间被延长了,治疗成本也提高了,非常不理想。
因此,要如何让打鼾、口呼吸、睡眠呼吸中止症及牙齿歪斜、咬合不对位的齿列矫正,在一次牙科治疗里达到两者的医疗效果,这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降低或消除因呼吸造成的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并让睡眠中止症患者或严重打鼾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恢复鼻呼吸功能,用以改善其打鼾的症状,消除打鼾的声响及频率,提升其睡眠品质。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让牙科病患进行肌肉功能矫治、骨头整形、齿列矫正、咬合矫正,并逐渐调整齿列,使其位移至安格氏分类法(Angle's Classification)的Class I齿位关系,且让上下颚骨头依中心位置(Centric Relation,CR)的对应关系上,用以改善上下颚正常生长咬合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改善并治疗牙齿咬合不正或齿列不正的问题,或是利用齿颚矫正的组织变化生物学而达到齿槽骨塑形、整修,甚至可以矫治牙弓过度发育不足问题以帮助牙齿排列,且同时让牙科病患在牙齿矫正时期仍能维持正常的刷牙、口腔清洁工作。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让矫正的牙套具有上下颚固位的功能,从而使牙科病患上下颚齿列的咬合能够对准尖窝关系(Cusp&fossa)。
为了解决上述及其他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列矫正牙套,其可活动地设置于牙科病患的口腔内,该口腔包括有一上颚齿列、一下颚齿列,并定义有一舌侧方向、一唇侧方向、一颊侧方向,该齿列矫正牙套包括有一硬式上齿套部、一硬式下齿套部及一软式齿套部;该硬式上齿套部可活动地套设于该上颚齿列周边,该硬式下齿套部可活动地套设于该下颚齿列周边,该软式齿套部包括有一承接部、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三固定部及一第四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贴附于该硬式上齿套部的唇侧方向及颊侧方向上,该第二固定部贴附于该硬式下齿套部的唇侧方向及颊侧方向上,该第三固定部贴附于该硬式上齿套部的舌侧方向上,该第四固定部贴附于该硬式下齿套部的舌侧方向上,该第一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位于该承接部的上半部,该第二固定部及第四固定部位于该承接部的下半部。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其中,该软式齿套部更包括有一舌抵部,该舌抵部连接固定于该承接部、该第三固定部或该第四固定部的舌侧方向上,且该舌抵部朝向该舌侧方向延伸而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舌抵部朝向该舌侧方向上的高度逐渐降低,或者该舌抵部呈弯曲弧状。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其中,该软式齿套部更包括有一舌抵部,该舌抵部连接固定于该承接部、该第三固定部或该第四固定部的舌侧方向上,且该舌抵部延该舌侧方向延伸而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舌抵部在中间处开设有一舌下抵托槽。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其中,该硬式上齿套部上设置有多个客制化牙位,每一客制化牙位分别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一颗牙齿;或者,该硬式下齿套部上设置有多个客制化牙位,每一客制化牙位分别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一颗牙齿。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其中,该硬式上齿套部上设置有二客制化牙位及至少一通泛式牙位,该客制化牙位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第一大臼齿,该通泛式牙位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其他多颗牙齿,该客制化牙位连接于该通泛式牙位的端部;或者,该硬式下齿套部上设置有二客制化牙位及至少一通泛式牙位,该客制化牙位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第一大臼齿,该通泛式牙位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其他多颗牙齿,该客制化牙位连接于该通泛式牙位的端部。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其中,该硬式上齿套部上设置有一通泛式牙位,该通泛式牙位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全部牙齿;或者,该硬式下齿套部上设置有一通泛式牙位,该通泛式牙位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全部牙齿。
