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3584U - 一种多功能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锅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53584U CN219353584U CN202320683211.4U CN202320683211U CN219353584U CN 219353584 U CN219353584 U CN 219353584U CN 202320683211 U CN202320683211 U CN 202320683211U CN 219353584 U CN219353584 U CN 2193535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handle
- tray
- pot body
- multifunct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锅具,属于厨具技术领域,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开设有第一放置空间,所述锅体顶部开口边缘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锅体的缺口设置有水平的托盘,所述托盘沿背离锅体中心的方向延长,所述托盘开设有第二放置空间,所述第一放置空间与第二放置空间相连通,所述锅盖与锅体的开口形状一致,所述锅盖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空间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中的炒锅不仅节省了厨房的空间,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炒锅的功能更加丰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锅具。
背景技术
炒锅是一种常见的烹饪一种,其特征为顶部开口大,圆底。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材,也可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
对于现有的炒锅来说,一般是由锅体、锅盖和把手组成,在使用炒锅时,预先将食材及配料备齐,然后分别将其置入锅体内进行加热翻炒。
发明人认为,在备菜和烹饪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碗具对食材进行盛装,碗具占用了大量的外部空间,同时传统的炒锅无法解决非同时烹饪食材的放置问题,因此,亟需发明一种多功能锅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锅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锅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开设有第一放置空间,所述锅体顶部开口边缘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锅体的缺口设置有水平的托盘,所述托盘沿背离锅体中心的方向延长,所述托盘开设有第二放置空间,所述第一放置空间与第二放置空间相连通,所述锅盖与锅体的开口形状一致,所述锅盖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空间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锅体周向侧壁设置有水平的锅柄和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锅体远离锅柄的一端侧壁,所述锅柄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把手的中心轴线方向呈非一致关系。
优选的,所述托盘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托盘与锅体为一体成型式。
优选的,所述锅柄远离锅体的一端设置有挂孔柄,所述把手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锅盖包括玻璃、包边部和握把,所述包边部与锅体的开口形状一致,所述玻璃固定设置于包边部的顶部,所述握把设置于玻璃上。
优选的,所述包边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空间的厚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托盘,位于锅体的第一放置空间和位于托盘的第二放置空间呈相连通的状态,在烹饪过程中,可将配菜放置于托盘上,待需要添加托盘中的食材时,即可将托盘上的食材拨入锅体内,从而节省了厨房的空间,丰富了炒锅的功能。
2.通过设置锅柄和把手,且把手设置于锅体远离锅柄的一端侧壁,锅柄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把手的中心轴线方向并不相同,此结构方便了使用者的倾倒动作,使得使用者将食材倒出时更加省力,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锅盖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俯视状态下炒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锅体;11、第一放置空间;12、缺口;13、锅柄;131、挂孔柄;14、把手;141、防滑套;2、锅盖;21、玻璃;22、包边部;23、握把;3、托盘;31、第二放置空间;32、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锅具。参照图1和图2,包括锅体1和锅盖2,锅体1包括有第一放置空间11,锅体1顶部的开口呈圆形,且锅体1顶部开口边缘的位置开设有缺口12,锅体1的缺口12设置有水平的托盘3,托盘3沿背离锅体1中心的方向延长,托盘3包括有第二放置空间31,在打开锅盖2的状态下,第一放置空间11与第二放置空间31呈连通的状态,锅盖2与锅体1的开口形状一致且匹配,锅盖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空间31的厚度。将预先准备的食材放置于托盘3上,待需要添加托盘3中的食材时,即可将托盘3上的食材拨入锅体1内,从而节省了厨房的空间,丰富了炒锅的功能
参照图2,托盘3与锅体1为一体成型式,因此增强了炒锅整体的强度,延长了炒锅的使用寿命,托盘3表面开设有防滑纹32,以增强托盘3表面与食材之间的摩擦力。
