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775179U - 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 - Google Patents

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5179U
CN212775179U CN202021523547.7U CN202021523547U CN212775179U CN 212775179 U CN212775179 U CN 212775179U CN 202021523547 U CN202021523547 U CN 202021523547U CN 212775179 U CN212775179 U CN 212775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damper
rotary shaft
hole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35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尾启介
天野五轮麿
滨崎慎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ow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ower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ower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5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5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抑制微粒进入轴承的间隙内的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轴承机构(140)将在管道设置的风门叶片的旋转轴(122)支承为旋转自如,该管道在内部形成有流路(39),该轴承机构(140)具备轴承构件(142),该轴承构件(142)形成有供旋转轴(122)沿轴线方向贯穿的贯穿孔(144),对于贯穿孔(144)的内径,从位于流路(39)的内侧的内侧开口部(146)侧沿着轴线方向的规定范围的内径形成为最小直径,轴承构件(142)通过规定范围的贯穿孔(144)而将旋转轴(122)支承为旋转自如。

Description

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
背景技术
例如,烧煤锅炉等大型的锅炉具有呈中空形状且沿铅垂方向设置的炉膛,在该炉膛壁沿着炉膛的周向配设有多个燃烧器。另外,烧煤锅炉在炉膛的铅垂方向上方连接有烟道,且在该烟道配置有用于生成蒸汽的热交换器。并且,燃烧器通过向炉膛内喷射燃料与空气(氧化性气体)的混合气体而形成火焰,从而生成燃烧气体,且该燃烧气体向烟道流动。在燃烧气体所流动的区域设置有热交换器,对在构成热交换器的传热管内流动的水、蒸汽进行加热而生成过热蒸汽。
在锅炉中,向燃烧器供给的燃烧用空气经由管道吹送。有时在这样的管道中设置有用于对流通的燃烧用空气的流量进行调整的风门(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80546号公报
在设置于管道的风门中,例如设置有具有旋转轴的风门叶片,旋转轴与设置于管道的轴承构件嵌合,且被该轴承构件支承为旋转自如。
风门有时构成为,使得在受到来自工作缸等的推力的驱动轴设置的风门叶片旋转,并且使得在从动轴的旋转轴设置的风门叶片跟随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此时,有时轴承构件设置于在框架安装的槽型件,以使得即使受到来自工作缸等的推力,成为风门的外框的框架也不会变形。另外,有时在包括槽型件的折弯部的平板部(折弯部的除了端部的圆角部分以外的、呈平面的主要部分)在内的框架设置有保温件。此时,考虑到轴承构件的维护性,优选轴承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比槽型件的折弯部的端部以及保温件靠外侧的位置。
在通过与燃烧气体的热交换而进行预热时等,对于在设置有这样的风门的管道内的流路流动的燃烧用空气,有时会混入由于在锅炉中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灰等微粒,有时该微粒进入轴承构件的间隙(旋转轴与轴承构件之间的间隙)内。进入间隙内的微粒有时伴随着风门的开闭而被压缩(压密),于是,对旋转轴施加的工作阻力逐渐地增大。尤其是沿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的间隙的范围越大,则与该旋转轴的接触面积越增大,因此工作阻力也伴随于此而增大。另外,压缩后的微粒有时最终在间隙内固着。
在产生了工作阻力增大、微粒固着的情况下,风门不正常地进行动作,从而难以进行向燃烧器供给的空气量的适当调整,因此需要抑制微粒向间隙的进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微粒进入轴承构件的间隙内的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采用以下的机构。
