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451593U - 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1593U
CN214451593U CN202022865165.9U CN202022865165U CN214451593U CN 214451593 U CN214451593 U CN 214451593U CN 202022865165 U CN202022865165 U CN 202022865165U CN 214451593 U CN214451593 U CN 214451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auxiliary member
bicycle
replaceable
hea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651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孟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yuan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yuan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yuan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Juyuan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651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1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1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15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包括:一本体,具有一中段部与二握持部,该中段部与自行车的一竖管连接,该二握持部由该中段部的两相反侧延伸而出,用以供骑乘者握持;二辅助件,各设为外缘为弧形的弧形块体,二该辅助件以可拆卸的方式组接于该二握持部;其中,二该辅助件可扩增二该握持部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可以供骑乘者双手放置舒适、能降低疲劳,而得提升把手的使用功效。另具有安装与替换方便的功效。

Description

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自行车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以供骑乘者双手置放舒适,能使身体放松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的自行车的车头设有把手,除了提供使用者握持以操控行进方向之外,也可依照骑行状况随时改变双手握持在把手的不同位置并进而变换骑乘姿势;习知的自行车弯把手,包括一中段部及设于该中段部两端的二握持部,使用者得以身体前倾、双手紧握该握持部的姿势,全力踩踏踏板进行冲刺,尤其是在进行竞速比赛时,而在一般的骑乘状态或是下坡路况时,骑乘者得以较省力的姿势骑乘自行车,以其双手抓握于该中段部或是将双手平放在该中段部上,可以让身体稍为放松休息。
自行车把手大都为金属材质制成,结构略为刚硬、触感较不舒适,因此使用者都会于把手上缠绕手把带,常见的手把带有泡棉、硅胶、皮质、塑胶皮、塑胶合成、碳纤…等等,通过手把带提供防滑、减震的效果,也可以增加手的触感与抓握的舒适度,只是手把带用久后会有脏污、破损、弹性疲乏的问题,必须经常更换,一般所知的手把带的寿命大约3~6个月,而且,手把带要DIY安装会有困难,因为拉得太紧或是重叠的部分少一点就会薄一点,松一点、重叠的部分多一点就会厚一点,一旦手把带缠的不好,亦会造成抓握的时候感觉不平、不舒适,反而影响骑乘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可以供骑乘者双手放置舒适、能降低疲劳,而得提升把手的使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具有安装与替换方便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中段部与二握持部,该中段部与自行车的一竖管连接,该二握持部由该中段部的两相反侧延伸而出,用以供骑乘者握持;
二辅助件,各设为外缘为弧形的弧形块体,二该辅助件以可拆卸的方式组接于该二握持部;
其中,二该辅助件可扩增二该握持部的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于该握持部一侧设有一组接部,该组接部上设有复数结合孔;于该辅助件一侧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上凸设有复数凸柱,该辅助件的该结合部对应该握持部的该组接部,该复数凸柱对应插入该复数结合孔。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凸柱的一端设为扩大外径的头部,该头部凸伸于该结合部外侧,于该头部上并设有一开槽,使该头部得缩小其外径而穿进该结合孔,并以该头部的底缘抵着该结合孔的孔缘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更具有一连接片,该复数凸柱形成于该连接片上,该连接片被包括于该辅助件内部,该复数凸柱凸出于该辅助件的该结合部的外部。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凸柱的一端设为扩大外径的头部,该头部凸伸于该结合部外侧,于该头部上并设有一开槽,使该头部得缩小其外径而穿进该结合孔,并以该头部的底缘抵着该结合孔的孔缘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复数结合孔呈上、下间隔、且左、右交错地分开设置于该组接部上,该复数凸柱亦呈上、下间隔、且左、右交错地分开设置于该结合部上。