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150129U - 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0129U
CN211150129U CN201922271100.9U CN201922271100U CN211150129U CN 211150129 U CN211150129 U CN 211150129U CN 201922271100 U CN201922271100 U CN 201922271100U CN 211150129 U CN211150129 U CN 211150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lat cable
flexible flat
cable structure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11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玉城
陈国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0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0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38Parallel wire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4Flexible cables, conductors, or cords, e.g. trail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9/00Power cables
    • H01B9/02Power cables with screens or conductive layers, e.g. for avoiding large potential gradient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创作为一种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包含一导体层、一第一复合材料层、一第一绝缘胶层、一第二绝缘胶层与一补强板。在导体层、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一绝缘胶层与第二绝缘胶层结合之后分割成多个分条,每一分条提供多个导线,多个导线的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显露在第二绝缘胶。

Description

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扁平电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分条式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软性扁平线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是由PET绝缘材镀锡扁平铜线通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数据线缆,用于提供讯号传输用,其本身具有可任意挠曲、高频讯号传输能力等优点。
软性扁平线缆具有可任意弯折的特性,并可依照不同的需求,制作出不同的绝缘层厚度。
本创作提出一种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用以提供稳定的特性阻抗与适合高频讯号的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提供多个分条,且每一分条内置有单一或多个导线,用以增加耐弯折与可挠性。
本创作的第二目的是根据前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提供导体层、绝缘胶层、复合材料层的多层结构。
本创作的第三目的是根据前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藉由调整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用以提供稳定的特性阻抗与适合高频讯号的传输。
本创作的第四目的是根据前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提供一层或二层的复合材料层设置在导体层的侧面,用以降低遮蔽电磁讯号的干扰。
本创作的第五目的是根据前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在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以连接在电路板的公端或是母端,并能够进行电子讯号的传输。
本创作的第六目的是根据前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提供补强板,以供结合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以增加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本创作的第七目的是根据前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藉由在复合材料层形成接地开口,用以连接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的接地端。
本创作的第八目的是根据前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导体层具有一本体与一耦合部,其本体与耦合部之间部分是呈现渐缩状的斜面。
本创作的第九目的是根据前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耦合部的多个导线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于位在本体的多个导线的截面形状。
本创作的第十目的是根据前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导线的一第一末端与一第二末端可以同时的显露在同一侧的绝缘胶层或是不同侧的绝缘胶层,以适应于不同的电路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本创作提供一种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包含一导体层、一第一复合材料层、一第一绝缘胶层、一第二绝缘胶层与一补强板。导体层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复合材料层形成在导体层的第一面。其中,第一复合材料层遮蔽电磁讯号。第一绝缘胶层形成在导体层与第一复合材料层之间。第二绝缘胶层形成在导体层的非第一绝缘胶层的一侧。补强板设置在第一绝缘胶层与第一复合材料层之间,且补强板之部分显露在第一复合材料层。其中,导体层、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一绝缘胶层与第二绝缘胶层结合后切割为多个分条,每一分条提供多个导线,多个导线的一第一末端与一第二末端同时的显露在第一绝缘胶层或第二绝缘胶层、多个导线的第一末端显露在第一绝缘胶层与多个导线的第二末端显露在第二绝缘胶层或者多个导线的第一末端显露在第二绝缘胶层与多个导线的第二末端显露在第一绝缘胶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创作提供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为多层结构,用以进行电讯号/电源的传输,且分割为多个分条,每一分条提供多个导线,再者,在导体层的至少一面提供复合材料层,用以遮蔽电磁讯号。
本创作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创作一第一实施例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说明本创作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创作一第二实施例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说明本创作图3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0’ 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
12 导体层
122 第一面
124 第二面
126 导线
1262 第一末端
1264 第二末端
128 本体
1210 耦合部
14 第一复合材料层
16 第一绝缘胶层
18 第二绝缘胶层
20 补强板
22 第一连接头
24 第二连接头
26 第二复合材料层
264 铝箔片
d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创作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创作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在本创作中,是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单元、元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创作的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的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多个。
在本创作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多个要件的一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请参考图1,是本创作一第一实施例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在图1中,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10,包含一导体层12、一第一复合材料层14、一第一绝缘胶层16、一第二绝缘胶层18与一补强板20。
导体层12具有第一面122与第二面124。在此,第一面122指的是下方与第二面124指的是上方。导体层12是由多个导线126所组成,一并可以参照图2的俯视示意图。多个导线126之间相距一间隙d。在此,导线126的数量是以五个为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数量可依其实际的需求调整。
导体层12还包含本体128与耦合部1210。本体128连接耦合部1210,一并参照放大示意图。本体12与耦合部1210之间部分呈现斜面(pitch),以适用于后续提及的连接头。其中,耦合部1210的导线126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于位在本体128的导线126的截面形状。在此,位在本体128的导线126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以及位在耦合部1210的导线126截面形状为薄片状。在其他实施例中,位在本体128的导线126的截面形状为亦可为方形、三角形、矩形、多边形等。
回到图1,第一复合材料层14形成在导体层12的第一面122,例如第一复合材料层14的材料可由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或高分子材料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经过复合工艺而制备的基材。由于第一复合材料层14包含金属材料,因此能够抵抗电磁讯号。第一复合材料层14堆栈在导体层12,且第一复合材料层14的长度短于导体层12的长度。
第一绝缘胶层16形成在导体层12与第一复合材料层14之间,以结合导体层12与第一复合材料层14,例如结合的方式为黏合、耦合或贴合等,第一绝缘胶层18的材质除了用于结合第一复合材料层14与导体层12,亦可防止多个导线126之间的电气讯号相互接触,造成误动作。
第二绝缘胶层18形成在导体层12的非第一绝缘胶层16的一侧,以防止多个导线126之间的电气讯号相互接触,造成误动作。
补强板20设置在第一绝缘胶层16与第一复合材料层14之间,且补强板20之部分显露在第一复合材料层14。补强板20的目的可用于增加导体层12的末端的厚度,其可用于连接电连接头,以将导线126卡扣在电连接头。
导体层12、第一复合材料层14、第一绝缘胶层16与第二绝缘胶层18结合后切割为多个分条(或称数股),每一分条(或称股)提供一条或多条导线126,如图2放大图所示。多个导线126的第一末端1262与第二末端1264显露在第二绝缘胶层18。除本实施例中,多个导线126出现在同一侧,即是同时的显露在第二绝缘胶层18之外,在另外一实施例中,多个导线126的第一末端1262与第二末端1264可以分别的显露在第一绝缘胶层16与第二绝缘胶层18,举例而言,多个导线126的第一末端1262显露在第一绝缘胶层16与多个导线126的第二末端1264显露在第二绝缘胶层18。
请参考图3,是本创作一第二实施例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在图3中,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10’除包含第一实施例的导体层12、第一复合材料层14、第一绝缘胶层16、第二绝缘胶层18与补强板20之外,还包含第一连接头22、第二连接头24与第二复合材料层26。
一并可以参照图4,是说明本创作图3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第一连接头22为公头或母头,在此,是以公头为例说明。第一连接头22提供多个端子,用以连接多个导线126的第一末端1262。此外,第一连接头22提供接地端子,用以连接电路板的接地端。在另外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头22也可以直接提供多个导线126的第一末端1262。
第二连接头24也可为公头或母头,在此,是以公头为例说明。第二连接头24提供多个端子,用以连接多个导线126的第二末端1264。此外,第二连接头24提供接地端子,用以连接电路板的接地端。在另外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头24也可以直接提供多个导线126的第二末端1264。
第二复合材料层26形成在导体层12的第二面。其中,第二复合材料层26可用于遮蔽电磁讯号。在另外一实施例中,第二复合材料层26还形成接地开口262,其分别的形成在第二复合材料层26的二侧。前述接地开口262,其可用于耦合第一连接头22的接地端子及用于耦合第二连接头24的接地端子。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含铝箔片264设置在接地开口的262,用以连接第一连接头22的接地端子与用以连接第二连接头24的接地端子。
虽然本创作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创作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创作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方法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创作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包含:
导体层,具有第一面与第二面;
第一复合材料层,形成在所述导体层的所述第一面,其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遮蔽电磁讯号;
第一绝缘胶层,形成在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之间;
第二绝缘胶层,形成在所述导体层的非第一绝缘胶层的一侧;以及
补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胶层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之间,且所述补强板之部分显露在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
其中,所述导体层、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一绝缘胶层与所述第二绝缘胶层结合后分割成多个分条,每一所述分条提供多个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线的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同时的显露在所述第一绝缘胶层或所述第二绝缘胶层,或所述多个导线的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分别的显露在所述第一绝缘胶层与所述第二绝缘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第二复合材料层,形成在所述导体层的所述第二面,其中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遮蔽电磁讯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还形成接地开口,其分别的形成在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的二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铝箔片,设置在所述接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多个导线的第一末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多个导线的第二末端,所述第一连接头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接地端分别的耦合所述接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体层还包含本体与耦合部,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耦合部,所述本体与所述耦合部之间部分是呈现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所述耦合部的所述多个导线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于位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多个导线的截面形状,其中位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多个导线的截面形状为方形、三角形、矩形与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位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多个导线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位在所述耦合部的所述多个导线截面形状为薄片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导线之间相距一间隙。
CN201922271100.9U 2019-07-01 2019-12-17 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 Active CN2111501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8526U TWM587354U (zh) 2019-07-01 2019-07-01 可撓式扁平排線結構
TW108208526 2019-07-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0129U true CN211150129U (zh) 2020-07-31

