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5746U -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95746U CN213295746U CN202021162034.8U CN202021162034U CN213295746U CN 213295746 U CN213295746 U CN 213295746U CN 202021162034 U CN202021162034 U CN 202021162034U CN 213295746 U CN213295746 U CN 2132957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read
- sewing
- head
- chuck
- nee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包括机架、针头、缝制平台和针板,针板下方设有用于供给底线的旋梭;还包括:初次剪切机构,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通过下板剪切刀自动将针板下方的面线和底线同时剪断;底线二次剪切机构用于缝制到最后一针时剪断后缝料上的底线线头进行再次剪断缩短;起始线剪切装置包括夹勾线机构、打线机构和压脚割线机构,夹勾线机构用于起缝时夹住针板上侧的面线线头;打线机构在夹勾线机构夹住面线线头后、用于起缝第一针时将面线拉紧并将底线线头带到缝料上面、以及同时将面线打松来供给足够面线线量;压脚割线机构用于起缝时通过夹勾线机构和缝料的拉扯、使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靠上压脚的刀口上被割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锁式线迹是缝纫机按一定规律将面线和底线相互串套联结配置于缝料上、并形成牢固且美观的线迹,常用于将两片缝料相互缝合。如图 1所示,锁式线迹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6个阶段:刺料阶段、线环形成阶段、线环扩大阶段、套环阶段、线环收缩阶段、以及成缝阶段,图1中a 至e环节分别为线环形成阶段、线环扩大阶段、套环阶段、线环收缩阶段和成缝阶段;其中,在成缝阶段,挑线器收线,使得面线所形成的线环与缠绕在旋梭梭芯上的底线交织到缝料里,从而形成锁式线迹,因此,锁式线迹的形成过程中,面线和底线缺一不可。
在缝纫机缝纫时,底线设置在缝纫机的旋梭内,通过与面线交织缝制布料,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面线和底线会在针板下方交织在一起,需要将交织在一起的面线和底线剪断,普通的做法时将交织在一起的面线和底线拉出将其剪断即可,但是这种做法会使得底线和面线的线头较长留在起缝点的前面,线头长度过长的话不美观;长度过短的话线头容易松散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这时需要人工修整底线和面线的线头,增加了工序和人力,从而使制作成本增加;有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线辫拉回放到针板的导向槽中,在下一次工作的时候这一段旧线头会被包到新线辫中去,但是这个方案效率仍然低下且同样增加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剪线头,可靠地勾起线头为后续可靠地割断起缝时面线线头及底线线头遗留长度的同时且有效防止机针脱线,以及在缝制缝料最后一针时对剪断后缝料上的底线线头进行二次剪切缩短底线线头遗留长度的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用于缝制过程中对面线与底线的初次及二次剪切,包括机架、针头、用于放置缝料的缝制平台和针板,所述针头安装于机架悬空端下侧的机头上、并用于连续不断的供给面线,所述缝制平台固设在针头下侧的机架上,所述针板固设在机头下侧对应的缝制平台上,对应的针板上设有与上侧针头相配合的针孔,所述针板下方设有用于供给底线的旋梭;还包括:
初次剪切机构,设置于针板下方,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通过下板剪切刀自动将针板下方交织在一起的面线和底线同时剪断;
底线二次剪切机构,设置于针板下方,用于将初次剪切机构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剪断后缝料上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进行再次剪断缩短:
起始线剪切装置,设置于针板上侧,该起始线剪切装置包括夹勾线机构、打线机构和压脚割线机构,打线机构安装固定于机架上,压脚割线机构设置于机头下侧用于压紧针板上侧的缝料及起缝时对面线线头或\和底线线头的割断;
所述夹勾线机构安装固定于机架上、并用于起缝时夹住位于针板上侧的面线线头或\和底线线头;
所述打线机构在夹勾线机构夹住面线线头后、用于起缝第一针时将缝料侧的面线拉紧并将底线线头带到缝料上面、以及同时将机头线道中的面线打松来供给足够的面线线量;
所述压脚割线机构用于压紧缝制平台上的缝料且起缝时通过夹勾线机构和缝料的拉扯、使缝料上侧的面线线头或\和底线线头靠上压脚的刀口上被割断。
进一步地,所述初次剪切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和呈倒L形的下板剪切刀,所述下板剪切刀铰接固定于所述旋梭对应的安装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下板剪切刀以铰接轴为转轴支点偏转后、将针板下方交织在一起的面线和底线同时剪断。