为了解决上述及其他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步骤A01:提供一硬式上齿套部、一硬式下齿套部、一石膏上牙模及一石膏下牙模;步骤A02:将该硬式上齿套部套设至该石膏上牙模,该硬式下齿套部套设至该石膏下牙模;步骤A03:将该硬式上齿套部及该石膏上牙模放入一上模具的上模穴之内,并将该硬式下齿套部及该石膏下牙模放入一下模具的下模穴之内;步骤A05:该上模具及下模具合模;步骤A06:将硅胶灌入该上模穴或下模穴之内;步骤A07:硅胶硬化后,取出该硬式上齿套部、硬式下齿套部、石膏上牙模、石膏下牙模及硬化的硅胶;步骤A08:将该石膏上牙模与该硬式上齿套部分离,并将该石膏下牙模与该硬式下齿套部分离;步骤A10:完成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中,更包括步骤A04:可选择性地在舌侧方向或唇侧方向上调整该上模具、下模具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中,更包括步骤A09:修饰该硬化后硅胶的外形轮廓。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硬式上齿套部或该硬式下齿套部的制造流程,包括下列子步骤:步骤B01:对牙科病患进行口内扫描,以取得口腔内的牙龈、牙齿轮廓;步骤B02:将该牙龈、牙齿轮廓输入一牙科软件,并建立一数字化轮廓模型;步骤B03:通过该牙科软件计算并模拟多个不同时间点的牙齿矫正的位移距离或转动角度;步骤B04:确定牙齿矫正的位移距离或转动角度,并计算得到该硬式上齿套部或该硬式下齿套部的外表轮廓;步骤B05:输出并得到该硬式上齿套部或该硬式下齿套部。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石膏上牙模或该石膏下牙模是通过石膏翻模而得到,或是通过口内扫描及3D打印而得到。
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硬式上齿套部或该硬式下齿套部是通过口内扫描及3D打印而得到。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1B所绘示为硬式上齿套部、硬式下齿套部的制造流程图。
图2A、图2B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的硬式上齿套部、硬式下齿套部、石膏上牙模及石膏下牙模的立体图及剖面图。
图3A、图3B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的硬式上齿套部与石膏上牙模互相套设、硬式下齿套部与石膏下牙模互相套设的立体图及剖面图。
图4A、图4B所绘示为硬式上齿套部、硬式下齿套部、石膏上牙模及石膏下牙模放入上模具、下模具的立体图及剖面图。
图5所绘示为上模具、下模具合模的示意图。
图6所绘示为硅胶灌入该上模穴、下模穴内部的示意图。
图7所绘示为硬式上齿套部、硬式下齿套部、石膏上牙模及石膏下牙模脱模后的示意图。
图8A、图8B、图8C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齿列矫正牙套制造完成后的剖面图、前视图及立体图。
图9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客制化牙位及通泛式牙位与石膏上牙模的牙齿的空间对应示意图。
图9B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客制化牙位及通泛式牙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客制化牙位及通泛式牙位与石膏上牙模的牙齿的空间对应示意图。
图10B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客制化牙位及通泛式牙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齿列矫正牙套;15-软式齿套部;151-第一固定部;152-第二固定部;153-第三固定部;154-第四固定部;155-承接部;156-舌抵部;157-舌下抵托槽;17-硬式上齿套部;171-内缘;172-客制化牙位;173-通泛式牙位;18-硬式下齿套部;181-内缘;182-客制化牙位;31-上模具;32-下模具;33-上模穴;34-下模穴;35、36-内侧壁;39-注入口;51-石膏上牙模;52-石膏下牙模;53-上牙弓对应部位;54-下牙弓对应部位;91-第一大臼齿;LaS-唇侧方向;BuS-颊侧方向;LiS-舌侧方向;X-X-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第一实施例》
