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8019U - 硬盘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硬盘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88019U CN214588019U CN202120822164.8U CN202120822164U CN214588019U CN 214588019 U CN214588019 U CN 214588019U CN 202120822164 U CN202120822164 U CN 202120822164U CN 214588019 U CN214588019 U CN 2145880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d disk
- storage device
- disk storage
- main body
- l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7—Blade assemblies, e.g. blade cases or inner arrangements within a blad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2—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 G11B33/121—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ingle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 G11B33/123—Mounting arrangement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onto a chassis
- G11B33/124—Mounting arrangement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onto a chassis of the single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e.g. disk drive, onto a chassi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4—Reducing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change, moisture, dust
- G11B33/1493—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or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 shielding; grounding of static charg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硬盘收纳装置,包括一收纳架、一面板以及一电磁遮蔽元件。收纳架具有一开放区。面板具有一把手。电磁遮蔽元件设置于收纳架与面板之间,且电磁遮蔽元件与收纳架卡合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硬盘收纳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适于自动化组装的硬盘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硬盘的托架、护壳等,其用于收纳硬盘的部件(如一收纳架)与防护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部件大多需要额外连接构件(如螺丝)才得以相连接组装,此不利于自动化的制造作业且制造成本较高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良的硬盘收纳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自动化组装的硬盘收纳装置,可改善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盘收纳装置,其中,包括:一收纳架,具有一开放区;一面板,具有一把手;以及一电磁遮蔽元件,设置于该收纳架与该面板之间,且该电磁遮蔽元件与该收纳架卡合连接。
上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中,该电磁遮蔽元件包括:一主体部,具有朝向该收纳架的一第一表面和相对的一第二表面;一延伸部,沿朝向该收纳架的方向自该第一表面突出;其中该收纳架包括一接收部,且该电磁遮蔽元件通过该延伸部扣接于该接收部。
上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中,该接收部设有一斜面及一开口,该延伸部具有一卡扣端,其中该卡扣端通过该斜面导引而扣接于该开口。
上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中,该硬盘收纳装置更包括一导光元件,该导光元件卡合于该收纳架的一侧部的一穿槽中。
上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中,该面板包括:一面板主体,包含一主体件、一开关件及一闩锁件,该开关件和该闩锁件相接触并设置于该主体件内;以及该把手,具有一活动部和一枢设部,该活动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闩锁件,该枢设部枢接于该主体件;其中该开关件允许受外力按压以带动该闩锁件释放该活动部。
上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中,该闩锁件通过一定位销与该主体件连接,该闩锁件以该定位销为轴旋转以释放该活动部。
上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中,该闩锁件具有间隔的至少二抵接结构,分别抵接于该主体件内壁的一顶面和一底面,该至少二抵接结构形成一轴供该闩锁件旋转以释放该活动部。