参照图1和图3,锅体1周向侧壁连接有水平的锅柄13和把手14,把手14连接于锅体1远离锅柄13的一端侧壁,且锅柄13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把手14的中心轴线方向呈非一致关系,即锅柄13与锅体1的连接点与把手14与锅体1的连接点为非对称关系,此结构的设计方便了使用者的倾倒动作,使得使用者将食材倒出时更加省力;锅柄13远离锅体1的一端设置有挂孔柄131,以方便使用者对锅体1进行收纳整理,把手14套设有防滑套141,增强了使用者与把手14的摩擦力。
参照图1和图2,锅盖2包括玻璃21、包边部22和握把23,包边部22与锅体1的开口形状一致且匹配,玻璃21固定连接于包边部22的顶部,握把23固定连接与玻璃21上,包边部2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空间31的厚度,即锅盖2放置于锅体1开口的状态下时,包边部22的底端位于托盘3的下方,从而减少托盘3上的食材误入至锅体1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锅具的实施原理:
通过在锅体1开口顶部的边缘处开设缺口12,并在缺口12处设置用于放置食材的托盘3,将位于锅体1的第一放置空间11和位于托盘3的第二放置空间31呈相连通的状态,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可将配菜放置于托盘3上,待需要添加托盘3中的食材时,即可将托盘3上的食材拨入锅体1内;通过设置握柄和把手14,且握柄和把手14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把手14的中心轴线方向呈非一致关系,从而使用者将食材倒出时更加省力,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本申请的炒锅不仅使用方便,还节省了厨房的空间,丰富了炒锅的功能。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和锅盖(2),所述锅体(1)开设有第一放置空间(11),所述锅体(1)顶部开口边缘的位置开设有缺口(12),所述锅体(1)的缺口(12)设置有水平的托盘(3),所述托盘(3)沿背离锅体(1)中心的方向延长,所述托盘(3)开设有第二放置空间(31),所述第一放置空间(11)与第二放置空间(31)相连通,所述锅盖(2)与锅体(1)的开口形状一致,所述锅盖(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空间(31)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周向侧壁设置有水平的锅柄(13)和把手(14),所述把手(14)设置于锅体(1)远离锅柄(13)的一端侧壁,所述锅柄(13)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把手(14)的中心轴线方向呈非一致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表面开设有防滑纹(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与锅体(1)为一体成型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柄(13)远离锅体(1)的一端设置有挂孔柄(131),所述把手(14)套设有防滑套(1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包括玻璃(21)、包边部(22)和握把(23),所述包边部(22)与锅体(1)的开口形状一致,所述玻璃(21)固定设置于包边部(22)的顶部,所述握把(23)设置于玻璃(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部(2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空间(31)的厚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83211.4U CN219353584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多功能锅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83211.4U CN219353584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多功能锅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53584U true CN219353584U (zh) | 2023-07-18 |
Family
ID=8713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83211.4U Active CN219353584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多功能锅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53584U (zh) |
-
2023
- 2023-03-24 CN CN202320683211.4U patent/CN2193535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353584U (zh) | 一种多功能锅具 | |
CN201286610Y (zh) | 易翻炒锅 | |
CN202086307U (zh) | 新型锅盖 | |
CN208658654U (zh) | 一锅多用功能煮食锅 | |
CN207023907U (zh) | 内胆升降便捷火锅 | |
CN205658756U (zh) | 一种可用于加热所容纳物品的定制非定制容器及相关装置套件器皿 | |
CN206324715U (zh) | 一种烹饪用具 | |
CN215016029U (zh) | 一种锅具 | |
CN218606132U (zh) | 电饭煲电压力锅衬套式蒸笼 | |
CN202086282U (zh) | 一种多功能傻瓜蒸蛋锅 | |
CN211511416U (zh) | 一种新型的套锅 | |
CN216569510U (zh) | 一种套装多用锅 | |
CN2582498Y (zh) | 方便炒锅 | |
CN209846758U (zh) | 一种防烫陶瓷碗 | |
CN217792500U (zh) | 可视煲体及电饭煲 | |
CN215533555U (zh) | 一种长柄锅 | |
CN220192749U (zh) | 一种带升降支架的蒸鱼锅 | |
CN221012857U (zh) | 一种组合厨具 | |
CN203709744U (zh) | 一种清洁挂勺 | |
CN212140198U (zh) | 一种多功能锅 | |
CN211432590U (zh) | 一种堆叠收纳组合厨具 | |
CN214510806U (zh) | 一种双体炒锅 | |
CN212415451U (zh) | 一种锅具 | |
CN201211109Y (zh) | 具有组合式煮锅的炒锅组合结构 | |
CN2203110Y (zh) | 电饭锅蒸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