齿颚矫正治疗是一种很特殊的口腔治疗,其目的在于通过牙科的治疗手段来达到「牙齿矫正」、「牙齿整形」、「齿列矫正」的技术效果,使牙科病患的上下颚齿列都能拥有漂亮、整齐、美观的牙弓轮廓。为了达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齿列矫正牙套1及其制造方法,请参阅图1A,图1A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如图1A所示,首先,提供一硬式上齿套部17、一硬式下齿套部18、一石膏上牙模51及一石膏下牙模52(步骤A01),同时请参阅图2A、图2B,一牙科病患的口腔内包括有上颚齿列及下颚齿列(病患的口腔及其周边器官均未绘示),故在朝向舌头的方向上定义有一舌侧方向LiS,在朝向嘴唇的方向上定义有一唇侧方向LaS,在朝向牙科病患左右两侧脸颊的方向定义有颊侧方向BuS。在此,该图2A是该整体结构的立体图,从该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石膏上牙模51及石膏下牙模52的结构上,由一牙科病患的靠近中心处垂直切下取其X-X剖面,该X-X剖面的示意图即如图2B所示。其中,该石膏上牙模51、石膏下牙模52可以是分别通过石膏翻模的方式,从一牙科病患口腔内的上颚齿列、下颚齿列翻制而得,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石膏上牙模51、石膏下牙模52也可以是通过口内扫描及3D打印而得到。
请再参阅图1B,该硬式上齿套部17或该硬式下齿套部18可以是通过下列制造流程而得到:先对牙科病患进行口内扫描,以取得口腔内的牙龈、牙齿轮廓(步骤B01),再将该牙龈、牙齿轮廓输入一牙科软件,并建立一数字化轮廓模型(步骤B02),然后通过该牙科软件计算并模拟多个不同时间点的牙齿矫正的位移距离或转动角度(步骤B03)。在此,模拟多个不同时间点的牙齿矫正状态,目的是观察口腔内的牙齿在矫正的过程中,其在位移或转动时,相邻的牙齿是否会造成干涉或互相阻挡。再来,由牙科技师或牙医师来检查、确定牙齿矫正的位移距离或转动角度,并由该牙科软件计算得到该硬式上齿套部17或该硬式下齿套部18的外表轮廓(步骤B04),即可输出并得到该硬式上齿套部17或该硬式下齿套部18(步骤B05)。其中,该硬式下齿套部18上设置有多个客制化牙位182,每一客制化牙位182分别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一颗牙齿,也即,每一客制化牙位182可以分别对应并套设该石膏下牙模52上的每颗牙齿(因为该石膏下牙模52的轮廓由该下颚齿列翻制而得)。相同的道理,请配合参阅图8B、图8C,该硬式上齿套部17上设置有多个客制化牙位172,每一客制化牙位172也可以分别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一颗牙齿。
此外,该硬式上齿套部17及该硬式下齿套部18的输出制造,一般较佳是通过该牙科软件来驱动3D打印而得到。在现行常见的范例里,该硬式上齿套部17及该硬式下齿套部18可以是使用聚氨酯材质所制造的牙科、医学塑料,将该硬式上齿套部17及该硬式下齿套部18制作成一透明牙弓形状的牙托,其结构薄而有弹性,可以服贴在牙科病患的上颚齿列或下颚齿列的齿列表面,所以不会与口腔牙龈摩擦而造成不适感;该硬式上齿套部17及该硬式下齿套部18通常为透明材质,故坊间俗称「隐形牙套」。该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的功用,在于其上的客制化牙位172、182的轮廓是与牙科病患口腔内的牙齿轮廓相同(此即「客制化」即Customized之意),该客制化牙位172、182是凹槽状,且每一客制化牙位172、182均可以容置并套设其相对应的牙齿,所以,再通过硬式材质所带来的机械强度,压迫上颚齿列、下颚齿列里呈现差排、错位、逆位、歪斜……等状况的个别某几颗牙齿,或者是进行上颚齿列、下颚齿列的牙弓扩张,即可使该些排列不正的牙齿受迫而移位或转动,最终进入正确的齿位上;也即,该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透多个客制化牙位172、182来推挤个别牙齿,让每颗牙齿都能调整至正确的牙位。如此一来,该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的隐形牙套,即可让口腔内的上颚齿列或下颚齿列的整个齿列呈现出最美丽的圆弧状牙弓,且每颗牙齿依顺序排列整齐、左右对正。
该牙科病患的上颚齿列及其周边牙龈的外形轮廓会与该石膏上牙模51的外形轮廓相同,该下颚齿列及其周边牙龈的外形轮廓也会与该石膏下牙模52的外形轮廓相同。所以,后续的牙齿修复(Dental restoration)、假牙制造、矫正外形设计等一系列牙科技工所或牙科实验室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该石膏上牙模51、石膏下牙模52来实施,不需要求牙科病患现场提供真实的牙齿。再来,该硬式上齿套部17之内缘171轮廓会与石膏上牙模51的上牙弓对应部位53轮廓相同而可以互相耦合,该硬式下齿套部18之内缘181轮廓会与石膏下牙模52的下牙弓对应部位54轮廓相同而可以互相耦合。
请同时参阅图3A与图3B,将该硬式上齿套部17套设至该石膏上牙模51,该硬式下齿套部18套设至该石膏下牙模52(步骤A02)。因为该硬式上齿套部17之内缘171与石膏上牙模51的上牙弓对应部位53互相耦合,该硬式下齿套部18之内缘181与石膏下牙模52的下牙弓对应部位54互相耦合,所以步骤A02套设之后,该硬式上齿套部17之内缘171与石膏上牙模51的上牙弓对应部位53之间几乎没有间隙,保持轮廓相符而贴合、吻合;相同地,该硬式下齿套部18之内缘181与石膏下牙模52的下牙弓对应部位54之间几乎没有间隙,也会保持轮廓相符而贴合、吻合。
