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71626U - 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71626U CN208371626U CN201820051264.3U CN201820051264U CN208371626U CN 208371626 U CN208371626 U CN 208371626U CN 201820051264 U CN201820051264 U CN 201820051264U CN 208371626 U CN208371626 U CN 2083716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frying pan
- handle
- ontology
- baff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4348 Perilla frutesce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24853 Perilla frutesc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属于锅具技术领域,包括煎锅本体和两个把手,煎锅本体的前端面中部和后端面中部均设置有把手连接处,把手连接处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一,两个所述把手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上设置有通孔二,把手与所述把手连接处之间通过定位销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进行连接,煎锅本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滤油部和挡板,所述滤油部包括封盖和滤油板,滤油板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滤油孔,挡板位于所述滤油部的右侧,煎锅本体的右侧面设置为向右倾斜的斜面。本实用新型使煎锅使用的更加方便,而且还具有滤油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属于锅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烹饪用具,常用的锅具根据烹饪方式和烹饪食物的种类的不同可分为许多中不同类型的锅,如方盘、煎锅、煎盘、奶锅、汤锅等等,其中煎锅在近几年逐渐进入厨房,主要用于烹饪牛排、煎煮鱼类等扁条形或片状的食物,其体积小,操作轻便,深受人们的喜爱。煎锅通常是用来煎炸食物,因此煎锅内会有较多的油,在取出煎炸好的食物时,通常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滤油,避免食物内的含油量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包括煎锅本体和两个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本体的前端面中部和后端面中部均设置有把手连接处,所述把手连接处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一,两个所述把手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通孔二,所述把手与所述把手连接处之间通过定位销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进行连接,所述把手与把手连接处之间可进行旋转,所述煎锅本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滤油部和挡板,所述滤油部包括封盖和滤油板,所述封盖焊接在所述煎锅本体的上端,所述滤油板位于所述封盖的右侧下端,所述滤油板的上端与所述封盖铰接,所述滤油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煎锅本体的底面垂直设置,所述滤油板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滤油孔,多个所述滤油孔水平布置,多个所述滤油孔均为锥形通孔,所述滤油孔的右侧直径大于左侧直径,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滤油部的右侧,所述煎锅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对应挡板的位置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煎锅本体的底部对应挡板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煎锅本体的右侧面设置为向右倾斜的斜面。
通过上述方案:在煎锅本体的两侧设置把手,是用来方便煎锅本体的使用,通常煎锅本体上都是设置有一个把手,而有时当煎锅本体内所煎炸的食物量较多时,单个把手就不方便人们端持煎锅本体,所以本实用新型在煎锅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把手,并且把手与煎锅本体之间是可拆卸的,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一个把手还是两个把手,因为把手与把手连接处之间可进行旋转,所以人们在使用两个两个把手端持煎锅本体时可将两个把手旋转朝向自己,这样端持煎锅本体更加方便,而且煎锅本体距离身体也会远一些,避免煎锅本体内的油溅到身体上;在煎锅本体内设置滤油部和挡板是用来方便食物加工完成之后油与食物的分离,当食物加工完成后,将挡板向上拉起,然后将煎锅本体的右端翘起,此时煎锅本体内的食物与油都会向左滑动,油能够顺着滤油孔进入到滤油部内,一段时间后,将挡板向下移动,此时油与食物之间会被挡板所阻隔分开来,此时再将食物取出,煎锅本体的右侧面设置为斜面是方便食物从右侧面位置倒出来,将滤油孔设置为右侧直径大于左侧直径的锥形通孔,这样方便油进去,而油出来的速度就会比较慢,而且滤油板与封盖铰接,当煎锅使用后,方便对滤油部内部的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隔热手柄套。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与滤油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cm。
作为优选:所述煎锅本体的底面设置有防滑花纹。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上端设置有拿持部。
作为优选:所述拿持部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煎锅本体的上端面。
通过上述方案,隔热手柄套是用来方便人们拿持把手,避免在煎锅使用时烫伤手部,防滑花纹的设置是使煎锅本体的下端面防滑效果更好,拿持部的设置是方便挡板的上下调节,设置拿持部的上端面不高于煎锅本体的上端面,是为了避免拿持部过高而导致锅盖盖不上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滤油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包括煎锅本体1和两个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本体1的前端面中部和后端面中部均设置有把手连接处3,所述把手连接处3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一,两个所述把手2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接部4,所述卡接部4上设置有通孔二,所述把手2与所述把手连接处3之间通过定位销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进行连接,所述把手2与把手连接处3之间可进行旋转,所述煎锅本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滤油部5和挡板6,所述滤油部5包括封盖7和滤油板8,所述封盖7焊接在所述煎锅本体1的上端,所述滤油板8位于所述封盖7 的右侧下端,所述滤油板8的上端与所述封盖7铰接,所述滤油板8的下端面与所述煎锅本体1的底面垂直设置,所述滤油板8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滤油孔9,多个所述滤油孔9水平布置,多个所述滤油孔9均为锥形通孔,所述滤油孔9的右侧直径大于左侧直径,所述挡板6 位于所述滤油部5的右侧,所述煎锅本体1的前端和后端对应挡板6的位置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煎锅本体1的底部对应挡板6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煎锅本体1的右侧面设置为向右倾斜的斜面。