即,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轴承机构将在管道设置的风门叶片的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管道在内部形成有流路,所述轴承机构具备轴承构件,所述轴承构件形成有沿轴线方向贯穿所述旋转轴的贯穿孔,对于所述贯穿孔的内径,从位于所述流路的内侧的内侧开口部侧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的规定范围的内径形成为最小直径,所述轴承构件通过所述规定范围的所述贯穿孔而将所述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
根据本方案的轴承机构,即使在通过流路的燃烧用空气内存在燃烧灰等微粒,也可以减小可能成为燃烧灰等微粒的侵入口的、位于流路的内侧的轴承构件的间隙(贯穿孔与旋转轴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燃烧灰等微粒进入位于比规定范围靠流路的外侧的位置的间隙内。因此,能够抑制微粒的对旋转轴的固着。在此,规定范围的沿着轴线方向的尺寸以如下方式确定,在考虑了旋转轴以及轴承构件的材质的基础上,在旋转轴进行旋转工作时,旋转轴对轴承构件带来的接触压力落入允许面压内。
另外,通过将作为轴承发挥作用的范围限定在从内侧开口部侧起的规定范围内,能够使贯穿孔内的规定范围以外的范围(不作为轴承发挥作用的范围)缩短并且使旋转轴缩短。由此,即使燃烧灰等微粒进入间隙内,也能够使燃烧灰等微粒与旋转轴接触的面积缩小。因此,即使在燃烧灰等微粒进入间隙内且燃烧灰等微粒在其间隙内被压缩(压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燃烧灰等微粒导致的工作阻力的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风门机构具备:上述轴承机构;以及所述风门叶片,其具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被所述轴承机构支承。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锅炉具备:炉膛;燃烧器,其将燃料以及燃烧用空气向该炉膛吹入;管道,其与该燃烧器连接,且在内部形成有供所述燃烧用空气流通的流路;以及上述的风门机构,所述风门叶片位于所述流路。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能够抑制微粒进入轴承构件的间隙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烧煤锅炉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局部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风门机构的周边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图2中的C部的局部放大图的图。
图4是局部示出轴承机构中的轴承构件的周边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烧煤锅炉(锅炉);11炉膛;12燃烧装置;13烟道;21、22、23、24、25燃烧器;36风箱;37空气管道(管道);38送风机;39流路;41、42、43过热器(热交换器);44第二再热器(热交换器);45第一再热器(热交换器);46第二节煤器(热交换器);47第一节煤器(热交换器);48气体管道;50脱硝催化剂;100风门机构;120风门叶片;122旋转轴;124框架;140轴承机构;142轴承构件;144贯穿孔;144A小径部;145台阶部;146内侧开口部;148外侧开口部;150插塞;150A延伸部;152连接部;160槽型件(支承件);161折弯部;162保温件;164盘磨机;X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并不通过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另外,在实施方式存在多个的情况下,还包括将各实施方式组合而构成的方案。
〔关于烧煤锅炉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烧煤锅炉的概要结构图。本实施方式的锅炉是如下的烧煤(烧粉煤)锅炉,其能够以将煤炭粉碎而得到的粉煤用作微粉燃料(含碳固体燃料),且使该粉煤通过燃烧器而燃烧,且对通过该燃烧而产生的热进行回收,且与供水、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生成过热蒸汽。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上方表示铅垂方向上侧,下、下方表示铅垂方向下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烧煤锅炉10具有炉膛11、燃烧装置12以及烟道13。炉膛11呈四方筒的中空形状且沿着铅垂方向设置。构成炉膛11的炉膛壁(传热管)由多个蒸发管与将它们连接的翅片(Fin)构成,并通过与供水、蒸汽进行热交换以抑制炉膛壁的温度上升。