上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中,该硬盘收纳装置更包括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于该电磁遮蔽元件,另一端抵接于该闩锁件。
上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中,该主体件枢接该枢设部的部分设有间隔且对准的多个通道,该些通道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倒角及/或肋条。
上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中,该主体件朝向该收纳架的方向设有卡扣部,该主体件通过该卡扣部卡合于该收纳架上的对应卡扣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收纳架与电磁遮蔽元件采用卡合连接,无须使用额外连接构件即可固定,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组装。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组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部分零件的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零件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局部上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组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部分零件的组合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零件的正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局部上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的结构强化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中的闩锁件的一变化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14B为图14A所示的闩锁件的该变化方式的上视图。
图15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中的闩锁件的另一变化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15B为图15A所示的闩锁件的该另一变化方式的上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6及图13至图15B所示,图1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100的组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100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100的收纳架110、电磁遮蔽元件130和导光元件140的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100的面板120的正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100的局部上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100的面板主体122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适用于硬盘收纳装置100的结构强化件SC的立体示意图。图14A为硬盘收纳装置100中的闩锁件的一变化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14B为图14A所示的闩锁件的该变化方式的上视图。图15A为硬盘收纳装置100中的闩锁件的另一变化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15B为图15A所示的闩锁件的该另一变化方式的上视图。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硬盘收纳装置100,适于安装于现有的电脑或服务器的机箱(图未示)内,用于收纳及承载现有的2.5吋的硬盘(图未示)。硬盘收纳装置100包括收纳架110、面板120以及电磁遮蔽元件130。电磁遮蔽元件130设置于收纳架110与面板120之间。收纳架110具有开放区110S,以供硬盘收纳于收纳架110中。面板120包括把手121,以供硬盘收纳装置100可拆卸于机箱。电磁遮蔽元件130与收纳架110卡合连接,即电磁遮蔽元件130能够平行于图2中X轴方向直接安装插入至收纳架110,并与收纳架110通过卡合方式固定,无须使用额外连接构件即可固定,此为有利于自动化安装作业的设计。
此外,电磁遮蔽元件130可更具有用以与硬盘接触的接触面130A以及提供电磁干扰防护的突起的弹片结构130S。具体而言,电磁遮蔽元件130为接地导电材质(如金属),以利进行静电释放、接地等,可有效提升电磁干扰的防护。
此外,硬盘收纳装置100可更包括导光元件140,导光元件140可用以提供提示功能,例如提供硬盘运作正常与否的相关提示。导光元件140可免工具地固定于收纳件110的侧部的穿槽110T中,即导光元件140能够平行于图2中X轴方向直接安装插入至收纳架110的对应尺寸的穿槽110T中,此为有利于自动化安装作业的设计。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导光元件140相对于收纳架110邻近电磁遮蔽元件130的表面突出,以延伸进入面板120内并于面板120的前表面提供提示功能的灯号。
请参照图2和图3,以下针对收纳架110与电磁遮蔽元件130的相互固定方式进行说明。电磁遮蔽元件130更包括主体部131以及延伸部132,收纳架110包括接收部111。电磁遮蔽元件130的主体部131及延伸部132例如可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主体部131具有朝向收纳架110的第一表面S1和相对的第二表面S2,延伸部132沿朝向收纳架110的方向(即平行于图2中X轴方向)自第一表面S1突出。
