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2357U - 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62357U CN215062357U CN202022913519.2U CN202022913519U CN215062357U CN 215062357 U CN215062357 U CN 215062357U CN 202022913519 U CN202022913519 U CN 202022913519U CN 215062357 U CN215062357 U CN 2150623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pipe
- heat exchange
- copper
- spi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热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包括换热箱、集热组件、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所述换热箱具有热水输出端、入水口,所述集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并排平铺的吸热片,所述吸热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嵌设槽,若干个所述吸热片通过S形弯曲的铜管连为一个整体,所述铜管安装在嵌设槽内,所述换热箱内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一端通过第一导管与铜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螺旋管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泵,所述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与铜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泵、第二导管、螺旋管、第一导管、铜管形成一回路、且该回路内填充有换热介质。本装置节能环保,换热效率高,使用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热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人们使用燃气或者电能加热水,浪费能源,而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效率较慢,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效率较慢,效率不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包括换热箱、集热组件、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所述换热箱具有热水输出端、入水口,所述集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并排平铺的吸热片,所述吸热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嵌设槽,若干个所述吸热片通过S形弯曲的铜管连为一个整体,所述铜管安装在嵌设槽内,所述换热箱内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一端通过第一导管与铜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螺旋管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泵,所述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与铜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泵、第二导管、螺旋管、第一导管、铜管形成一回路、且该回路内填充有换热介质。
所述换热箱安装有两个连接端子,所述螺旋管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分别与两个连接端子连接。
所述换热箱内部或者外部设有保温层。
所述换热箱内部下方设有厚膜加热底板。
所述螺旋管外周向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翅片。
所述吸热片为铝制或者铜质薄片。
所述螺旋管下端为换热介质输入端、上端为换热介质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节能环保,换热效率高,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翅片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换热箱1、连接端子2、第一导管3、集热组件4、泵5、第二导管6、厚膜加热底板7、入水口8、保温层9、螺旋管10、热水输出端11、吸热片12、嵌设槽13、铜管14、散热翅片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包括换热箱1、集热组件4、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6,换热箱1具有热水输出端11、入水口8,集热组件4包括若干个并排平铺的吸热片12,吸热片1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嵌设槽13,若干个吸热片12通过S形弯曲的铜管14连为一个整体,铜管14安装在嵌设槽13内,换热箱1内设有螺旋管10,螺旋管10一端通过第一导管3与铜管14的一端连通,螺旋管10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6连接有泵5,泵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6与铜管14另一端连通,泵5、第二导管6、螺旋管10、第一导管3、铜管14形成一回路、且该回路内填充有换热介质。
设备中多个吸热片12通过一根铜管贯穿连接,多个吸热片12集热面积大,集热效果好,平铺状态的多个吸热片12,吸热片12相对于集热设备安装方便,最大面积接收光照,集热设备接收阳光,铝质或者铜质材料吸热片12做成薄片结构,吸热片12中部设置有嵌设槽13,铜管穿过吸热片12嵌设槽13,将多片吸热片12串联在一起,铜管折弯实现多个吸热片12平铺排列,吸热片12吸收阳光,热量传输至铜管,铜管内部工质加热。泵5、第二导管6、螺旋管10、第一导管3、铜管14形成一回路,泵工作,带动铜管内部工质在三者之间形成流动,进行热传递,集热设备接收的太阳光照通过铜管内工质热传递至螺旋管10过程,完成换热箱内部存储水加热工作,本装置节能环保,换热效率高,使用简单方便。
换热箱1安装有两个连接端子2,螺旋管10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端子2连接,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6分别与两个连接端子2连接;换热箱1内部或者外部设有保温层9;换热箱1内部下方设有厚膜加热底板7,该设备当阳光不足时,换热箱内部厚膜加热底板完成加热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螺旋管10外周向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翅片15。
螺旋管10下端为换热介质输入端、上端为换热介质输出端,热水密度比较小,液体下部先换热,然后热水浮到上部,采用该种设置方式使换热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得到的技术方案、构思、设计,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包括换热箱(1)、集热组件(4)、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6)、铜管(14),所述换热箱(1)具有热水输出端(11)、入水口(8),所述换热箱(1)内设有螺旋管(10),所述螺旋管(10)一端通过第一导管(3)与铜管(14)的一端连通,所述螺旋管(10)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6)连接有泵(5),所述泵(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6)与铜管(14)另一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组件(4)包括若干个并排平铺的吸热片(12),所述吸热片(12)为铝制或者铜质薄片,所述吸热片(1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嵌设槽(13),若干个所述吸热片(12)通过S形弯曲的铜管(14)连为一个整体,所述铜管(14)安装在嵌设槽(13)内,所述泵(5)、第二导管(6)、螺旋管(10)、第一导管(3)、铜管(14)形成一回路、且该回路内填充有换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安装有两个连接端子(2),所述螺旋管(10)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端子(2)连接,所述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6)分别与两个连接端子(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内部或者外部设有保温层(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内部下方设有厚膜加热底板(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10)外周向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翅片(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10)下端为换热介质输入端、上端为换热介质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13519.2U CN215062357U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13519.2U CN215062357U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62357U true CN215062357U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921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13519.2U Active CN215062357U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62357U (zh) |
-
2020
- 2020-12-04 CN CN202022913519.2U patent/CN2150623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71980A (zh) | 一种基于光热协作发电的聚光型热管式光伏光热系统 | |
CN215062357U (zh) | 一种循环式集热采暖设备 | |
CN201804889U (zh) | 太阳能光电光热一体化转换设备 | |
CN115218254B (zh) | 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 | |
CN217816999U (zh) | 带凸透镜阵列聚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水与采暖二联供系统 | |
CN213637582U (zh) | 一种基于光热协作发电的聚光型热管式光伏光热系统 | |
CN206803620U (zh) | 一种耦合双效集热器的混合式太阳能干燥装置 | |
CN214101303U (zh) | 一种光伏板集群冷却系统 | |
CN211177458U (zh) | 一种高采光太阳能热水器装置 | |
CN211377981U (zh) | 一种使用透明气凝胶的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 | |
CN203837302U (zh) | 超导壁挂式单管循环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 |
CN209233789U (zh) | 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热一体化组件以及热水系统 | |
CN203231568U (zh) | 太阳能与空气能热泵结合的平板高效吸热器 | |
CN220693104U (zh) | 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 |
CN207317285U (zh) | 一种平板型立体全方位吸热集热装置 | |
CN207585105U (zh) | 太阳能热水器板芯 | |
CN216531235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电光热板 | |
CN207585104U (zh) | 太阳能集热器 | |
CN220793461U (zh) | 太阳能双膜集热导热装置 | |
CN220489429U (zh) | 一种真空管太阳能热电联产装置 | |
CN214791968U (zh) | 一种高效率太阳能集热装置 | |
CN203644805U (zh) | 一种用于节能建筑的光伏光热组件 | |
CN213125976U (zh) | 一种用于聚能板的散热组件 | |
CN217115954U (zh) | 一种利用温差发电片发电的太阳能装置 | |
CN113790532B (zh) | 一种基于液膜传热的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