然后,请同时参阅图4A与图4B,将该硬式上齿套部17及该石膏上牙模51放入一上模具31的上模穴33之内,并将该硬式下齿套部18及该石膏下牙模52放入一下模具32的下模穴34之内(步骤A03)。其中,该上模具31的上模穴33为一经过设计所预留下来的空间,其目的是用以容设该结合而互相套设的硬式上齿套部17及石膏上牙模51。相同的道理,该下模具32的下模穴34也是一经过设计所预留下来的空间,其目的是用以容设该结合而互相套设的硬式下齿套部18及石膏下牙模52。该上模穴33、下模穴34的空间轮廓及形状,会直接地决定最终该齿列矫正牙套1的长相及构形,因此其上模穴33、下模穴34的空间设计,需考虑牙科病人的现阶段年纪、颅部、颞颚部的未来生长曲线,才能合理地预测后续每颗牙齿的3D空间位置,其牵涉了颅面结构学、颞颚部结构学及生理解剖学……等多重考虑;如此,才能给该牙科病患提供最佳的牙弓矫正与咬合矫正。如图4B所示,该硬式上齿套部17及该石膏上牙模51被置于该上模穴33,该硬式下齿套部18及该石膏下牙模52被置于该下模穴34之后,该上模穴33、下模穴34仍保留有一定的空间,没有被全部占满。然后,可选择性地在舌侧方向LiS或唇侧方向LaS上调整该上模具31、下模具32的位置(步骤A04),再将该上模具31及下模具32合模(步骤A05),合模的后即如图5所示,该上模穴33及下模穴34之间所留下的空间会互相对应,该空间之内侧壁35、36则会互相吻合、对齐。在此,步骤A04里该上模具31、下模具32在舌侧方向LiS或唇侧方向LaS上的位置调整,其目的有二:一是让该上模穴33之内侧壁35及下模穴34之内侧壁36互相吻合、对齐,第二则是让该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上下互相对应,可以使牙科病患矫正治疗后,其上颚齿列、下颚齿列能够满足安格氏分类法(Angle's Classification)的Class I的第一类咬合齿位关系上,且让的后牙科病患的上下颚骨头位移至中心位置(Centric Relation,CR)的对应关系上,用以改善上下颚咬合的稳定性。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可以让最终完成的齿列矫正牙套1具有上下颚齿列的固位的功能,从而使牙科病患上下颚齿列的咬合能够对准尖窝关系(Cusp&fossa)。
在此特别说明,安格氏分类法乃是依据口腔内的上颚齿列、下颚齿列的前后相对关系,来将其对咬关系(Occlusion)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咬合为Class INeutrocclusion,其呈现正常的水平覆咬关,上排门齿约略咬在下排门齿的前方1~3mm范围内。第二类咬合为Class II Distocclusion,呈现上排门齿咬在下排门齿的太过前方,导致过量水平覆咬(Excess Overjet)现象,或者是上排门齿牙冠代偿性内缩,导致骨性暴牙现象。第三类咬合为Class III Mesiocclusion,呈现下排门齿咬在上排门齿的前方,导致负向水平覆咬或错咬(Negative Overjet/Anterior Crossbite,造成下颚前突(俗称“戽斗”)或上颚后缩的症状。牙齿的中心咬合位(Centric Occlusion,CO)关系,是上下牙齿咬合最密合的位置,也即上下牙齿咬到最大牙齿咬合面的位置;中心位置(CentricRelation,CR)关系,即颚关节的关节头,其在关节窝的正中间,是最安定的位置。一般而言,安定理想的咬合位置是中心咬合位(CO)与中心位置(CR)相差0.5~1mm。而本实用新型的齿列矫正牙套1,是预计让牙科病患针对安格氏分类法中Class II、Class III的第二类、第三类咬合不良(Malocclusion)的牙科病患,来对他的齿列咬合及牙齿位置进行调整,使该牙科病患的上颚齿列、下颚齿列被调整、矫正而符合Class I的第一类咬合位置。
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硅胶灌入该上模穴33或下模穴34之内(步骤A06),使该硅胶填入并充满该内侧壁35、36所合围的空间。在此,该硅胶填入该上模穴33、下模穴34之内,可以是通过一注入口39,该注入口39在本实施例是设置于该下模具32,且导通于该下模穴34与外界(绘示于图5);如此一来,当该上模具31、下模具32合模之后,液状、胶状的硅胶即可从该注入口39被灌入、填入该上模穴33、下模穴34内的空间了。在其他实施例,该注入口39也可以设置在该上模具31。
然后,如图7所示,等该硅胶硬化后,取出该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石膏上牙模51、石膏下牙模52及硬化的硅胶(步骤A07),此即俗称的脱模程序。接来下,再将该石膏上牙模51与该硬式上齿套部17分离,并将该石膏下牙模52与该硬式下齿套部18分离(步骤A08)。分离之后,即如图8A、图8B、图8C所示,该硬化后的硅胶,即可成型为一软式齿套部15,该软式齿套部15与该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结合而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齿列矫正牙套1。且因为材质特性的关系,该软式齿套部15会与该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紧密且牢固的结合,不会脱落、摇晃或分离。此时,即可视需求来修饰该硬化后硅胶的外形轮廓(步骤A09),使其结构的整体外形更符合病人的口腔轮廓。如此,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齿列矫正牙套1的制造(步骤A10)。
