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3104U - 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93104U CN220693104U CN202320982007.2U CN202320982007U CN220693104U CN 220693104 U CN220693104 U CN 220693104U CN 202320982007 U CN202320982007 U CN 202320982007U CN 220693104 U CN220693104 U CN 2206931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conducting
- heat
- frame
- copper pipe
- f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964 aero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该背板包括导热框、铺设于该导热框内与该导热框的底板抵接的第一铜管、与该第一铜管连通并伸出至该导热框外的集水铜管、固定盖设于该第一铜管上的导热翅片、盖设于该导热框上的盖板、以及垫设于该盖板内侧面的保温棉,该导热翅片包括可供该第一铜管嵌入的“U”形部、固设于该“U”形部第一侧的第一导热片、固设于该“U”形部第二侧的第二导热片,该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与该导热框的底板相贴合。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导热翅片,增加导热翅片与导热框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导热效果。同时,通过设置保温棉,可减少热量从远离光伏板的一面散失,提高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背景技术
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节约化石能源和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目前太阳能低温热水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一些地区,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经济性和能源节约效果已经显现。独立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系统发电成本较高,需要大幅度降低光伏系统的发电成本。
现有的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背面固定贴设光热背板,用于吸收光伏板的热量,降低光伏板的温度。但现有的光热背板在吸热时,其将热量传递给冷水的导热效率较低,且热量容易从远离光伏板的一面散失,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该背板包括导热框、铺设于该导热框内与该导热框的底板抵接的第一铜管、与该第一铜管连通并伸出至该导热框外的集水铜管、固定盖设于该第一铜管上的导热翅片、盖设于该导热框上的盖板、以及垫设于该盖板内侧面的保温棉,该导热翅片包括可供该第一铜管嵌入的“U”形部、固设于该“U”形部第一侧的第一导热片、固设于该“U”形部第二侧的第二导热片,该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与该导热框的底板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中,该导热框为铝导热框,该导热框包括底板、垂直固设于该底板周围的围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中,该导热框为长方体形状的导热框,该第一铜管为多根,多根该第一铜管均沿该导热框的长度方向设置,该集水铜管为两根,两根集水铜管均沿该导热框的宽度方向设置;
该集水铜管中的一根均与多根该第一铜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该集水铜管中的另一根均与多根该第二铜管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中,该集水铜管的两端均伸出至该导热框外形成水管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中,该集水铜管的直径大于该第一铜管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中,该集水铜管的直径为19mm,该第一铜管的直径为8m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中,该导热翅片为铝导热翅片,该“U”形部、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由铝片一体成型形成,该“U”形部内设有可供该第一铜管嵌入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中,该保温棉为气凝胶保温棉,该导热框的底板外侧面通过导热胶与光伏板背面固定粘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PVT光伏光热背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PVT光伏光热背板时,将光热背板固定贴设于光伏板背面,热量经由光伏板、集水铜管、第一铜管向集水铜管和第一铜管内的水流动,使得水升温。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导热翅片,增加导热翅片与导热框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导热效果。同时,通过设置保温棉,可减少热量从远离光伏板的一面散失,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PVT光伏光热背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PVT光伏光热背板中导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PVT光伏光热背板第一实施例中,该背板10包括导热框11、铺设于该导热框11内与该导热框11的底板抵接的第一铜管12、与该第一铜管12连通并伸出至该导热框11外的集水铜管13、固定盖设于该第一铜管12上的导热翅片14、盖设于该导热框11上的盖板15、以及垫设于该盖板15内侧面的保温棉16,该导热翅片14包括可供该第一铜管12嵌入的”U”形部17、固设于该”U”形部17第一侧的第一导热片16、固设于该”U”形部17第二侧的第二导热片17,该第一导热片16和第二导热片17与该导热框11的底板相贴合。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PVT光伏光热背板10时,将光热背板10固定贴设于光伏板背面,热量经由光伏板、集水铜管13、第一铜管12向集水铜管13和第一铜管12内的水流动,使得水升温。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导热翅片14,增加导热翅片14与导热框11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导热效果。同时,通过设置保温棉16,可减少热量从远离光伏板的一面散失,提高资源利用率。
具体的,该导热框11为铝导热框11,该导热框11包括底板、垂直固设于该底板周围的围壁。
该围壁与导热框11为同一铝板制成,该围壁由铝板四个边缘向上翻折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导热框11为长方体形状的导热框11,该第一铜管12为多根,多根该第一铜管12均沿该导热框11的长度方向设置,该集水铜管13为两根,两根集水铜管13均沿该导热框11的宽度方向设置。
该集水铜管13中的一根均与多根该第一铜管1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该集水铜管13中的另一根均与多根该第二铜管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优选的,该第一铜管12为八根,等间距分布于两根集水铜管13之间。
