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8880U - 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98880U CN211598880U CN202020280339.2U CN202020280339U CN211598880U CN 211598880 U CN211598880 U CN 211598880U CN 202020280339 U CN202020280339 U CN 202020280339U CN 211598880 U CN211598880 U CN 2115988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collecting
- cup body
- collecting cup
- water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657 drainage wat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83 diese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0190070 Sarracenia purpur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892 electric spa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包括集水杯杯体、加热器和水位传感器,加热器包括底座、加热管,底座中设置有熔断器和温度控制器,底座中设置有加热电源线,底座与底座安装孔之间密封设置,水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集水杯杯体中,水位传感器中设置有传感线,集水杯杯体中设有自动排水装置,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口和电磁阀,集水杯杯体外侧壁的上部沿集水杯杯体的周向设置有一圈凸缘中设置有密封圈,凸缘的外侧壁上沿集水杯杯体的周向设置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螺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集水杯的使用稳定性和可控性,减少了集水杯出现出现故障的现象,同时能够自动排水,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柴油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
背景技术
柴油车具有节能、环保、有劲、安全、耐用等优点。为适应我国节能减排的要求,市场上使用柴油发动机的各种车辆越来越多,然而,在低温季节和地区,柴油粘度变大、流动性变差、雾化效果变差,燃油燃烧不充分,致使滤清器中析蜡和结冰堵塞滤网,管路等,容易造成启动困难、行车中突然熄火等故障,另外,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柴油中含有水分,当温度低于水的凝点时,水就会凝聚结冰,引起油路堵塞,影响到燃油系统正常供油,使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燃油系统部件的损坏,这都对燃油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集水杯包括集水杯杯体、加热器和水位传动器,这种集水杯虽然能够实时监控水位和对集水杯进行加热,但是仍需司机手动进行排水,而手动排水在行车过程中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出现事故的现象,并且对集水杯的加热不可控,同时集水杯与滤清器的配合不够稳定,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可控性高、无需手动排水的自动排水集水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包括集水杯杯体、加热器和水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底座、加热管,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集水杯杯体中,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中,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与加热管串联,所述底座中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加热管并联,所述集水杯杯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的一部分穿出底座安装孔设置在集水杯杯体的外部,所述底座中设置有加热电源线,所述加热电源线的一端与加热管电连接,另一端随着底座的一部分穿出底座安装孔设置在集水杯杯体的外部,所述底座与底座安装孔之间密封设置,所述集水杯杯体的底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安装孔,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集水杯杯体中,另一端穿过水位传感器安装孔后设置在集水杯杯体外,所述水位传感器中设置有传感线,所述传感线的一端与水位传感器电连接,另一端穿出水位传感器安装孔后设置在集水杯杯体的外部,所述集水杯杯体中设置有自动排水装置,所述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口和电磁阀,所述排水口设置在集水杯杯体的底部,所述排水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排水口连通且第一连接部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电磁阀的进水口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排水口和进水口相互连通且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电磁阀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配合固定连接在集水杯杯体上,所述电磁阀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出水口和接线管,所述接线管远离电磁阀的一端设置有ECU接口,所述接线管中设置有电磁阀连接线,所述电磁阀连接线的一端与电磁阀电连接,另一端与ECU接口电连接,所述加热电源线和传感线位于集水杯杯体外的一端穿进接线管且与ECU接口电连接,所述集水杯杯体外侧壁的上部沿集水杯杯体的周向设置有一圈凸缘,所述凸缘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凸缘与集水杯杯体的外侧壁相互配合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凸缘的外侧壁上沿集水杯杯体的周向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竖直贯穿第三连接部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集水杯的过程中,柴油过滤后分离出来的水分渐渐堆积在集水杯杯体的底部,同时加热器启动,加热管温度渐渐提高,集水杯中的水分与加热管交换热量,水分在交换热量后自身的温度提高,避免了低温凝结的现象出现,同时温度控制器能够控制加热器的温度,防止因为热量堆积而出现柴油自燃的现象,同时与加热管串联的熔断器能够在发生短路现象时及时将电路断开,从而防止柴油因电路短路产生的电火花而爆燃的现象出现,在集水杯中的水分渐渐累积,水位线到达水位传感器处,水位传感器感应到水位上升后,将电信号传递给电磁阀,电磁阀在收到电信号后打开,集水杯中的水分由排水口流向电磁阀的出水口并流出,在电磁阀打开一段时间后电磁阀自动关闭,等到下次水位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过来时再次打开,同时,在将集水杯安装到滤清器上时,利用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将第三连接部安装于滤清器的壳体上,所述密封圈与滤清器壳体下表面抵接,拧紧连接螺栓时会使密封圈与滤清器壳体下表面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形成压力密封,可以使滤清器与集水杯之间实现良好的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