当牙科医师为牙科病患进行齿列矫正治疗时,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齿列矫正牙套1,让该硬式上齿套部17套设于口腔内的上颚齿列周边,使该硬式上齿套部17内缘171可以紧密的抵住、套设住口腔内的上颚牙齿,再让该硬式下齿套部18套设于口腔内的下颚齿列周边,该硬式下齿套部18内缘181可以紧密的抵住、套设住口腔内的下颚牙齿;也即,让牙科病患以上颚齿列、下颚齿列咬住该齿列矫正牙套1,即可对该牙科病患进行牙科的治疗或矫正。如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1,具有生长诱导(Eruption Guide)与咬合诱导(Occlusion Guide)的功能,可以分阶段的方式推挤、旋转个别牙齿,让生长中的牙齿都能调整至正确的牙位,并利用该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来同时引导骨头正常的生长。另外,本实施例适用于8~12岁的儿童来治疗或矫正牙齿拥挤(Crowding),牙齿开缝(Spacing),垂直与水平覆盖(overbite,overjet)与后牙错咬(PosteriorCrossbite)等牙科疾病。如图8A~图8C所示,该齿列矫正牙套1的软式齿套部15包括有一承接部155、一舌抵部156、一第一固定部151、一第二固定部152、一第三固定部153及一第四固定部154,该第一固定部151贴附于该硬式上齿套部17的唇侧方向LaS及颊侧方向BuS上,该第二固定部152贴附于该硬式下齿套部18的唇侧方向LaS及颊侧方向BuS上,该第三固定部153贴附于该硬式上齿套部17的舌侧方向LiS上,该第四固定部154贴附于该硬式下齿套部18的舌侧方向LiS上,该第一固定部151及第三固定部153位于该承接部155的上半部,该第二固定部152及第四固定部154位于该承接部155的下半部。该舌抵部156连接固定于该承接部155、该第三固定部153或该第四固定部154的舌侧方向LiS上,且该舌抵部156朝向该舌侧方向LiS延伸而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舌抵部156呈弯曲弧状,或者说,该舌抵部156上缘呈凹入式弧面结构,其目的是用以配合口腔内的舌头下缘的曲线、轮廓,所以当该牙科病患的舌头放置在该舌抵部156上面时,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病患不舒服的感觉,增加病患配戴该齿列矫正牙套1的使用意愿。此外,该舌抵部156朝向该舌侧方向LiS上的高度逐渐降低,如此一来,当牙科病患咬住该齿列矫正牙套1,让口腔内的舌头放置于该舌抵部156的上,即可凭借提高该舌头的高度位置,来使咽喉部的肌肉放松,进而打开呼吸道,用以避免呼吸道阻塞,降低或消除打鼾及舌位过低造成的「口呼吸(Mouth Breathing)状况」。通过该舌抵部156的设置,本实用新型齿列矫正牙套1的软式齿套部15还可以让睡眠中止症患者或严重打鼾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用以改善其打鼾的症状,消除打鼾的声响及频率,提升其睡眠品质。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8C所示,该舌抵部156在中间处还开设有一舌下抵托槽157,该舌下抵托槽157可以是一破口状、或U形槽状。该舌下抵托槽157系用以容置人类舌头下方的舌系带(Ankyloglossia,又称Tongue-tie),如此,病患将口腔内的舌头放置在该舌抵部156上方时,可以降低病患不舒服的感觉,更进一步地增加牙科病患的使用的意愿。
《结构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齿列矫正牙套1还可以有其他不同构型的实施例。如图9A、图9B,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1,其硬式上齿套部17上设置有二客制化牙位172及三个通泛式牙位173,该客制化牙位172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第一大臼齿91(因为口内咬模翻制而得,所以该石膏上牙模51上也有该第一大臼齿91的轮廓),该通泛式牙位173可以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其他多颗牙齿。每一客制化牙位172均连接于该通泛式牙位173的端部,从而使该客制化牙位172及该通泛式牙位173组成一弯曲状的牙弓。该通泛式牙位173的剖面是呈U形或V形的凹槽,其同时覆盖且对应多颗牙齿,所以,该通泛式牙位173的在U形凹槽或V形凹槽部位的轮廓,会与其相对应的牙齿的外表轮廓不相符。一般而言,该通泛式牙位173的外表轮廓,是通用型的,因此无需通过牙科软件来进行客制化(Customized)的结构设计,故较节省人力投入的时间成本。该通泛式牙位173可以套设至数颗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牙齿,所以当其套设至相对应的牙齿之处,该通泛式牙位173不会与牙齿完全地贴合、吻合。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1,适用于7~9岁的儿童矫正,其可以通过该第一大臼齿91来进行牙位锚固,并具有咬合诱导(Occlusion Guide)的功能,使7~9岁儿童的上下颚齿列可以在成长后符合安格斯分类法Class I的齿位排列,同时可以维护小臼齿(即Bicuspid或Pre-molar)的前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相同的道理,该硬式下齿套部18上设置有二客制化牙位182及至少一通泛式牙位,该客制化牙位182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第一大臼齿91,该通泛式牙位对应、覆盖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其他多颗牙齿,该客制化牙位182也是连接于该通泛式牙位的端部(标号于图2A、图3A、图8B绘示)。此外,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1,也可以适用于图1A、图1B的制造程序,其步骤如前所述,故不再赘述。
