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3008U - 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83008U CN212283008U CN202020635074.3U CN202020635074U CN212283008U CN 212283008 U CN212283008 U CN 212283008U CN 202020635074 U CN202020635074 U CN 202020635074U CN 212283008 U CN212283008 U CN 2122830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nd
- sedimentation tank
- pipe chute
- fixedly connected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池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沉淀区,所述水池的一侧在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蜂窝斜管填料,所述蜂窝斜管填料的上端设置有水平面,所述蜂窝斜管填料的下方且在水池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泥斗,所述水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墙若干,所述水池的内部且在第一导流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墙,所述第二导流墙的下端设置有折角,角度在45°‑60°,所述蜂窝斜管填料的安装角度为60°。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污水在经过平流段的导流墙后可以将污水均匀的流出,使沉淀池的进水均匀,污泥均匀分布,就不会造成个别的斜管污泥较多的问题,效果非常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匀配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沉淀池沉淀废水中的污泥,常用的有斜管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选择不同的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在沉淀区内利用蜂窝斜管填料将污水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污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但该池有一个缺点就是,由于该池进水是采用下进水上出水的方式,整个沉淀池在沉淀区上端均安装有蜂窝斜管填料,当水从下端进入后,由于进入的一瞬间,水的冲力较大,导致水优先从靠近进水口处的斜管填料上通过,故进口处的斜管填料负荷较大,容易在该处沉积较多的污泥,而其余部分斜管填料负荷相对较小,沉积的污泥较多,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沉淀池的进水不均匀。
现阶段对于沉淀池进水不均匀的解决大都无法实现很好的效果,还耗费人力,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平流段处的导流墙来进行对污水的缓冲,使得在进入沉淀区时可以达到进水均匀的效果,这样就可以解决部分斜管填料负荷太多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效果非常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池的一侧且相对进水管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水池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沉淀区,所述水池的一侧且在沉淀区的内部设置有蜂窝斜管填料,所述蜂窝斜管填料的上端设置有水平面,所述蜂窝斜管填料的下方且在水池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泥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墙若干,所述水池的内部且在第一导流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蜂窝斜管填料安装角度为60°,安装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导流墙的下端设置有折角,角度在45°-60°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池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平流段。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平流段内设置第一导流墙若干,水流通过若干个第一导流墙后,流动基本上趋于平稳状态。
2、本实用新型,在第二导流墙下端设置折角,角度在45°-60°之间。设置折角的目的是为了让水能更好的在池内均匀分布。
3、本实用新型,在沉淀区上端安装蜂窝斜管填料,填料安装角度为60°,安装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反,目的是为了让水和污泥在蜂窝斜管填料上能更好的沉淀分离,分离后的污泥沿着蜂窝斜管填料慢慢向水池内泥斗沉积,沉积下来的污泥通过泵抽出至指定地方,废水通过上端出水口排出,此时,斜管沉淀池工作完成,使用的效果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的立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1、水池;2、进水管;3、第一导流墙;4、第二导流墙;5、出水口;6、蜂窝斜管填料;7、水平面;8、泥斗;9、平流段;10、沉淀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包括水池1,水池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水池1的一侧且相对进水管2固定连接有出水口5,水池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沉淀池10,水池1的一侧且在沉淀区10的内部设置有蜂窝斜管填料6,将污水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污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蜂窝斜管填料6的上端设置有水平面7,蜂窝斜管填料6的下方且在水池1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泥斗8。
