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4630U - 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24630U CN211824630U CN202020762166.8U CN202020762166U CN211824630U CN 211824630 U CN211824630 U CN 211824630U CN 202020762166 U CN202020762166 U CN 202020762166U CN 211824630 U CN211824630 U CN 2118246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ident
- barrel
- medium
- liquid level
- over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vel Indicators Using A Flo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包括介质桶和容纳溢流介质的事故桶;介质桶上设置有注入介质的主入料口和流出介质的一号底流管道;介质桶配设有浮球液位计,浮球液位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感应片;介质桶的上部安设有高液位感应器,感应片与高液位感应器对应配合;介质桶和事故桶通过溢流管道连通,且溢流管道上设置有一号事故阀,一号事故阀和高液位感应器电性连接;事故桶上设置有二号底流管道,二号底流管道上设置有事故泵和二号事故阀,二号底流管道的末端为事故入料口,事故入料口和介质桶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容器浮子液位测量的方法上加装一种报警联锁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工艺控制等原因引起的介质桶溢流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封闭式及开放式大型反应容器的液位测量与控制。
背景技术
由于工艺控制等原因,介质桶会出现溢流的现象,影响正常生产,因此许多介质桶内都会加装浮子液位计,以此监测介质桶内的液位高度。然而,在实际的生产中,容易出现监测结果得不到及时反馈,或是故障得不到及时解决的情况,此时仅依靠监测用的浮子液位计无法保证介质桶不会发生溢流现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通过在传统的容器浮子液位测量的方法上加装一种报警联锁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工艺控制等原因引起的介质桶溢流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包括介质桶和容纳溢流介质的事故桶;所述介质桶上设置有注入介质的主入料口和流出介质的一号底流管道;所述介质桶配设有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感应片;所述介质桶的上部安设有高液位感应器,所述感应片与所述高液位感应器对应配合;所述介质桶和所述事故桶通过溢流管道连通,且溢流管道上设置有一号事故阀,所述一号事故阀和所述高液位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事故桶上设置有二号底流管道,所述二号底流管道上设置有事故泵和二号事故阀,所述二号底流管道的末端为事故入料口,所述事故入料口和所述介质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事故桶内设置有事故液位感应器,所述事故液位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事故泵和二号事故阀。
进一步地,所述事故桶的内部分隔成溢流腔和缓冲腔,所述溢流腔和缓冲腔的上端相互连通;所述介质桶通过所述溢流管道和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二号底流管道设置有两个支管口,两个所述支管口分别连通所述缓冲腔和溢流腔,且两个所述支管口和所述二号底流管道之间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和所述事故液位感应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竖向设置的浮筒,所述浮筒的底端和所述介质桶通过取样管道相连通;所述浮球液位计对应设置在所述浮筒内;所述浮球液位计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感应片、测量杆和浮球;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所述介质桶内的介质密度,所述浮球的直径和所述浮筒的管径相当。
进一步地,所述浮筒上方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浮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桶的上部还安设有报警液位感应器,所述报警液位感应器位于所述高液位感应器的下方,所述报警液位感应器和所述感应片配合感应,所述报警液位感应器的电性输出端与蜂鸣器或警示灯相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介质桶溢流的问题,也节约了资源,有效的实现了介质在介质桶和事故桶的循环,临时增加了盛放介质的容器,避免了介质的外漏浪费;
2、事故桶内设置有缓冲腔,缓冲腔内接收了一部分溢流介质后才会触发事故感应器,进而带动事故泵工作,避免过早带动介质从事故入料口回流至介质桶内,而造成的事故桶接收溢流介质效果不佳的现象;事故液位感应器还会触发三通阀,使缓冲腔、溢流腔和二号底流管道连通,使得缓冲腔可以排出介质,腾出空间为下一次接收溢流介质做准备;