进一步地,所述初次剪切机构的侧旁还设置有对剪切后的面线线头或\和底线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第一线头吸附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线二次剪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部、设置于针板下侧的连接安装架、联动件和直线位移的条状切刀片,所述第二驱动部和联动件安装于连接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联动件带动条状切刀片穿过旋梭对应的安装支撑架,条状切刀片端部设置有对针板上针孔下侧对应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进行二次缩短剪拉切的V形刀口、斜刀口、月牙弧形刀口或设置有便于针板上针孔下侧对应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穿过定位并进行二次缩短拉切的孔形割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为动力驱动电机或气缸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线二次剪切机构的侧旁还设置有对剪切后的底线二次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第二线头吸附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线剪切装置上的夹勾线机构安装固定于机架的机头后侧,所述夹勾线机构包括支撑板、夹勾线气缸、自张弹簧、镰刀形的上夹头、上夹头导轨及上夹头滑块、镰刀形的下夹头、下夹头导轨及下夹头滑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板安装固定于机架的机头后侧,上夹头滑块滑动安装于上夹头导轨且一并安装于支撑板上侧,下夹头滑块滑动安装于下夹头导轨且一并设置于支撑板下侧,镰刀形的下夹头安装固定于下夹头滑块上,镰刀形的上夹头安装于上夹头滑块上、且上夹头端部与下夹头端部上下紧贴叠加的滑动触接配合,所述下夹头导轨与上夹头滑块固定连接、并在上夹头滑块左右直线滑动下联动的带动下夹头滑块及下夹头随动偏移;所述夹勾线气缸设置于支撑板侧端处,夹勾线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上夹头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自张弹簧套装于所述夹勾线气缸与支撑板侧端面之间设置的导向杆上、并推动夹勾线气缸自动复位,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下夹头导轨与下夹头滑块之间、并拉动下夹头滑块及下夹头随动偏移,所述支撑板下侧还设置有阻挡下夹头滑块偏移的行程定位块,所述上夹头的镰刀形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套扣底线线头或面线线头的套孔、或\和设置有位于内侧边缘处且用于勾拉底线或面线的勾线槽;所述夹勾线气缸克服自张弹簧的弹力通过活塞杆拉动上夹头滑块偏移,对应的带动上夹头、下夹头导轨及下夹头滑块上的下夹头同步偏移接近针头下侧的面线或\和底线,下夹头滑块触碰行程定位块,下夹头滑块及下夹头停止动作,所述夹勾线气缸同时克服复位弹簧的拉力再次带动上夹头、下夹头导轨进一步偏移至针头正下侧处、并分别通过套孔套住或勾线槽勾紧面线或\和底线,夹勾线气缸停止动作,所述复位弹簧复位的同时拉动下夹头导轨、上夹头滑块及上夹头后退复位,所述上夹头带动套孔套住或勾线槽勾紧面线或\和底线与下夹头接触面上下完全贴合后夹住面线或\和底线,所述自张弹簧同时张开复位,夹勾线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所述上夹头与下夹头夹紧的面线或\和底线外移。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线剪切装置上的打线机构安装固定于机架前侧,所述打线机构包括打线杆和安装于机架前侧的打线气缸,所述打线杆前端设有用于面线穿套安装的打线孔,起缝第一针时,所述打线气缸驱动活塞杆前端连接的打线杆偏移来将缝料侧的面线拉紧并将底线线头带到缝料上面、以及同时将打线孔对应机头线道中的面线打松来供给足够的面线线量。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线剪切装置上的压脚割线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头下侧的压脚和V形割线刀,所述压脚中部设有对应针头及线缝的线缝导向槽,所述V形割线刀安装于线缝导向槽的后端并对缝料上侧靠近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同时割断。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线剪切装置侧旁还设置有对割断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第三线头吸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上的初次剪切机构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通过下板剪切刀自动将针板下方交织在一起的面线和底线同时剪断;底线二次剪切机构将初次剪切机构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剪断后缝料上的底线线头进行再次剪断缩短。
而且,起始线剪切装置上的打线机构在夹勾线机构夹住面线线头后、用于起缝第一针时将缝料侧的面线拉紧并将底线线头带到缝料上面、以及同时将机头线道中的面线打松来供给足够的面线线量,压脚割线机构用于压紧缝制平台上的缝料且起缝时通过夹勾线机构和缝料的拉扯、使缝料上侧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靠上压脚的刀口上被割断。
