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821799U - 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1799U
CN210821799U CN201921794681.8U CN201921794681U CN210821799U CN 210821799 U CN210821799 U CN 210821799U CN 201921794681 U CN201921794681 U CN 201921794681U CN 210821799 U CN210821799 U CN 210821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ttery
rocker
battery pack
mounting
mai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46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明明
陈许超
李国兵
周月
王博文
樊少泽
张兴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46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1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1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1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所述下边梁包括本体1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外侧壁的主板2,在所述主板2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主板2包括实心部分4,所述实心部分4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装配的安装点3。所述下边梁通过在主板上设置实心部分,简化了加工工艺,而且在实心部分设置有安装点,有利于加强安装点处的承载能力,提高了下边梁所固定的动力电池包的整体安装强度,使得下边梁和车身之间的装配更为牢靠,优化了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广泛使用,人们对车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动力电池包为例,为了保证动力电池包能够安全应对各种工况,需要提高动力电池包的结构强度。目前,动力电池包包括模组以及容纳并安装模组的壳体,其中,壳体中的下壳体起到保护模组的作用,因此,下壳体的设计结构直接决定了整个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在下壳体中,下壳体的下边梁作为连接整车和动力电池包的直接部件,起到承担着动力电池包的所有重量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下边梁的边梁体常采用空腔结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将下边梁的安装点设置在边梁体的空腔结构处,降低了下边梁的承载能力,减弱了下边梁的支撑强度,还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安全性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边梁的边梁体因在空腔结构处设置安装点而导致的制作工艺复杂、强度低、整体安全性能差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下边梁,所述下边梁包括本体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的主板,在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主板包括实心部分,所述实心部分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装配的安装点。
可选的,所述主板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实心部分的空心部分,所述空心部分设置有沿所述主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减重孔。
可选的,所述空心部分设置有沿所述主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在槽口处与所述本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板的厚度设置为随着远离所述本体而逐渐减薄。
可选的,所述下边梁设置为一体件。
可选的,所述实心部分包括向上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沿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安装通孔以形成所述安装点。
可选的,所述实心部分包括沿所述主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安装点。
可选的,所述本体设置为闭环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安装件包括沿所述框架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主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边梁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下边梁通过在主板上设置实心部分,简化了加工工艺,而且在实心部分设置有安装点,有利于加强安装点处的承载能力,提高了下边梁所固定的动力电池包的整体安装强度,使得下边梁和车身之间的装配更为牢靠,优化了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的下边梁的边梁体因在空腔结构处设置安装点而导致的制作工艺复杂、强度低、整体安全性能差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所述的下边梁。
所述动力电池包与上述下边梁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的下边梁的边梁体因在空腔结构处设置安装点而导致的制作工艺复杂、强度低、整体安全性能差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所述车辆与上述下边梁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下边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主板;3、安装点;4、实心部分;5、空心部分;6、减重孔;7、凹槽结构;8、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内、外,是指动力电池包的外轮廓的内、外。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边梁,如图1所示,所述下边梁包括本体1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外侧壁的主板2,在所述主板2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主板2包括实心部分4,所述实心部分4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装配的安装点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边梁,所述下边梁通过设置安装件(即,下边梁的边梁体),在主板2上设置实心部分4,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在实心部分4设置有安装点3,增强了安装点处3的能量密度,避免了在动力电池包受到振动冲击时下边梁的边梁体因空腔结构所形成的薄壁在安装点周围出现裂纹甚至致使安装点脱落,有利于加强安装点3处的承载能力,提高了下边梁所固定的动力电池包的整体安装强度,使得下边梁和车身之间的装配更为牢靠,提高了动力电池包整体抗冲击能力、抗跌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优化了动力电池包的侧碰能力和刚度,增加动力电池包的行驶里程,安全性能更优。
在保证安装点3处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为了减轻下边梁的整体重量,如图1所示,所述主板2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本体1和所述实心部分4的空心部分5,所述空心部分5设置有沿所述主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减重孔6,既保证了安装点3处的实体化设置,还实现了主板2的轻量化。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部分5设置有沿所述主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结构7,所述凹槽结构7在槽口处与所述本体1连接,进一步减轻下边梁的整体重量,使得凹槽结构7在槽口处的两排侧壁分别本体1连接,有利于提高安装件与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了下边梁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合理设计主板2,所述主板2的厚度设置为随着远离所述本体1而逐渐减薄,使得主板2在保证安装点3处进行实体设置的前提下,还能最大限度地加强了主板2自身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主板2的荷载能力以及承受撞击的承载能力。
