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996633U - 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6633U
CN218996633U CN202320162518.XU CN202320162518U CN218996633U CN 218996633 U CN218996633 U CN 218996633U CN 202320162518 U CN202320162518 U CN 202320162518U CN 218996633 U CN218996633 U CN 218996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ircuit breaker
board
control circuit
copp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25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佳男
李自强
李强
叶心凌
张伟
许天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Smart Electric Co ltd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Smart Electric Co ltd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Smart Electric Co ltd,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625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6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6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6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该断路器底座包括基座、连接于基座上的盖板,以及设于基座和盖板之间的控制线路板;基座和盖板围合形成容置腔,控制线路板位于容置腔内;控制线路板背离基座的一面上凸设有多个插接部,每个插接部远离基座的一端均穿过盖板并向外延伸,多个插接部用于和配电设备中的多个断路器一一对应插拔连接,以使控制线路板和多个断路器电连接。该配电设备包括上述的断路器底座。该断路器底座能够对不同的线路设备实现集中管理、集中控制以及区域化管理。

Description

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在电力系统出现漏电、过载、短路等故障时,其可以快速切断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机构,或者切断整个电源供电,以防止故障扩大,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5G网络的应用普及,在电力系统中,为了方便安装电力设备并节省其安装空间,通常会将断路器等电子元器件集成在同一壳体内从而形成配电设备。然而,传统的配电设备中,每个断路器均具有各自独立的线路单元,这就导致整个配电设备的线路结构复杂化,且不利于线路结构的维护。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配电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其能够简化配电设备中的线路结构,实现对不同的线路设备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控制以及区域化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底座,该断路器底座包括基座、连接于基座上的盖板,以及设于基座和盖板之间的控制线路板;基座和盖板围合形成容置腔,控制线路板位于容置腔内;控制线路板背离基座的一面上凸设有多个插接部,每个插接部远离基座的一端均穿过盖板并向外延伸,多个插接部用于和配电设备中的多个断路器一一对应插拔连接,以使控制线路板和多个断路器电连接。该断路器底座能够简化配电设备中的线路结构,实现对不同的线路设备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控制以及区域化管理。
可选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位于容置腔内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分别位于控制线路板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二铜排的一侧设有与其电连接的多个接线端子。
可选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设于容置腔内的绝缘板,绝缘板和第一铜排连接,用于电气隔离第一铜排和控制线路板。
可选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设于盖板背离第一铜排一侧的罩壳;罩壳和盖板连接,且与盖板围合形成多个相互隔开的置线腔,多个接线端子分别置于多个置线腔内。
可选地,第二铜排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板和多个第二接线板,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均包括压线板、插接板,以及连接于压线板和插接板之间的连接板;压线板设于置线腔内,插接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穿过盖板并朝向背离基座的一侧延伸。
可选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和螺接于接线框上的压线螺钉,接线框设于罩壳内,压线螺钉远离接线框的一端自罩壳伸出;旋拧压线螺钉,压线螺钉能够驱动第二铜排运动以使第二铜排和配电设备的导线电连接。
可选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用于电气隔离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第二隔板用于电气隔离第二接线板和控制线路板。
可选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的信号端子,信号端子位于控制线路板的一侧,且信号端子用于与弱电器件电连接。