《结构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10A、图10B,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1的硬式上齿套部17上设置有一通泛式牙位173(没有前面实施例的客制化牙位172、182),该通泛式牙位173可以对应、覆盖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全部牙齿。相同的道理,该硬式下齿套部(18)上也仅仅设置有一通泛式牙位,该通泛式牙位对应、覆盖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全部牙齿。本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1适用于5~7岁的儿童,因为该年龄段的牙科病患处于换牙的初期,具有该通泛式牙位173设计的硬式上齿套部17可以帮助此阶段的儿童来进行牙弓的生长或牙弓扩张,从而让后续萌出的恒牙具有生长空间,不会挤在一起。另外,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1,也可以适用于图1A、图1B的制造程序,其步骤如前所述,故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的结构,均可治疗口腔肌肉功能障碍,像是吞咽异常舌刺症(tongue)或是逆呑咽(reverse swallowing)症状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三个实施例的齿列矫正牙套1的软式齿套部15来进行咬合训练,来改善咀嚼功能不足、偏侧咀嚼等问题。其原理在于,自1990年代起已有学者发现齿槽骨内有骨形成细胞(成骨细胞,Osteoblast)、骨吸收细胞(噬骨细胞,Osteoclast)在交互作用,影响上下颚齿骨的生长或收缩。当牙科病患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齿列矫正牙套1时,即可通过对上下颚牙齿的机械性咬合,来刺激其口腔敏感的细胞,再将其咬合的机械力量转换为人体生物性的化学神经信号,来促使上述的“骨形成细胞”或“骨吸收细胞”活化、激化,进而控制口腔内某局部部位的“骨成长”或“骨吸收”。也就是说,配戴了本实用新型齿列矫正牙套1,这些牙科病患的齿槽骨会对齿列矫正牙套1的设计轮廓产生相对应的反应,来活化、激化骨形成细胞或骨吸收细胞,进而致使齿槽骨成长或收缩,来达到齿槽骨塑形的目的;如此,即具有颚骨骨形矫正、下巴下颚形状调整的功能。因此,利用齿颚矫正的组织变化生物学,来达到齿槽骨塑形、骨整修、骨矫正,甚至可以矫治牙弓过度发育或齿槽骨不足问题,以帮助牙齿排列于正确的位置。
如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1制造方法所制造出来的齿列矫正牙套1,有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的「隐形牙套」可用来矫治上颚齿列、下颚齿列里呈现差排、错位、逆位、歪斜……等状况的个别牙齿,或者是进行上颚齿列、下颚齿列的牙弓扩张,使该些排列不正的牙齿受迫而移位或转动,最终让上颚齿列或下颚齿列的整个齿列呈现出最美丽的圆弧状牙弓,并使每颗牙齿依顺序排列整齐、左右对正。此外,本实用新型以生长曲线为基础,该齿列矫正牙套1可依各人的年纪、牙齿条件状况而客制化订做;如果牙科病患在换牙期,则本实用新型的齿列矫正牙套1具有帮助骨头生长与帮助牙齿排列的功能,可以避免日后因为骨头生长畸形而需要手术矫治,或是因为咬合异位而需要拔牙矫正。另,该齿列矫正牙套1使用了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来做为骨架,因为其材质较硬,所以矫正或推挤牙齿的力度较大,其整体结构较不易被牙齿咬破、磨损,且牙科病患的矫正时间也可以缩短。该齿列矫正牙套1的软式齿套部15则可以矫正上颚齿列及下颚齿列的咬合,使上颚齿列、下颚齿列能够满足安格氏分类法(Angle's Classification)的ClassI的第一类咬合齿位关系上,且让的后牙科病患的上下颚骨头位移至中心位置(CentricRelation,CR)的对应关系上,用以改善上下颚咬合的稳定性。所以,该软式齿套部15的结构轮廓可用以活化、激化骨形成细胞或骨吸收细胞,进而致使齿槽骨成长或收缩,来让牙科病患达到齿槽骨塑形的目的。此外,该软式齿套部15还可以治疗口呼吸症状(MouthBreathing)、改善睡眠中止症及睡觉打鼾,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用以改善其打鼾的症状,消除打鼾的声响及频率,提升其睡眠品质。故,本实用新型凭借上述「隐形牙套」的硬式上齿套部17、硬式下齿套部18,以及橡胶、硅胶等软式材质的软式齿套部15,其软硬结合,用以将上述症状的治疗、矫正功能结合在一项结构里,具有庞大的牙科应用潜力。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齿列矫正牙套(1),可活动地设置于牙科病患的口腔内,该口腔包括有一上颚齿列、一下颚齿列,并定义有一舌侧方向(LiS)、一唇侧方向(LaS)及颊侧方向(BuS),其特征在于,该齿列矫正牙套(1)包括有:
一硬式上齿套部(17),可活动地套设于该上颚齿列周边;
一硬式下齿套部(18),可活动地套设于该下颚齿列周边;及
一软式齿套部(15),包括有一承接部(155)、一第一固定部(151)、一第二固定部(152)、一第三固定部(153)及一第四固定部(154),该第一固定部(151)贴附于该硬式上齿套部(17)的唇侧方向(LaS)及颊侧方向(BuS)上,该第二固定部(152)贴附于该硬式下齿套部(18)的唇侧方向(LaS)及颊侧方向(BuS)上,该第三固定部(153)贴附于该硬式上齿套部(17)的舌侧方向(LiS)上,该第四固定部(154)贴附于该硬式下齿套部(18)的舌侧方向(LiS)上,该第一固定部(151)及第三固定部(153)位于该承接部(155)的上半部,该第二固定部(152)及第四固定部(154)位于该承接部(155)的下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1),其特征在于,该软式齿套部(15)更包括有一舌抵部(156),该舌抵部(156)连接固定于该承接部(155)、该第三固定部(153)或该第四固定部(154)的舌侧方向(LiS)上,且该舌抵部(156)朝向该舌侧方向(LiS)延伸而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1),其特征在于,该舌抵部(156)朝向该舌侧方向(LiS)上的高度逐渐降低,或者该舌抵部(156)呈弯曲弧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1),其特征在于,该舌抵部(156)在中间处开设有一舌下抵托槽(15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1),其特征在于,该硬式上齿套部(17)上设置有多个客制化牙位(172),每一客制化牙位(172)分别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一颗牙齿;或者,该硬式下齿套部(18)上设置有多个客制化牙位(182),每一客制化牙位(182)分别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一颗牙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1),其特征在于,该硬式上齿套部(17)上设置有二客制化牙位(172)及至少一通泛式牙位(173),该客制化牙位(172)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第一大臼齿,该通泛式牙位(173)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其他多颗牙齿,该客制化牙位(172)连接于该通泛式牙位(173)的端部;或者,该硬式下齿套部(18)上设置有二客制化牙位(182)及至少一通泛式牙位,该客制化牙位(182)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第一大臼齿,该通泛式牙位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其他多颗牙齿,该客制化牙位(182)连接于该通泛式牙位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1),其特征在于,该硬式上齿套部(17)上设置有一通泛式牙位(173),该通泛式牙位(173)对应并套设该上颚齿列的全部牙齿;或者,该硬式下齿套部(18)上设置有一通泛式牙位,该通泛式牙位对应并套设该下颚齿列的全部牙齿。
CN202120289563.2U 2020-04-14 2021-02-02 齿列矫正牙套 Active CN21545881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4352 2020-04-14
TW109204352U TWM598134U (zh) 2020-04-14 2020-04-14 牙科咬合套結構
TW109122925 2020-07-07
TW109122925A TWI733513B (zh) 2020-07-07 2020-07-07 齒列矯正套件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8810U true CN215458810U (zh) 2022-01-11

Family

ID=7809435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31297.7U Active CN215273462U (zh) 2020-04-14 2020-12-09 齿列矫正套件
CN202110140352.7A Pending CN113520633A (zh) 2020-04-14 2021-02-02 齿列矫正牙套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20289563.2U Active CN215458810U (zh) 2020-04-14 2021-02-02 齿列矫正牙套
