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4763U -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74763U CN210674763U CN201921424300.7U CN201921424300U CN210674763U CN 210674763 U CN210674763 U CN 210674763U CN 201921424300 U CN201921424300 U CN 201921424300U CN 210674763 U CN210674763 U CN 2106747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il gas
- absorption
- valve
- tank
- absorption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吸收液罐、尾气吸收罐,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顶壁设置有尾气进气管和真空管,所述尾气进气管部分插入到所述尾气吸收罐内,在所述尾气进气管上设置有尾气进气阀,在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阀;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底壁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管,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阀,在所述吸收液罐的底壁设置有吸收液出液管,在所述吸收液出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出液阀,所述吸收液进液阀与所述吸收液出液阀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设置真空阀和吸收液罐,能够将尾气吸收罐底部未达到含量的吸收液与尾气吸收罐上部达到含量的吸收液混合,所以不需要反拉反混,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吸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在化工领域,对于反应后的尾气的吸收采用的都是鼓泡吸收装置,即:尾气通过尾气进气管通入到吸收液页面以下进行吸收反应,生产副产品。因生产控制(如真空度等)要求,尾气进气管不能尽可能的插入到吸收罐底部,致使在尾气进气管以下的吸收液与尾气不会进行充分反应;当尾气进气管以上的吸收液中副产品的含量达到中控要求时,尾气进气管底部的吸收液中副产品的含量依旧很低。所以,在目前的尾气吸收装置中,产品打料前需要不断的将尾气吸收罐底部的尾气吸收液进行反拉反混,尽量确保尾气吸收罐上下成分均匀;但是,这样不断对尾气吸收罐底部的尾气进行反拉反混,使得人员操作频率密集、劳动强度大、检测成本高,但质量保证效果依旧不佳,同时也因重复性放空操作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因重复性放空操作导致的不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吸收装置,通过设置真空阀和吸收液罐,能够将尾气吸收罐底部未达到含量的吸收液与尾气吸收罐上部达到含量的吸收液混合,所以不需要反拉反混,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主要内容如下:
包括吸收液罐、尾气吸收罐,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顶壁设置有尾气进气管和真空管,所述尾气进气管部分插入到所述尾气吸收罐内,在所述尾气进气管上设置有尾气进气阀,在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阀;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底壁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管,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阀,在所述吸收液罐的底壁设置有吸收液出液管,在所述吸收液出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出液阀,所述吸收液进液阀与所述吸收液出液阀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侧壁上设置有打料气动阀,所述打料气动阀的一端与所述尾气吸收罐连通,所述打料气动阀的另一端与打料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打料气动阀与所述尾气进气管的底端处于同一高度。
优选的,所述尾气吸收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尾气进气阀、真空阀、吸收液进液阀、吸收液出液阀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顶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放空阀,所述第二放空阀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尾气吸收罐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
优选的,在所述尾气吸收罐内还设置有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浮球液位计是以磁浮球为测量元件,通过磁耦合作用,使传感器内电阻成线性变化,由智能转换器将电阻变化转换成4~20mA标准电流信号,可现场显示液位的百分比、4~20mA电流及液位值,远传供给控制系统可实现液位的自动检测、控制和记录。
优选的,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在线检测仪表,所述在线检测仪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在线检测仪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三个所述在线检测仪表在垂直方向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在所述吸收液罐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放空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吸收液罐,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底壁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管,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阀,在所述吸收液罐的底壁设置有吸收液出液管,在所述吸收液出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出液阀,所述吸收液进液阀与所述吸收液出液阀