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535954U - 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 Google Patents

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5954U
CN210535954U CN201921614472.0U CN201921614472U CN210535954U CN 210535954 U CN210535954 U CN 210535954U CN 201921614472 U CN201921614472 U CN 201921614472U CN 210535954 U CN210535954 U CN 210535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ower distributor
terminal
wall
f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44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辉
孙明辉
赵冠超
戈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216144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5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5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5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所述电源分配器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火线端子、第二火线端子、第三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至少三个插座,每个所述插座上形成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具有第一金属触头,所述第二插孔内具有第二金属触头;至少三个熔断器,其中一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每个所述熔断器的分断能力为σ,其中所述σ满足:σ≥50k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分配器,电源分配器可以应用在移动数据中心内,且电源分配器在邻近变压器一侧可以保证接入插座上的负载的安全。

Description

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分配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电源分配单元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是适用于机柜安装的电源分配器插座,具备电源分配和管理功能,是将电源输送到机柜、服务器以及数据中心的连接设备。
相关技术中,PDU的电流分断能力较低,一般为1~6KA,由于移动数据中心距变压器较近,阻抗较小,导致短路电流较大,因此,常规PDU产品不适合安装在移动数据中心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源分配器,所述电源分配器的分断能力较强,适合安装在移动数据中心内,能够有效保证负载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源分配器的数据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火线端子、第二火线端子、第三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至少三个插座,每个所述插座上形成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具有第一金属触头,所述第二插孔内具有第二金属触头,所有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一金属触头均与所述零线端子相连;至少三个熔断器,其中一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另一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另至少一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再一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再至少一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每个所述熔断器的分断能力为σ,其中所述σ满足:σ≥50kA。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通过设置接线端子、至少三个插座和至少三个熔断器,并使每个熔断器的一端与接线端子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插座的第二金属触头相连且每个熔断器的分断能力σ≥50kA,熔断器的分断能力较强。当电源分配器应用于数据中心例如移动数据中心时,电源分配器可以应用在移动数据中心内,且电源分配器在邻近变压器一侧可以保证接入插座上的负载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熔断器的个数为3N,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插座的个数为M,其中所述M、N满足:M≥3N。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N≥2时,其中N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至少N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另N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另至少N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再N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再至少N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熔断器的所述另一端与两个或三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插座上还形成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三插孔内具有第三金属触头,所有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三金属触头与接地端子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分配器进一步包括:壳体,其中所述接线端子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插座和所述熔断器设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多个所述熔断器和多个所述插座沿朝向远离所述接线端子的方向依次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形成有贯通的接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