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904592U -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4592U
CN210904592U CN201920358392.7U CN201920358392U CN210904592U CN 210904592 U CN210904592 U CN 210904592U CN 201920358392 U CN201920358392 U CN 201920358392U CN 210904592 U CN210904592 U CN 210904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width
bladder
urine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83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胡海燕
季名飞
丁晔磊
王德胜
严航
郑忠伟
袁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nova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vex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ex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vex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83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4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4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4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7/00Drainage appliance for wounds or the like, i.e. wound drains, implanted drains
    • A61M27/002Implant devices for drainage of body fluids from one part of the body to another
    • A61M27/008Implant devices for drainage of body fluids from one part of the body to another pre-shaped, for use in the urethral or ureteral tra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包括中空管,设于中空管的一端且置于肾盂中的第一卷曲段,设于中空管的另一端且置于膀胱中的第二卷曲段,和与第二卷曲段连接并置于膀胱中的截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卷曲段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所述第二卷曲段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所述截流装置包括储液段和释放段,所述储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卷曲段密封连接并且完全包裹所述出液孔,所述储液段的另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释放段的宽度,所述释放段朝向膀胱的一端为开口端。该输尿管支架能够有效地防止膀胱中的尿液回流到肾盂中而损伤肾脏,并且具有防止从膀胱中脱落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输尿管导管支架广泛适用于泌尿外科手术中,在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狭窄等术后,均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以确保尿液从肾脏引流到膀胱,避免输尿管狭窄和尿瘘的发生,并有助于结石碎块的排出。在体外震波碎石、妇产科手术、涉及腹膜后输尿管走行区的高难度手术前也有必要提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术中损伤输尿管的重要作用。现有的输尿管支架主要是两端卷曲成圆环状和双J管,这样的结构能防止滑脱,但是可能存在膀胱尿液逆流的问题,对肾脏造成多种伤害。和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相关的症状,如腰痛、排尿时腰痛,尿频、尿急及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泌尿系感染、输尿管支架管结石等。其中,膀胱刺激症状及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是目前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双J管的患者更是严重限制了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且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现有技术中,输尿管支架管不能抗返流的原因主要在于输尿管支架是一种可以双向引流的导管,留置双J管后,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的抗返流机制严重减弱或消失,当膀胱内的压力大于肾盂和输尿管内的压力时,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膀胱内尿液向输尿管和肾盂返流。