燃烧装置12设置在构成炉膛11的炉膛壁的下部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燃烧装置12具有装配于炉膛壁的多个燃烧器(例如21、22、23、24、25)。例如,对于燃烧器21、22、23、24、25,沿着周向以均等间隔配设的燃烧器为一组,且沿着铅垂方向配置有多段。然而,炉膛的形状、一段中的燃烧器的数量、段数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各燃烧器21、22、23、24、25经由粉煤供给管26、27、28、29、30与粉碎机(研磨机)31、32、33、34、35连结。该粉碎机31、32、33、34、35未图示,且例如构成为在壳体内将旋转台支承为能够被驱动而旋转,且在该旋转台的上方将多个辊支承为能够与旋转台的旋转连动而旋转。当煤炭被投入至多个辊与旋转台之间时,在此被粉碎成规定的粉煤的大小,且能够由搬运用气体(一次空气、氧化性气体)搬运至未图示的分级机,通过粉煤供给管26、27、28、29、30将分级后的粉煤向燃烧器21、22、23、24、25供给。
另外,炉膛11在各燃烧器21、22、23、24、25的装配位置设置有风箱36,在该风箱36处连接有空气管道(管道)37的一端部。在空气管道37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送风机38,且送风机38构成为能够将燃烧用空气经由空气管道37向风箱36吹送。另外,在空气管道37设置有风门机构100(在图1中未图示),且风门机构100构成为能够对在空气管道37内的流路流通的燃烧用空气的流量进行调整。对于风门机构100的详细情况在后描述。
而且,炉膛11在比各燃烧器21、22、23、24、25的装配位置靠上方设置有附加空气喷嘴40A。在附加空气喷嘴40A处连结有从空气管道37分支的分支空气管道40的端部。因此,能够通过空气管道37将由送风机38运送的燃烧用空气(燃料气体燃烧用空气/二次空气、氧化性气体)向风箱36供给,且从该风箱36向各燃烧器21、22、23、24、25供给,并且能够通过分支空气管道40将由送风机38运送的燃烧用附加空气(附加空气)向附加空气喷嘴40A供给。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分支空气管道40也可以设置风门机构100。
烟道13与炉膛11的铅垂方向上部连结。烟道13设置有过热器41、42、43、再热器44、45、节煤器46、47以作为用于将燃烧气体的热回收的热交换器,从而在由于炉膛11中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与流通于各热交换器的供水、蒸汽之间进行热交换。
烟道13在其下游侧连结有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燃烧气体排出的气体管道48。气体管道48在与空气管道37之间设置有空气加热器(空气预热器)49,从而能够在流动于空气管道37的空气与流动于气体管道48的燃烧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以使向燃烧器21、22、23、24、25供给的燃烧用空气升温。
另外,烟道13在比空气加热器49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脱硝催化剂50。脱硝催化剂50通过将具有使氨、尿素水等氮氧化物还原的作用的还原剂向烟道13内供给,并针对被供给有还原剂的燃烧气体促进氮氧化物与还原剂的反应,从而去除、减少燃烧气体中的氮氧化物。并且,与烟道13连结的气体管道48在比空气加热器49靠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有煤尘处理装置(电集尘机、脱硫装置)51、引导风机52等,且在下游端部设置有烟囱53。
另一方面,对于粉煤燃料,当粉碎机31、32、33、34、35驱动时,生成的粉煤与搬运用气体一起通过粉煤供给管26、27、28、29、30而被向燃烧器21、22、23、24、25供给。另外,加热后的燃烧用空气(氧化性气体)通过空气管道37经由风箱36而被向各燃烧器21、22、23、24、25供给。于是,燃烧器21、22、23、24、25将粉煤与搬运用气体(一次空气、氧化性气体)混合而成的微粉燃料混合气体吹入炉膛11并且将燃烧用空气吹入炉膛11,此时能够通过点火而形成火焰。火焰在炉膛11内的下部产生,且燃烧气体在该炉膛11内上升并向烟道13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空气用作氧化性气体。也可以使用含氧比例多于或者相反地少于空气的气体,能够以实现与燃料流量的适宜化的方式而使用。
之后,燃烧气体在配置于烟道13的过热器41、42、43、再热器44、45、节煤器46、47中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脱硝催化剂50将氮氧化物还原去除,并且在煤尘处理装置51中将颗粒状物质去除并且将硫成分去除,然后从烟囱53向大气中排出。
〔关于风门机构以及轴承机构〕
图2是局部示出风门机构100的周边结构的图。风门机构100是设置于空气管道37的机构,且能够通过使位于空气管道37内的流路39的风门叶片120绕旋转轴122的轴线X转动来调整风门机构100的开度,从而调整在流路39流通的燃烧用空气的流量。
风门机构100的开度例如由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根据烧煤锅炉10的运转状况来确定。在此,信息处理装置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Random Access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等构成。并且,作为一例,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系列处理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介质等,CPU将该程序在RAM等中读出,并执行信息的加工、运算处理,从而实现各种功能。需要说明的是,程序也可以应用预先安装在ROM、其他存储介质中的方式、以存储于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中的状态提供的方式、经由基于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机构分发的方式等。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为磁盘、光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