对应所述接线端子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接线端子朝向所述接线孔的方向延伸,所述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端子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底壁、连接在所述底壁前侧的前侧壁、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左端和所述前侧壁的左端之间的左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右端和所述前侧壁的右端之间的右侧壁,其中多个所述熔断器和多个所述插座安装在所述前侧壁上,所述接线孔形成在所述左侧壁上;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后侧壁和顶壁,所述后侧壁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后侧和所述左侧壁的后端以及所述右侧壁的后端之间,所述顶壁连接在所述前侧壁的顶部和所述后侧壁的顶部以及所述右侧壁的顶部之间,且所述顶壁的左端与所述左侧壁的顶部、所述前侧壁的顶部以及所述后侧壁的顶部之间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其中所述接线端子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邻近所述左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盖板的右端伸入到所述顶壁的下方,所述端子盖板的左端与所述左侧壁、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盖板上设有向上凹入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与所述接线端子上下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部的右壁的底部具有向右延伸出的右翻边,所述右翻边伸入到所述顶壁的下方,所述凹槽部的前壁底部支撑在所述前侧壁上且后壁底部支撑在所述后侧壁上,所述左侧壁的顶部设有向右延伸的固定翻边,所述凹槽部的左壁底部具有向左延伸出的左翻边,所述左翻边搭接在所述固定翻边上且通过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固定翻边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熔断器和所述接线端子以及所述插座分别通过接线连接,所述接线位于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为钣金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中心,包括:数据中心本体;电源分配器,所述电源分配器设在所述数据中心本体内,所述电源分配器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源分配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电源分配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电源分配器的剖面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电源分配器的左视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电源分配器的右视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电源分配器的接线原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的底板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的端子盖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电源分配器;
1:接线端子;11:第一火线端子;12:第二火线端子;
13:第三火线端子;14:零线端子;15:接地端子;
2:插座;21:第一插孔;211:第一金属触头;
22:第二插孔;221:第二金属触头;
23:第三插孔;231:第三金属触头;
3:熔断器;4:壳体;41:接线孔;
42:开口;43:端子盖板;431:凹槽部;
4311:右翻边;4312:左翻边;
44:底板;441:底壁;442:前侧壁;443:左侧壁;
4431:固定翻边;444:右侧壁;
45:盖板;451:后侧壁;452:顶壁;
46:容纳空间;47:螺纹紧固件;5: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100。电源分配器100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例如移动数据中心(图未示出)。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电源分配器100应用于数据中心例如移动数据中心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100,包括接线端子1、至少三个插座2和至少三个熔断器3。
具体而言,接线端子1包括第一火线端子11、第二火线端子12、第三火线端子13和零线端子14,每个插座2上形成有第一插孔21和第二插孔22,第一插孔21内具有第一金属触头211,第二插孔22内具有第二金属触头221,所有插座2的第一金属触头211均与零线端子14相连。至少三个熔断器3中的其中一个熔断器3的一端(例如,图7中的左端)与第一火线端子11相连、且另一端(例如,图7中的右端)与至少一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至少三个熔断器3中的另一个熔断器3的一端(例如,图7中的左端)与第二火线端子12相连、且另一端(例如,图7中的右端)与另至少一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至少三个熔断器3中的再一个熔断器3的一端(例如,图7中的左端)与第三火线端子13相连、且另一端(例如,图7中的右端)与再至少一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每个熔断器3的分断能力为σ,其中σ满足:σ≥50kA。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另至少一个插座2”可以理解为除与上述其中一个熔断器3相连的至少一个插座2之外其余的至少一个插座2,类似地,“再至少一个插座2”可以理解为除与上述其中一个熔断器3、另一个熔断器3相连的插座2之外其余的至少一个插座2。
例如,在图1-图4和图7的示例中示出了十三个插座2和六个熔断器3,其中,左侧的两个熔断器3的左端均与第三火线端子13相连,且左侧两个熔断器3中的每个熔断器3的右端分别与最左侧的四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中间的两个熔断器3的左端均与第二火线端子12相连,且中间两个熔断器3中的每个熔断器3的右端分别与中间的四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右侧的两个熔断器3的左端均与第一火线端子11相连,且右侧两个熔断器3中的其中一个的右端与靠右的两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另一个与最右侧的三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每个插座2的第一金属触头211均与零线端子14相连。由于每个熔断器3的分断能力σ≥50kA,熔断器3的分断能力较强,电源分配器100可以应用在移动数据中心内,使电源分配器100在邻近变压器一侧可以保证负载的安全。
