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880560A - 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以及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以及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880560A CN118880560A CN202411363717.2A CN202411363717A CN118880560A CN 118880560 A CN118880560 A CN 118880560A CN 202411363717 A CN202411363717 A CN 202411363717A CN 118880560 A CN118880560 A CN 1188805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able
- thread
- sewing
- blade
- movable knif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以及缝纫机,包括第一动刀机构,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动刀刀片,第一动刀刀片上设置有穿针孔,该穿针孔用于起缝阶段的缝纫针头穿过,用于将缝纫线拉伸至指定位置;第二动刀机构,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动刀刀片,用于配合第一动刀刀片进行剪线;其中,第一动刀机构和第二动刀机构的输出端同轴设置,第二动刀刀片的刀口活动贴合在第一动刀刀片的上表面,第二动刀刀片的刀口滑过第一动刀刀片的引线槽前部的刃口处时剪线;还包括:夹线片,其设置在缝纫机架上,并位于第一动刀刀片运动路径的内侧;当第一动刀刀片的穿针孔运动至夹线片位置时夹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方案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以及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主要由基座(即机壳和底板)、针杆机构、送料机构、勾线机构、压脚机构、剪线机构和附件部分组成,通过各机构的运动合理地配合,循环工作,把缝料缝合起来。
在缝纫机的起缝阶段和结束阶段,均会在布料的表面留存较长的线头;起针线头会在缝制衣物上形成鸟巢状线头,影响了整个衣物的质量,从而影响了整个衣物的品质。为了保证衣物的品质,该线头就必须得人工修剪,从而增加了人工的强度,影响了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缝制效率,缝纫设备中通常采用自动切线机构,不但使得缝制顺畅,而且减少衣服中的线头,提高了后续整理的效率。CN202322683791.X公开了一种单动刀防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该技术方案能够能够在起缝阶段对缝纫线过长的部分进行切断,也能够在缝制过程结束后对缝线进行剪断动作。
该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留在布料表面的线头依然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普通的衣服,其线头长度也基本能够无需二次人工修剪。但是,对于一些高档的衣服来说,其留在布料上的线头长度也还是较为明显,还是需要人工进行修剪。
发明内容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更好的缝纫效果并且剪线的线头更短的缝纫机以及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通过将第一动刀机构和第二动刀机构的输出端同轴设置,使得第一动刀刀片的刀口活动贴合在第二动刀刀片的上表面处,两个刀片相互配合可获得更好的缝纫效果,同时可解决原有缝纫机线迹松垮以及剪线后线头过长的问题。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包括:第一动刀机构,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设置在该第一驱动件输出端的第一动刀刀片,所述第一动刀刀片上设置有穿针孔,该穿针孔用于起缝阶段的缝纫针头穿过,所述第一动刀刀片用于将缝纫线拉伸至指定位置;第二动刀机构,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设置在该第二驱动件输出端的第二动刀刀片,所述第二动刀刀片用于配合第一动刀刀片进行剪线;其中,所述第一动刀机构和第二动刀机构的输出端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动刀刀片的刀口活动贴合在第一动刀刀片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动刀刀片的刀口滑过第一动刀刀片的引线槽前部的刃口处时,第一动刀刀片和第二动刀刀片配合剪断缝纫线;
还包括:夹线片,其设置在缝纫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动刀刀片运动路径的内侧;当所述第一动刀刀片的穿针孔运动至夹线片位置时,所述夹线片配合第一动刀刀片将穿针孔内的缝纫线夹住。