这样,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对缝料上剪断后的底线线头进行再次剪断,有效缩短底线线头的余量;而且,在起缝时通过夹勾线机构和缝料的拉扯、使缝料上侧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靠上压脚的刀口上被割断,有效缩短起缝时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的余量;使得缝制的产品,无论在起缝处和收缝处,线头的余量均尽可能的短,在缝料上残留较短的线头,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的同时,不需要人工再次剪线头,减少了工序和人力,从而有效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
另外,初次剪切机构和起始线剪切装置对应的底线或面线线头剪切处均设有对剪切后的面线线头或\和底线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线头吸附机构,无论缝纫机如何快速动作,在起缝或收线时通过线头吸附机构防止将线头堆积在缝料的上面或下面,防止形成俗称为“鸟巢””现象的鸟巢状线团。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锁式线迹的形成过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针板下侧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勾线机构的勾夹线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压脚割线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勾线机构的俯视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夹勾线机构的仰视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条状切刀片的V形刀口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条状切刀片的斜刀口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条状切刀片的月牙弧形刀口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条状切刀片的孔形割口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如图2至图4所示,用于缝制过程中对面线与底线的初次及二次剪切,包括机架1、针头2、用于放置缝料的缝制平台3、针板4、初次剪切机构5、底线二次剪切机构6和起始线剪切装置7,针头2安装于机架1悬空端下侧的机头8上、并用于连续不断的供给面线,缝制平台3固设在针头2下侧的机架1上,针板4固设在机头8下侧对应的缝制平台3上,对应的针板4上设有与上侧针头 2相配合的针孔9,针板4下方设有用于供给底线的旋梭(图中未示)。
如图3所示,该初次剪切机构5设置于针板4下方一侧,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通过下板剪切刀50自动将针板4下方交织在一起的面线和底线同时剪断,该初次剪切机构5的侧旁还设置有对剪切后的底线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第一线头吸附机构(图中未示);该初次剪切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部(图中未示)和呈倒L形的下板剪切刀50,第一驱动部采用驱动电机,下板剪切刀50铰接固定于旋梭对应的安装支撑架51上,第一驱动部驱动下板剪切刀50以铰接轴52为转轴支点偏转后、将针板4下方交织在一起的面线和底线同时剪断。
如图3、图8至图11所示,该底线二次剪切机构6设置于针板4下方另一侧,用于将初次剪切机构5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剪断后缝料上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进行再次剪断缩短;在底线二次剪切机构6的侧旁还设置有对剪切后的底线二次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第二线头吸附机构(图中未示)。该底线二次剪切机构6包括第二驱动部60、设置于针板4下侧的连接安装架61、联动件62和直线位移的条状切刀片63,第二驱动部60 为动力驱动电机,第二驱动部60和联动件62安装于连接安装架61上,第二驱动部60驱动联动件62带动条状切刀片63穿过旋梭对应的安装支撑架51,条状切刀片63端部的V形刀口对针板4上针孔9下侧对应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进行二次缩短剪切。如图8所示,在条状切刀片63端部设置有对针板4上针孔9下侧对应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进行二次缩短剪拉切的V形刀口630;当然,如图9所示,条状切刀片63端部设置有对针板4上针孔9下侧对应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进行二次缩短剪拉切的具有倾斜面的斜刀口631,或者如图10所示,条状切刀片63端部设置有对针板4上针孔9下侧对应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进行二次缩短剪拉切的具有倾斜面的月牙弧形刀口632;或者如图11所示,条状切刀片63端部设置有便于针板4上针孔9下侧对应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穿过定位并进行二次缩短拉切的孔形割口,对应的孔形割口内一侧设有具有倾斜面的月牙弧形刀面634。