此外,前述提供电磁干扰防护的弹片结构130S可设置于主体部131上,延伸部132可包含前述与硬盘接触的接触面130A。接收部111为收纳架110于其两侧设有的开放凹口,延伸部132为朝向收纳架110延伸的凸出件,两者为公母结合结构。电磁遮蔽元件130即通过延伸部132扣接于接收部111以固定至收纳架110。
详细而言,请参照图2所示,接收部111沿延伸部132进入接收部111的方向(即平行于图2中X轴方向)依序地设有斜面111I及开口111T的结构,而延伸部132具有卡扣端132C的结构。请参照图3所示,卡扣端132C通过斜面111I导引后进入开口111T以扣接于接收部111。即,卡扣端132C因具有弹性而可于抵靠斜面111I时朝开放区110S形变,在通过斜面111I后于开口111T内复形,以扣接至收纳架110。此收纳架110与电磁遮蔽元件130的相互固定方式通过斜面的引导来实现固定,有利于自动化的装配作业。并且,电磁遮蔽元件130可通过延伸部132于开放区110S内提供与硬盘接触的接触面130A,以提供EMI防护效果。
此外,延伸部132可设有第一穿孔132H,接收部111可设有第二穿孔111H。第一穿孔132H与第二穿孔111H在平行第一表面S1或第二表面S2的方向(即平行于图2中Y轴方向)上对准。硬盘通过第一穿孔132H及第二穿孔111H以固定于硬盘收纳装置100中,例如使用一锁固手段穿过两个穿孔以实现固定。由此,既可提供硬盘EMI接触,同时又能将硬盘固定于收纳架110中。
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面板120可包括把手121及面板主体122,把手具有活动部121A和枢设部121F,面板主体122包含主体件1221、开关件1222及闩锁件1223。闩锁件1223可平行于图2中X轴方向进行组装以与开关件1222相接触并设置于主体件1221内,即如图4所示的状态。闩锁件1223可通过定位销P1穿设闩锁件1223与主体件1221以枢接于面板主体122,闩锁件1223可以定位销P1为轴沿方向D2旋转,以释放活动部121A。
请参照图2、图4和图5所示,活动部121A可脱离地连接于闩锁件1223,枢设部121F通过定位销P2穿设枢设部121F与主体件1221以枢接于面板主体122。闩锁件1223可通过其卡勾部1223C与活动部121A对应的卡勾部121AC相勾合,以实现将把手121固定于主体件1221内。开关件1222允许受使用者外力按压以带动闩锁件1223释放活动部121A,即解开闩锁件1223的卡勾部1223C与活动部121A的卡勾部121AC的勾合,使活动部121A能以定位销P2为轴通过枢设部121F以相对主体件1221旋转,同时使枢设部121F的卡勾部121FC解除与机箱的对应卡勾结构之间的固定,把手121可沿方向D1转动远离于面板120,由此硬盘收纳装置100可拆卸于机箱(如从机箱内抽取出)。
此外,硬盘收纳装置100可更包括弹性元件150以提供开关件122的往复动作,以进行把手121固定和释放的切换。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闩锁件1223更包括凸出部1223P,其平行于弹性元件150的往复动作方向(即平行于图2中X轴方向)延伸凸出,且于硬盘收纳装置100组装时,凸出部1223P可穿入弹性元件150中以对弹性元件150进行固定限位,无需其他复杂的固定手段,由此有利于自动化组装。此外,请参照图2所示,主体件1221朝向收纳架110的方向可设有一或多个卡扣部1221C,收纳架110设有一或多个能与卡扣部1221C相接合的对应卡扣部110C。面板120通过卡扣部1221C与对应卡扣部110C之间的接合以免工具地扣接于收纳架110,由此无需其他复杂的固定手段,有利于自动化组装。
请参照图6所示,主体件1221枢接枢设部121F(省略未示)的部分设有间隔且对准的多个通道1221C,以供定位销P2(省略未示)穿设于其中。此些通道1221C如图6所示为封闭性通孔或开放式凹口皆可,只要能供定位销P2定位通过即可。此外,此些通道1221C的至少其中一具有倒角及/或肋条的设计,有利于定位销P2插入的主体件1221的顺畅性。
请参照图13所示,硬盘收纳装置100可适用一结构强化件SC以加强整体结构的固定,结构强化件SC可装配于开放区110S内,且其两端连接固定至收纳架110(或结构强化件SC与收纳架110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通过结构强化件SC的装配,硬盘收纳装置100的收纳架110沿图中Y轴方向的宽度可维持固定,以确保将一硬盘收纳至收纳架110内时的可行宽度,同时也加强了硬盘收纳装置100的结构刚性。
请参照图14A及图14B,除了上述闩锁件1223的实施方式外,硬盘收纳装置100更可适用一闩锁件的变化方式,即以闩锁件3223替换前述的闩锁件1223及弹性元件150。详言之,闩锁件3223包括一体成型的凸出部3223P和卡勾部3223C。其中,闩锁件3223同样地可通过其卡勾部3223C与活动部121A对应的卡勾部121AC相勾合,以实现将把手121固定于主体件1221内。凸出部3223P如图所示为弯折的一段弹性臂,可提供等效于前述弹性元件150的功能来提供开关件122的往复动作,由此可借由单一一体成型的闩锁件3223来取代闩锁件1223及弹性元件150,以节省元件上使用数量,可更为减少自动化组装上的负担。
请参照图15A及图15B,硬盘收纳装置100更可适用闩锁件的另一变化方式,即以闩锁件4223替换闩锁件1223及弹性元件150。详言之,闩锁件4223包括一体成型的凸出部4223P和卡勾部4223C。其中,闩锁件4223同样地可通过其卡勾部4223C与活动部121A对应的卡勾部121AC相勾合,以实现将把手121固定于主体件1221内。凸出部4223P如图所示为弯折的二段弹性臂,可提供等效于前述弹性元件150的功能,来提供开关件122的往复动作。由此,可借由单一一体成型的闩锁件4223来取代闩锁件1223及弹性元件150,以节省元件上使用数量,可更为减少自动化组装上的负担。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7至图13所示,图7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200的组立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200的分解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200的收纳架210、电磁遮蔽元件230和导光元件240的组合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200的面板220的正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200的局部上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200的面板主体222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适用于硬盘收纳装置200的结构强化件SC的立体示意图。