优选的,剪线装置还包括吸风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刀刀片运动路径的外侧,用于吸走被剪断的缝纫线;所述吸风器的吸风口设置在夹线片外侧,并朝向所述夹线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刀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其受控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并驱动所述第一动刀刀片转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活动块端侧凸出设置有第一抵接块;第一曲柄,其铰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端盖上,且前端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抵接块活动卡接在第一滑槽内;第一传动杆,其前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曲柄的后端;以及第一刀架,其转动套设在旋梭轴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后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动刀刀片设置在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一活动块通过第一抵接块推动第一曲柄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刀架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曲柄呈“V”型,第一曲柄中部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安装在第一驱动件的端盖上;所述第一曲柄的其中一侧壁上形成第一滑槽,另一侧壁形成第一输出杆,所述第一输出杆的上端与第一传动杆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刀刀片上开设有穿针孔和引线槽,所述穿针孔和引线槽沿着第一动刀刀片转动方向布置;所述穿针孔开设在第一动刀刀片的刀尾部位,其用于供缝纫针头穿过同时进行钩线;所述引线槽开设在穿针孔的前侧并连通外界,用于钩线。
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刀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其受控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动刀刀片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活动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活动块端侧凸出设置有第二抵接块;第二曲柄,其前端具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抵接块活动抵接在第二环槽内;第二传动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曲柄的后端;第二传动杆,其前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块的后端;以及第二刀架,其转动套设在旋梭轴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后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动刀刀片设置在第二刀架上,所述第二活动块通过第二抵接块推动第二曲柄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块和第二传动杆带动第二刀架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刀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块上,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端侧活动抵接缝纫机架;以及第二扭簧,其套设在所述第二曲柄外,其前端卡接在缝纫机架内,后端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使得所述限位始终具有向缝纫机架运动的趋势。
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刀刀片前端具有刀口;所述刀口配合引线槽前部的刃口进行剪线。
一种缝纫机,包括双动刀剪线装置,还包括缝纫机架、缝纫装置、抬压脚装置和/或调针距装置;所述第二驱动件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带动第二动刀刀片,所述第二输出端带动抬压脚装置和调针距装置。
本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技术方案设计的剪线装置具有独立并可相互配合的第一动刀机构和第二动刀机构,第一动刀机构用于将缝纫线在剪线前拉伸至指定位置,第二动刀机构用于剪线,这样抻直缝纫线可以使得在缝纫或者剪线效果更好,使得布料上的起针、收针处线迹更为紧凑,同时,夹线片可以配合第一动刀刀片自动夹住缝纫线,使得在缝纫时,线迹更加稳定。
2、本技术方案设计的夹线片可将被剪断的缝纫线夹住,吸风器可吸走被剪断后的缝纫线,可以保证被剪断的缝纫线不会影响正常缝纫,同时保证了缝纫机工作机构的内部清洁。
3、本技术方案设计的第一动刀机构包括“V”型的第一曲柄,曲柄铰接在第一驱动件的端盖上,这样的设置方式是因为,缝纫机架下方的空间是极为狭窄的,该结构既可以实现第一动刀机构的传动,还可以使得第一驱动件在正转和反转,第一动刀刀片的轨迹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动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动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夹线片和吸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夹线片夹取缝纫线时的状态图。