集水杯的使用稳定性和可控性,减少了集水杯出现出现故障的现象,同时能够自动排水,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管由用作加热源的PTC陶瓷元件、电极和加热管外壳组成,所述PTC陶瓷元件和电极与加热管外壳之间采用绝缘材料进行隔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管加热的过程中,加热方式为内嵌式,传热快、热效率高,避免了外置装置热量浪费的弊端,提高了油路加热的热利用率,同时利用了PTC本身的恒温特性,能够确保温度控制万无一失,采用绝缘材料隔离PTC陶瓷元件和加热管外壳、电极与加热管外壳,减少了电路出现故障的现象,提高了加热过程的稳定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减少了柴油或者水分在集水杯中低温凝结的现象出现,提高了集水杯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排水口中设置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能够过滤水分中的杂质,减少出现因杂质进入电磁阀而将电磁阀堵塞的现象,使用者只需定期清理滤网即可,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集水杯的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集水杯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增加了集水杯杯体的结构强度,减少了集水杯因结构强度低而出现破裂的现象,提高了集水杯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集水杯杯体采用透明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透明集水杯杯体直观的观察到内部水位,方便了使用者检查和维护集水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集水杯杯体、2-加热器、21-底座、22-加热管、23-熔断器、24-温度控制器、25-加热电源线、3-水位传感器、31-传感线、4-排水口、5-电磁阀、6-第一连接部、7-第二连接部、8-出水口、9-接线管、10-ECU接口、11-凸缘、12-密封圈、13-第三连接部、14-连接孔、15-连接螺栓、16-滤网、1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包括集水杯杯体1、加热器2和水位传感器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包括底座21、加热管22,所述底座21固定设置在集水杯杯体1中,所述加热管22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底座21中,所述底座21中设置有熔断器23,所述熔断器23与加热管22串联,所述底座21中设置有温度控制器24,所述温度控制器24与加热管22并联,所述集水杯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21的一部分穿出底座安装孔设置在集水杯杯体1的外部,所述底座21中设置有加热电源线25,所述加热电源线25的一端与加热管22电连接,另一端随着底座21的一部分穿出底座安装孔设置在集水杯杯体1的外部,所述底座21与底座安装孔之间密封设置,所述集水杯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安装孔,所述水位传感器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集水杯杯体1中,另一端穿过水位传感器安装孔后设置在集水杯杯体1外,所述水位传感器3中设置有传感线31,所述传感线31的一端与水位传感器3电连接,另一端穿出水位传感器安装孔后设置在集水杯杯体1的外部,所述集水杯杯体1中设置有自动排水装置,所述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口4和电磁阀5,所述排水口4设置在集水杯杯体1的底部,所述排水口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所述第一连接部6与排水口4连通且第一连接部6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电磁阀5的进水口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7,所述第二连接部7与排水口4和进水口相互连通且第二连接部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电磁阀5通过第一连接部6与第二连接部7相互配合固定连接在集水杯杯体1上,所述电磁阀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出水口8和接线管9,所述接线管9远离电磁阀5的一端设置有ECU接口10,所述接线管9中设置有电磁阀连接线,所述电磁阀连接线的一端与电磁阀5电连接,另一端与ECU接口10电连接,所述加热电源线25和传感线31位于集水杯杯体1外的一端穿进接线管9且与ECU接口10电连接,所述集水杯杯体1外侧壁的上部沿集水杯杯体1的周向设置有一圈凸缘11,所述凸缘11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凸缘11与集水杯杯体1的外侧壁相互配合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密封圈12,所述凸缘11的外侧壁上沿集水杯杯体1的周向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3,所述第三连接部13上设置有竖直贯穿第三连接部13的连接孔14,所述连接孔14中设置有连接螺栓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集水杯的过程中,柴油过滤后分离出来的水分渐渐堆积在集水杯杯体的底部,同时加热器启动,加热管温度渐渐提高,集水杯中的水分与加热管交换热量,水分在交换热量后自身的温度提高,避免了低温凝结的现象出现,同时温度控制器能够控制加热器的温度,防止因为热量堆积而出现柴油自燃的现象,同时与加热管串联的熔断器能够在发生短路现象时及时将电路断开,从而防止柴油因电路短路产生的电火花而爆燃的现象出现,在集水杯中的水分渐渐累积,水位线到达水位传感器处,水位传感器感应到水位上升后,将电信号传递给电磁阀,电磁阀在收到电信号后打开,集水杯中的水分由排水口流向电磁阀的出水口并流出,在电磁阀打开一段时间后电磁阀自动关闭,等到下次水位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过来时再次打开,同时,在将集水杯安装到滤清器上时,利用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将第三连接部安装于滤清器的壳体上,所述密封圈与滤清器壳体下表面抵接,拧紧连接螺栓时会使密封圈与滤清器壳体下表面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形成压力密封,可以使滤清器与集水杯之间实现良好的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集水杯的使用稳定性和可控性,减少了集水杯出现出现故障的现象,同时能够自动排水,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22由用作加热源的PTC陶瓷元件、电极和加热管外壳组成,所述PTC陶瓷元件和电极与加热管外壳之间采用绝缘材料进行隔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管加热的过程中,加热方式为内嵌式,传热快、热效率高,避免了外置装置热量浪费的弊端,提高了油路加热的热利用率,同时利用了PTC本身的恒温特性,能够确保温度控制万无一失,采用绝缘材料隔离PTC陶瓷元件和加热管外壳、电极与加热管外壳,减少了电路出现故障的现象,提高了加热过程的稳定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减少了柴油或者水分在集水杯中低温凝结的现象出现,提高了集水杯的使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4中设置有滤网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能够过滤水分中的杂质,减少出现因杂质进入电磁阀而将电磁阀堵塞的现象,使用者只需定期清理滤网即可,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集水杯的