通过管道连通;并且,在所述尾气进气管上设置有尾气进气阀,在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阀;所以,当真空阀开启后,尾气吸收罐内为负压,负压即为真空状态,但是吸收液罐内为常压,打开吸收液进液阀和吸收液出液阀后,利用吸收液罐与尾气吸收罐的压力差,可见吸收液转移到尾气吸收罐内,从而能够将未达到含量的吸收液与尾气吸收罐上部达到含量的吸收液混合,起到了自动混合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反拉反混,所以更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尾气吸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吸收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吸收液罐;2、尾气吸收罐;3、尾气进气管;4、真空管;5、尾气进气阀;6、真空阀;7、吸收液进液阀;8、吸收液出液阀;9、打料气动阀;10、第一放空阀;11、压力变送器;12、浮球液位计;13、在线检测仪表;14、第二放空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吸收液罐1、尾气吸收罐2和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尾气吸收罐2用于将尾气进行吸收,所述吸收液罐用于储存吸收液;所述吸收液罐1、尾气吸收罐2均为圆筒状,所述吸收液罐1、尾气吸收罐2均包括顶壁、侧壁和底壁;在所述尾气吸收罐2的顶壁上设置有尾气进气管3和真空管4,所述尾气进气管3用于向所述尾气吸收罐2内输入反应后的尾气,所述尾气进气管3部分插入到所述尾气吸收罐2内,所述尾气进气管3垂直插入到尾气吸收罐2内的吸收液的液面以下。在所述尾气进气管3上设置有尾气进气阀5,所述尾气进气阀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在所述真空管4上设置有真空阀6,所述真空阀6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真空阀6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管连通,所述真空阀6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底壁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管,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阀7,在所述吸收液罐的底壁上设置有吸收液出液管,在所述吸收液出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出液阀8,所述吸收液进液阀7与所述吸收液出液阀8通过管道连通,并且所述吸收液进液阀7与所述吸收液出液阀8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当真空阀6开启后,尾气吸收罐2内为负压,负压即为真空状态,但是吸收液罐1内为常压,打开吸收液进液阀和吸收液出液阀后,利用吸收液罐与尾气吸收罐的压力差,可将吸收液转移到尾气吸收罐内,从而能够将未达到含量的吸收液与尾气吸收罐上部达到含量的吸收液混合,起到了自动混合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反拉反混,所以更安全、高效。
在所述尾气吸收罐2的侧壁上设置有打料气动阀9,所述打料气动阀9的一端与所述尾气吸收罐2的侧壁连接,所述打料气动阀9的另一端与产品打料泵连接,所述打料气动阀9与尾气进气管3的底端处于同一高度,使得输送到产品打料泵内的液体为含量达标的副产品。在所述尾气吸收罐2的顶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放空阀10,并且在所述尾气吸收罐2上还设置有压力变送器11,所述压力变送器11用于检测所述尾气吸收罐2内的气体压力,当所述压力变送器11检测到所述尾气吸收罐2内的气体压力较高时,开启所述第一放空阀10,使得所述尾气吸收罐2内的气体压力回到常压的状态。
在所述尾气吸收罐2的罐体内还设置有浮球液位计12,浮球液位计是以磁浮球为测量元件,通过磁耦合作用,使传感器内电阻成线性变化,由智能转换器将电阻变化转换成4~20mA标准电流信号,可现场显示液位的百分比、4~20mA电流及液位值,远传供给控制系统可实现液位的自动检测、控制和记录。
在所述尾气吸收罐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在线检测仪表13,所述在线检测仪表13用于检测尾气吸收液罐2内反应后的液体的含量是否达到指标要求,由于所述尾气吸收罐2内的液面高度在不断变化,所以所述在线检测仪表1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个所述在线检测仪的高度均高于所述尾气进气管的最底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在线检测仪表1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在线检测仪表13在垂直方向等间距设置,保证了输送到产品打料泵内的液体的含量达标。
在所述吸收液罐1的顶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放空阀14,所述第二放空阀14为常开设置,使得所述吸收液罐1内的气体压力始终为常压状态。
所述尾气进气阀5、真空阀6、吸收液进液阀7、吸收液出液阀8、打料气动阀9、第一放空阀10、压力变送器11、浮球液位计12以及在线检测仪表13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的工作过程更加自动化,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尾气经尾气进气管3输送到尾气吸收罐2内,在正常吸收过程中,所述尾气进气阀5开启和所述真空阀6开启,所述吸收液进液阀7、吸收液出液阀8关闭,在线检测仪表13对尾气吸收罐2内的液体进行实时检测,当三个所述在线检测仪表13同时检测到吸收罐2内的液体含量达标后,所述在线检测仪表13将信息反馈到控制系统内,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尾气进气阀5关闭和所述真空阀6关闭,并开启第一放空阀10放空,使得所述尾气吸收罐2内的气压回到常压的状态,当压力变送器11显示所述尾气吸收罐2内的气压回到常压状态后,所述打料气动阀9开启,所述产品打料泵将含量达标的液体打入另外的罐体内;当浮球液位计12检测到所述尾气吸收罐2内的液位低于所述尾气进气管3的最底端时,所述浮球液位计12将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打料气动阀9关闭,同时所述第一放空阀10关闭,真空阀6、吸收液进液阀7、吸收液出液阀8开启,利用真空将吸收液罐内的吸收液抽入至尾气吸收罐2内,当尾气吸收液罐2内的液位达到浮球液位计12的上限时,吸收液进液阀7、吸收液出液阀8关闭,同时,尾气进气阀5开启,开始正常吸收尾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不需要反拉反混,只需利用真空发生装置,将尾气吸收罐2底部的未达到含量的吸收液与下一批吸收液混合后继续吸收,