图7为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动刀机构;2、第二动刀机构;3、第一驱动件;4、第一动刀刀片;41、穿针孔;42、引线槽;43、刃口;5、第一传动组件;51、第一活动块;52、第一抵接块;53、第一曲柄;531、第一铰接轴;532、第一输出杆;54、第一滑槽;55、第一传动杆;56、第一刀架;6、第二驱动件;7、第二动刀刀片;71、刀口;8、第二传动组件;81、第二活动块;82、第二抵接块;83、第二曲柄;84、第二环槽;85、第二传动块;86、第二传动杆;87、第二刀架;88、第二限位部;89、第二扭簧;9、夹线片;10、吸风器;101、吸风口;11、缝纫机架;111、油盒;12、缝纫装置;13、抬压脚装置;141、旋梭轴;142、缝纫针头;15、第一输出端;16、第二输出端;17、被夹住的缝纫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包括第一动刀机构1和第二动刀机构2,第一动刀机构1和第二动刀机构2水平排列、紧凑布置,可节约缝纫机内部空间,为缝纫机内的其余装置提供安装空间,第一动刀机构1包括第一驱动件3、第一传动组件5和第一动刀刀片4,第一驱动件3用于输出动力,第一传动组件5传动动力,第一动刀刀片4用于将缝纫线拉伸至指定位置;第二动刀机构2包括第二驱动件6、第二传动组件8和第二动刀刀片7,第二驱动件6用于输出动力,第二传动组件8传动动力,第二动刀刀片7用于配合第一动刀刀片4进行剪线,第一动刀机构1和第二动刀机构2具有独立的动力源和传动组件,可保证剪线装置在工作中不会发生运动干涉。
进一步的,第一动刀机构1和第二动刀机构2的输出端同轴设置,共同转动套设在旋梭轴141上,可以确保第一动刀刀片4和第二动刀刀片7之间的配合紧密度,同时,第一动刀刀片4和第二动刀刀片7在旋梭机构周侧运动,缝纫针头142在旋梭机构上方运动(为了清楚的展示剪线装置的结构,旋梭机构在附图中均未展示),所以,缝纫针头142可穿过第一动刀刀片4伸入旋梭机构内。
第一动刀刀片4的转动半径略小于第二动刀刀片7的转动半径,这样可以使得第二动刀刀片7的刀口71活动贴合在第一动刀刀片4的上表面,当第二动刀刀片7的刀口71滑过第一动刀刀片4的引线槽42前端的刃口43处时,为剪线装置的剪线位置。
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组件5包括第一活动块51、第一曲柄53、第一传动杆55和第一刀架56,第一活动块51设置在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第一驱动件3可以设置为电机,第一活动块51跟随电机轴转动,第一曲柄53中部铰接在第一驱动件3的端盖上,前端具有第一滑槽54,后端向外延伸,第一活动块51的前端凸出设置第一抵接块52,而第一抵接块52活动卡接在第一滑槽54内,当第一抵接块52在第一滑槽54内运动时,第一曲柄53的前端发生摆动,从而带动第一曲柄53绕着其与第一驱动件3端盖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曲柄53后端跟随摆动,第一刀架56套设在旋梭轴141上,可以绕旋梭轴141转动,第一传动杆55用于连接第一曲柄53的后端和第一刀架56,同时,第一动刀刀片4通过螺钉设置在第一刀架56上,至此,第一驱动件3可以驱动第一动刀刀片4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曲柄53呈“V”型,第一曲柄53中部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轴531,第一铰接轴531转动安装在第一驱动件3的端盖上,第一曲柄53的其中一侧壁上形成第一滑槽54,另一侧壁形成第一输出杆532,第一输出杆532的上端与第一传动杆55铰接,由于缝纫机架11下方的空间是极为狭窄的,“V”型的第一曲柄53直接铰接在第一驱动件3的端盖上,既可以实现了第一动刀机构1的传动,还可以节约缝纫机架11内部空间,同时,第一滑槽54的设置方式可以保证第一驱动件3在正转和反转时,第一动刀刀片4运动的轨迹一致。
进一步的,第一动刀刀片4上开设有穿针孔41和引线槽42,穿针孔41方便缝纫机在起针时进行剪线,引线槽42方便缝纫机在收针时进行剪线,穿针孔41和引线槽42沿着第一动刀刀片4转动方向布置,穿针孔41开设在第一动刀刀片4的刀尾部位,用于供缝纫针头142穿过同时进行钩线,引线槽42开设在穿针孔41的前侧并连通外界,用于钩线,引线槽42前端具有刃口43,当缝纫线处于穿针孔41或引线槽42内时,没有受到压力时不会被剪断,直至第二动刀刀片7的刀口71与刃口43重合时,缝纫线才会被剪断。
更进一步的,引线槽42前端凹陷成型在第一动刀刀片4的表面,其可以贯穿第一动刀刀片4或者不贯穿第一动刀刀片4,引线槽42前端的作用为,为缝纫线被推进提供避让空间,保证缝纫线不会在被推进的过程中被磨断。
【变形例】穿针孔41和引线槽42可以相互导通并连通外界。
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组件5采用滑块和滑槽的配合方式主要原因为:第一动刀刀片4在实际工作时需要正转反转,相对于电机来说,其需要保证第一动刀刀片4的轨迹要一致,所以采用了滑块和滑槽的配合方式。
如图4所示,第二传动组件8包括第二活动块81、第二曲柄83、第二传动块85、第二传动杆86和第二刀架87,第二活动块81设置在第二驱动件6的输出端,第二驱动件6可以设置为电机,第二活动块81跟随电机轴转动,第二曲柄83通过轴套转动设置在缝纫机架11上,第二曲柄83前端具有第二环槽84,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块85,所以第二环槽84的运动方向与第二传动块85的运动方向同步,第二活动块81端侧凸出设置有第二抵接块82,第二抵接块82活动抵接在第二环槽84内,当第二抵接块82在第二环槽84内运动时,第二传动块85跟随运动,第二刀架87套设在旋梭轴141上,可以绕旋梭轴141转动,第二传动杆86用于连接第二传动块85和第二刀架87,同时,第二动刀刀片7通过螺钉设置在第二刀架87上,至此第二驱动件6可以驱动第二动刀刀片7转动。
进一步的,第二传动组件8采用了曲柄和环槽的配合方式主要原因为:这种配合方式更适配第二动刀刀片7的运动方式。