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组接部设于该本体的该握持部、并呈朝向该本体与该竖管连接的后方方向;该辅助件于该结合部一侧的高度较高并往另一侧逐渐缩减高度,该辅助件以该结合部对应组接于该组接部,该辅助件组接于该握持部并呈朝向该本体与该竖管连接的后方方向逐渐缩减其高度的形态。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辅助件包括一束紧环及一外包覆体,该束紧环概呈C形并具有一开口,于该开口的二侧各具有一凸伸片,可借一螺丝穿过二该凸伸片将该开口锁靠,使该束紧环组设于该握持部,该外包覆体设置于该束紧环外部并包覆该束紧环。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握持部设为直管状。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握持部设为弯管状。
以下即依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的立体分解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于4-4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于6-6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结构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结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包括:一本体10与二辅助件30,该本体10与二该辅助件30皆是以金属制成,例如铝、铁、不锈钢及其合金等金属材料。
该本体10具有一中段部11与二握持部13,该中段部11与自行车的一竖管50连接,二该握持部13由该中段部11的两相反侧延伸而出,用以供骑乘者握持;各该握持部13一侧设有一组接部15。
二该辅助件30皆设为外缘为弧形的弧形块体,该辅助件30上设有一结合部31,该辅助件30的该结合部31以可拆卸的方式对应组接于该本体10的该组接部15,则通过二该辅助件30扩增该本体10于二该握持部13的面积。
于本实施例,该握持部13设为弯管状,该组接部15设于该握持部13且延伸至该中段部11的一小段,该组接部15呈朝向该本体10与该竖管50连接的后方方向,于该组接部15上设有复数结合孔16,该复数结合孔16呈上、下间隔、且左、右交错地分开设置于该组接部15上。
而该辅助件30的该结合部31对应于该组接部15,于该结合部31上并设有复数凸柱33,该复数凸柱33呈上、下间隔、且左、右交错地分开设置于该结合部31上,该复数凸柱33得对应插入该复数结合孔16,二该辅助件30组接于该本体10的二该握持部13,前述该辅助件30于该结合部31一侧的高度较高并往另一侧逐渐缩减高度(如图6),二该辅助件30组接于该本体10的二该握持部13并呈朝向该本体10与该竖管50连接的后方方向逐渐缩减其高度的形态。
其中,更具有一连接片32,前述该复数凸柱33形成于该连接片32上,该连接片32被包含于该辅助件30内部,该复数凸柱33凸出于该辅助件30的该结合部31的外部(请配合参阅图4);各该凸柱33的一端设为扩大外径的头部331,于该头部331设有一开槽332,使该头部331可以缩小外径而穿进该结合孔16,该头部331穿出该结合孔16后并以其底缘抵着该结合孔16的孔缘外侧,如此,以达成该辅助件30与该本体10组接。
请参阅图7,通过以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通过二该辅助件30组接于该本体10的该二握持部13上,该辅助件30设为外缘为弧形的弧形块体,并且,该辅助件30组接于该本体10、并呈朝向该本体10与该竖管50连接的后方方向逐渐缩减其高度的形态,二该辅助件30能扩增该本体10的该中段部11两相反侧邻近于二该握持部13的部位、以及二该握持部13处的面积,如此,使该本体10的外观具有流线造型,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更可以供骑乘者于变换骑乘姿势时,其双手得以置放在二该握持部13与该辅助件30上,具有较大支撑面积,提供使双手感觉舒适,让身体稍为放松休息,能降低疲劳,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预期的创作目的。
其中,该辅助件30于使用一段时日,而感觉有点旧或是想要换新时,可以将该辅助件30自该本体10上拆卸取下,再更换上新的辅助件30,只要将该辅助件30的该复数凸柱33对准插入于该握持部13于该组接部15的该复数结合孔16,即完成该辅助件30与该本体10的组接,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具有安装与替换方便的功效。
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中,该本体10的二该握持部13由该中段部11的两相反侧延伸而出、且为直管状的形态,二该辅助件30对应二该握持部13,且以前述相同的可拆卸方式组接于二该握持部13,能扩增二该握持部13的面积,并同样能达成供骑乘者变换姿势时双手得以置放在具有较大支撑面积的二该握持部13与该辅助件30上,使双手感觉舒适、让身体放松,而能降低疲劳的创作目的。
请参阅图9,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中,该辅助件30包括一束紧环34及一外包覆体35,该束紧环34概呈C形并具有一开口,于该开口的二侧各具有一凸伸片341,一螺丝342穿过二该凸伸片341而可将该开口锁靠,使该束紧环34组设于该握持部13,该外包覆体35设置于该束紧环34外部并包覆该束紧环34,该辅助件30同样提供骑乘者双手得以置放或抓握,得提升把手的使用功效。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于此项技术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中段部与二握持部,该中段部与自行车的一竖管连接,该二握持部由该中段部的两相反侧延伸而出,用以供骑乘者握持;
二辅助件,各设为外缘为弧形的弧形块体,二该辅助件以可拆卸的方式组接于该二握持部;