请参照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硬盘收纳装置200,适于安装于现有的电脑或服务器的机箱(图未示)内,用于收纳及承载现有的3.5吋的硬盘(图未示)。硬盘收纳装置200包括收纳架210、面板220以及电磁遮蔽元件230。电磁遮蔽元件230设置于收纳架210与面板220之间。收纳架210具有开放区210S,以供硬盘收纳于收纳架210中。面板220包括把手221,以供硬盘收纳装置200可拆卸于机箱。电磁遮蔽元件230可以免工具方式固定至收纳架210,即电磁遮蔽元件130能够平行于图8中X轴方向直接安装插入至收纳架210,并与收纳架210通过卡合方式固定,无须使用额外连接构件即可固定,此为有利于自动化安装作业的设计。
此外,电磁遮蔽元件230可更具有用以与硬盘接触的接触面230A以及提供电磁干扰防护的突起的弹片结构230S。具体而言,电磁遮蔽元件230为接地导电材质(如金属),以利进行静电释放、接地等,可有效提升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防护。
此外,硬盘收纳装置200可更包括导光元件240,导光元件240可用以提供提示功能,例如提供硬盘运作正常与否的相关提示。导光元件240可免工具地固定于收纳件210侧部的穿槽210T中,即导光元件240能够平行于图8中X轴方向直接安装插入至收纳架210的对应尺寸的穿槽210T中,此为有利于自动化安装作业的设计。请参照图8和图11所示,导光元件240相对于收纳架210邻近电磁遮蔽元件230的表面突出,以延伸进入面板220内并于面板220的前表面提供提示功能的灯号。
请参照图8和图9,以下针对收纳架210与电磁遮蔽元件230的相互固定方式进行说明。电磁遮蔽元件230更包括主体部231以及延伸部232,收纳架210包括接收部211。电磁遮蔽元件230的主体部231及延伸部232例如可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主体部231具有朝向收纳架210的第一表面S1和相对的第二表面S2,延伸部232沿朝向收纳架210的方向(即平行于图8中X轴方向)自第一表面S1突出。
此外,前述提供电磁干扰防护的弹片结构230S可设置于主体部231上,延伸部232可包含前述与硬盘接触的接触面230A。接收部211为收纳架210于其两侧设有的开放凹口,延伸部232为朝向收纳架210延伸的凸出件,两者为公母结合结构。电磁遮蔽元件230即通过延伸部232扣接于接收部211以固定至收纳架210。
详细而言,请参照图8所示,接收部211沿延伸部232进入接收部211的方向(即平行于图8中X轴方向)依序地设有引导件211G、斜面211I及开口211T的结构,而延伸部232具有卡扣端232C的结构。请参照图8~图9所示,卡扣端232C沿着组装方向(即平行于图8~图9中X轴方向)先通过引导件211G提供的倾斜面导引后,接着卡扣端232C通过斜面211I导引后进入开口211T以扣接于接收部210。即,卡扣端232C因具有弹性而可于抵靠引导件211G和斜面211I时朝开放区210S形变,在通过引导件211G和斜面211I后于开口211T内复形,以扣接至收纳架210。此收纳架210与电磁遮蔽元件230的相互固定方式通过斜面的引导来实现固定,有利于自动化的装配作业。并且,电磁遮蔽元件230可通过延伸部232于开放区210S内提供与硬盘接触的接触面230A,以提供EMI防护效果。
此外,延伸部232可设有第一穿孔232H,接收部211可设有第二穿孔211H。第一穿孔232H与第二穿孔211H在平行第一表面S1或第二表面S2的方向(即图8中Y轴方向)上对准。硬盘通过第一穿孔232H及第二穿孔211H以固定于硬盘收纳装置200中,例如使用一锁固手段穿过两个穿孔以实现固定。由此,既可提供硬盘EMI接触,同时又能将硬盘固定于收纳架210中。
请参照图8和图10所示,面板220可包括把手221及面板主体222,把手具有活动部221A和枢设部221F,面板主体222包含主体件2221、开关件2222及闩锁件2223。闩锁件2223可平行于图8中X轴方向进行组装以与开关件2222相接触并设置于主体件2221内,即如图10所示的状态。
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硬盘收纳装置100较为不同的设计在于,硬盘收纳装置200的闩锁件2223具有间隔的至少二抵接结构2223F,即二抵接结构2223F非为单一柱状结构。由此,可省去定位销的使用,即至少二抵接结构2223F沿平行电磁遮蔽元件230朝向面板220的方向(即平行于图8中X轴方向)可免工具地固定于该些凹槽内,此有利于自动化作业。此外,同轴分离的设计提供了闩锁件2223弹性,有利于自动化组装时能够顺利地安装于主体件2221内。详言之,至少二抵接结构2223F分别抵接于主体件2221的内壁的顶面和底面。主体件2221的顶面与底面可对应设计一倒角,以引导抵接结构2223F顺利组装于其内,且至少二抵接结构自成一转轴供闩锁件2223沿方向D2旋转以释放活动部221A。
请参照图8、图10和图11所示,活动部221A可脱离地连接于闩锁件2223,枢设部221F通过定位销P3穿设枢设部221F与主体件2221以枢接于面板主体222。闩锁件2223可通过其卡勾部2223C与活动部221A对应的卡勾部221AC(例如图11所示为一未贯通槽)相固定,以实现将把手221固定于主体件2221内。开关件2222允许受使用者外力按压以带动闩锁件2223释放活动部221A,即解开闩锁件2223的卡勾部2223C与活动部221A的卡勾部221AC的固定,使活动部221A能以定位销P3为轴通过枢设部221F以相对主体件2221旋转,同时使枢设部221F的卡勾部221FC解除与机箱的对应卡勾结构之间的固定,把手221可沿方向D1转动远离于面板220,由此硬盘收纳装置200可拆卸于机箱(如从机箱内抽取出)。