为了简化加工工艺,所述下边梁设置为一体件。制作时,先通过挤压成型制得不具有安装点的下边梁,然后,通过铣削工艺在下边梁的主板2上加工安装点,其中,安装点3即为开设在主板2的实心部分4处的安装通孔,以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点3的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车身装配,相对于传统焊接衬套来制作安装点而言,通过将主板2的主体(除去安装点的部分)和衬套采用一体挤压成型的设计方式,省去了焊接衬套以形成安装点以及铣削焊接处以使得安装点平整这两个后续工艺步骤,制作工艺简单,显著缩短了制作周期,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焊接变形导致的安装点不在同一平面而造成应力集中现象,解决了在动力电池包受到振动冲击时下边梁的边梁体因与衬套焊接强度不够而开裂问题,提高了安装点3处的承载强度,优化了下边梁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实心部分4包括向上凸出的凸起部8,所述凸起部8包括沿所述主板2的厚度方向设置的安装通孔以形成所述安装点3,避免了下边梁因实心部分4的上表面与安装点3处齐平而导致车辆涉水时溅到下边梁的水汇集到安装点3处以及装配安装点3的紧固件处,优化了下边梁的防水性能,减少了下边梁在安装点处受腐蚀现象,延长了下边梁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所述实心部分4包括沿所述主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安装点3,提高了车身与下边梁之间的安装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设置为闭环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安装件包括沿所述框架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主板2,结构简单,减少了制作安装件的材质,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所述的下边梁。
通过动力电池包的仿真试验表明,下边梁采用实心部分4设置安装点3时,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的主频达到70HZ,可以通过50W公里仿真验证;同时,整车的侧面碰撞仿真结果明显改善,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的侧面无变形,侵入量为零。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下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梁包括本体(1)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外侧壁的主板(2),在所述主板(2)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主板(2)包括实心部分(4),所述实心部分(4)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装配的安装点(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2)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本体(1)和所述实心部分(4)的空心部分(5),所述空心部分(5)设置有沿所述主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减重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部分(5)设置有沿所述主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结构(7),所述凹槽结构(7)在槽口处与所述本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2)的厚度设置为随着远离所述本体(1)而逐渐减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梁设置为一体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部分(4)包括向上凸出的凸起部(8),所述凸起部(8)包括沿所述主板(2)的厚度方向设置的安装通孔以形成所述安装点(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部分(4)包括沿所述主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安装点(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设置为闭环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安装件包括沿所述框架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主板(2)。
9.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边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CN201921794681.8U 2019-10-23 2019-10-23 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Active CN210821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4681.8U CN210821799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4681.8U CN210821799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1799U true CN210821799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9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4681.8U Active CN210821799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1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2029B (zh) 电池包
WO2020108209A1 (zh) 电池托盘和车辆
CN215834605U (zh) 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
EP4056408A1 (en)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08460828U (zh) 一种应用于电池包的支架、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5590471U (zh) 一种车身及汽车
CN10887870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结构
CN210073956U (zh) 下壳体边梁、下壳体及电池包
CN210821799U (zh) 下边梁、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1350780U (zh) 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和动力电池包
CN110323374B (zh) 电池模组的框架、电池模组及电源模块
CN109962195B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和车辆
CN211265551U (zh) 动力电池包的壳体以及动力电池包
WO2024061149A1 (zh) 一种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CN210805859U (zh) 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和动力电池包
CN109728219B (zh) 车辆的电池包
CN118636644A (zh) 带有高压电池的机动车
CN208127274U (zh) 电池模组组件和电源模块
CN210224138U (zh) 一种回形增强轻量化钣金箱体结构
CN201601168U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箱框架
CN210911987U (zh) 电池包整体式纵梁以及汽车
CN209071466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09461509U (zh) 电池端板以及电池模组
CN211710614U (zh) 下壳体安装梁、下壳体、电池包及车辆
CN220053430U (zh) 减震塔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8899 Xinche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00 168 Huacheng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