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5518U - 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25518U CN211725518U CN201922306480.5U CN201922306480U CN211725518U CN 211725518 U CN211725518 U CN 211725518U CN 201922306480 U CN201922306480 U CN 201922306480U CN 211725518 U CN211725518 U CN 2117255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put shaft
- bearing
- grudging post
- motor
- driving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具体涉及混料设备领域,包括支撑架、立架,立架的数量为两个,右侧立架的侧面安装有电机架,立架的相对面转动安装有转动板,电机架的顶面安装有共轴反转机构、电机,立架相对面的外侧安装有轴承座,共轴反转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的表面安装有搅拌螺带,转动板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搅拌筒。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卧式筒体进行搅拌混合,卧式筒体可开设更大的入料口与出料口具有上料下料简单快捷的优点,另外卧式筒体的搅拌机构受重力影响较小,彻底避免了出现上下分区的现象且不会出现损失电机转速换取扭矩的情况,能够大大提高搅拌混合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
背景技术
混料设备是由一个水平旋转的容器和旋转的立式搅拌叶片等组成,成型料搅拌时,容器向左转,叶片向右转,由于逆流的作用,成型料各颗粒间运动方向交叉,互相接触的机会增多,逆流混料机对料的挤压力小,发热量低,搅拌效率高,混料较为均匀。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694405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循环式饲料加工用混合设备,包括壳体、电机、进料斗、底座和底板;所述壳体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壳体与底板之间固定底座,底座位于壳体底部的右半部,进料斗连通在壳体侧壁的上端;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伸入到壳体内,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底部,传动轴位于壳体的中心轴上;在壳体内同轴固定有竖直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壳体内通过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分隔为内侧的上升腔和外侧的落料腔,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旋绞龙,所述第一筒体的上端侧壁上嵌入有挤料段,落料腔的中部连通有向外的扩展腔;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对应的传动轴上固定有水平的连杆,连杆的另外一端伸出上升腔进入到落料腔中,在连杆的末端上固定有竖直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外侧壁上从上向下均匀固定有若干个网板,网板位扇形结构,网板伸入到扩展腔中,扩展腔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凸起;所述落料腔的底部固定有导料块,导料块内侧低于外侧;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朝下的下料口,下料口上盖有密封盖,在下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的接料盘,接料盘的中心轴上固定有竖直的转轴,转轴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在接料盘的上表面边缘上固定有向上的挡料板;在所述落料腔对应的壳体顶部连通有吸尘管。但是现有的循环式饲料加工用混合设备还存在着功能不全面,不方便掌控混合比例和不方便观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65794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循环式饲料加工用混合设备,参考说明书附图5,该申请中通过分隔板、挡板、插板孔和把手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掌握饲料混合比例,使饲料混合更均匀。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由于该混合设备采用立式筒体,上下的物料容易出现分层必须通过循坏设备进行上下层物料循环,结构复杂导致该混料设备出错率高使用寿命下降;由于采用立式筒体,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物料受重力影响下沉,物料全部集中在筒体底部,由于距离电机距离较远容易造成电机卡死,一般需要大扭矩的减速箱和电机才能带动,这势必造成了搅拌旋转速度减慢,从而导致搅拌速率变慢,另一方面竖直筒体由于上下料一般设计在筒体上下两端导致上下料困难。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混合充分使用寿命长的多功能混料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过采用卧式筒体进行搅拌混合,卧式筒体可开设更大的入料口与出料口具有上料下料简单快捷的优点,另外卧式筒体的搅拌机构受重力影响较小,彻底避免了出现上下分区的现象且不会出现损失电机转速换取扭矩的情况,能够大大提高搅拌混合的工作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共轴反转机构,利用同一动力机构实现多搅拌叶的反向旋转,双向旋转机构的设计使得物料搅拌混合使得对流方向得多向性,可物料之间进行充分对流混合,彻底避免了物料部分结团的现象,可进一步减小搅拌叶面积,配合搅拌螺带的设置使得搅拌装置不易卡死,电机可持续工作,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包括支撑架、立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立架的一侧,所述立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立架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架,所述立架的相对面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电机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共轴反转机构、电机,所述立架相对面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共轴反转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螺带,所述转动板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搅拌筒,所述搅拌螺带位于搅拌筒的内部,所述搅拌筒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出料口,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端部穿出立架并转动安装有减震轴承箱。