风门机构100具备在空气管道37内的流路39配置的风门叶片120、固定于风门叶片120的旋转轴122以及将旋转轴12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轴承机构140。风门机构100构成为,未图示的驱动轴受到来自未图示的工作缸等的推力,从而设置于该驱动轴的风门叶片120旋转。另外,风门机构100构成为,设置于作为从动轴的旋转轴122的风门叶片120通过未图示的连杆机构等而旋转,作为从动轴的旋转轴122以跟随驱动轴的旋转的方式旋转。
如该图所示,风门叶片120为在俯视观察下呈四边形的薄板状的构件,例如为通常构造用碳素钢制的轧制板(SS400等)。
旋转轴122为以沿着风门叶片120的长度方向并且通过风门叶片120的中心附近的方式固定于风门叶片120的圆棒状的构件。
旋转轴122的两端向流路39的外侧突出,且两端侧的一部分范围被轴承支承为能够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图的情况下,将位于纸面右侧的轴承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机构140。旋转轴122例如为通常构造用碳素钢制,且对表面进行了研磨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图中位于左侧的轴承是位于通常不进行维护的一侧的轴承,虽然与本实施方式的轴承机构140具有一部分相同的结构,但是作为整体是不同的结构。
图3是示出图2中的由虚线包围的C部的局部放大图的图。如该图所示,轴承机构140具备形成有供旋转轴122贯穿的贯穿孔144的轴承构件142。
轴承构件142通过在贯穿孔144内使旋转轴122滑动而将旋转轴122支承为旋转自如。对于轴承构件142的详细情况在后描述。
轴承构件142固定支承于风门机构100的框架124。详细而言,轴承构件142固定支承于保证框架124的强度的C型状的槽型件(支承件)160。轴承构件142例如使用了为机械构造用碳素钢制(S25C等)的机械构造用碳素钢钢管(STKM13A等)。
槽型件160的两端具有向流路39(空气管道37)的外侧折弯的折弯部161,由该折弯部161确保了槽型件160的刚性。槽型件160例如为通常构造用碳素钢制(SS400等)。
在框架124的外侧面设置有规定厚度的保温件162。由此,能够抑制在流路39流通的燃烧用空气的温度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保温件162优选收纳在比折弯部161的端部靠内侧的位置,更优选收纳在比平板部(折弯部161的除了前端部的圆角部分等以外的、呈平面的主要部分)的端部靠内侧的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风门机构100中,风门叶片120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以旋转轴122为旋转中心而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既可以在风门叶片120的一部分设置未图示的连杆机构,从而直接地驱动风门叶片120,还可以通过设置驱动旋转轴122的机构以驱动旋转轴122旋转,从而驱动风门叶片120。此时,支承旋转轴122的轴承(例如,轴承机构140的轴承构件142)从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受到力,但被作为加强件发挥作用的槽型件160抑制了框架124的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槽型件160为沿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长条的构件,且沿着同一槽型件160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风门机构100。即,也可以是通过多个风门机构100来调整在一条流路39中流通的燃烧用空气的流量的结构。
〔关于轴承构件〕
图4是局部示出轴承机构140中的轴承构件142的周边结构的图。轴承构件142为由于贯穿孔144而在两端形成有开口部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构件。在两个开口部中,将流路39内侧的开口作为内侧开口部146,而将另一个(流路39的外侧)开口作为外侧开口部148。
贯穿孔144以使得内径沿着轴线X方向发生变化的方式形成。详细而言,将从内侧开口部146侧起在规定范围内形成的内径设为整个贯穿孔144中的最小的内径dA(将该内径dA的部分称作“小径部144A”。),而将比小径部144A靠外侧开口部148侧的范围内的内径设为直径比内径dA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小径部144A,内径的值是恒定的。另外,“内侧开口部146侧”是指内侧开口部146或比内侧开口部146靠端面R加工部分的外侧位置。
