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051635U - 轻型化预制道床 - Google Patents

轻型化预制道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1635U
CN215051635U CN202120999497.8U CN202120999497U CN215051635U CN 215051635 U CN215051635 U CN 215051635U CN 202120999497 U CN202120999497 U CN 202120999497U CN 215051635 U CN215051635 U CN 215051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reinforcing bar
sleeper
layer
bar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94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波
陈德超
罗启正
刘宏伟
杨富强
杨冬梅
赵文龙
李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ono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Chongq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onorail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onorail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onorail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994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1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1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1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轻型化预制道床,包括预制纵向轨枕,预制纵向轨枕为两个,且两个预制纵向轨枕呈纵向间隔分布,预制纵向轨枕的顶部设有承压台,承压台上通过扣件安装有钢轨,预制纵向轨枕的底部预埋有第一层连接钢筋网,两第一层连接钢筋网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二层连接钢筋网连接,预制纵向轨枕上横向开设有若干横向贯穿孔,两对应的横向贯穿孔内安装有第三层连接钢筋网,两预制纵向轨枕之间的缝隙处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基底层,基底层覆盖第一层连接钢筋网、第二层连接钢筋网和第三层连接钢筋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轻型化预制道床的整体安装,且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支撑大架使得预制纵向轨枕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轻型化预制道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纵向预制整体道床,特别是轻型化预制道床。
背景技术
道床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重要一个环节,承受来自轨道交通列车的直接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均匀的传递给其下的轨道管片。道床的施工质量关重要,传统上整体道床全部采用现场浇筑形式,施工质量往往难以把控。预制轨道板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控制道床质量,单预制轨道板由于尺寸形式单一、宽度固定,不能适应盾构偏差较大情况,而且现有的预制道床其自由度较高,能够纵向、横向、正向自由滑动,从而影响道床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实用新型了纵向预制整体道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轻型化预制道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轻型化预制道床,包括预制纵向轨枕,预制纵向轨枕为两个,且两个预制纵向轨枕呈纵向对称分布,预制纵向轨枕的顶部设有承压台,承压台上通过扣件安装有钢轨,预制纵向轨枕的底部预埋有第一层连接钢筋网,两第一层连接钢筋网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二层连接钢筋网连接,预制纵向轨枕上横向开设有若干横向贯穿孔,两对应的横向贯穿孔内安装有第三层连接钢筋网,两预制纵向轨枕之间的缝隙处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基底层,基底层覆盖第一层连接钢筋网、第二层连接钢筋网和第三层连接钢筋网。
可选的,第一层连接钢筋网包括若干连接箍筋和若干第一连接纵筋,若干连接箍筋间隔预埋在预制纵向轨枕内,且若干连接箍筋通过若干纵向分布的第一连接纵筋连接。
可选的,第二层连接钢筋网包括若干横向钢筋和若干第二连接纵筋,若干横向钢筋横跨间隔安装在第一连接纵筋上,且若干横向钢筋通过若干第二连接纵筋连接。
可选的,承压台为多个,且多个承压台呈纵向间隔分布,相邻承压台之间的预制纵向轨枕上开设有混凝土振捣孔。
可选的,预制纵向轨枕的外侧还浇筑有排水沟基底,排水沟基底、隧道内壁和预制纵向轨枕之间的通道形成排水沟。
可选的,预制纵向轨枕上预埋有安装支撑大架的筒套。
可选的,支撑大架包括横向连杆,横向连杆的两端均连接有一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锁紧组件安装在轨枕上,连接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钢轨坡度的轨底承压块,连接件上还设置有调高连接块,轨底承压块位于调高连接块与横向连杆之间,调高连接块上螺纹安装有调高螺杆,且调高螺杆的底部穿过连接件。
可选的,调高连接块包括底座,底座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套筒,套筒上开设有与调高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且连接件的底部开设有调高螺杆穿过的通孔。