通过上述方案:在煎锅本体1的两侧设置把手2,是用来方便煎锅本体1的使用,通常煎锅本体1上都是设置有一个把手2,而有时当煎锅本体1内所煎炸的食物量较多时,单个把手2就不方便人们端持煎锅本体1,所以本实用新型在煎锅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把手2,并且把手2与煎锅本体1之间是可拆卸的,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一个把手2还是两个把手2,因为把手2与把手连接处3之间可进行旋转,所以人们在使用两个两个把手2端持煎锅本体1时可将两个把手2旋转朝向自己,这样端持煎锅本体1更加方便,而且煎锅本体1 距离身体也会远一些,避免煎锅本体1内的油溅到身体上;在煎锅本体1内设置滤油部5和挡板6是用来方便食物加工完成之后油与食物的分离,当食物加工完成后,将挡板6向上拉起,然后将煎锅本体1的右端翘起,此时煎锅本体1内的食物与油都会向左滑动,油能够顺着滤油孔9进入到滤油部5内,一段时间后,将挡板6向下移动,此时油与食物之间会被挡板6所阻隔分开来,此时再将食物取出,煎锅本体1的右侧面设置为斜面是方便食物从右侧面位置倒出来,将滤油孔9设置为右侧直径大于左侧直径的锥形通孔,这样方便油进去,而油出来的速度就会比较慢,而且滤油板8与封盖7铰接,当煎锅使用后,方便对滤油部5内部的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2上设置有隔热手柄套10。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6与滤油板8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cm。
作为优选:所述煎锅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防滑花纹。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6的上端设置有拿持部。
作为优选:所述拿持部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煎锅本体1的上端面。
通过上述方案,隔热手柄套10是用来方便人们拿持把手2,避免在煎锅使用时烫伤手部,防滑花纹的设置是使煎锅本体1的下端面防滑效果更好,拿持部的设置是方便挡板6的上下调节,设置拿持部的上端面不高于煎锅本体1的上端面,是为了避免拿持部过高而导致锅盖盖不上的状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包括煎锅本体和两个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本体的前端面中部和后端面中部均设置有把手连接处,所述把手连接处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一,两个所述把手的一侧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通孔二,所述把手与所述把手连接处之间通过定位销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进行连接,所述把手与把手连接处之间可进行旋转,所述煎锅本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滤油部和挡板,所述滤油部包括封盖和滤油板,所述封盖焊接在所述煎锅本体的上端,所述滤油板位于所述封盖的右侧下端,所述滤油板的上端与所述封盖铰接,所述滤油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煎锅本体的底面垂直设置,所述滤油板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滤油孔,多个所述滤油孔水平布置,多个所述滤油孔均为锥形通孔,所述滤油孔的右侧直径大于左侧直径,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滤油部的右侧,所述煎锅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对应挡板的位置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煎锅本体的底部对应挡板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煎锅本体的右侧面设置为向右倾斜的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隔热手柄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滤油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本体的底面设置有防滑花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上端设置有拿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持部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煎锅本体的上端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51264.3U CN208371626U (zh) | 2018-01-12 | 2018-01-12 | 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51264.3U CN208371626U (zh) | 2018-01-12 | 2018-01-12 | 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71626U true CN208371626U (zh) | 2019-01-15 |
Family
ID=64979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5126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71626U (zh) | 2018-01-12 | 2018-01-12 | 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716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48158A (zh) * | 2019-09-19 | 2019-11-15 | 赫章县光明铁锅加工厂 | 过滤式炒菜锅 |
-
2018
- 2018-01-12 CN CN201820051264.3U patent/CN2083716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48158A (zh) * | 2019-09-19 | 2019-11-15 | 赫章县光明铁锅加工厂 | 过滤式炒菜锅 |
CN110448158B (zh) * | 2019-09-19 | 2020-12-25 | 赫章县光明铁锅加工厂 | 过滤式炒菜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14735U (zh) | 多功能火锅盘 | |
CN208371626U (zh) | 一种可以滤油的煎锅 | |
CN108814278B (zh) | 一种汤煮餐饮加工装置 | |
CN210930842U (zh) |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药膳锅 | |
CN202122468U (zh) | 一种多功能便利锅 | |
CN205493503U (zh) | 一种带锅具升降功能的火锅炉 | |
CN204233008U (zh) | 多功能铲 | |
CN210043742U (zh) | 火锅锅具 | |
CN208510649U (zh) | 一种新型可加热分离型升降火锅 | |
CN203709744U (zh) | 一种清洁挂勺 | |
CN202262352U (zh) | 一种电炸炉 | |
CN209058916U (zh) | 一种新型煎锅 | |
CN205359199U (zh) | 一种漏勺高度可调的麻辣烫烹具 | |
CN206933940U (zh) | 一种升降式火锅 | |
CN207561721U (zh) | 具有调料杯的锅 | |
CN218943031U (zh) | 一种铸铁搪瓷平底锅 | |
CN205041234U (zh) | 一种防油溅锅盖 | |
CN220459212U (zh) | 一种烧烤火锅一体的器皿 | |
CN205410930U (zh) | 汉堡的活动支架烤盘 | |
CN211022164U (zh) | 一种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 | |
CN205410938U (zh) | 一种加工汉堡的滑槽烤盘 | |
CN205433466U (zh) | 一种漏勺 | |
CN209106948U (zh) | 一种具有浇注槽的锅具 | |
CN103381050A (zh) | 锅盖式无油烟炒菜机及一种悬挂式翻炒器炒菜方法 | |
CN214964457U (zh) | 一种方便沥水的锅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