由此,实际上针对旋转轴122作为轴承发挥作用的范围为小径部144A。即,在沿着轴线X方向的整个贯穿孔144中,实际上将旋转轴122支承为能够滑动而作为轴承发挥作用的范围仅为小径部144A,而除此以外的范围由于与旋转轴122之间的间隙较宽,因此不作为轴承发挥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比小径部144A靠外侧开口部148侧的范围为从该图的左侧朝向外侧开口部148侧(该图中右侧)呈锥状逐渐扩径的范围、直径与内径dA相比非常大且内径恒定的范围、在外侧开口部148侧不连续地急剧扩径的部分(台阶部145)以及内径恒定的范围,但只要从内侧开口部146侧起的规定范围是贯穿孔144整体的最小直径,则不限于该结构。
例如在旋转轴122的外径D为25mm以上且40mm以下左右时,小径部144A的内径dA为比外径D大0.3mm以上且1.0mm以下的直径。即,在旋转轴122与贯穿孔144之间,在一侧形成有平均值为0.15mm以上且0.5mm以下的间隙。
另外,贯穿孔144整体的最小的内径dA即沿着小径部144A的轴线X方向的规定范围的尺寸以如下方式确定,在考虑了旋转轴122以及轴承构件142的材质的基础上,在旋转轴122进行旋转工作时,旋转轴122对轴承构件142带来的接触压力小于落入允许面压内,例如设为3mm以上且8mm以下左右。
如图3所示,优选地,在外侧开口部148安装有将开口封闭的插塞150。由此,能够抑制在流路39内流通的燃烧用空气经由贯穿孔144而向流路39的外部漏出。
插塞150具有朝向旋转轴122的外侧开口部148侧的端面延伸的延伸部150A,且整体上为凸形状的构件。插塞150例如为通常构造用碳素钢制(SS400等)。
此时,旋转轴122的端部为,在贯穿孔144内从内侧开口部146朝向外侧开口部148以具有比规定范围的尺寸(例如3mm以上8mm以下)长的长度、例如10mm左右以上突出,且延伸部150A的端面相对于旋转轴122的端面空出例如4mm以上且10mm以下左右的间隙。由此,能够抑制旋转轴122由于运转时的热伸长而与延伸部150A的端面接触而阻碍旋转轴122的旋转的情况。
插塞150通过从外侧与贯穿孔144的台阶部145抵接,从而相对于轴承构件142定位。另外,插塞150在外侧开口部148周缘的连接部152处例如通过将周向焊接而连接固定于轴承构件142。
此时,优选地,连接部15位于比槽型件160的折弯部161的端部靠流路39的外侧距离L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距离L例如为0mm以上且8mm以下的尺寸。由此,即使在例如为了在组装作业时对焊接部分进行磨削而使盘磨机164与连接部152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折弯部161的前端部与盘磨机164发生干涉。另外,能够在维护作业时容易地实施旋转轴122的拔出等,从而能够实现维护性的提升。
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了以下的效果。
即,即使在空气管道37内存在燃烧灰等微粒,由于设置了使可能成为燃烧灰等微粒的侵入口的内侧开口部146侧的间隙(贯穿孔144与旋转轴122之间的间隙)最小的规定范围,因此位于比规定范围靠外侧开口部148侧的位置的间隙大于最小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燃烧灰等微粒蓄积。因此,能够抑制旋转轴122的相对于轴承构件142的固着。
另外,通过将作为轴承发挥作用的范围限定在从内侧开口部146起的规定范围内,能够使贯穿孔144中的规定范围以外的范围(不作为轴承发挥作用的范围)缩短,并且使转轴122缩短。由此,即使燃烧灰等微粒进入规定范围的间隙内,也能够使燃烧灰等微粒与旋转轴122接触的面积缩小。因此,即使在假设燃烧灰等微粒进入规定范围的间隙内且燃烧灰等微粒在该间隙内被压缩(压密)的情况下,由于仅是规定范围的一部分的现象,因此能够抑制由燃烧灰等微粒导致的工作阻力。
另外,例如,在将旋转轴122的外径D设为25mm以上且40mm以下左右时,将内径dA设为比外径D大0.3mm以上且1.0mm以下的直径。由此,能够将规定范围的贯穿孔144与旋转轴122之间的间隙设为旋转轴122可以顺畅地滑动并且空气管道37内的燃烧灰等微粒难以进入间隙内的尺寸。
另外,轴承构件142与插塞150连接的连接部152位于比槽型件160的折弯部161的前端部靠流路39的外侧距离L(例如0mm以上8mm以下)的位置。由此,能够在组装作业、维护作业时等情况下避免折弯部161的前端部与盘磨机164发生干涉。另外,能够容易地实施旋转轴122的拔出等,从而能够实现维护性的提升。
对于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轴承机构(140)、风门机构(100)以及具备风门机构(100)的锅炉(10)而言,例如像以下那样进行掌握。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将在管道(37)设置的风门叶片(120)的旋转轴(122)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管道(37)在内部形成有流路(39),轴承机构(140)具备轴承构件(142),所述轴承构件(142)形成有供所述旋转轴(122)沿轴线方向贯穿的贯穿孔(144),对于所述贯穿孔(144)的内径,从位于所述流路(39)的内侧的内侧开口部侧(146)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的规定范围的内径形成为最小直径,所述轴承构件(142)通过所述规定范围的所述贯穿孔(144)而将所述旋转轴(122)支承为旋转自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即使在流路(39)内存在燃烧灰等微粒,也能够设置使可能成为燃烧灰等微粒的侵入口的、位于流路(39)的内侧的轴承构件(142)的间隙(贯穿孔(144)与旋转轴(122)之间的间隙)减小的规定范围,因此能够抑制燃烧灰等微粒在位于比规定范围靠流路(39)的外侧的间隙内蓄积。因此,能够抑制由燃烧灰等微粒导致的旋转轴(122)的相对于轴承构件(142)的固着。
