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3777U - 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33777U CN211933777U CN202020162816.5U CN202020162816U CN211933777U CN 211933777 U CN211933777 U CN 211933777U CN 202020162816 U CN202020162816 U CN 202020162816U CN 211933777 U CN211933777 U CN 2119337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oon
- cover
- spoon body
- rod
- pu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包括勺体和与之配合的勺盖;所述勺盖的中部设有导向槽;一勺盖拉杆的前端与所述勺盖的边缘相连,所述勺盖拉杆的中心线与所述勺盖的中心线垂直;一勺体杆的前端与所述勺体的口部边缘相连,并且勺体杆的中心线与勺体的中心线垂直;所述勺盖拉杆重叠在所述勺体杆上,通过两个连接套配合连接在一起;一T形限位销的竖直部分穿过所述勺盖上的导向槽固定连接在所述勺体杆与勺体口部的连接处,并且所述T形限位销的竖直部分与勺体的中心线平行、平直部分与勺体杆的中心线垂直,并挡住勺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明,容易制造,配合连接可靠,使用方便,放入或取出食材不受遮挡,用后便于清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材烹饪,具体涉及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
背景技术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目前,火锅已经成为了日常人们最喜爱的一种饮食文化之一。然而,在就餐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尴尬。例如,一些易熟和不宜长时间烫煮的食材,大都是用筷子夹着在火锅内烫煮数秒钟后食用。但是,有一些食材需要烫煮的时间较长,用筷子夹着在火锅内烫煮,给食用带来不便,直接投入锅内烫煮,当食用时,又捞不到需要食用的食材。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烫煮时间较长又方便捞出食材的器具。
CN2593710公开的“一种火锅漏勺”,包括勺体、勺柄,在所述的勺体上设置勺盖,所述的勺盖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的勺柄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勺柄上设置可使勺盖开合的装置。其能够有效的克服人们吃火锅煮食物时,放在漏勺里的东西容易跑进汤里不易找到的缺陷。但是,由于勺盖通过转动机构与勺柄活动连接,勺盖开启后,仍然对勺体的口部有部分遮挡,不便取出食材,而且结构较为复杂,不便清洗。因此,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结构简明,容易制造,配合连接可靠,使用方便,放入或取出食材不受遮挡,用后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包括勺体和与之配合的勺盖,所述勺体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有若干个圆形孔,其特征是:
所述勺盖的中部设有导向槽;一勺盖拉杆的前端与所述勺盖的边缘相连,所述导向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勺盖拉杆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勺盖拉杆的中心线与所述勺盖的中心线垂直;
一勺体杆的前端与所述勺体的口部边缘相连,并且勺体杆的中心线与勺体的中心线垂直;
所述勺盖与所述勺体的口部对应重合,所述勺盖拉杆重叠在所述勺体杆上,通过两个连接套配合连接在一起;
一T形限位销的竖直部分穿过所述勺盖上的导向槽固定连接在所述勺体杆与勺体口部的连接处,并且所述T形限位销的竖直部分与勺体的中心线平行、平直部分与勺体杆的中心线垂直,并挡住勺盖。
进一步,在所述勺盖拉杆的后部设有两个推拉钩和一个挂钩。
进一步,在所述勺体杆的后端设有勺柄。
进一步,在所述勺盖的导向槽的两侧至少设有一个长圆孔。
进一步,所述连接套的断面呈倒圆角的三角形,所述连接套的下部与所述勺体杆配合连接、上部与所述勺盖杆滑动配合。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所述勺体的侧壁上设有多条横向的长条孔、底部设有若干个圆形孔。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所述勺体1的结构为丝网。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推拉式结构,勺盖的开启是沿勺体的口部向后移动,勺盖不遮挡勺体的口部,所以,将食材放入勺体、或从勺体内倒出食材都很方便;由于在勺体的口部设有与勺盖中部导向槽配合的T形限位销,不仅使勺盖与勺体配合可靠,而且使勺盖的开启或关闭方便;由于推拉式结构较转动机构简单,不仅容易制造,而且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关闭勺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启勺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勺体上开设横向长条孔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勺体为丝网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连接套的断面示意图。
图中:
1—勺体,11—圆形孔,12—T形限位销,13—勺体杆,14—勺柄,15—长条孔,16—丝网;
2—勺盖,21—导向槽,22—长圆孔,23—勺盖拉杆,24—推拉钩,25—挂钩;
3—连接套,31—下部,32—上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的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包括勺体1和与之配合的勺盖2,所述勺体1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有若干个圆形孔11,其特征是:
所述勺盖2的中部设有导向槽21;一勺盖拉杆23的前端与所述勺盖2的边缘相连,所述导向槽2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勺盖拉杆23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勺盖拉杆23的中心线与所述勺盖2的中心线垂直;
一勺体杆13的前端与所述勺体1的口部边缘相连,并且勺体杆的中心线与勺体的中心线垂直;
所述勺盖2与所述勺体1的口部对应重合,所述勺盖拉杆23重叠在所述勺体杆13上,通过两个连接套3配合连接在一起;
一T形限位销12的竖直部分穿过所述勺盖2上的导向槽22固定连接在所述勺体杆13与勺体1口部的连接处,并且所述T形限位销12的竖直部分与勺体的中心线平行、平直部分与勺体杆的中心线垂直,并挡住勺盖。