此外,硬盘收纳装置200可更包括弹性元件250以提供开关件222的往复动作,以进行把手221固定和释放的切换。进一步而言,如图8所示,闩锁件2223可更设有凹槽2223R,其平行于弹性元件250的往复动作方向朝内凹陷,以提供弹性元件250定位用的容置区。由此,于硬盘收纳装置200组装时,弹性元件250的一端可抵接于电磁遮蔽元件230,另一端可定位于闩锁件2223的凹槽2223R内,无需其他复杂的固定手段,以利于自动化组装。此外,请参照图8所示,主体件2221朝向收纳架210的方向可设有一或多个卡扣部2221C,收纳架210可设有一或多个能与卡扣部2221C相接合的对应卡扣部210C。面板220通过卡扣部2221C与对应卡扣部210C之间的接合以免工具地扣接于收纳架210,由此无需其他复杂的固定手段,有利于自动化组装。
请参照图12所示,主体件2221枢接枢设部221F(省略未示)的部分设有间隔且对准的多个通道2221C,以供定位销P3(省略未示)穿设于其中。此些通道2221C如图12所示为封闭性通孔或开放式凹口皆可,只要能供定位销P3定位通过即可。此些通道2221C的至少其中一可具有倒角及/或肋条的设计,有利于定位销P3插入的主体件2221的顺畅性。此外,主体件2221可更包括肋状结构2221R连接于通道2221C之间,以作为定位销P3安装时的引导结构,提升自动化作业装配时的便利。并且,如图8、图10所示,枢设部221F更包括定位孔221FL,其凸出于把手221的上表面以提供将把手221于组装时的限制位置,且定位孔221FL亦可具有倒角的设计,以利于定位销P3更容易地穿入其中的一通道2221C和定位孔221FL。
请参照图13所示,硬盘收纳装置200同第一实施例亦可适用结构强化件SC以加强整体结构的固定,结构强化件SC可装配于开放区210S内,且其二端连接固定至收纳架210(或结构强化件SC与收纳架210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通过结构强化件SC的装配,硬盘收纳装置200的收纳架210沿图中Y轴方向的宽度可维持固定,以确保将一硬盘收纳至收纳架210内时的可行宽度,同时也加强了硬盘收纳装置200的结构刚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收纳架,具有一开放区;
一面板,具有一把手;以及
一电磁遮蔽元件,设置于该收纳架与该面板之间,且该电磁遮蔽元件与该收纳架卡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磁遮蔽元件包括:
一主体部,具有朝向该收纳架的一第一表面和相对的一第二表面;
一延伸部,沿朝向该收纳架的方向自该第一表面突出;
其中该收纳架包括一接收部,且该电磁遮蔽元件通过该延伸部扣接于该接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收部设有一斜面及一开口,该延伸部具有一卡扣端,其中该卡扣端通过该斜面导引而扣接于该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硬盘收纳装置更包括一导光元件,该导光元件卡合于该收纳架的一侧部的一穿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包括:
一面板主体,包含一主体件、一开关件及一闩锁件,该开关件和该闩锁件相接触并设置于该主体件内;以及
该把手,具有一活动部和一枢设部,该活动部可脱离地连接于该闩锁件,该枢设部枢接于该主体件;
其中该开关件允许受外力按压以带动该闩锁件释放该活动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通过一定位销与该主体件连接,该闩锁件以该定位销为轴旋转以释放该活动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闩锁件具有间隔的至少二抵接结构,分别抵接于该主体件内壁的一顶面和一底面,该至少二抵接结构形成一轴供该闩锁件旋转以释放该活动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硬盘收纳装置更包括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于该电磁遮蔽元件,另一端抵接于该闩锁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件枢接该枢设部的部分设有间隔且对准的多个通道,该些通道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倒角及/或肋条。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件朝向该收纳架的方向设有卡扣部,该主体件通过该卡扣部卡合于该收纳架上的对应卡扣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22164.8U CN214588019U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硬盘收纳装置 |
US17/726,333 US11805617B2 (en) | 2021-04-21 | 2022-04-21 | Carrier for storage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22164.8U CN214588019U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硬盘收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88019U true CN214588019U (zh) | 2021-11-02 |
Family
ID=7832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22164.8U Active CN214588019U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硬盘收纳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05617B2 (zh) |
CN (1) | CN214588019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42383B1 (en) * | 2001-08-24 | 2003-04-0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ystems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modules |
US7684213B2 (en) * | 2006-07-06 | 2010-03-23 | Lsi Corporation | CRU interlocking EMI shield |