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轴承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减震弹簧,所述第一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套接于轴承的内侧,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减震弹簧均匀分布于轴承的周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减震轴承箱的内侧以及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由轴承以及焊接于轴承两侧的钢板支撑件构成,所述轴承座通过支撑件与立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的轴承套接于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的表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共轴反转机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入料口、出料口的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外部电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螺带为螺带式搅拌叶,所述搅拌螺带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部与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的外侧焊接,所述搅拌螺带为低碳钢材质构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共轴反转机构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侧壁转动安装有传动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输出轴套接于第一输出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反转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轮、传动轮、反转轮位于齿轮箱的内部,所述主动轮、反转轮分别位于传动轮的两侧,所述主动轮、反转轮与传动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卧式筒体进行搅拌混合,卧式筒体可开设更大的入料口与出料口具有上料下料简单快捷的优点,另外卧式筒体的搅拌机构受重力影响较小,彻底避免了出现上下分区的现象且不会出现损失电机转速换取扭矩的情况,能够大大提高搅拌混合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共轴反转机构,利用同一动力机构实现多搅拌叶的反向旋转,双向旋转机构的设计使得物料搅拌混合使得对流方向得多向性,可物料之间进行充分对流混合,彻底避免了物料部分结团的现象,可进一步减小搅拌叶面积,配合搅拌螺带的设置使得搅拌装置不易卡死,电机可持续工作,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共轴反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轴承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比文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支撑架;2、立架;3、减震轴承箱;31、轴承;32、减震弹簧;4、轴承座;5、转动板;6、搅拌筒;7、入料口;8、第一输出轴;9、第二输出轴;10、搅拌螺带;11、共轴反转机构;111、齿轮箱;112、主动轮;113、传动轮;114、反转轮;12、电机;13、电机架;1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包括支撑架1、立架2,支撑架 1固定安装于立架2的一侧,立架2的数量为两个,立架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架13,立架2的相对面转动安装有转动板5,电机架1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共轴反转机构11、电机12,立架2相对面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4,共轴反转机构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轴8、第二输出轴9,第一输出轴8、第二输出轴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螺带10,转动板5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搅拌筒6,搅拌螺带10位于搅拌筒6的内部,搅拌筒6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入料口7、出料口14,第一输出轴8的端部穿出立架2并转动安装有减震轴承箱3。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采用卧式筒体进行搅拌混合,卧式筒体可开设更大的入料口7与出料口14具有上料下料简单快捷的优点,另外卧式筒体的搅拌机构受重力影响较小,彻底避免了出现上下分区的现象且不会出现损失电机12转速换取扭矩的情况,能够大大提高搅拌混合的工作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共轴反转机构11,利用同一动力机构实现多搅拌叶的反向旋转,双向旋转机构的设计使得物料搅拌混合使得对流方向得多向性,可物料之间进行充分对流混合,彻底避免了物料部分结团的现象,可进一步减小搅拌叶面积,配合搅拌螺带10的设置使得搅拌装置不易卡死,电机可持续工作,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中,减震轴承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31、减震弹簧32,第一输出轴8的端部固定套接于轴承31的内侧,减震弹簧32的数量为若干个,减震弹簧32均匀分布于轴承31的周侧,减震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减震轴承箱3 的内侧以及轴承31的外侧固定连接,实现搅拌转轴的减震,降低装置晃动。
其中,轴承座4由轴承以及焊接于轴承两侧的钢板支撑件构成,轴承座4 通过支撑件与立架2的侧面固定连接,轴承座4的轴承套接于第一输出轴8、第二输出轴9的表面,实现搅拌转轴的固定。
其中,电机12的输出端与共轴反转机构1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电机12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入料口7、出料口14的内部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外部电源,实现该装置的电路控制。
其中,搅拌螺带10为螺带式搅拌叶,搅拌螺带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的另一端部与第一输出轴8、第二输出轴9的外侧焊接,搅拌螺带10为低碳钢材质构件,搅拌螺带10的设置使得搅拌装置不易卡死,电机可持续工作。
其中,共轴反转机构11包括齿轮箱111,齿轮箱111的侧壁转动安装有传动轮113,第二输出轴9为空心结构,第二输出轴9套接于第一输出轴8的外侧,第一输出轴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主动轮112,第二输出轴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反转轮114,实现同一驱动装置的双旋转方向。