图1-图4和图7中显示了十三个插座2和六个熔断器3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其它数量的插座2和熔断器3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100,通过设置接线端子1、至少三个插座2和至少三个熔断器3,并使每个熔断器3的一端与接线端子1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且每个熔断器3的分断能力σ≥50kA,熔断器3的分断能力较强。当电源分配器100应用于数据中心例如移动数据中心时,电源分配器100可以应用在移动数据中心内,且电源分配器100在邻近变压器一侧可以保证接入插座2上的负载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7所示,熔断器3的个数为3N,其中N为正整数,插座2的个数为M,所述M、N满足:M≥3N。由此,通过使熔断器3的个数为3N,使第一火线端子11、第二火线端子12和第三火线端子13分别可以和至少一个熔断器3相连,通过使插座2的个数为M≥3N,使每个熔断器3至少与一个插座2相连,从而实现对插座2的保护,进一步保证了邻近变压器侧插座2上所接入的负载的安全。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和图7,当N≥2时,3N个熔断器3的其中N个熔断器3的一端(例如,图7中的左端)与第一火线端子11相连、且另一端(例如,图7中的右端)与至少N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3N个熔断器3的另N个熔断器3的一端(例如,图7中的左端)与第二火线端子12相连、且另一端(例如,图7中的右端)与另至少N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3N个熔断器3的再N个熔断器3的一端(例如,图7中的左端)与第三火线端子13相连、且另一端(例如,图7中的右端)与再至少N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例如,在图1-图4和图7的示例中示出了六个熔断器3,此时N=2,其中右侧两个熔断器3的左端与第一火线端子11相连、且右端与右侧五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中间两个熔断器3的左端与第二火线端子12相连、且右端与中间四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左侧两个熔断器3的左端与第三火线端子13相连、且右端与左侧四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由此,如此设置的电源分配器100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插座2的保护,从而保证邻近变压器侧的负载的安全。
可选地,参照图7,每个熔断器3的上述另一端与两个或三个插座2的第二金属触头221相连。由此,每个熔断器3能够相应地保护两个或三个插座2,从而保证插座2上所接入负载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每个插座2上还形成有第三插孔23,第三插孔23内具有第三金属触头231,所有插座2的第三金属触头231与接地端子15相连。由此,当接入插座2的负载漏电时,漏电电流可以被导入大地,从而保证了人员以及负载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电源分配器100进一步包括壳体4,其中接线端子1设在壳体4内,插座2和熔断器3设在壳体4上。由此,外壳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用户误触到内部电路,而且,外壳作为安装接线端子1、插座2和熔断器3的载体,可以对接线端子1、插座2和熔断器3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且可以使电源分配器100的外形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如图1-图4所示,接线端子1位于壳体4内的一端(例如,图4中的左端),多个熔断器3和多个插座2沿朝向远离接线端子1的方向依次排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在图4的示例中,壳体4内的左端设有接线端子1,壳体4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六个熔断器3和十三个插座2。由此,通过上述设置,结构简单,且使接线端子1、熔断器3和插座2之间的接线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5和图8,壳体4的上述一端形成有贯通的接线孔41。由此,电源分配器100可以无需预留电缆,当需要接线时,可以先把电源分配器100固定在数据中心内的机架(图未示出)上,然后根据机架与数据中心内的配电柜之间的距离选择相应长度的电缆,使电缆穿过接线孔41与电源分配器100连接,与传统的电源分配器100自带电缆的方式相比,可以避免因预留电缆过长导致浪费或预留电缆过短而导致长度不够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9,壳体4的对应接线端子1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42,开口42从接线端子1朝向接线孔41的方向延伸,开口42处设有可拆卸的端子盖板43。当接线端子1需要接线时,可以将端子盖板43拆下,然后从开口42处操作,当接线完成时,可以将端子盖板43安装在开口42处,由此,结构简单,装卸方便。
具体而言,如图1-图6、图8和图9所示,壳体4包括底板44和盖板45。具体地,底板44包括底壁441、连接在底壁441前侧的前侧壁442、连接在底壁441的左端和前侧壁442的左端之间的左侧壁443、以及连接在底壁441的右端和前侧壁442的右端之间的右侧壁444,其中多个熔断器3和多个插座2安装在前侧壁442上,接线孔41形成在左侧壁443上,盖板45包括后侧壁451和顶壁452,后侧壁451连接在底壁441的后侧和左侧壁443的后端以及右侧壁444的后端之间,顶壁452连接在前侧壁442的顶部和后侧壁451的顶部以及右侧壁444的顶部之间,且顶壁452的左端与左侧壁443的顶部、前侧壁442的顶部以及后侧壁451的顶部之间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开口42,盖板45与底板44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46,其中接线端子1设在容纳空间46内且邻近左侧壁443。例如,在图1-图6、图8和图9的示例中,前侧壁442上安装有多个熔断器3和多个插座2,底板44的左侧壁443连接在底壁441的左端和前侧壁442的左端之间,且左侧壁443上形成有接线孔41,底板44的右侧壁444连接在底壁441的右端和前侧壁442的右端之间,盖板45的后侧壁451连接在左侧壁443和右侧壁444之间且后侧壁451的下端与底壁441的后端相连,盖板45的顶壁452的前端与前侧壁442的顶部连接,顶壁452的后端与后侧壁451的顶部连接,且顶壁452的右端与右侧壁444的顶部连接,顶壁452的左端与左侧壁443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开口42,容纳空间46由盖板45和底板44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46内邻近左侧壁443处设有接线端子1,由此,用户可以从开口42处对接线端子1进行操作,无需拆下整个盖板45,结构简单,设置合理。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9和图10,端子盖板43的右端伸入到顶壁452的下方,端子盖板43的左端与左侧壁443、前侧壁442和后侧壁451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螺纹紧固件47连接。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端子盖板43的牢靠固定,且结构简单,装卸方便。