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动刀机构2还包括第二限位部88和第二扭簧89,第二限位部88设置在第二传动块85上,第二限位部88也可以与第二传动块85一体成型,第二限位部88的端侧活动抵接缝纫机架11,用于限制第二传动块85的转动角度,第二扭簧89套设在第二曲柄83外,其前端固定卡接在缝纫机架11内,后端抵接第二限位部88,第二扭簧89用于使得第二限位部88始终具有向缝纫机架11运动的趋势,从而实现第二传动块85和第二限位部88的复位。
如图5和图6所示,剪线装置还包括夹线片9和吸风器10,夹线片9固定设置在缝纫机架11上,夹线片9前端向旋梭机构延伸,并位于第一动刀刀片4运动路径的内侧,当缝纫针头142第一针下针并上移至一定高度后,面线会留存在第一动刀刀片4的穿针孔41内,第一针并不会勾取旋梭机构内的底线,然后,第一动刀刀片4运动至夹线片9外侧时,穿针孔41将面线带动至夹线片9位置,夹线片9配合第一动刀刀片4的穿针孔41夹紧缝纫线,此时,第一动刀刀片4和第二动刀刀片7都暂停转动,布料移动且缝纫针头142进行第二针的缝纫,由于被夹住的缝纫线17处于图中位置,其一端被夹紧,缝纫针头142在第二针进行缝纫时,线迹不会松垮,并且在第二针缝纫完成之后,第一动刀刀片4和第二动刀刀片7继续转动直至剪线完成,可以保证缝纫线在布料表面不会松开,所以夹线片9的设计可以获得更好的缝纫效果和剪线效果。
吸风器10设置在第一动刀刀片4运动路径的外侧,同时吸风器10的吸风口101对位夹线片9的夹线位,吸风器10的吸风口101设置在夹线片9外侧,并朝向夹线片9,可以第一时间将被剪断的缝纫线吸附。
如图7所示,第一刀架56和第二刀架87均通过轴套套设在旋梭轴141外,第一刀架56和第二刀架87之间设置有垫片,第一刀架56外侧设置有锁定片,锁定片可以将第一刀架56和第二刀架87稳定的安装在轴套上。
如图1所示,一种缝纫机包括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缝纫机架11、缝纫装置12、抬压脚装置13和/或调针距装置,其中,抬压脚装置13设置在缝纫机架11的油盒111旁侧,调针距装置未在图中展示,并且抬压脚装置13和调针距装置都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第二驱动件6具有第一输出端15和第二输出端16,第一输出端15带动第二动刀刀片7,第二输出端16带动抬压脚装置13和调针距装置,缝纫装置12包括旋梭轴141和缝纫针头142,其前端穿设在第一动刀机构1和第二动刀机构2的输出端,后端带动缝纫针头142垂直运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方案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方案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方案范围内。本技术方案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动刀机构(1),其包括第一驱动件(3)和设置在该第一驱动件(3)输出端的第一动刀刀片(4),所述第一动刀刀片(4)上设置有穿针孔(41),该穿针孔(41)用于起缝阶段的缝纫针头(142)穿过,所述第一动刀刀片(4)用于将缝纫线拉伸至指定位置;
第二动刀机构(2),其包括第二驱动件(6)和设置在该第二驱动件(6)输出端的第二动刀刀片(7),所述第二动刀刀片(7)用于配合第一动刀刀片(4)进行剪线;
其中,所述第一动刀机构(1)和第二动刀机构(2)的输出端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动刀刀片(7)的刀口(71)活动贴合在第一动刀刀片(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动刀刀片(7)的刀口(71)滑过第一动刀刀片(4)的引线槽(42)前部的刃口(43)处时,第一动刀刀片(4)和第二动刀刀片(7)配合剪断缝纫线;
还包括:
夹线片(9),其设置在缝纫机架(1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动刀刀片(4)运动路径的内侧;
当所述第一动刀刀片(4)的穿针孔(41)运动至夹线片(9)位置时,所述夹线片(9)配合第一动刀刀片(4)将穿针孔(41)内的缝纫线夹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风器(1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刀刀片(4)运动路径的外侧,用于吸走被剪断的缝纫线;
所述吸风器(10)的吸风口(101)设置在夹线片(9)外侧,并朝向所述夹线片(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刀机构(1)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5),其受控于所述第一驱动件(3)并驱动所述第一动刀刀片(4)转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包括:
第一活动块(51),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活动块(51)端侧凸出设置有第一抵接块(52);
第一曲柄(53),其铰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3)的端盖上,且前端具有第一滑槽(54),所述第一抵接块(52)活动卡接在第一滑槽(54)内;
第一传动杆(55),其前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曲柄(53)的后端;以及
第一刀架(56),其转动套设在旋梭轴(141)上,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杆(55)后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动刀刀片(4)设置在第一刀架(56)上,所述第一活动块(51)通过第一抵接块(52)推动第一曲柄(53)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55)带动第一刀架(56)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53)呈“V”型,第一曲柄(53)中部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轴(531),所述第一铰接轴(531)转动安装在第一驱动件(3)的端盖上;