另外,通过将作为轴承发挥作用的范围限定在从内侧开口部(146)起的规定范围内,能够使贯穿孔(144)中的规定范围以外的范围(不作为轴承发挥作用的范围)缩短,并且使旋转轴(122)缩短。由此,即使燃烧灰等微粒进入间隙内,也能够缩小燃烧灰等微粒与旋转轴(122)接触的面积。因此,即使在燃烧灰等微粒进入间隙内且燃烧灰等微粒在该间隙内被压缩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燃烧灰等微粒导致的工作阻力。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中,所述规定范围的内径(dA)比所述旋转轴(122)的外径(D)大0.3mm以上且1.0mm以下左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能够将规定范围的贯穿孔(144)与旋转轴(122)之间的间隙设为旋转轴(122)可以顺畅地滑动并且在流路(39)内的灰难以进入间隙内的尺寸。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具备将所述贯穿孔(144)中的与所述内侧开口部(146)相反的一侧的外侧开口部(148)闭塞的插塞(1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能够抑制在流路(39)流通的流体经由贯穿孔而向流路(39)的外部漏出。作为流体,例如可以列举向具备锅炉的燃烧器供给的燃烧用空气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中,所述插塞(150)具有延伸部(150A),所述延伸部(150A)在所述贯穿孔(144)内向所述旋转轴(122)侧延伸并且接近所述旋转轴(122)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通过适当地设定延伸部(150A)的长度,能够缩短相对于轴承构件(142)滑动的旋转轴(122),并且能够抑制旋转轴(122)由于运转时的热伸长而与延伸部(150A)的端面接触而阻碍风门轴的旋转的情况。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具备对所述轴承构件(1421)进行支承的支承件(160),所述插塞(150)在连接部(152)处与所述轴承构件(142)连接,所述连接部(152)的位置位于比所述支承件(160)靠所述流路(39)的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机构(140),例如当在组装时等通过将周向焊接而将轴承构件(142)与插塞(150)连接时、当在维护时将插塞(150)从连接的轴承构件(142)拆下时,能够避免在使盘磨机(164)等磨削用工具与连接部(152)接触时,磨削工具与支承件(160)发生干涉。另外,能够容易地实施例如旋转轴(122)的拔出等,从而能够实现维护性的提升。作为支承件(160),例如可以列举C型状的槽型件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风门机构(100)具备:上述的轴承机构(140);以及所述风门叶片(120),其具有所述旋转轴(122),所述旋转轴(122)被所述轴承机构(140)支承。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锅炉(10)具备:炉膛(11);燃烧器(21、22、23、24、25),其将燃料及燃烧用空气向该炉膛(11)吹入;管道(37),其与该燃烧器(21、22、23、24、25)连接且在内部形成有供所述燃烧用空气流通的流路(39);以及上述的风门机构(100),所述风门叶片(120)位于所述流路(3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烧煤锅炉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将生物质、石油焦炭、石油残渣等作为固体燃料使用的锅炉。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将固体燃料作为燃料使用的锅炉,也可以应用于使用重质油等液体燃料的锅炉。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于将气体燃料作为燃料使用的锅炉。并且,也可以应用于这些燃料的混合焚烧锅炉。

Claims (7)

1.一种轴承机构,其将在管道设置的风门叶片的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管道在内部形成有流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机构具备轴承构件,所述轴承构件形成有供所述旋转轴沿轴线方向贯穿的贯穿孔,
对于所述贯穿孔的内径,从位于所述流路的内侧的内侧开口部侧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的规定范围的内径形成为最小直径,