可选地,如图1-图3和图10所示,端子盖板43上设有向上凹入的凹槽部431,凹槽部431与接线端子1上下相对。由此,凹槽部431的设置使壳体4可以容纳厚度尺寸更大的接线端子1,且有利于端子盖板43的固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3和图10,凹槽部431的右壁的底部具有向右延伸出的右翻边4311,右翻边4311伸入到顶壁452的下方,凹槽部431的前壁底部支撑在前侧壁442上且后壁底部支撑在后侧壁451上,左侧壁443的顶部设有向右延伸的固定翻边4431,凹槽部431的左壁底部具有向左延伸出的左翻边4312,左翻边4312搭接在固定翻边4431上且通过螺纹紧固件47与固定翻边4431相连。例如,在图1-图3和图10的示例中,凹槽部431的右翻边4311伸入到顶壁452的下方,使右翻边4311被固定在前侧壁442、后侧壁451以及顶壁452之间,前侧壁442和后侧壁451对凹槽部431有支撑作用,可以防止凹槽部431由于自身重力而向容纳空间46内凹陷,而且,通过使凹槽部431的左翻边4312搭接在左侧壁443的固定翻边4431上且使二者通过螺纹紧固件47相连,限定了端子盖板43的移动,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端子盖板43与壳体4之间的连接,使端子盖板43牢靠地固定在壳体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7,熔断器3和接线端子1以及插座2分别通过接线5连接,接线5位于壳体4内。由此,通过上述设置,接线5可以隐藏在壳体4内,从而在使熔断器3实现过载保护,保护插座2上接入的负载的安全性的同时,使得整个电源分配器100的外观更加简洁。
可选地,壳体4为钣金壳体。由此,壳体4的结构强度较高,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中心,包括数据中心本体(图未示出)和电源分配器100。电源分配器100设在数据中心本体内,电源分配器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中心,通过采用上述电源分配器100,保证了数据中心内设备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第三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火线端子、第二火线端子、第三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
至少三个插座,每个所述插座上形成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具有第一金属触头,所述第二插孔内具有第二金属触头,所有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一金属触头均与所述零线端子相连;
至少三个熔断器,其中一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另一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另至少一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再一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再至少一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每个所述熔断器的分断能力为σ,其中所述σ满足:σ≥50k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的个数为3N,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插座的个数为M,其中所述M、N满足:M≥3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N≥2时,
其中N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至少N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另N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另至少N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再N个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火线端子相连、且另一端与再至少N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熔断器的所述另一端与两个或三个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二金属触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座上还形成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三插孔内具有第三金属触头,所有所述插座的所述第三金属触头与接地端子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壳体,其中所述接线端子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插座和所述熔断器设在所述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多个所述熔断器和多个所述插座沿朝向远离所述接线端子的方向依次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形成有贯通的接线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对应所述接线端子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接线端子朝向所述接线孔的方向延伸,所述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端子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底壁、连接在所述底壁前侧的前侧壁、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左端和所述前侧壁的左端之间的左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右端和所述前侧壁的右端之间的右侧壁,其中多个所述熔断器和多个所述插座安装在所述前侧壁上,所述接线孔形成在所述左侧壁上;
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后侧壁和顶壁,所述后侧壁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后侧和所述左侧壁的后端以及所述右侧壁的后端之间,所述顶壁连接在所述前侧壁的顶部和所述后侧壁的顶部以及所述右侧壁的顶部之间,且所述顶壁的左端与所述左侧壁的顶部、所述前侧壁的顶部以及所述后侧壁的顶部之间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其中所述接线端子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邻近所述左侧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盖板的右端伸入到所述顶壁的下方,所述端子盖板的左端与所述左侧壁、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盖板上设有向上凹入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与所述接线端子上下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的右壁的底部具有向右延伸出的右翻边,所述右翻边伸入到所述顶壁的下方,