如图2、图4至图7所示,该起始线剪切装置7设置于针板4上侧,该起始线剪切装置7包括夹勾线机构70、打线机构71和压脚割线机构72,起始线剪切装置7侧旁还设置有对割断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第三线头吸附机构(图中未示);夹勾线机构70安装固定于机架 1的机头8后侧、并用于起缝时夹住位于针板4上侧的面线线头或底线线头,该夹勾线机构70包括支撑板700、夹勾线气缸701、自张弹簧702、镰刀形的上夹头703、上夹头导轨704及上夹头滑块705、镰刀形的下夹头706、下夹头导轨707及下夹头滑块708和复位弹簧709,支撑板700安装固定于机架1的机头8后侧,上夹头滑块705滑动安装于上夹头导轨704 且一并安装于支撑板700上侧,下夹头滑块708滑动安装于下夹头导轨 707且一并设置于支撑板700下侧,镰刀形的下夹头706安装固定于下夹头滑块708上,镰刀形的上夹头703安装于上夹头滑块705上、且上夹头 703端部与下夹头706端部上下弹性紧贴叠加的滑动触接配合,该下夹头导轨707与上夹头滑块705固定连接、并在上夹头滑块705左右直线滑动下联动的带动下夹头滑块708及下夹头706随动偏移;所述夹勾线气缸 701设置于支撑板700侧端处,夹勾线气缸701的活塞杆7010端部与上夹头滑块705固定连接,该自张弹簧702套装于夹勾线气缸701与支撑板700 侧端面之间设置的导向杆10上、并推动夹勾线气缸701自动复位,复位弹簧709两端分别通过螺钉11设置于下夹头导轨707与下夹头滑块708之间、并拉动下夹头滑块708及下夹头706随动偏移,支撑板700下侧还设置有阻挡下夹头滑块708偏移的行程定位块(图中未示),上夹头703的镰刀形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套扣底线线头或面线线头的套孔7030,当然,上夹头703的镰刀形端部还可以同时设置位于内侧边缘处且用于勾拉底线或面线的勾线槽7031;工作时,夹勾线气缸701克服自张弹簧702的弹力通过活塞杆7010拉动上夹头滑块705偏移,对应的带动上夹头703、下夹头导轨707及下夹头滑块708上的下夹头706同步偏移接近针头2下侧的面线或底线,下夹头滑块708触碰行程定位块,下夹头滑块708及下夹头706停止动作,夹勾线气缸701同时进一步地克服复位弹簧709的拉力再次带动上夹头703、下夹头导轨707进一步偏移至针头2正下侧处、并分别通过套孔7030套住线头、或勾线槽7031勾紧面线或底线,夹勾线气缸701停止动作,然后,复位弹簧709复位的同时拉动下夹头导轨707、上夹头滑块705及上夹头703后退复位,上夹头703带动套孔7030套住或勾线槽7031勾紧面线或\和底线与下夹头706接触面上下完全贴合后夹住面线或\和底线,复位弹簧709复位至行程定位块后,自张弹簧702同时张开复位,夹勾线气缸701的活塞杆7010推动上夹头703与下夹头706夹紧的面线或\和底线同时外移,以上动作往复进行,就可以连续不断的对针头2下侧的面线或底线进行勾夹线操作。
如图2和图5所示,打线机构71安装固定于机架1前侧,打线机构71 在夹勾线机构70夹住面线线头后、用于起缝第一针时将缝料侧的面线拉紧并将底线线头带到缝料上面、以及同时将机头8线道中的面线打松来供给足够的面线线量;该打线机构71包括打线杆710和安装于机架1前侧的打线气缸711,打线杆710前端设有用于面线穿套安装的打线孔710a,起缝第一针时,打线气缸711驱动活塞杆前端连接的打线杆710偏移来将缝料侧的面线拉紧并将底线线头带到缝料上面、以及同时将打线孔710a 对应机头8线道中的面线打松来供给足够的面线线量。
继续如图2和图5所示,压脚割线机构72设置于机头8下侧,用于压紧针板4上侧的缝料、以及起缝时通过夹勾线机构70和缝料的拉扯、使缝料上侧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靠上压脚720的刀口上被同时割断;该压脚割线机构72包括连接于机头8下侧的压脚720和V形割线刀721,压脚 720中部设有对应针头2及线缝的线缝导向槽720a,该V形割线刀721安装于线缝导向槽720a的后端并对缝料上侧靠近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同时割断。
其中,第一线头吸附机构、第二线头吸附机构和第三线头吸附机构均为与负压气源连接且通过阀体自动控制吸嘴气源通断来吸附剪切后线头。
本实施例中,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对缝料上剪断后的底线线头或\ 和面线线头进行再次剪断,有效缩短底线线头的余量;而且,在起缝时通过夹勾线机构70和缝料的拉扯、使缝料上侧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靠上压脚720的刀口上被割断,有效缩短起缝时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的余量;使得缝制的产品,无论在起缝处和收缝处,线头的余量均尽可能的短,在缝料上残留较短的线头,有效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的同时,不需要人工再次剪线头,减少了工序和人力,从而有效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