Family

ID=6958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1100.9U Active CN211150129U (zh) 2019-07-01 2019-12-17 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229385U (zh)
KR (1) KR20210000074U (zh)
CN (1) CN211150129U (zh)
TW (1) TWM58735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7354U (zh) 2019-12-01
KR20210000074U (ko) 2021-01-12
JP3229385U (ja)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9958B1 (en) Controlled impedance extruded flat ribbon cable
KR20180054415A (ko) 형상 기억을 가지는 고속 플랫 케이블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40157002A (ko) 플렉서블 평판 케이블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714441B (zh) 电路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4230493U (zh) 连接部件及带连接部件的扁平电缆
CN109585068B (zh) 长直高频传输电缆
CN211150129U (zh) 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
CN211457494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
CN211457495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
TWM555550U (zh) 長直高頻傳輸電纜
JP2011009271A (ja)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68240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フラットケーブル付き回路基板
CN205789182U (zh) 挠性扁平电缆结构
TWI699278B (zh) 線路板及具有該線路板之電連接組件
CN210579421U (zh) 柔性电路板
CN201465618U (zh) 软性排线及其接合结构
CN211150128U (zh) 具有标准型补强板的柔性扁平电缆
JP5342340B2 (ja)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CN216053937U (zh) 具有金属箔遮蔽补强板的柔性扁平电缆
CN221529558U (zh) 一种扁平信号传输线
CN217426396U (zh) 改善高频传输的柔性扁平电缆
CN214152480U (zh) 具有金属箔遮蔽补强板的柔性扁平电缆
CN217134022U (zh) 软性扁平电缆
CN201600945U (zh) 防止电磁波干扰的排线结构
JP3096395U (ja) 高周波用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