可选的,连接件上靠近横向连杆的一端安装有支撑件,横向连杆固定安装在支撑件上,连接件呈矩形结构,在连接件的四个边角上均安装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和滑床块,连接件的四个边角上均开设有腰形孔,锁紧螺栓依次穿过滑床块、腰形孔并与轨枕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轻型化预制道床,通过第一层连接钢筋网、第二层连接钢筋网、第三层连接钢筋网和支撑大架实现了预制纵向轨枕的组装,且保证了轨排的稳固性,安装时,实现了整体安装,且能够保证预制纵向轨枕的轨距和水平度,因此安装精度高,且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支撑大架使得预制纵向轨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轨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 为轨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 为第二层连接钢筋网和第三层连接钢筋网的安装示意图
图5 为第一层连接钢筋网的安装示意图
图6 为支撑大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7 为支撑大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 为图7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 为调高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 为调高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 为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 为调高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隧道,102-基底层,103-排水沟,104-预制纵向轨枕,106-承压台,107-钢轨,108-混凝土振捣孔,109-筒套,110-排水沟基底,111-第一层连接钢筋网,112-第二层连接钢筋网,113-第三层连接钢筋网,114-横向贯穿孔,115-连接箍筋,116-第一连接纵筋,117-支撑大架,1-横向连杆,2-连接件,3-支撑件,4-轨底承压块,5-调高连接块,6-调高螺杆,7-滑床块,21-腰形槽,22-通孔,51-套筒,52-肋板,53-螺纹孔,54-底座,6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轻型化预制道床,包括预制纵向轨枕104,预制纵向轨枕104为两个,且两个预制纵向轨枕104呈纵向对称分布,预制纵向轨枕104的顶部设有承压台106,承压台106上通过扣件安装有钢轨107,承压台106具有斜面,在承压台106上开设有连接孔,钢轨107通过扣件安装在承压台106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预制纵向轨枕104的底部预埋有第一层连接钢筋网111,两第一层连接钢筋网111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二层连接钢筋网112连接,预制纵向轨枕104上横向开设有若干横向贯穿孔114,两对应的横向贯穿孔114内安装有第三层连接钢筋网113,两预制纵向轨枕104之间的缝隙处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基底层102,基底层102覆盖第一层连接钢筋网111、第二层连接钢筋网112和第三层连接钢筋网113,进一步的,第一层连接钢筋网111包括若干连接箍筋115和若干第一连接纵筋116,若干连接箍筋115间隔预埋在预制纵向轨枕104内,且若干连接箍筋115通过若干纵向分布的第一连接纵筋116连接,第一层连接钢筋网111能够增强预制纵向轨枕104与基底层102的连接锚固能力,并且是第二层连接钢筋网112的支撑骨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层连接钢筋网112包括若干横向钢筋和若干第二连接纵筋,若干横向钢筋横跨间隔安装在第一连接纵筋116上,且若干横向钢筋通过若干第二连接纵筋连接,施工时,先将左右多个预制纵向轨枕104平放,然后将横向钢筋放置在第一层连接纵筋116上,再将第二连接纵筋放在横向钢筋上,然后再将横向钢筋和第二连接纵筋绑扎在一起。
在本实施中,承压台106为多个,且多个承压台106呈纵向间隔分布,相邻承压台106之间的预制纵向轨枕104上开设有混凝土振捣孔108,优选的,混凝土振捣孔108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在基底层102浇筑时,可以将振动棒放置在混凝土振捣孔108内进行振动,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同时也可进一步保证预制纵向轨枕104与基底层102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预制纵向轨枕104的外侧还浇筑有排水沟基底110,排水沟基底110、隧道101内壁和预制纵向轨枕104之间的通道形成排水沟103,隧道101内的水液则可以顺着排水沟103排走,优选的,排水沟103具有一定的坡度,其坡度为2°,从而便于水液排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预制纵向轨枕104上预埋有安装支撑大架117的筒套109,预制纵向轨枕104、钢轨107、支撑大架117、第一层连接钢筋网111、第二层连接钢筋网112和第三层连接钢筋网113形成轨排。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大架117包括横向连杆1,横向连杆1的两端均连接有一连接件2,连接件2通过锁紧组件安装在轨枕上,连接件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钢轨坡度的轨底承压块4,连接件2上还设置有调高连接块5,轨底承压块4位于调高连接块5与横向连杆1之间,调高连接块5上螺纹安装有调高螺杆6,且调高螺杆6的底部穿过连接件2,使用时,将该支撑大架117从钢轨的下方穿过,使得钢轨位于轨底承压块4上,进一步的,轨底承压块4为两块,且两块轨底承压块4在纵向方向上并排间隔设置,轨底承压块4上设置有向横向连杆1倾斜的斜面,因此通过轨底承压块4可以控制轨底坡度,然后用轨距调整辅助工装调整两钢轨之间的间距,而轨距调整辅助工装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不再进行赘述,在调整两钢轨之间间距的同时,钢轨会沿着轨底承压块4滑动,从而使得钢轨的水平高度会发生改变,当钢轨之间的间距调整好后,此时,则转动调高螺杆6,调高螺杆6的底部抵在硬质物体上,但调高螺杆6转动时,调高螺杆6不发生轴向移动,此时与调高螺杆6对应的调高连接块5则会轴向移动,从而带动连接件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轨底承压块4上的钢轨的