US20080205026A1 (en) * | 2007-02-26 | 2008-08-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lectromagnetic Compliance Spring of Drive Carrier |
US7881052B2 (en) * | 2008-12-12 | 2011-02-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mpact HDD carrier mechanism featuring self actuating EMC springs to prevent HDD component shorting |
CN201600915U (zh) * | 2009-12-11 | 2010-10-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存取装置固定架 |
CN102279631A (zh) * | 2010-06-14 | 2011-12-1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磁碟机固定装置 |
CN104238682A (zh) * | 2013-06-19 | 2014-12-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硬盘托架 |
WO2017127048A1 (en) * | 2016-01-19 | 2017-07-27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Support devices for drive carrie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s |
US9928882B1 (en) * | 2017-03-25 | 2018-03-27 |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 Screw-free removable hard disk case |
CN109814678B (zh) * | 2017-11-21 | 2023-04-11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抽取式硬盘托架 |
CN113821082B (zh) * | 2020-06-19 | 2023-09-22 | 富联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 托盘装置及电子装置壳体 |
-
2021
- 2021-04-21 CN CN202120822164.8U patent/CN214588019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4-21 US US17/726,333 patent/US11805617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346263A1 (en) | 2022-10-27 |
US11805617B2 (en) | 2023-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52792B1 (en) | Computer enclosure incorporating drive bracket | |
US7345237B2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 |
US6053586A (en) | Computer access panel having a biased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 |
US7492585B2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 |
KR100443981B1 (ko) | 모니터장치 | |
US7841565B2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 |
JPH0542004B2 (zh) | ||
US7489502B2 (en) | Latching mechanism for a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JPH03152613A (ja) | コンピユータ格納装置 | |
US20070297127A1 (en) | Fixing mechanism for component | |
CN101364128B (zh) | 电子元件安装部和电子设备 | |
JPH0542006B2 (zh) | ||
US6623049B2 (en) | Battery latch | |
JPH0542007B2 (zh) | ||
US20060262494A1 (en) |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fastener | |
US20070153470A1 (en) | Computer bezel having pivotable drive cover | |
CN214588019U (zh) | 硬盘收纳装置 | |
US20070153471A1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of computer system | |
JP3853998B2 (ja) | 操作装置 | |
CN115454212A (zh) | 硬盘支架、硬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 |
US7604305B2 (en) |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pivoting covers | |
US11490533B2 (en) | Mounting frame for disk drive | |
CN215729545U (zh) | 固定组件与电子装置 | |
CN110543214B (zh) | 机箱 | |
CN219421292U (zh) | 机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