此外,留置输尿管支架后,尿液不断被引流,肾盂输尿管圆锥失去充盈刺激,导致输尿管节律性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增加尿液返流率几率及严重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以解决现有输尿管支架出现逆流的问题,同时具有防滑脱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包括中空管,设于中空管的一端且置于肾盂中的第一卷曲段,设于中空管的另一端且置于膀胱中的第二卷曲段,和与第二卷曲段连接并置于膀胱中的截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卷曲段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所述第二卷曲段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装置包括储液段和释放段,所述储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卷曲段密封连接并且完全包裹所述出液孔,所述储液段的另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释放段的宽度,所述释放段朝向膀胱的一端为开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截流装置由一体成型的两片互相贴合的薄膜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段一端的宽度沿所述第二卷曲段的轴线方向从与所述第二卷曲段密封连接的顶端开始,宽度逐渐增大,直到另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释放段的宽度,并保持一段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截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释放段的开口端处的扩张段,所述扩张段的宽度大于所述释放段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段内设置有小球和位于所述扩张段的开口端的筛网,所述小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释放段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段的宽度沿所述第二卷曲段的轴线方向从与所述第二卷曲段密封连接的顶端开始,宽度逐渐增大,直到大于所述释放段的宽度,然后宽度缓慢减小到所述释放段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段的宽度为以所述释放段的宽度沿着其轴线方向朝着膀胱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当所述释放段充盈膨胀时,呈圆筒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中空管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记处,相邻标记处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标记处设有至少一个显影环,每一处的所述显影环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截流装置作为尿液排出的缓冲空间,由两片薄膜组成,占用膀胱空间小,减小对膀胱刺激;尿液自进液孔流入到达截流装置,随着尿液增多,在尿液压力下截流装置充盈,尿液从储液段流入释放段并排入膀胱;其中释放段的宽度小于储液段的宽度,当膀胱处的尿液过多造成尿液堆积时,释放段的开口端在尿液的压力下闭合,防止尿液返流;第二卷曲段的末端连接截流装置,进一步防止了第二卷曲段从膀胱中滑脱。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设计简单,防逆流和防滑脱效果好,对膀胱刺激小,使用者不适感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卷曲段;
2、标记处;
3、第二卷曲段;
4、截流装置;
41、储液段;
42、释放段;
43、扩张段;
44、筛网;
45、小球;
5、进液孔;
6、中空管;
7、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为了方便说明起见,本文中所说的“轴线方向”指的是沿着输尿管支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宽度方向”指的是垂直于上述轴线方向的方向,“宽度”指的是当输尿管支架未使用时,截流装置的薄膜互相贴合时,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具体地,该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包括中空管6,设于中空管6的一端且置于肾盂中的第一卷曲段1,和设于中空管6的另一端且置于膀胱中的第二卷曲段2,其中第一卷曲段1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5,第二卷曲段2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7,尿液从第一卷区段1上的进液孔5流入中空管6,通过第二卷曲段2上的出液孔7流入膀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还包括截流装置4,该截流装置4置于膀胱中且由完全包裹出液孔7的互相贴合的薄膜形成,优选由一体成型的两片薄膜形成,其中薄膜的两边密封地连接,一端密封地连接到第二卷曲段3,另一端为开口端。具体地,截流装置4包括储液段41和释放段42,储液段41的一端与第二卷曲段3密封连接并且完全包裹出液孔7,储液段41的另一端沿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释放段42朝向膀胱的一端为开口端,以便对从释放段42流入膀胱的尿液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在膀胱中的尿液的压力大于肾盂的压力时,使释放段42的薄膜互相贴合从而阻止尿液回流到肾盂中。
具体地,沿第二卷曲段3的轴线方向朝着膀胱依次设置包裹出液孔7的储液段41和释放段42,其中储液段41一端的宽度沿着轴线方向从与第二卷曲段3密封连接的顶端开始,宽度逐渐增大,直到另一端的宽度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并保持一段距离。由于储液段41的宽度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因此储液段41与释放段42之间形成了阶梯状。释放段42以固定宽度沿轴线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当释放段42充满尿液膨胀时,释放段42形成圆筒状空间。
另外,可以在中空管6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记处2,相邻标记处2之间的距离相等。标记处2包括至少一个显影环,每一标记处2的显影环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每个显影环可以显示不同的属性,该属性包括显影环的大小、形状、显影强度等,表示输尿管支架插入肾盂和膀胱的深度,便于将输尿管支架放入人体内时医生及操作人员能清楚的看到输尿管支架放置的位置。