3、本实用新型通过浮球作用于测量杆上移的距离来测量容器内液位高度,测量结果直观可靠,利用测量杆上部感应片实现液位报警和应急处置功能,迅速有效;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中:1、高液位感应器,2、报警液位感应器,3、感应片,4、测量杆,5、浮球,6、浮筒,7、排污阀,8、取样管道,9、主入料口,10、介质桶,11、一号底流管道,12、一号事故阀,13、事故桶,14、二号底流管道,15、事故泵,16、二号事故阀,17、事故入料口,18、缓冲腔,19、溢流腔,20、支管口,21、三通阀,22、事故液位感应器,23、溢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述的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包括介质桶10和容纳溢流介质的事故桶13;所述介质桶10上设置有注入介质的主入料口9和流出介质的一号底流管道11,由主入料口9进入介质桶10内的介质在介质桶10内充分反应后经一号底流管道11排出。所述介质桶10配设有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感应片3。所述介质桶10的上部安设有高液位感应器1,所述感应片3与所述高液位感应器1对应配合。所述介质桶10和所述事故桶13通过溢流管道23连通,且溢流管道23上设置有一号事故阀12,所述一号事故阀12和所述高液位感应器1电性连接。当发生故障导致介质桶10内的液位上升时,浮球液位计也随之上升,并带动感应片3和高液位感应器1相互感应,高液位感应器1接收到感应信号后打开一号事故阀12,使得介质桶10内的介质通过溢流管道23流向事故桶13内,由于事故桶13可以容纳一定量的溢流介质,可以给操作人员排除故障争取时间,从而达到防止介质桶10溢流的作用。
所述事故桶13上设置有二号底流管道14,所述二号底流管道14上设置有事故泵15和二号事故阀16,所述二号底流管道14的末端为事故入料口17,所述事故入料口17和所述介质桶10连通。当介质桶10内的故障被排出之后,事故桶13内的介质可以在事故泵15的驱动下从事故入料口17回流进介质桶10内,避免介质的浪费,同时也是清理掉事故桶13内空间,以便事故桶13在下次故障发生时仍旧能够发挥作用。
所述事故桶13内设置有事故液位感应器22,所述事故液位感应器22电性连接所述事故泵15和二号事故阀16。当事故桶13内介质的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会被事故液位感应器22所检测到,进而带动事故泵15和二号事故阀16工作,使得介质回流至介质桶10内。省去了人工启动事故泵15和二号事故阀16的步骤,操作更为简便。事故泵15在事故桶13的液位低于事故液位感应器22应当具有一定的延后性。
所述事故桶13的内部分隔成溢流腔19和缓冲腔18,所述溢流腔19和缓冲腔18的上端相互连通。所述介质桶10通过所述溢流管道23和所述缓冲腔18连通,当缓冲腔18内的介质液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会流入溢流腔19内。事故液位感应器22的高度应当低于溢流腔19和缓冲腔18的上端连通处的高度。
所述二号底流管道14设置有两个支管口20,两个所述支管口20分别连通所述缓冲腔18和溢流腔19,且两个所述支管口20和所述二号底流管道14之间设置有三通阀21,所述三通阀21和所述事故液位感应器22电性连接。当溢流腔19内的介质液位上升而被事故液位感应器22所感应后,事故液位感应器22打开三通阀21,三通阀21将二号底流管道14和两个支流口连通。此时缓冲腔18和溢流腔19形成连通器,缓冲腔18和溢流腔19的液位随之平齐。当缓冲腔18和溢流腔19的液位均低于事故液位感应器22的高度后,事故泵15和二号事故阀16随之关闭。该设置使得缓冲腔18内接收了一部分溢流介质后才会触发事故感应器,进而带动事故泵15工作,避免过早带动介质从事故入料口17回流至介质桶10内,而造成的事故桶13容纳溢流介质效果不佳的现象。并且也能够使缓冲腔18排出介质,腾出空间为下一次接收溢流介质做准备。
包括竖向设置的浮筒6,所述浮筒6的底端和所述介质桶10通过取样管道8相连通;所述浮球液位计对应设置在所述浮筒6内;所述浮球液位计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感应片3、测量杆4和浮球5。所述浮球5的密度小于所述介质桶10内的介质密度,确保浮球5浮在介质上,所述浮球5的直径和所述浮筒6的管径相当,使浮球5更为稳定。
采用拥有独立浮筒6的浮球液位计测量介质桶10内液位,有效地排除了环境和介质属性等因素对浮子液位计测量过程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浮子液位计由于机械卡滞带来的液位测量故障,使介质桶10液位测量直观而精确地测量出来。
所述浮筒6上方开设有通气孔,可以保证浮球5上方气体压力与介质桶10液面上方气体压力一致,利用连通器原理,保证浮球5正确显示介质桶10内液位。所述浮筒6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7,用于排出浮筒6内留存的介质。
所述介质桶10的上部还安设有报警液位感应器2,所述报警液位感应器2位于所述高液位感应器1的下方,所述报警液位感应器2和所述感应片3配合感应,所述报警液位感应器2的电性输出端与蜂鸣器或警示灯相连接。报警液位感应器2的设置可以在事故桶13工作之前就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进一步防范介质桶10溢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桶和容纳溢流介质的事故桶;所述介质桶上设置有注入介质的主入料口和流出介质的一号底流管道;所述介质桶配设有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感应片;所述介质桶的上部安设有高液位感应器,所述感应片与所述高液位感应器对应配合;所述介质桶和所述事故桶通过溢流管道连通,且溢流管道上设置有一号事故阀,所述一号事故阀和所述高液位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事故桶上设置有二号底流管道,所述二号底流管道上设置有事故泵和二号事故阀,所述二号底流管道的末端为事故入料口,所述事故入料口和所述介质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桶内设置有事故液位感应器,所述事故液位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事故泵和二号事故