所述轴承构件通过所述规定范围的所述贯穿孔而将所述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范围的内径比所述旋转轴的外径大0.3mm以上且1.0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机构具备将所述贯穿孔中的与所述内侧开口部相反的一侧的外侧开口部闭塞的插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塞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所述贯穿孔内向所述旋转轴侧延伸并且接近所述旋转轴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机构具备对所述轴承构件进行支承的支承件,
所述插塞在连接部处与所述轴承构件连接,
所述连接部的位置位于比所述支承件靠所述流路的外侧的位置。
6.一种风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机构具备: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机构;以及
所述风门叶片,其具有所述旋转轴,
所述旋转轴被所述轴承机构支承。
7.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炉具备:
炉膛;
燃烧器,其将燃料以及燃烧用空气向该炉膛吹入;
管道,其与该燃烧器连接,且在内部形成有供所述燃烧用空气流通的流路;以及
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门机构,
所述风门叶片位于所述流路。
CN202021523547.7U 2019-07-31 2020-07-28 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 Active CN2127751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2852U 2019-07-31
JP2019002852U JP3223486U (ja) 2019-07-31 2019-07-31 軸受機構、ダンパ機構及びダンパ機構を備えるボイ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5179U true CN212775179U (zh) 2021-03-23

Family

ID=6815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3547.7U Active CN212775179U (zh) 2019-07-31 2020-07-28 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23486U (zh)
CN (1) CN21277517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6015B (zh) * 2020-05-18 2023-06-02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零冷水燃气热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23486U (ja)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35555B2 (ja) ボイラ
CN107429911B (zh) 燃烧器以及锅炉
WO2016133116A1 (ja) 排ガス熱回収システム
CN212775179U (zh) 轴承机构、风门机构以及具备风门机构的锅炉
JP2015117844A (ja) 過熱器及びボイラ
CN111380052B (zh) 燃烧器、锅炉以及燃烧器的组装方法
JP3204014U (ja) 燃焼バーナ
JP5854620B2 (ja) ボイラ及びボイラの運転方法
JP3225708U (ja) 熱交換器の保護構造、熱交換器及びボイラ
WO2023120700A1 (ja) バーナ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ボイラ並びにバーナの運転方法
KR20230170050A (ko) 암모니아 연소 버너, 보일러 및 보일러의 운전 방법
JP7592452B2 (ja) バーナ、ボイラ、発電プラント及びバーナの組立方法
JP6188658B2 (ja) 燃焼バーナ及びボイラ
JP7237601B2 (ja) ボイラ及び熱交換器並びにボイラの運転方法
JP7229796B2 (ja) Bfgバーナ装置、これを備えたボイラ、及びbfgバーナ装置の運転方法
WO2018150510A1 (ja) スラッギング抑制方法及び石炭火力発電システム
CN111351026B (zh) 燃烧器收容装置以及虚拟燃烧室闭塞方法
JP2022112859A (ja) 運転状態改善システム及び発電プラント、並びに運転状態改善方法、並びに運転状態改善プログラム
JP7516199B2 (ja) バーナの補修方法、バーナ、ボイラ及び発電プラント
JP6818177B1 (ja) バーナの補修方法、バーナ、ボイラ及び発電プラント
TWI858471B (zh) 燃燒器及鍋爐
JP6087796B2 (ja) ボイラ
TWI870740B (zh) 氨燃燒噴燃器及鍋爐
WO2024101074A1 (ja) 脱硝制御装置及び脱硝装置
JP2025032653A (ja) ボイラシステム及び発電プラント並びにボイラ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