工作原理:肾脏内产生尿液并流入肾盂,肾盂内尿液增多后压力增大。在压力作用下尿液从肾盂通过进液孔5通畅地流入中空管6,再流入截流装置4;在尿液的压力下,截流装置4的储液段41充盈鼓胀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起到缓冲作用。随着储液段41中尿液量增加,液体压力也增大,在尿液压力作用下释放段42张开,形成圆筒状空间。尿液通过释放段42的开口端缓慢流入膀胱;当没有尿液自上游流过时,截流装置4的两片薄膜在毛细作用下相互贴合,随着膀胱尿液增加,膀胱内压力大于中空管6内的压力,尿液有返流的趋势;此时,在膀胱内液体压力作用下,释放段42的两片薄膜之间相互紧贴,阻止尿液返流;同样,作为一个整体,储液段41也相互贴合阻止尿液返流,压力越大贴合越紧密;同时,释放段42的宽度小于储液段41的宽度,降低了尿液进入储液段41的几率。
实施例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结构示意图。接下来结合图2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截流装置4还包括位于释放段42的开口端处的扩张段43;而且实施例2的储液段41的形状与实施例1的形状不同。
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包括中空管6,设于中空管6的一端且置于肾盂中的第一卷曲段1,和设于中空管6的另一端且置于膀胱中的第二卷曲段2,其中第一卷曲段1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5,第二卷曲段2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7,尿液从第一卷区段1上的进液孔5流入中空管6,通过第二卷曲段2上的出液孔7流入膀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还包括截流装置4,该截流装置4置于膀胱中且由完全包裹出液孔7的互相贴合的薄膜形成,优选由一体成型的两片薄膜形成,薄膜的两边密封地连接,一端密封地连接到第二卷曲段3,另一端为开口端。具体地,截流装置4包括储液段41、释放段42和扩张段43,储液段41的一端与第二卷曲段3密封连接并且完全包裹出液孔7,储液段41的另一端沿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释放段42在充盈膨胀时呈圆筒状且位于储液段41和扩张段43之间,扩张段43朝向膀胱的一端为开口端并且宽度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储液段41和扩张段43沿宽度方向的宽度均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以便对流入膀胱的尿液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在膀胱中的尿液的压力大于肾盂的压力时,使薄膜互相贴合从而阻止尿液回流到肾盂中。
具体地,沿第二卷曲段3的轴线方向朝着膀胱依次设置包裹出液孔7的储液段41、释放段42和扩张段43,其中储液段41的宽度沿着轴线方向从与第二卷曲段3密封连接的顶端开始,宽度逐渐增大,直到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然后宽度缓慢减小直到释放段42的宽度。而扩张段的宽度以释放段42的宽度沿着轴线方向逐渐增大。由于储液段41的宽度和扩张段43的宽度均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因此储液段41和扩张段43形成了喇叭状。释放段42以固定宽度沿轴线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当释放段42充满尿液膨胀时,释放段42形成圆筒状空间。
另外,可以在中空管6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记处2,相邻标记处2之间的距离相等。标记处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显影环,每一标记处2的显影环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每个显影环可以显示不同的属性,该属性包括标记的大小、形状、显影强度等,表示输尿管支架插入肾盂和膀胱的深度,便于将输尿管支架放入人体内时医生及操作人员能清楚的看到输尿管支架放置的位置。
工作原理:肾脏内产生尿液并流入肾盂,肾盂内尿液增多后压力增大。在压力作用下尿液从肾盂通过进液孔5通畅地流入中空管6,再流入截流装置4;在尿液的压力下,截流装置4的储液段41充盈鼓胀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起到缓冲作用。随着储液段41中尿液量增加,液体压力也增大,在尿液压力作用下释放段42张开,形成圆筒状空间;尿液穿过释放段42流入扩张段43,扩张段43的宽度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有效减缓尿液流入的速度,降低了膀胱受冲击的压力;当没有尿液自上游流过时,截流装置4的两片薄膜自然贴合,随着膀胱尿液增加,膀胱内压力大于中空管6内的压力,尿液有返流的趋势;此时,在膀胱内液体压力作用下,扩张段43的两片薄膜之间相互紧贴,阻止尿液返流;同样,作为一个整体,释放段42和储液段41也相互贴合阻止尿液返流,压力越大贴合越紧密;同时,释放段42的宽度小于储液段41的宽度,降低了尿液进入储液段41的几率,释放段42的宽度小于扩张段43的宽度,增大了尿液返流的阻力。
实施例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结构示意图。接下来结合图3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扩张段43内部还设置防逆流的小球45和限制小球活动范围的筛网44。