水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墙3若干,水池1的内部且在第一导流墙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墙4,蜂窝斜管填料6安装角度为60°,安装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反,第二导流墙4的下端设置有折角,角度在45°-60°之间,设置折角的目的是为了让水能更好的在池内均匀分布,水池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平流段9,污水在平流段9上经过第一导流墙3和第二导流墙4进行导流以后,进入沉淀区10的时候,污水就会分布均匀。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加长进水端的平流段9,同时在平流段9内设置第一导流墙3若干,水流通过若干个第一导流墙3后,流动基本上趋于平稳状态,然后在第二导流墙4下端设置折角,角度在45° -60°之间。设置折角的目的是为了让水能更好的在池内均匀分布。在沉淀区上端安装蜂窝斜管填料6,填料安装角度为60°,安装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反,目的是为了让水和污泥在蜂窝斜管填料6上能更好的沉淀分离,分离后的污泥沿着蜂窝斜管填料6慢慢向水池1内泥斗8沉积,沉积下来的污泥通过泵抽出至指定地方,废水通过上端出出水口5排出,此时,斜管沉淀池工作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包括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水池(1)的一侧且相对进水管(2)固定连接有出水口(5),所述水池(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沉淀区(10),所述水池(1)的一侧且在沉淀区(10)的内部设置有蜂窝斜管填料(6),所述蜂窝斜管填料(6)的上端设置有水平面(7),所述蜂窝斜管填料(6)的下方且在水池(1)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泥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墙(3)若干,所述水池(1)的内部且在第一导流墙(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墙(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斜管填料(6)安装角度为60°,安装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墙(4)的下端设置有折角,角度在45°-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平流段(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35074.3U CN212283008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35074.3U CN212283008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83008U true CN212283008U (zh) | 2021-01-05 |
Family
ID=7396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3507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83008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8300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17485A (zh) * | 2021-01-27 | 2021-04-30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2717486A (zh) * | 2021-01-27 | 2021-04-30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进水口结构 |
CN113104972A (zh) * | 2021-04-15 | 2021-07-13 | 桂林理工大学 | 复合两相一体化厌氧反应系统 |
-
2020
- 2020-04-24 CN CN202020635074.3U patent/CN2122830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17485A (zh) * | 2021-01-27 | 2021-04-30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2717486A (zh) * | 2021-01-27 | 2021-04-30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进水口结构 |
CN112717486B (zh) * | 2021-01-27 | 2024-05-28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进水口结构 |
CN112717485B (zh) * | 2021-01-27 | 2024-05-28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3104972A (zh) * | 2021-04-15 | 2021-07-13 | 桂林理工大学 | 复合两相一体化厌氧反应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83008U (zh) | 一种斜管沉淀池均匀配水装置 | |
KR20130009810A (ko) | 가동성 정수 유닛 | |
CN205340236U (zh) | 一种废水沉淀装置 | |
CN101693152B (zh) | 一种细管沉降模块、悬浮颗粒的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方法 | |
CN211411103U (zh) | 一种高密度沉淀池 | |
CN202951292U (zh) | 垂直排泥的模块化沉淀分离装置及其沉淀分离单元 | |
CN209940659U (zh) | 一种高效多级絮凝沉淀一体机装置 | |
RU2310726C1 (ru) | Плавающий водозабор-осветлитель | |
CN206081768U (zh) | 一种污水沉淀池 | |
CN204502479U (zh) | 一种导沉斜管沉淀集成箱 | |
CN214734749U (zh) | 一种同步除磷的泥水分离装置 | |
CN217555893U (zh) | 新型多点进水升流式水解酸化池 | |
CN216877987U (zh) | 一种高效一体化沉淀池 | |
CN215691865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 | |
CN212214692U (zh) | 一种独立的污泥沉淀及回流装置 | |
CN212293272U (zh) | 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 | |
CN209752379U (zh) |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高效率三级沉淀池 | |
CN211799006U (zh) | 一种双向组合斜板沉淀池 | |
CN215876937U (zh) | 混合装置和具有其的过滤系统 | |
CN205995091U (zh) | 一种均布沉淀池 | |
CN212651397U (zh) | 立体斜板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淀池 | |
CN214088040U (zh) | 纺织染整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4287092U (zh) | 一种精矿高效浓缩池 | |
CN221460025U (zh) | 一体化同心混凝沉淀装置 | |
CN218810744U (zh) | 一种水刺无纺布加工污水回用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