在所述勺盖拉杆23的后部设有两个推拉钩24和一个挂钩25。设置两个推拉钩以便轻松开启或关闭勺盖,设置一个挂钩以便于不用时悬挂。
在所述勺体杆13的后端设有勺柄14。以方便食用人操作。
在所述勺盖2的导向槽22的两侧至少设有一个长圆孔22。以便火锅汤料进入勺体内。
所述连接套3的断面呈倒圆角的三角形,所述连接套3的下部31与所述勺体杆13配合连接、上部32与所述勺盖杆23滑动配合。
在中火锅汤煮食材时,食用人只需用手握住勺柄,食指勾住一个推拉钩将勺盖向后拉动,勺盖上的导向槽沿着T形限位销的竖直部分向后平移,使勺盖开启,放入需要汤煮的食材后,食用人只需用食指向前推动推拉钩,使勺盖关闭,即可放入火锅中汤煮食材;当食材汤煮好之后,食用人按上述操作开启勺盖,将汤煮好的食材倒入调料碗中,由于勺盖从勺体的口部平移开启,对勺体的口部没有遮挡,所以,不影响食材倒入调料碗中。
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勺体1的侧壁上设有多条横向的长条孔15、底部设有若干个圆形孔11,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勺体的侧壁上设置多条横向的长条孔,有利于火锅汤料进入勺体内。
实施例三: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勺体1的结构为丝网16,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勺体采用丝网结构,使勺体内的食材与火锅汤料充分接触,汤煮的食材更入味。
Claims (7)
1.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包括勺体(1)和与之配合的勺盖(2),所述勺体(1)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有若干个圆形孔(11),其特征是:
所述勺盖(2)的中部设有导向槽(21);一勺盖拉杆(23)的前端与所述勺盖(2)的边缘相连,所述导向槽(2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勺盖拉杆(23)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勺盖拉杆(23)的中心线与所述勺盖(2)的中心线垂直;
一勺体杆(13)的前端与所述勺体(1)的口部边缘相连,并且勺体杆的中心线与勺体的中心线垂直;
所述勺盖(2)与所述勺体(1)的口部对应重合,所述勺盖拉杆(23)重叠在所述勺体杆(13)上,通过两个连接套(3)配合连接在一起;
一T形限位销(12)的竖直部分穿过所述勺盖(2)上的导向槽(21)固定连接在所述勺体杆(13)与勺体(1)口部的连接处,并且所述T形限位销(12)的竖直部分与勺体的中心线平行、平直部分与勺体杆的中心线垂直,并挡住勺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特征是:在所述勺盖拉杆(23)的后部设有两个推拉钩(24)和一个挂钩(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特征是:在所述勺体杆(13)的后端设有勺柄(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特征是:在所述勺盖(2)的导向槽(21)的两侧至少设有一个长圆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套(3)的断面呈倒圆角的三角形,所述连接套(3)的下部(31)与所述勺体杆(13)配合连接、上部(32)与所述勺盖拉杆(23)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特征是:所述勺体(1)的侧壁上设有多条横向的长条孔(15)、底部设有若干个圆形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其特征是:所述勺体(1)的结构为丝网(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2816.5U CN211933777U (zh) | 2020-02-11 | 2020-02-11 | 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2816.5U CN211933777U (zh) | 2020-02-11 | 2020-02-11 | 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33777U true CN211933777U (zh) | 2020-11-17 |
Family
ID=73172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62816.5U Active CN211933777U (zh) | 2020-02-11 | 2020-02-11 | 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33777U (zh) |
-
2020
- 2020-02-11 CN CN202020162816.5U patent/CN2119337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33777U (zh) | 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推拉式漏勺 | |
CN201320083Y (zh) | 火锅锅具 | |
CN211933778U (zh) | 一种火锅汤煮食材的剪刀式漏勺 | |
CN207679295U (zh) | 一种旋转升降式多用火锅 | |
CN208510649U (zh) | 一种新型可加热分离型升降火锅 | |
CN102078153A (zh) | 用于火锅的漏勺 | |
CN201143089Y (zh) | 火锅漏勺 | |
CN209107096U (zh) | 一种锅具 | |
CN210930985U (zh) | 方便滤油的煎锅 | |
CN201108273Y (zh) | 卡接式火锅勺 | |
CN102138755A (zh) | 面捞 | |
CN203328576U (zh) | 多功能锅铲 | |
CN202698935U (zh) | 一种漏勺 | |
CN208371626U (zh) | 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 | |
CN217592537U (zh) | 制作菜肴汤汁的蒸汽汽煲罐 | |
CN2186015Y (zh) | 带挂钩的火锅涮勺 | |
CN206933940U (zh) | 一种升降式火锅 | |
CN211749132U (zh) | 一种火锅勺 | |
CN111758917A (zh) | 一种煨牛肉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3696589U (zh) | 粥汤骨料分隔锅中锅 | |
CN201948861U (zh) | 面捞 | |
CN219147330U (zh) | 一种具有生熟分离和滤汤功能的火锅 | |
CN215424120U (zh) | 一种电热汤锅 | |
CN210961437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9353584U (zh) | 一种多功能锅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