为便于水流进出,该集水铜管13的两端均伸出至该导热框11外形成水管接口19。
通过设置水管接口19,便于集水铜管13与外界水源及水管连接并接通。
优选的,该集水铜管13的直径大于该第一铜管12的直径。具体的,该集水铜管13的直径为19mm,该第一铜管12的直径为8mm。
具体的,该导热翅片14为铝导热翅片14,该”U”形部17、第一导热片16和第二导热片17由铝片一体成型形成,该”U”形部17内设有可供该第一铜管12嵌入的凹槽18。
在安装导热翅片14时,将第一铜管12嵌入至凹槽18内,然后将第一导热片16和第二导热片17分别与导热框11的背板10内侧面固定贴合连接。
进一步的,为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该保温棉16为气凝胶保温棉16。进一步的,为起到更好的导热效果,该导热框11的底板外侧面通过导热胶与光伏板背面固定粘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导热框、铺设于所述导热框内与所述导热框的底板抵接的第一铜管、与所述第一铜管连通并伸出至所述导热框外的集水铜管、固定盖设于所述第一铜管上的导热翅片、盖设于所述导热框上的盖板、以及垫设于所述盖板内侧面的保温棉,所述导热翅片包括可供所述第一铜管嵌入的“U”形部、固设于所述“U”形部第一侧的第一导热片、固设于所述“U”形部第二侧的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与所述导热框的底板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框为铝导热框,所述导热框包括底板、垂直固设于所述底板周围的围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框为长方体形状的导热框,所述第一铜管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一铜管均沿所述导热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集水铜管为两根,两根集水铜管均沿所述导热框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集水铜管中的一根均与多根所述第一铜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集水铜管中的另一根均与多根所述第一铜管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铜管的两端均伸出至所述导热框外形成水管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铜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铜管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铜管的直径为19mm,所述第一铜管的直径为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翅片为铝导热翅片,所述“U”形部、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由铝片一体成型形成,所述“U”形部内设有可供所述第一铜管嵌入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T光伏光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为气凝胶保温棉,所述导热框的底板外侧面通过导热胶与光伏板背面固定粘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82007.2U CN220693104U (zh) | 2023-04-26 | 2023-04-26 | 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82007.2U CN220693104U (zh) | 2023-04-26 | 2023-04-26 | 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93104U true CN220693104U (zh) | 2024-03-29 |
Family
ID=9041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82007.2U Active CN220693104U (zh) | 2023-04-26 | 2023-04-26 | 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93104U (zh) |
-
2023
- 2023-04-26 CN CN202320982007.2U patent/CN2206931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25783U (zh) | 太阳能光伏热电制热模块及光伏热电热水系统 | |
CN103398474B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热电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3986414B (zh) | 一种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 | |
CN102052782A (zh) | 一种热管式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5553408A (zh) | 一种吸热板直接与玻璃盖板复合的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模块 | |
CN103062913A (zh) | 平板型太阳能光伏热水热空气复合集热器 | |
CN201846267U (zh) | 热管式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2664209A (zh) | 太阳能光伏电池冷却装置 | |
CN201877453U (zh) | 热管式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装置 | |
CN104733553A (zh) | 一种带热管散热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09945512A (zh) | 一种高效的光伏光热集成系统 | |
CN204145410U (zh) |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 | |
CN203068818U (zh) | 平板型太阳能光伏热水热空气复合集热器 | |
CN220693104U (zh) | 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 |
CN201804889U (zh) | 太阳能光电光热一体化转换设备 | |
CN115218254B (zh) | 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 | |
CN219780022U (zh) | 一种可提高发电量的快速降温光伏板 | |
CN201764721U (zh) | 用于供暖及洗浴的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892330U (zh) | 一种热管式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5042897A (zh) | 一种真空管夹心式太阳能热电联供装置 | |
CN214101303U (zh) | 一种光伏板集群冷却系统 | |
CN201746951U (zh) | 一种弧面菲涅尔透镜线聚焦光伏建筑墙板模块 | |
CN211509015U (zh) | 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pvt构件 | |
CN201063556Y (zh) | 太阳能聚光光伏光热联产装置 | |
CN220693105U (zh) | 一种热管型pvt光电光热背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