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桶的内部分隔成溢流腔和缓冲腔,所述溢流腔和缓冲腔的上端相互连通;所述介质桶通过所述溢流管道和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二号底流管道设置有两个支管口,两个所述支管口分别连通所述缓冲腔和溢流腔,且两个所述支管口和所述二号底流管道之间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和所述事故液位感应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浮筒,所述浮筒的底端和所述介质桶通过取样管道相连通;所述浮球液位计对应设置在所述浮筒内;所述浮球液位计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感应片、测量杆和浮球;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所述介质桶内的介质密度,所述浮球的直径和所述浮筒的管径相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上方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浮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桶的上部还安设有报警液位感应器,所述报警液位感应器位于所述高液位感应器的下方,所述报警液位感应器和所述感应片配合感应,所述报警液位感应器的电性输出端与蜂鸣器或警示灯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62166.8U CN211824630U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62166.8U CN211824630U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24630U true CN211824630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302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6216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24630U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2463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80767A (zh) * | 2021-01-11 | 2021-06-01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用于滤液池的防溢流电气系统 |
-
2020
- 2020-05-11 CN CN202020762166.8U patent/CN2118246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80767A (zh) * | 2021-01-11 | 2021-06-01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用于滤液池的防溢流电气系统 |
CN112880767B (zh) * | 2021-01-11 | 2023-10-27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用于滤液池的防溢流电气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682727B1 (en) | Leakage Detection Device Using Siphon Principle | |
CN211824630U (zh) | 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 | |
CN208155639U (zh) | 对可污染水体进行快速检测和采样工具 | |
CN115032108B (zh) | 一种泥浆含砂率检测装置、方法及工程机械 | |
CN208254590U (zh) | 一种用于船舶水舱拨动液位的测量系统 | |
CN215768552U (zh) | 一种水环境集成化同步检测装置 | |
CN111103413A (zh) | 水质监测装置及方法 | |
CN108716942A (zh) | 一种双腔体截流负压浮子液位计 | |
CN209640011U (zh) | 一种环境监测用水质采样器 | |
CN206020345U (zh) | 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轨道车辆的供水装置 | |
CN218239713U (zh) | 一种脱硫浆液测量装置 | |
CN206130953U (zh) | 蒸汽烤箱上锅炉水位监控系统 | |
CN215310364U (zh) | 液体分离装置与液体分离系统 | |
CN113460940B (zh) | 一种避免卸错油的防控装置和方法 | |
CN212528230U (zh) | 一种泥浆比重检测控制装置 | |
CN113624932B (zh) | 一种水产传感器自动清洗装置 | |
CN201144164Y (zh) | 含油污水处理汽浮装置 | |
CN210915568U (zh) | 一种用于检测污水的管理装置 | |
CN218202241U (zh) | 一种尾液罐水相液位计 | |
CN211401280U (zh) | 管道漏水水量计量装置 | |
CN210243424U (zh) | 一种用于烟气脱硫塔的浆液密度测量装置 | |
CN222304941U (zh) | 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浆液抽滤装置 | |
CN217006003U (zh) | 一种磁翻板液位计 | |
CN217467113U (zh) | 一种蓄电池析气实验自动检测系统 | |
CN215259212U (zh) | 一种智能球罐脱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