CN202110336326.1A Pending CN113520634A (zh) 2020-04-14 2021-03-29 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31297.7U Active CN215273462U (zh) 2020-04-14 2020-12-09 齿列矫正套件
CN202110140352.7A Pending CN113520633A (zh) 2020-04-14 2021-02-02 齿列矫正牙套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6326.1A Pending CN113520634A (zh) 2020-04-14 2021-03-29 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21527346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3046B (zh) * 2020-07-06 2023-07-07 黄奇卿 齿列矫正套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830228B (zh) * 2022-05-17 2024-01-21 黃奇卿 齒列矯正牙套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0634A (zh) 2021-10-22
CN113520633A (zh) 2021-10-22
CN215273462U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3289B (zh) 齒列矯正牙套及其製造方法
US1149104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ruxism and occlusal forces
EP1323393A1 (en) Mouthpiece for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device for orthodontic treatment using the mouthpiece
US20140060549A1 (en) Pre-fabricated anterior guidance package kit for patients having bruxism/clenching habit with or without various malocclusions
CN105726143B (zh) 一种用于矫正ii类错合的扩弓型肌激动器
CN106691608A (zh) 用于矫治牙合干扰的壳状牙科器械
CN114948287B (zh) 咬合诱导矫治器设计与制造方法及咬合诱导矫治器
TWM618026U (zh) 牙齒矯治器、牙科器械、牙齒矯治套組和牙齒矯治系統
CN207270396U (zh) 用于矫治牙合干扰的壳状牙科器械
CN215458810U (zh) 齿列矫正牙套
EP4183365B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rthodontic appliance
US2020026118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ruxism and occlusal forces
KR102008333B1 (ko) 치아주위근육 정상 중립대 형성을 위한 개인 맞춤형 맹출유도와 골격교정용 마우스피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464488B (zh) 一种口腔功能矫治器
US2023005810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increase blood circulation and to encourage tooth eruption and muscle efficiency of a dental patient
CN117379200A (zh) 以上颌咬合结构引导下颌生长重建的早期矫治器制作方法
RU2491040C1 (ru) Внутриротовой 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ий аппарат луганского
CN110547884A (zh) 正畸正颌手术定位装置
WO2021170101A1 (zh) 牙齿矫治器、牙科器械、牙齿矫治套组和牙齿矫治系统以及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CN212650933U (zh) 齿列矫正套件
CN115770118A (zh)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WO2022227806A1 (zh) 壳状牙科器械及壳状牙科矫治器套组
RU2491041C1 (ru) Внутриротовой 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ий аппарат луганского
TWI830228B (zh) 齒列矯正牙套及其製造方法
CN216318100U (zh) 隐形牙套的矫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