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包括中空管6,设于中空管6的一端且置于肾盂中的第一卷曲段1,和设于中空管6的另一端且置于膀胱中的第二卷曲段2,其中第一卷曲段1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5,第二卷曲段2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7,尿液从第一卷区段1上的进液孔5流入中空管6,通过第二卷曲段2上的出液孔7流入膀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还包括截流装置4,该截流装置4置于膀胱中且由完全包裹出液孔7的互相贴合的薄膜形成,优选由一体成型的两片薄膜形成,薄膜的两边密封地连接,一端密封地连接到第二卷曲段3,另一端为开口端。具体地,截流装置4包括储液段41、释放段42和扩张段43,储液段41的一端与第二卷曲段3密封连接并且完全包裹出液孔7,储液段41的另一端沿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释放段42在充盈膨胀时呈圆筒状且位于储液段41和扩张段43之间,扩张段43朝向膀胱的一端为开口端并且宽度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储液段41和扩张段43沿宽度方向的宽度均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以便对流入膀胱的尿液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在膀胱中的尿液的压力大于肾盂的压力时,使薄膜互相贴合从而阻止尿液回流到肾盂中。
具体地,沿第二卷曲段3的轴线方向朝着膀胱依次设置包裹出液孔7的储液段41、释放段42和扩张段43,其中储液段41的宽度沿着轴线方向从与第二卷曲段3密封连接的顶端开始,宽度逐渐增大,直到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然后宽度缓慢减小直到释放段42的宽度。而扩张段的宽度以释放段42的宽度沿着轴线方向逐渐增大。由于储液段41的宽度和扩张段43的宽度均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因此储液段41和扩张段43形成了喇叭状。释放段42以固定宽度沿轴线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当释放段42充满尿液膨胀时,释放段42形成圆筒状空间。
此外,本实施例3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的截流装置4,还包括在扩张段43内设有防逆流的小球45和在扩张段43的开口端设置的限制小球活动范围的筛网44。具体地,筛网44位于扩张段43的开口端,可以使尿液流过但却阻止小球45流入膀胱。筛网44可以为网状、镂空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小球45的直径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以便尿液有回流到中空管6的趋势时,尿液推动小球到释放段42的出口端以将其封闭,从而阻止尿液的回流。
另外,可以在中空管6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记处2,相邻标记处2之间的距离相等。标记处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显影环,每一标记处2的显影环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每个显影环可以显示不同的属性,该属性包括标记的大小、形状、显影强度等,表示输尿管支架插入肾盂和膀胱的深度,便于将输尿管支架放入人体内时医生及操作人员能清楚的看到输尿管支架放置的位置。
工作原理:肾脏内产生尿液并流入肾盂,肾盂内尿液增多后压力增大。在压力作用下尿液从肾盂通过进液孔5通畅地流入中空管6,再流入截流装置4;在尿液的压力下,截流装置4的储液段41充盈鼓胀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起到缓冲作用。随着储液段41中尿液量增加,液体压力也增大,在尿液压力作用下释放段42张开,形成圆筒状空间;尿液穿过释放段42流入扩张段43,扩张段43宽度大于释放段42宽度,有效减缓尿液流入的速度,降低了膀胱受冲击的压力;当没有尿液自上游流过时,截流装置4的两片薄膜自然贴合,随着膀胱尿液增加,膀胱内压力大于中空管6内的压力,尿液有返流的趋势;此时,在膀胱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小球45被冲到扩张段43与释放段42的边界处,由于小球45的直径大于释放段42的宽度,在尿液压力下紧贴释放段42的出口端,起到阻止尿液逆流的作用;扩张段43形状为前窄后宽的喇叭状,增大了尿液回流阻力,同时也能增大对小球45的压力,提高防逆流效果;扩张段43内设置的筛网44,当尿液从储液段41经释放段42流出时冲击小球45,起到缓冲作用,筛网44还可以阻止小球45被冲入膀胱,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包括中空管(6),设于中空管(6)的一端且置于肾盂中的第一卷曲段(1),设于中空管(6)的另一端且置于膀胱中的第二卷曲段(3),和与第二卷曲段(3)连接并置于膀胱中的截流装置(4);其中所述第一卷曲段(1)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5),所述第二卷曲段(3)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装置(4)包括储液段(41)和释放段(42),所述储液段(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卷曲段(3)密封连接并且完全包裹所述出液孔(7),所述储液段(41)的另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释放段(42)的宽度,所述释放段(42)朝向膀胱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释放段(42)以固定宽度沿所述第二卷曲段(3)的轴线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当所述释放段(42)充满尿液膨胀时,所述释放段(42)形成圆筒状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装置(4)由一体成型的两片互相贴合的薄膜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段(41)一端的宽度沿所述第二卷曲段(3)的轴线方向从与所述第二卷曲段(3)密封连接的顶端开始,宽度逐渐增大,直到另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释放段(42)的宽度,并保持一段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装置(4)还包括设于所述释放段(42)的开口端处的扩张段(43),所述扩张段(43)的宽度大于所述释放段(42)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43)内设置有小球(45)和位于所述扩张段(43)的开口端的筛网(44),所述小球