同时,初次剪切机构5和起始线剪切装置7对应的底线或\和面线线头剪切处均设有对剪切后的面线线头或底线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线头吸附机构,无论缝纫机如何快速动作,在起缝或收线时通过线头吸附机构防止将线头堆积在缝料的上面或下面,防止形成俗称为“鸟巢””现象的鸟巢状线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上侧”、“下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用于缝制过程中对面线与底线的初次及二次剪切,包括机架、针头、用于放置缝料的缝制平台和针板,所述针头安装于机架悬空端下侧的机头上、并用于连续不断的供给面线,所述缝制平台固设在针头下侧的机架上,所述针板固设在机头下侧对应的缝制平台上,对应的针板上设有与上侧针头相配合的针孔,所述针板下方设有用于供给底线的旋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初次剪切机构,设置于针板下方,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通过下板剪切刀自动将针板下方交织在一起的面线和底线同时剪断;
底线二次剪切机构,设置于针板下方,用于将初次剪切机构在缝制到最后一针时剪断后缝料上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进行再次剪断缩短;
起始线剪切装置,设置于针板上侧,该起始线剪切装置包括夹勾线机构、打线机构和压脚割线机构,打线机构安装固定于机架上,压脚割线机构设置于机头下侧用于压紧针板上侧的缝料及起缝时对面线线头或\和底线线头的割断;
所述夹勾线机构安装固定于机架上、并用于起缝时夹住位于针板上侧的面线线头或\和底线线头;
所述打线机构在夹勾线机构夹住面线线头后、用于起缝第一针时将缝料侧的面线拉紧并将底线线头带到缝料上面、以及同时将机头线道中的面线打松来供给足够的面线线量;
所述压脚割线机构用于压紧缝制平台上的缝料且起缝时通过夹勾线机构和缝料的拉扯、使缝料上侧的面线线头或\和底线线头靠上压脚的刀口上被割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剪切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和呈倒L形的下板剪切刀,所述下板剪切刀铰接固定于所述旋梭对应的安装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下板剪切刀以铰接轴为转轴支点偏转后、将针板下方交织在一起的面线和底线同时剪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剪切机构的侧旁还设置有对剪切后的面线线头或\和底线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第一线头吸附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线二次剪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部、设置于针板下侧的连接安装架、联动件和直线位移的条状切刀片,所述第二驱动部和联动件安装于连接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联动件带动条状切刀片穿过旋梭对应的安装支撑架,条状切刀片端部设置有对针板上针孔下侧对应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进行二次缩短剪拉切的V形刀口、斜刀口、月牙弧形刀口或设置有便于针板上针孔下侧对应的底线线头或\和面线线头穿过定位并进行二次缩短拉切的孔形割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为动力驱动电机或气缸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线二次剪切机构的侧旁还设置有对剪切后的底线二次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第二线头吸附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线剪切装置上的夹勾线机构安装固定于机架的机头后侧,所述夹勾线机构包括支撑板、夹勾线气缸、自张弹簧、镰刀形的上夹头、上夹头导轨及上夹头滑块、镰刀形的下夹头、下夹头导轨及下夹头滑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板安装固定于机架的机头后侧,上夹头滑块滑动安装于上夹头导轨且一并安装于支撑板上侧,下夹头滑块滑动安装于下夹头导轨且一并设置于支撑板下侧,镰刀形的下夹头安装固定于下夹头滑块上,镰刀形的上夹头安装于上夹头滑块上、且上夹头端部与下夹头端部上下紧贴叠加的滑动触接配合,所述下夹头导轨与上夹头滑块固定连接、并在上夹头滑块左右直线滑动下联动的带动下夹头滑块及下夹头随动偏移;所述夹勾线气缸设置于支撑板侧端处,夹勾线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上夹头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自张弹簧套装于所述夹勾线气缸与支撑板侧端面之间设置的导向杆上、并推动夹勾线气缸自动复位,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下夹头导轨与下夹头滑块之间、并拉动下夹头滑块及下夹头随动偏移,所述支撑板下侧还设置有阻挡下夹头滑块偏移的行程定位块,所述上夹头的镰刀形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套扣底线线头或面线线头的套孔、或\和设置有位于内侧边缘处且用于勾拉底线或面线的勾线槽;所述夹勾线气缸克服自张弹簧的弹力通过活塞杆拉动上夹头滑块偏移,对应的带动上夹头、下夹头导轨及下夹头滑块上的下夹头同步偏移接近针头下侧的面线或\和底线,下夹头滑块触碰行程定位块,下夹头滑块及下夹头停止动作,所述夹勾线气缸同时克服复位弹簧的拉力再次带动上夹头、下夹头导轨进一步偏移至针头正下侧处、并分别通过套孔套住或勾线槽