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322874U -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2874U
CN212322874U CN202021059731.0U CN202021059731U CN212322874U CN 212322874 U CN212322874 U CN 212322874U CN 202021059731 U CN202021059731 U CN 202021059731U CN 212322874 U CN212322874 U CN 212322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middle frame
rocker
butt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97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宗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597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2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2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2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按键结构通过在按键和弹片之间设置旋转摇杆,旋转摇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于中框内,按键可移动设置在中框的通孔中,用户在按压按键的时候,按键会推动旋转摇杆活动,旋转摇杆活动会推动弹片活动,从而实现按压按键的相应功能。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旋转摇杆来传递按键的推力至弹片,即使按键和弹片之间存在偏心的问题,也不会影响要达到的功能和按键按压的手感,解决了按键偏心的问题,提高了按键的灵敏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对于使用体验的极致追求,用户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大的屏占比和极薄的厚度也逐渐成为电子设备的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为了便于用户的使用和操作,电子设备的侧边上会设置侧键。参照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按键结构包括屏模组101、中框102、按键103和侧键弹片104,所述中框102的正面粘贴在所述屏模组101上,所述侧键弹片104固定在中框102内,靠近电子设备内的电路板设置,所述中框102的侧边开口,所述按键103从所述开口处朝向所述侧键弹片104设置。用户通过按压按键103,按键103推动侧键弹片104与电路板接触,达到导通电路的目的。
然而,更大的屏占比和极薄的厚度就会导致电子设备的中框102侧边较窄,可安装按键103的位置越来越有限。又由于侧键弹片104位置的可调节空间也有限,进而造成按键103和侧键弹片104之间存在偏心问题,影响按键103的使用手感,甚至可能存在按键功能无法使用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按键偏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中框、按键、旋转摇杆和弹片;其中,
所述中框开设有通孔,所述按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中框内,所述旋转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中框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摇杆的第二端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按键相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弹片相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按键和弹片之间设置旋转摇杆,旋转摇杆的第一侧面与按键相对,旋转摇杆的第二侧面与弹片相对,弹片设置于中框内,中框开设有通孔,按键可移动地设置于通孔中,用户在按压按键的时候,按键会推动旋转摇杆转动,旋转摇杆转动会推动弹片活动,从而实现按压按键的相应功能。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旋转摇杆来传递按键的推力至弹片,即使按键和弹片之间存在偏心的问题,也不会影响要达到的功能和按键按压的手感,解决了按键偏心的问题,提高了按键的灵敏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中所述的旋转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存在的按键和弹片之间存在的偏心问题。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爆炸图,如图2-图4所示,所述按键结构具体可以包括:中框202、按键203、弹片204和旋转摇杆205,其中,所述中框202开设有通孔2021,所述按键20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孔2021中,所述弹片204设置于所述中框202内,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一端与所述中框20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二端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按键203相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弹片204相对。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按键20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中框202的侧面,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侧键来使用,所述弹片204可活动连接于所述中框202内;所述旋转摇杆205设置在所述按键203和所述弹片204之间,转动连接于所述中框202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按键203和弹片204之间设置旋转摇杆205,并且旋转摇杆205转动连接于中框202内,旋转摇杆205可在按键203和弹片204之间活动。又由于按键203可移动地设置在通孔2021中,用户在按压按键203的时候,按键203会推动旋转摇杆205活动;又由于弹片204活动连接于中框202内,旋转摇杆205活动会推动弹片204活动,而弹片204的活动可以实现按压按键203的相应功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通过旋转摇杆205来传递按键203的推力至弹片204,即使按键203和弹片204之间存在偏心的问题,也不会影响要达到按压按键203的相应功能和按键203按压的手感,解决了由于中框202侧面较薄而带来的按键203偏心的问题,提高了按键203的灵敏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与图1相比,图5中的按键203和弹片204之间设置了旋转摇杆205,旋转摇杆205的第一侧面与按键203抵接,旋转摇杆205的第二侧面与弹片204抵接,即使按键203和弹片204存在着图1中所示的错位问题,旋转摇杆205依然可以将按压按键203的推动力传递给弹片204,从而达到按压按键203即可推动弹片204的效果,并且增加了按压的手感。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按压按键203的相应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电子设备内,例如电路板固定在中框202内,且与弹片204相对,按压按键203会推动弹片204,由于弹片204活动连接于中框202内,从而弹片204会与电路板接触,触发电路板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改变电子设备中扬声器的音量或者开关机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的功能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弹片204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弹片204在中框202内可以活动,按压按键203的时候,弹片204可以接触电路板,当松开按键203的时候,弹片204可以产生回弹力,使弹片204可以与电路板断开,并且将旋转摇杆205推回,从而使按键203复位。本申请实施例中,弹片204的第一端固定在中框202上,弹片204的第二端与电路板相对,弹片204的第一端的形状可以设置成锅仔状,以便于按压或松开弹片204的时候,弹片204可以活动。