高度调节,保证钢轨的安装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2所示,连接件2上靠近横向连杆1的一端安装有支撑件3,横向连杆1固定安装在支撑件3上,优选的,横向连杆1焊接在支撑件3上,而支撑件3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且支撑件3与连接件2通过安装在连接孔内的螺栓连接,优选的,支撑件3呈十字状,靠近横向连杆1的一端与横向连杆1焊接,而其余三个方向的端部则通过螺栓与连接件2连接,在连接件2上则开设有与螺栓连接的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连接件2呈矩形结构,在连接件2的四个边角上均安装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和滑床块7,连接件2的四个边角上均开设有腰形孔21,锁紧螺栓依次穿过滑床块7、腰形孔21并与轨枕连接,设置有腰形孔21,因此滑床块7和锁紧螺栓均可相对连接件2移动,因此滑床块7在轨枕的带动下可以横向滑移,从而可以用于调节轨距。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调高连接块5包括底座54,底座54与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底座54上设置有套筒51,套筒51上开设有与调高螺杆6螺纹配合的螺纹孔53,且连接件2的底部开设有调高螺杆6穿过的通孔22,为保证套筒51连接的稳定性,套筒51的侧壁上连接有肋板52,肋板52固定安装在底座54上,进一步的,底座54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且底座54与连接件2通过安装在连接孔内的螺栓连接,优选的,底座54上开设有三个连接孔,且三个连接孔呈三角形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通过转动调高螺杆6,可以实现钢轨的高度调节,为了便于调高螺杆6的转动,在调高螺杆6的顶部径向开设有穿孔61,当调高螺杆6转动困难时,可在穿孔61内穿入芯棒,然后通过转动芯棒从而使得调高螺杆6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轻型化预制道床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纵向轨枕组装,将多个预制纵向轨枕104平放,通过扣件将钢轨107安装在纵向轨枕104上,初步调节左右两根钢轨107间距,然后将支撑大架117安装在所述预制纵向轨枕104上,形成纵向轨枕组;其次将横向钢筋放置在第一连接纵筋116上,然后将第二连接纵筋放置在横向钢筋上,将横向钢筋和第二连接纵筋绑扎形成第二层连接钢筋网112,然后再将第三层连接钢筋网113横穿在对应的横向贯穿孔114内,然后再将钢轨107和支撑大架117安装在预制纵向轨枕104上,从而利用钢轨107、支撑大架117、第一层连接钢筋网111、第二层连接钢筋网112和第三层连接钢筋网113把纵向轨枕104串联起来形成轨排;
S2:预制纵向预制纵向轨枕104安装,将轨排放置在隧道101内,然后通过轨距调整辅助工装调节两预制纵向轨枕104的间距,然后再通过支撑大架117调整预制纵向轨枕104的水平高度,确保两预制纵向轨枕104的间距和处于同一平面;
S3:混凝土浇筑,在预制纵向轨枕104的外侧安装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底层;
S4:制作排水沟,撤掉模板及支撑大架,并在预制纵向轨枕104的外侧浇筑混凝土,形成排水沟基底。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轻型化预制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纵向轨枕,所述预制纵向轨枕为两个,且两个预制纵向轨枕呈纵向对称分布,所述预制纵向轨枕的顶部设有承压台,所述承压台上通过扣件安装有钢轨,所述预制纵向轨枕的底部预埋有第一层连接钢筋网,两所述第一层连接钢筋网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二层连接钢筋网连接,所述预制纵向轨枕上横向开设有若干横向贯穿孔,两对应的所述横向贯穿孔内安装有第三层连接钢筋网,两所述预制纵向轨枕之间的缝隙处浇筑混凝土并形成基底层,所述基底层覆盖所述第一层连接钢筋网、所述第二层连接钢筋网和所述第三层连接钢筋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化预制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连接钢筋网包括若干连接箍筋和若干第一连接纵筋,若干所述连接箍筋间隔预埋在所述预制纵向轨枕内,且若干所述连接箍筋通过若干纵向分布的所述第一连接纵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型化预制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连接钢筋网包括若干横向钢筋和若干第二连接纵筋,若干横向钢筋横跨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纵筋上,且若干横向钢筋通过若干第二连接纵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化预制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台为多个,且多个承压台呈纵向间隔分布,相邻所述承压台之间的预制纵向轨枕上开设有混凝土振捣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型化预制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纵向轨枕的外侧还浇筑有排水沟基底,所述排水沟基底、隧道内壁和所述预制纵向轨枕之间的通道形成排水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型化预制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纵向轨枕上预埋有安装支撑大架的筒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型化预制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大架包括横向连杆,所述横向连杆的两端均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锁紧组件安装在轨枕上,所述连接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钢轨坡度的轨底承压块,所述连接件上还设置有调高连接块,所述轨底承压块位于所述调高连接块与所述横向连杆之间,所述调高连接块上螺纹安装有调高螺杆,且所述调高螺杆的底部穿过所述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