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杯杯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增加了集水杯杯体的结构强度,减少了集水杯因结构强度低而出现破裂的现象,提高了集水杯的使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杯杯体1采用透明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透明集水杯杯体直观的观察到内部水位,方便了使用者检查和维护集水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包括集水杯杯体、加热器和水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底座、加热管,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集水杯杯体中,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中,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与加热管串联,所述底座中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加热管并联,所述集水杯杯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的一部分穿出底座安装孔设置在集水杯杯体的外部,所述底座中设置有加热电源线,所述加热电源线的一端与加热管电连接,另一端随着底座的一部分穿出底座安装孔设置在集水杯杯体的外部,所述底座与底座安装孔之间密封设置,所述集水杯杯体的底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安装孔,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集水杯杯体中,另一端穿过水位传感器安装孔后设置在集水杯杯体外,所述水位传感器中设置有传感线,所述传感线的一端与水位传感器电连接,另一端穿出水位传感器安装孔后设置在集水杯杯体的外部,所述集水杯杯体中设置有自动排水装置,所述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口和电磁阀,所述排水口设置在集水杯杯体的底部,所述排水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排水口连通且第一连接部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电磁阀的进水口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排水口和进水口相互连通且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电磁阀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配合固定连接在集水杯杯体上,所述电磁阀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出水口和接线管,所述接线管远离电磁阀的一端设置有ECU接口,所述接线管中设置有电磁阀连接线,所述电磁阀连接线的一端与电磁阀电连接,另一端与ECU接口电连接,所述加热电源线和传感线位于集水杯杯体外的一端穿进接线管且与ECU接口电连接,所述集水杯杯体外侧壁的上部沿集水杯杯体的周向设置有一圈凸缘,所述凸缘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凸缘与集水杯杯体的外侧壁相互配合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凸缘的外侧壁上沿集水杯杯体的周向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竖直贯穿第三连接部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由用作加热源的PTC陶瓷元件、电极和加热管外壳组成,所述PTC陶瓷元件和电极与加热管外壳之间采用绝缘材料进行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中设置有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杯杯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杯杯体采用透明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80339.2U CN211598880U (zh) | 2020-03-09 | 2020-03-09 | 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80339.2U CN211598880U (zh) | 2020-03-09 | 2020-03-09 | 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98880U true CN211598880U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8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80339.2U Active CN211598880U (zh) | 2020-03-09 | 2020-03-09 | 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9888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4792A (zh) * | 2020-12-30 | 2021-04-27 | 西南医科大学 | 一种集水杯组件及呼吸机 |
-
2020
- 2020-03-09 CN CN202020280339.2U patent/CN2115988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4792A (zh) * | 2020-12-30 | 2021-04-27 | 西南医科大学 | 一种集水杯组件及呼吸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02064B (zh) | 一种集成式滤清器燃油加热及水位传感装置 | |
CN211598880U (zh) | 一种自动排水集水杯 | |
CN106401834A (zh) | 一种柴油发动机低温加热系统 | |
CN110594060A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智能恒温燃油滤清器 | |
CN206409323U (zh) | 集成式燃油加热装置 | |
CN205330845U (zh) | 一种集成式滤清器燃油加热及水位传感装置 | |
CN201273232Y (zh) | 柴油车辆燃油系统自动控温加热装置 | |
CN201021649Y (zh) | 柴油车低温启动燃油加热装置 | |
CN204175487U (zh) | 一种具有加热辅助排水系统的油水分离器 | |
CN112796899A (zh) | 一种燃油滤清器控制装置 | |
CN208936563U (zh) | 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防干烧加热器 | |
CN203035411U (zh) | 远红外电子加热柴油滤清器过滤系统 | |
CN102996306A (zh) | 柴油机燃油过滤器 | |
CN115539267B (zh) | 一种防汽车油路结蜡与采暖兼顾系统及汽车 | |
CN201165921Y (zh) | 电、水加热发动机机油及油箱柴油的装置 | |
CN206144696U (zh) | 一种汽车低温启动运行装置 | |
CN104929580A (zh) | 一种洗井清蜡车及其清蜡方法 | |
CN101793212A (zh) | 智能控制汽车节油器 | |
CN106401812A (zh) |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法兰式集成油量传感器 | |
CN207786012U (zh) | 油水分离器 | |
CN201679588U (zh) | 智能控制汽车节油器 | |
CN107288783A (zh) | 一种油箱油路加热装置 | |
CN217152139U (zh) | 一种集成式带加热吸油盘 | |
CN214464572U (zh) | 一种燃油滤清器控制系统 | |
CN219061873U (zh) | 一种正铲挖掘机燃油加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