所述第一曲柄(53)的其中一侧壁上形成第一滑槽(54),另一侧壁形成第一输出杆(532),所述第一输出杆(532)的上端与第一传动杆(55)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刀刀片(4)上开设有穿针孔(41)和引线槽(42),所述穿针孔(41)和引线槽(42)沿着第一动刀刀片(4)转动方向布置;
所述穿针孔(41)开设在第一动刀刀片(4)的刀尾部位,其用于供缝纫针头(142)穿过同时进行钩线;
所述引线槽(42)开设在穿针孔(41)的前侧并连通外界,用于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刀机构(2)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8),其受控于所述第二驱动件(6)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动刀刀片(7)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包括:
第二活动块(81),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6)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活动块(81)端侧凸出设置有第二抵接块(82);
第二曲柄(83),其前端具有第二环槽(84),所述第二抵接块(82)活动抵接在第二环槽(84)内;
第二传动块(85),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曲柄(83)的后端;
第二传动杆(86),其前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块(85)的后端;以及
第二刀架(87),其转动套设在旋梭轴(141)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杆(86)后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动刀刀片(7)设置在第二刀架(87)上,所述第二活动块(81)通过第二抵接块(82)推动第二曲柄(83)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块(85)和第二传动杆(86)带动第二刀架(87)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刀机构(2)还包括:
第二限位部(88),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块(85)上,所述第二限位部(88)的端侧活动抵接缝纫机架(11);以及
第二扭簧(89),其套设在所述第二曲柄(83)外,其前端卡接在缝纫机架(11)内,后端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88),用于使得所述第二限位部(88)始终具有向缝纫机架(11)运动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刀刀片(7)前端具有刀口(71);
所述刀口(71)配合引线槽(42)前部的刃口(43)进行剪线。
9.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还包括缝纫机架(11)、缝纫装置(12)、抬压脚装置(13)和/或调针距装置;
所述第二驱动件(6)具有第一输出端(15)和第二输出端(16),所述第一输出端(15)带动第二动刀刀片(7),所述第二输出端(16)带动抬压脚装置(13)和调针距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363717.2A CN118880560B (zh) | 2024-09-28 | 2024-09-28 | 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以及缝纫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363717.2A CN118880560B (zh) | 2024-09-28 | 2024-09-28 | 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以及缝纫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880560A true CN118880560A (zh) | 2024-11-01 |
CN118880560B CN118880560B (zh) | 2024-12-31 |
Family
ID=93229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363717.2A Active CN118880560B (zh) | 2024-09-28 | 2024-09-28 | 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以及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880560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080315A (ja) * | 2015-10-30 | 2017-05-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糸切機構とミシン |
WO2024083070A1 (zh) * | 2022-10-18 | 2024-04-25 | 无锡品益缝纫机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动刀结构、切线装置、切线方法、切线方法的控制程序和缝纫机 |