型化预制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连接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开设有与所述调高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且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开设有所述调高螺杆穿过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型化预制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靠近所述横向连杆的一端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横向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连接件呈矩形结构,在所述连接件的四个边角上均安装有所述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和滑床块,所述连接件的四个边角上均开设有腰形孔,所述锁紧螺栓依次穿过滑床块、腰形孔并与所述轨枕连接。
CN202120999497.8U 2021-05-11 2021-05-11 轻型化预制道床 Active CN215051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9497.8U CN215051635U (zh) 2021-05-11 2021-05-11 轻型化预制道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9497.8U CN215051635U (zh) 2021-05-11 2021-05-11 轻型化预制道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1635U true CN21505163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99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9497.8U Active CN215051635U (zh) 2021-05-11 2021-05-11 轻型化预制道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16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2149A (zh) * 2021-05-11 2021-07-02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轻型化预制道床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2149A (zh) * 2021-05-11 2021-07-02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轻型化预制道床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6846B (zh) 用于斜坡地基的高、窄桥盖梁穿心钢棒施工方法
CN107268348B (zh) 地铁柱式检查坑施工方法
CN202170455U (zh) 轨排固定框
CN112941975B (zh) 一种组合式轨道板、预制板式轨道系统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PL177215B1 (pl) Sposób wytwarzania bezżwirowej nawierzchni dla co najmniej jednego toru kolejowego
KR102273901B1 (ko) 철도 콘크리트 도상의 보수시공방법
CN108842624A (zh) 高墩现浇盖梁复合式悬挑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3062149A (zh) 轻型化预制道床及施工方法
CN108914713A (zh) 用于减振地段的无砟轨道的湿接式装配方法
CN215051635U (zh) 轻型化预制道床
CN109457568B (zh) 一种双边叠合梁预制后张法预应力装配路面施工工艺
CN208533372U (zh) 一种通用钢筋笼绑扎胎架
JP2011157720A (ja) 鉄道rcラーメン構造高架橋の構築方法
CN215947749U (zh) 预制装配式道床
CN211256503U (zh) 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纵向连接结构
CN114561835A (zh) 一种轻型化预制道床及其施工简易支架
KR100603901B1 (ko) 기존 거더의 일부를 활용한 판형교 유도상 구조 및 시공방법
EP0905319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esten Fahrbahn für schienengebundenen Verkehr, sowie eine Feste Fahrbahn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17702552A (zh)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CN117431788A (zh) 应用于车辆段库内线的组合轨道减振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CN217419157U (zh) 一种轻型化预制道床及其施工简易支架
CN211143733U (zh) 一种中板无浇筑孔轨顶风道模板
JP2874573B2 (ja) レール基礎およびその改修方法
CN211340220U (zh) 一种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纵向连接结构
CN211714007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00000 tongjiayuanzi light rail base, Jintong Road,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Mono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00 tongjiayuanzi light rail base, Jintong Road,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MONORAIL TRAFFIC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