所述凹槽部的前壁底部支撑在所述前侧壁上且后壁底部支撑在所述后侧壁上,
所述左侧壁的顶部设有向右延伸的固定翻边,所述凹槽部的左壁底部具有向左延伸出的左翻边,所述左翻边搭接在所述固定翻边上且通过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固定翻边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和所述接线端子以及所述插座分别通过接线连接,所述接线位于所述壳体内。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钣金壳体。
16.一种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中心本体;
电源分配器,所述电源分配器设在所述数据中心本体内,所述电源分配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分配器。
CN201921614472.0U 2019-09-25 2019-09-25 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Active CN210535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4472.0U CN210535954U (zh) 2019-09-25 2019-09-25 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4472.0U CN210535954U (zh) 2019-09-25 2019-09-25 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5954U true CN210535954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6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4472.0U Active CN210535954U (zh) 2019-09-25 2019-09-25 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5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8658B (zh) 交流電源轉接器及其適用之電源分配系統
US20170300100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server system provided with same
KR101006463B1 (ko) 일체형 표준 분전반
TW201308799A (zh) 連接器及收容構造體
US6707688B2 (en)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electric terminals and fused structures
KR101055354B1 (ko) 멀티 콘센트
CN210535954U (zh) 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EP3454632A1 (en) Ac power adapter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employing same
WO2021056271A1 (zh) 电源分配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CN214754577U (zh) 一种模块化转换器及具有其的插座
CN201466402U (zh) 一种适用于机柜的电源插座
JP4980649B2 (ja) 分電用機器接続防止手段を備えた分電盤
KR200483032Y1 (ko) 분전반
CN209388972U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端子绝缘改良结构
CN219106846U (zh) 一种储能系统高压箱
CN112821206B (zh) 一种配电电器封闭式母线结构
CN215009050U (zh) 开关柜
CN216085618U (zh) 一种三相电源分配器
CN219144548U (zh) 大电流pdu插排
CN210177637U (zh) 智能坐便器理线底座
CN218996633U (zh) 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CN212991688U (zh) 一种电源插箱
CN218826894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18386778U (zh) 保护器
CN219959605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弯型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2

Address after: 102200 808, 8th floor, building 43, Tiantong Zhongyuan 2nd District, Dongxiaokou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iji Yuanh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2 2nd Floor, Building 25, No. 1 Hospital, Baosheng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2

Address after: 1577, No. 01, floor 1, building 2, yard 9, anni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Feic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808, 8th floor, building 43, Tiantong Zhongyuan 2nd District, Dongxiaokou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iji Yuanh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7

Address after: 11 / F, central building, 28 Queen's road,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Xid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577, No. 01, floor 1, building 2, yard 9, anni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Feiche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