其中,二该辅助件可扩增二该握持部的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握持部一侧设有一组接部,该组接部上设有复数结合孔;于该辅助件一侧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上凸设有复数凸柱,该辅助件的该结合部对应该握持部的该组接部,该复数凸柱对应插入该复数结合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柱的一端设为扩大外径的头部,该头部凸伸于该结合部外侧,于该头部上并设有一开槽,使该头部得缩小其外径而穿进该结合孔,并以该头部的底缘抵着该结合孔的孔缘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连接片,该复数凸柱形成于该连接片上,该连接片被包括于该辅助件内部,该复数凸柱凸出于该辅助件的该结合部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柱的一端设为扩大外径的头部,该头部凸伸于该结合部外侧,于该头部上并设有一开槽,使该头部得缩小其外径而穿进该结合孔,并以该头部的底缘抵着该结合孔的孔缘外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结合孔呈上、下间隔、且左、右交错地分开设置于该组接部上,该复数凸柱亦呈上、下间隔、且左、右交错地分开设置于该结合部上。
7.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接部设于该本体的该握持部、并呈朝向该本体与该竖管连接的后方方向;该辅助件于该结合部一侧的高度较高并往另一侧逐渐缩减高度,该辅助件以该结合部对应组接于该组接部,该辅助件组接于该握持部并呈朝向该本体与该竖管连接的后方方向逐渐缩减其高度的形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件包括一束紧环及一外包覆体,该束紧环概呈C形并具有一开口,于该开口的二侧各具有一凸伸片,可借一螺丝穿过二该凸伸片将该开口锁靠,使该束紧环组设于该握持部,该外包覆体设置于该束紧环外部并包覆该束紧环。
9.如权利要求1~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设为直管状。
10.如权利要求1~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设为弯管状。
CN202022865165.9U 2020-12-03 2020-12-03 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51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5165.9U CN214451593U (zh) 2020-12-03 2020-12-03 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5165.9U CN214451593U (zh) 2020-12-03 2020-12-03 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1593U true CN21445159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6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6516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51593U (zh) 2020-12-03 2020-12-03 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1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63718A1 (en) Ergonomic Road Bicycle Handlebar
US6153277A (en) Device outer wall structure
ES2020486A6 (es) Un manillar para bicicletas, particularmente bicicletas de carreras.
US6928897B2 (en) Bicycle handlebar extension with intergral armrest
EP2119623A2 (en) Ergonomic handgrip for bicycle handlebars
US20100018007A1 (en) Ergonomic handle
CN214451593U (zh) 自行车把手的可替换辅助件结构
US20030224891A1 (en) Chain casing for a bicycle
US20080163719A1 (en) Handlebar palm support
TWI746301B (zh) 自行車把手之可替換輔助件結構
TWI774990B (zh) 具有通孔把手之自行車鞍座
US10766131B2 (en) Palmar grip
US20030192395A1 (en) Handle grip cover for use on bicycle
CN201023605Y (zh) 自行车的辅助车把装置
TWM624515U (zh) 自行車的減震把手
KR20110005678U (ko) 가변형 자전거
KR101739979B1 (ko) 자전거용 손잡이 및 자전거용 손잡이 제조방법
KR200376997Y1 (ko) 자전거용 바엔드 조립체
TWI781828B (zh) 自行車的減震把手
KR101194781B1 (ko) 자전거 안장커버
TWI266721B (en) Handle of auto two wheel vehicle
US5131289A (en) Wedge piece for improved hand grip
CN100545030C (zh) 脚踏车握柄
CN202156509U (zh) 一种手把套
Jirapure et al. Ergonomic design of a bicycle A bike of rural peop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