可选地,弹片204可以是弹性簧片。在实际应用中,弹性簧片不仅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便于加工。另外,弹片204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胶粘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中框202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中框202内,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按键203和所述弹片204之间,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二端可以在所述按键203和所述弹片204之间活动,从而在按压所述按键203的时候,按键203会推动旋转摇杆205的第二端,并且带动所述旋转摇杆205转动,所述旋转摇杆205转动会推动所述弹片204活动,从而使得所述弹片204与电路板接触,以实现按压按键203的相应功能。当松开按键203的时候,弹片204会回弹,并推动旋转摇杆205的第二端转动,旋转摇杆205转动会回推按键203复位,从而完成整个按压按键203的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中框202内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结构还包括旋转轴206,所述旋转轴206与所述中框20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一端设置有旋转孔2051,所述旋转孔2051套设在所述旋转轴206外,且与所述旋转轴206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旋转摇杆205整体可相对于旋转轴206旋转,以实现旋转摇杆205转动连接于中框202内。
在实际应用中,旋转摇杆205的具体结构形式也可以有多种,参照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中所述的旋转摇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一端为圆环结构,圆环结构内部设置有旋转孔2051,所述旋转摇杆205的第二端为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的第一侧面与按键203相对,该板状结构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与弹片204相对。其中,所述圆环结构与所述板状结构相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圆环结构与所述板状结构的连接处光滑过渡,以避免所述圆环结构与所述板状结构的连接处存在应力集中,提高了旋转摇杆205的强度。具体地,所述板状结构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的中框202尺寸来确定,任何可以实现本申请相应功能的厚度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旋转轴206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旋转孔2051的轴向长度,以便于旋转摇杆205可以相对于旋转轴206自由旋转,避免旋转摇杆205发生卡滞,提高了按压按键203的灵敏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206包括设置在端部的限位件2061,在所述旋转孔2051套设在所述旋转轴206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2061设置在所述旋转孔2051外,用于止挡所述旋转摇杆205从所述旋转轴206上脱出,避免旋转摇杆205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脱出而影响按键203的使用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限位件2061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限位件2061可以为朝垂直于旋转轴206轴向凸出设置在所述旋转轴206第二端的凸台,也可以为限位螺丝,所述旋转轴206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螺丝安装在所述螺纹孔内,以将限位螺丝固定在旋转轴206的第二端。另外,通过使用限位螺丝有利于安装或拆卸旋转摇杆205。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旋转轴206在中框202上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胶粘或者焊接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旋转轴206的具体固定方式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旋转摇杆205、旋转轴206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例如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等,其中,PVC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柔韧性,易成型,不易脆,无毒无污染,适于长期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孔2021可以设置在所述中框202的侧面,所述按键20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2021内,以便于所述按键203可以从所述通孔2021处进入到中框202内部,并与中框202内的旋转摇杆205接触。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按键203可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2021内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按键卡环207,所述按键203还包括:按键挂台208,所述按键卡环207固定在所述中框202内,所述按键挂台208穿过所述通孔2021卡设在所述按键卡环207内,所述按键挂台208相对所述按键卡环207具有活动余量;所述按键挂台208与所述按键203固定连接。由于按键挂台208相对按键卡环207具有活动余量,按键挂台208在按键卡环207内活动的时候,可以带动按键203一起活动,从而可以便于按压按键203。
在实际应用中,按键卡环207上设置有卡接口2071,按键挂台208的第一端可以穿过所述卡接口2071,而进入按键卡环207的容纳腔2072内,并且,按键挂台208的第一端沿卡接口2071间距方向的尺寸大于卡接口2071的间距,按键挂台20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凹槽2081,卡接口2071卡入凹槽2081内,以便于按键挂台208卡在容纳腔2072内,不会从容纳腔2072中脱出,另外,按键挂台208的第一端的体积小于容纳腔2072的体积,以便于按键挂台208在按键卡环207的容纳腔2072内具有足够的活动余量,以保证按键203具有足够的活动范围与旋转摇杆205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按键203还包括:按键帽209,所述按键帽209与所述按键挂台208、所述按键203连接,以达到连接所述按键挂台208与所述按键203的目的,并且按键帽209还可以遮挡通孔2021,提高电子设备的外观美,增强按压的手感。具体地,是按键挂台208的第二端与按键帽209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按键20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图2所示,按键203有两个,并且对于相邻的按键可以分别设置按键帽209,也可以共用一个按键帽209,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在实际应用中,中框202需要与电子设备的屏模组201连接,可以先把中框202与屏模组201点胶连接形成中框屏组件,然后再把弹片204固定在中框202内,接着,通过限位螺丝将旋转摇杆205安装在旋转轴206上,将按键挂台208和按键203通过通孔2021插入中框202中,最后通过按键卡环207挂住按键挂台208即可完成按键结构的安装。