勾紧面线或\和底线,夹勾线气缸停止动作,所述复位弹簧复位的同时拉动下夹头导轨、上夹头滑块及上夹头后退复位,所述上夹头带动套孔套住或勾线槽勾紧面线或\和底线与下夹头接触面上下完全贴合后夹住面线或\和底线,所述自张弹簧同时张开复位,夹勾线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所述上夹头与下夹头夹紧的面线或\和底线外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线剪切装置上的打线机构安装固定于机架前侧,所述打线机构包括打线杆和安装于机架前侧的打线气缸,所述打线杆前端设有用于面线穿套安装的打线孔,起缝第一针时,所述打线气缸驱动活塞杆前端连接的打线杆偏移来将缝料侧的面线拉紧并将底线线头带到缝料上面、以及同时将打线孔对应机头线道中的面线打松来供给足够的面线线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线剪切装置上的压脚割线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头下侧的压脚和V形割线刀,所述压脚中部设有对应针头及线缝的线缝导向槽,所述V形割线刀安装于线缝导向槽的后端并对缝料上侧靠近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同时割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线剪切装置侧旁还设置有对割断的面线线头和底线线头进行吸附收集的第三线头吸附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62034.8U CN213295746U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62034.8U CN213295746U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95746U true CN213295746U (zh) | 2021-05-28 |
Family
ID=7601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62034.8U Active CN213295746U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95746U (zh) |
-
2020
- 2020-06-19 CN CN202021162034.8U patent/CN2132957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917470U (zh) |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剪线头装置 | |
CN105862276B (zh) | 缝纫机 | |
CN105568575B (zh) | 一种缝纫机去鸟巢结构的松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1593506A (zh) |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 |
US5333565A (en) | Thread cutting via reciprocating arm with pockets and a trimming plate | |
JP3372613B2 (ja) | 環縫いミシンの空環縫込み装置 | |
CN213295746U (zh) |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 |
JP2525096Y2 (ja) | 糸切りミシンの糸端処理装置 | |
JPS6111635B2 (zh) | ||
CN206941148U (zh) | 一种带刀吸碎片滚领车 | |
JP4007042B2 (ja) |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 |
CN215628641U (zh) | 一种围条切断缝纫机 | |
US3871307A (en) | Placket forming machine | |
US3128730A (en) | Sewing machine for feeding, sewing and cutting sections of tape | |
JP4017732B2 (ja) | ミシン | |
CN108342843A (zh) | 线卷入机构及具备该线卷入机构的缝纫机 | |
CN221721103U (zh) | 一种缝纫机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
CN221167026U (zh) |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
CN221167024U (zh) | 一种少鸟巢活动刀及缝纫机剪线机构 | |
JP2747765B2 (ja) | ミシンの糸切り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CN213295740U (zh) | 一种用于缝纫的夹勾线装置 | |
JPH0738914B2 (ja) | 多本針ミシンの上飾り糸切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CN118880560A (zh) | 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以及缝纫机 | |
CN115323643A (zh) | 一种自动剪线器 | |
CN111979652A (zh) | 装饰缝制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