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更安全、高效,并且不需要人员操作频率密集,劳动强度小,检测成本也相对较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液罐、尾气吸收罐,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顶壁设置有尾气进气管和真空管,所述尾气进气管部分插入到所述尾气吸收罐内,在所述尾气进气管上设置有尾气进气阀,在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阀;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底壁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管,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进液阀,在所述吸收液罐的底壁设置有吸收液出液管,在所述吸收液出液管上设置有吸收液出液阀,所述吸收液进液阀与所述吸收液出液阀通过管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侧壁上设置有打料气动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料气动阀与所述尾气进气管的底端处于同一高度。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尾气进气阀、真空阀、吸收液进液阀、吸收液出液阀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顶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放空阀,所述第一放空阀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气吸收罐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气吸收罐上还设置有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气吸收罐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在线检测仪表,所述在线检测仪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检测仪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三个所述在线检测仪表在垂直方向等间距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液罐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放空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24300.7U CN210674763U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24300.7U CN210674763U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74763U true CN210674763U (zh) | 2020-06-05 |
Family
ID=70881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24300.7U Active CN210674763U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7476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28912A (zh) * | 2021-11-23 | 2022-02-11 | 鄂尔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含硫化氢气相色谱尾气的吸收净化装置 |
-
2019
- 2019-08-29 CN CN201921424300.7U patent/CN2106747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28912A (zh) * | 2021-11-23 | 2022-02-11 | 鄂尔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含硫化氢气相色谱尾气的吸收净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74763U (zh) |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 | |
CN102040343A (zh) | 称重式石灰乳自动配制设备 | |
CN102913757A (zh) | 压力体积自动配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764891A (zh) | 一种过碱量在线分析仪 | |
CN108014610A (zh) | 氨法脱硫工艺及其脱硫装置 | |
CN207238005U (zh) | 一种带自动投料的反应釜沉降系统 | |
CN207324755U (zh) | 一种多功能的松节油加料计量装置 | |
CN117110527A (zh) | 氯硅烷杂质元素在线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 |
CN211800869U (zh) | 一种用于甲基苯甲酸生产的氧化反应器 | |
CN206188416U (zh) | 四氯化钛蒸发釜组件和具有其的四氯化钛生产系统 | |
CN211824630U (zh) | 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 | |
CN219608823U (zh) | 熟石灰中氧化钙含量的检测装置 | |
CN205926038U (zh) | 可按比例添加药品进行矿物元素提取的浮选机 | |
CN109865494B (zh) | 一种氯化水解后混合料液连续中和分层系统 | |
CN216799756U (zh) | 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 | |
CN220951450U (zh) | 一种基于釜式反应器的叠氮试剂废水连续淬灭装置 | |
CN218788025U (zh) | 磷酸铁生产中pH值在线检测系统 | |
CN215540687U (zh) | 一种高效亚硝酸硫酸反应装置 | |
CN220425354U (zh) | 检验室用配液及通风装置 | |
CN220385798U (zh) | 一种含硫脂类生物乙醇在线脱除系统 | |
CN215196939U (zh) | 便于检测及产品质量控制的化工反应釜 | |
CN222599616U (zh) | 一种快速测量液体ph值的装置及使用其的反应设备 | |
CN222709205U (zh) | 一种用于mtbe装置原料碳四进料分离脱水的装置 | |
CN205288433U (zh) | 一种实时检测溶液ph值且便于盛装溶液的化工反应装置 | |
CN217041338U (zh) | 一种硬脂酸辛酯生产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