其中,主动轮112、传动轮113、反转轮114位于齿轮箱111的内部,主动轮112、反转轮114分别位于传动轮113的两侧,主动轮112、反转轮114 与传动轮113相啮合,双向旋转机构的设计使得物料搅拌混合使得对流方向得多向性,可物料之间进行充分对流混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首先将物料通过入料口7进行上料,关闭入料口7的电磁阀,开启电源利用电机12带动搅拌螺带10,在搅拌筒6内进行旋转混合物料,通过采用卧式筒体进行搅拌混合,卧式筒体可开设更大的入料口7与出料口14具有上料下料简单快捷的优点,另外卧式筒体的搅拌机构受重力影响较小,彻底避免了出现上下分区的现象且不会出现损失电机12转速换取扭矩的情况,能够大大提高搅拌混合的工作效率;另外,通过设置共轴反转机构11,利用同一动力机构实现多搅拌叶的反向旋转,双向旋转机构的设计使得物料搅拌混合使得对流方向得多向性,可物料之间进行充分对流混合,彻底避免了物料部分结团的现象,可进一步减小搅拌叶面积,配合搅拌螺带10的设置使得搅拌装置不易卡死,电机可持续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包括支撑架(1)、立架(2),所述支撑架(1)固定安装于立架(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立架(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架(13),所述立架(2)的相对面转动安装有转动板(5),所述电机架(1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共轴反转机构(11)、电机(12),所述立架(2)相对面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4),所述共轴反转机构(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轴(8)、第二输出轴(9),所述第一输出轴(8)、第二输出轴(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螺带(10),所述转动板(5)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搅拌筒(6),所述搅拌螺带(10)位于搅拌筒(6)的内部,所述搅拌筒(6)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入料口(7)、出料口(14),所述第一输出轴(8)的端部穿出立架(2)并转动安装有减震轴承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轴承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31)、减震弹簧(32),所述第一输出轴(8)的端部固定套接于轴承(31)的内侧,所述减震弹簧(32)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减震弹簧(32)均匀分布于轴承(31)的周侧,所述减震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减震轴承箱(3)的内侧以及轴承(31)的外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4)由轴承以及焊接于轴承两侧的钢板支撑件构成,所述轴承座(4)通过支撑件与立架(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4)的轴承套接于第一输出轴(8)、第二输出轴(9)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与共轴反转机构(1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入料口(7)、出料口(14)的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外部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螺带(10)为螺带式搅拌叶,所述搅拌螺带(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部与第一输出轴(8)、第二输出轴(9)的外侧焊接,所述搅拌螺带(10)为低碳钢材质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轴反转机构(11)包括齿轮箱(111),所述齿轮箱(111)的侧壁转动安装有传动轮(113),所述第二输出轴(9)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输出轴(9)套接于第一输出轴(8)的外侧,所述第一输出轴(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主动轮(112),所述第二输出轴(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反转轮(1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12)、传动轮(113)、反转轮(114)位于齿轮箱(111)的内部,所述主动轮(112)、反转轮(114)分别位于传动轮(113)的两侧,所述主动轮(112)、反转轮(114)与传动轮(113)相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06480.5U CN211725518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06480.5U CN211725518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25518U true CN211725518U (zh) | 2020-10-23 |
Family
ID=72870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06480.5U Active CN211725518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255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7580A (zh) * | 2021-09-29 | 2021-12-21 | 沈阳光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分区搅拌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22306480.5U patent/CN2117255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7580A (zh) * | 2021-09-29 | 2021-12-21 | 沈阳光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分区搅拌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
CN113817580B (zh) * | 2021-09-29 | 2023-08-22 | 沈阳光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分区搅拌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725518U (zh) | 一种多功能混料设备 | |
CN207941458U (zh) | 一种高效的材料加工用卧式搅拌机 | |
CN211302838U (zh) | 一种高效饲料添加剂混合装置 | |
CN220460460U (zh) | 一种扰动搅拌轴 | |
CN112156701A (zh) | 一种润滑油加工用机械搅拌装置 | |
CN117258602A (zh) | 一种高性能涂料专用搅拌机 | |
CN216068162U (zh) | 一种改性工程塑料混合机加料装置 | |
CN215611020U (zh) | 一种基于面粉加工用可高效搅拌的配料装置 | |
CN216260323U (zh) | 一种带有辅助上料结构的耐火散装料用行星式搅拌机 | |
CN214416235U (zh) | 一种超细银粉用混合装置 | |
CN214552879U (zh) | 一种高效均匀搅拌的铝粉搅拌装置 | |
CN213440396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 |
CN201816138U (zh) | 砂浆搅拌装置 | |
CN221601934U (zh) | 一种化工安全投料装置 | |
CN214926025U (zh) | 一种高速混合机 | |
CN217531422U (zh) | 一种抽粒机原料混合装置 | |
CN213966613U (zh) | 一种反应釜内料浆搅拌装置 | |
CN220657525U (zh) | 一种反应釜 | |
CN220589750U (zh) | 一种矿粉混合设备 | |
CN219232110U (zh) | 一种颗粒料高速混合机 | |
CN221132230U (zh) | 一种反应釜自动搅拌混合系统 | |
CN213791051U (zh) | 一种粉状营养保健食品混料加工装置 | |
CN219359807U (zh) | 一种建筑砂浆混合搅拌设备 | |
CN214210281U (zh) | 一种稀释剂的混合搅拌装置 | |
CN211134585U (zh) | 一种水产加工用水产筛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