(45)的直径大于所述释放段(42)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段(41)的宽度沿所述第二卷曲段(3)的轴线方向从与所述第二卷曲段(3)密封连接的顶端开始,宽度逐渐增大,直到大于所述释放段(42)的宽度,然后宽度缓慢减小到所述释放段(42)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43)的宽度为以所述释放段(42)的宽度沿着其轴线方向朝着膀胱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空管(6)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记处(2),相邻标记处(2)之间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逆流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处(2)设有至少一个显影环,每一处的所述显影环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
CN201920358392.7U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Active CN210904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8392.7U CN210904592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8392.7U CN210904592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4592U true CN210904592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5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8392.7U Active CN210904592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45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5612A (zh) * 2019-03-21 2019-05-14 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5612A (zh) * 2019-03-21 2019-05-14 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CN109745612B (zh) * 2019-03-21 2024-06-07 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8691B2 (en) Drainage devices
EP1601313B1 (en) Uretral stent and related methods
US8142386B2 (en) Anti-reflux ureteral stents and methods
US6558350B1 (en) Drainage catheter
US10238842B2 (en) Device for the trans-anal drainage of stool from the rectum of a patient and/or for the trans-anal application of inflowing liquid through a catheter-like element
EP1455683B1 (en) Ureteral drainage device
CN206334188U (zh) 一种膀胱腔内术后防堵塞导尿管
US2022007178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trans-anal drainage of stool from the rectum of a patient and/or for the trans-anal application of inflowing liquid through a catheter-like element
KR100992872B1 (ko) 요도 카테터
CN113713236A (zh) 输尿管快速液气扩张管道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04592U (zh)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KR20200007243A (ko) 요로 카테터
CN109745612A (zh)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CN214260332U (zh) 一种肾移植专用输尿管支架
CN112426616A (zh) 一种肾移植专用输尿管支架
CN216020962U (zh) 三球囊输尿管液气扩张管道套件
CN218305226U (zh) 一种肾移植专用输尿管支架
US7857807B2 (en) Intra-urethral catheters
CN111050832A (zh) 导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386844U (zh) 一种新型压力水囊抗反流输尿管支架
CN215309560U (zh) 一种抗反流及减缓膀胱刺激征的输尿管支架
CN221411961U (zh) 橄榄球式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CN210904557U (zh) 一种用于防止尿液回流的单j管
CN211271431U (zh) 一种双j型导尿支架
CN114099917A (zh) 一种尿道无损扩张器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10 east of 1st and 2nd floors, building 7, No. 150 Cailu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innova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10 east of 1st and 2nd floors, building 7, No. 150 Cailu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INNOVEX MEDIC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