CN118048738A (zh) * | 2022-11-15 | 2024-05-17 |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剪线装置、剪线方法及缝纫机 |
CN221645269U (zh) * | 2024-01-19 | 2024-09-03 |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CN221721104U (zh) * | 2024-01-29 | 2024-09-17 |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鸟巢双活动刀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CN118835402A (zh) * | 2024-09-24 | 2024-10-25 | 浙江杜马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双动刀的剪线机构的剪线方法 |
-
2024
- 2024-09-28 CN CN202411363717.2A patent/CN1188805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080315A (ja) * | 2015-10-30 | 2017-05-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糸切機構とミシン |
WO2024083070A1 (zh) * | 2022-10-18 | 2024-04-25 | 无锡品益缝纫机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动刀结构、切线装置、切线方法、切线方法的控制程序和缝纫机 |
CN118048738A (zh) * | 2022-11-15 | 2024-05-17 |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剪线装置、剪线方法及缝纫机 |
CN221645269U (zh) * | 2024-01-19 | 2024-09-03 |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CN221721104U (zh) * | 2024-01-29 | 2024-09-17 |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鸟巢双活动刀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CN118835402A (zh) * | 2024-09-24 | 2024-10-25 | 浙江杜马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双动刀的剪线机构的剪线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880560B (zh) | 2024-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42573B2 (ja) | ミシン | |
CN221721104U (zh) | 一种防鸟巢双活动刀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
CN105862276B (zh) | 缝纫机 | |
CN108374246B (zh) | 一种缝纫机用防鸟巢装置 | |
CN118835402A (zh) | 双动刀的剪线机构的剪线方法 | |
CN208219152U (zh) |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头控制机构 | |
CN221167026U (zh) | 一种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
CN221608342U (zh) | 一种单驱动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
JP4020692B2 (ja) | 針送りミシン | |
CN118880560A (zh) | 一种具有双动刀机构的剪线装置以及缝纫机 | |
CN221645269U (zh) | 一种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
CN111593506A (zh) |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 |
WO2024083070A1 (zh) | 一种缝纫机动刀结构、切线装置、切线方法、切线方法的控制程序和缝纫机 | |
CN209456689U (zh) | 一种缝纫机短线头剪线机构 | |
CN1955355B (zh) | 双针缝纫机 | |
CN219280223U (zh) | 一种缝纫机动刀结构及其切线装置 | |
CN115182110B (zh) | 一种模块化缝纫机 | |
CN118048738A (zh) | 一种缝纫机剪线装置、剪线方法及缝纫机 | |
CN115434083A (zh) | 一种缝纫机动刀结构及其切线装置 | |
CN221142096U (zh) | 一种少鸟巢剪线吸风机构及缝纫机 | |
CN107938189B (zh) | 一种具有自动切料功能的包边缝纫机 | |
CN213295746U (zh) | 一种三刀联动剪线的缝纫机 | |
CN221167024U (zh) | 一种少鸟巢活动刀及缝纫机剪线机构 | |
CN221721103U (zh) | 一种缝纫机少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
CN220907860U (zh) | 一种单动刀防鸟巢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