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结构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通过在按键和弹片之间设置旋转摇杆,旋转摇杆的第一侧面与按键相对,旋转摇杆的第二侧面与弹片相对,弹片设置于中框内,中框开设有通孔,按键可移动地设置于通孔中,用户在按压按键的时候,按键会推动旋转摇杆转动,旋转摇杆活动会推动弹片活动,从而实现按压按键的相应功能。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旋转摇杆来传递按键的推力至弹片,即使按键和弹片之间存在偏心的问题,也不会影响要达到的功能和按键按压的手感,解决了按键偏心的问题,提高了按键的灵敏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可佩戴时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按键和弹片之间设置可活动的旋转摇杆,通过旋转摇杆的移动可以将按键按压弹片的力,由中间设置的旋转摇杆来传递,从而在按键和弹片即使存在偏心问题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按键来按压弹片,从而达到按压按键的相应功能,并且按压的灵敏度更高。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由于所述按键结构在按键和弹片之间设置了旋转摇杆,所述旋转摇杆活动连接于中框内,按键可活动设置在中框的侧面,用户在按压按键的时候,按键会推动旋转摇杆活动,旋转摇杆活动会推动弹片活动,从而实现按压按键的相应功能。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旋转摇杆来传递按键的推力至弹片,即使按键和弹片之间存在偏心的问题,也不会影响要达到的功能和按键按压的手感,解决了按键偏心的问题,提高了按键的灵敏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按键、旋转摇杆和弹片;
所述中框开设有通孔,所述按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中框内,所述旋转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中框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摇杆的第二端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按键相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弹片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按键抵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弹片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摇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套设在所述旋转轴外,且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旋转孔的轴向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设置在端部的限位件,在所述旋转孔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孔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卡环,所述按键还包括:按键挂台;其中,
所述按键卡环固定在所述中框内;
所述按键挂台穿过所述通孔卡设在所述按键卡环内,所述按键挂台相对所述按键卡环具有活动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还包括:按键帽,所述按键帽与所述按键挂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中框内,且与所述弹片相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021059731.0U 2020-06-10 2020-06-10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322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9731.0U CN212322874U (zh) 2020-06-10 2020-06-10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9731.0U CN212322874U (zh) 2020-06-10 2020-06-10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2874U true CN212322874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5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9731.0U Active CN212322874U (zh) 2020-06-10 2020-06-10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28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2580A (zh) * 2021-04-28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4178995A1 (zh) * 2023-02-27 2024-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2580A (zh) * 2021-04-28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4178995A1 (zh) * 2023-02-27 2024-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22874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2403148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9273305B (zh) 按键及具有该按键的电子装置
CN109192576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4566398B (zh) 电子设备
WO2012000368A1 (zh) 旋转机构及具有旋转机构的电子设备
KR101775155B1 (ko) 전자 기기의 스위블 힌지 장치
WO2013189355A2 (zh) 防水按键结构和手机
US20130162541A1 (en) Control key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869940B (zh) 电子装置
US20100046153A1 (en) Key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1633102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거치 장치
CN20760371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4823196A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组件
US8278578B2 (en) Key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14012793U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3025891U (zh) 一种侧边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3519683U (zh)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5458355A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4102039U (zh) 电子设备
CN113963972A (zh) 电子设备
WO2020238518A1 (zh) 移动终端
CN114724876A (zh) 按键组件、按键装配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CN213483613U (zh) 一种具有按键的设备
CN201936783U (zh) 便携式终端的侧键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