可选地,基座包括第一本体和凸设于第一本体靠近盖板一面的凸起结构,控制线路板置于凸起结构上,且与凸起结构绝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电设备,该配电设备包括上述的断路器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断路器底座包括基座、连接于基座上的盖板,以及设于基座和盖板之间的控制线路板;基座和盖板围合形成容置腔,控制线路板位于容置腔内;控制线路板背离基座的一面上凸设有多个插接部,每个插接部远离基座的一端均穿过盖板并向外延伸,多个插接部用于和配电设备中的多个断路器一一对应插拔连接,以使控制线路板和多个断路器电连接。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将多个断路器插拔连接于该断路器底座的多个插接部上,这样,一方面,通过设置该断路器底座,用户在组装配电设备时更加便捷;另一方面,由于多个支路断路器的控制单元均集成在断路器底座的控制线路板上,这样,一来可以使得整个配电设备的线路结构简单化,二来在配电设备的控制线路出故障时,用户只需拿掉支路断路器,只拆开断路器底座进行维护即可,而无需拆开单个的支路断路器,在日常维护方面也更简单;同时,本申请通过设置该断路器底座能够实现对不同的线路设备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控制以及区域化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底座的爆炸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底座的爆炸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基座;11-第一本体;12-凸起结构;20-盖板;30-控制线路板;31-插接部;40-信号端子;50-第一铜排;51-总出线板;52-负载进线板;60-第二铜排;61-总进线板;62-负载出线板;63-罩壳;631-接线孔;651-第一接线板;652-第二接线板;653-压线板;654-连接板;655-插接板;66-置线腔;661-第一子腔;662-第二子腔;70-绝缘板;80-接线端子;81-接线框;82-压线螺钉;91-第一隔板;92-第二隔板;200-断路器;210-总断路器;220-支路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底座,该断路器底座包括基座10、连接于基座10上的盖板20,以及设于基座10和盖板20之间的控制线路板30;基座10和盖板20围合形成容置腔,控制线路板30位于容置腔内;控制线路板30背离基座10的一面上凸设有多个插接部31,每个插接部31远离基座10的一端均穿过盖板20并向外延伸,多个插接部31用于和配电设备中的多个断路器200一一对应插拔连接,以使控制线路板30和多个断路器200电连接。该断路器底座能够简化配电设备中的线路结构,且能够实现对不同的线路设备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控制以及区域化管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断路器底座包括基座10、盖板20和控制线路板30,且该控制线路板30位于基座10和盖板20形成的容置腔内。
其中,该控制线路板30背离基座10的一面上具有多个插接部31,多个插接部31的一端和控制线路板30电连接、另一端自控制线路板30朝向背离基座10的方向延伸,并穿过盖板20且自盖板20伸出。这样,插接部31伸出至盖板20之外的部分便可以用于和配电设备中的断路器200进行插拔连接。应理解,配电设备中的断路器200应该具有与该插接部31相适配的配合部。
还有,上述盖板20上应当设置能够供多个插接部31伸出的避让孔,其中,本申请对该避让孔的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起到避让作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插接部31和多个断路器200一一对应插拔连接是指,每个断路器200应当都具有与其对应的插接部31,且该插接部31和该对应的断路器200是电连接的。这样,本申请通过一个控制线路板30便可以实现多个断路器200的总控。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每个断路器200均具有各自独立的线路板单元而言,本申请通过该控制线路板30将所有的断路器200的控制线路部分全部集成在一起,这样,每个断路器200则只作为执行单元工作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控制线路板30内应当设有汇流排等控制线路。示例地,该控制线路板30上可以设有总控线路和与该总控线路并联连接的多个负载线路,断路器200包括总断路器210和多个支路断路器220。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断路器底座包括基座10、连接于基座10上的盖板20,以及设于基座10和盖板20之间的控制线路板30;基座10和盖板20围合形成容置腔,控制线路板30位于容置腔内;控制线路板30背离基座10的一面上凸设有多个插接部31,每个插接部31远离基座10的一端均穿过盖板20并向外延伸,多个插接部31用于和配电设备中的多个断路器200一一对应插拔连接,以使控制线路板30和多个断路器200电连接。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将多个断路器200插拔连接于该断路器底座的多个插接部31上,这样,一方面,通过设置该断路器底座,用户在组装配电设备时更加便捷;另一方面,由于多个断路器200的控制单元均集成在断路器底座的控制线路板30上,这样,一来可以使得整个配电设备的线路结构简单化,二来在配电设备的控制线路出故障时,用户只需拿掉断路器200,只拆开断路器底座进行维护即可,而无需拆开单个的断路器200,在日常维护方面也更简单;同时,本申请通过设置该断路器底座还能够实现对不同的线路设备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控制以及区域化管理。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3,可选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与控制线路板30电连接的信号端子40,信号端子40位于控制线路板30的一侧,且信号端子40用于与弱电器件电连接。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该信号端子40位于控制线路板30的一侧,这样,信号端子40的设置不会对支路断路器220的插拔造成干扰。
请参照图4,可选地,上述基座10包括第一本体11和凸设于第一本体11靠近盖板20一面的凸起结构12,控制线路板30置于凸起结构12上,且与凸起结构12绝缘连接。
其中,上述凸起结构12可以包括多个,且相邻的两个凸起结构12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线路板30可以只是置于凸起结构12上与凸起结构12无固定连接;也可以在置于凸起结构12的基础上还与凸起结构1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起或者焊接在一起;亦或者,控制线路板30也可以和凸起结构12扣接,控制线路板30和凸起结构12的具体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根据需要选择,本申请不做限制。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本体11上设置凸起结构12,并将控制线路板30设置在该凸起结构12上,这样,能够减少控制线路板30和基板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避免基板对控制线路板30上的印制线路造成损伤。
另外,还可以在该凸起结构12上设置限位部,该限位部可以对控制线路板3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控制线路板30易位,同时该限位部也可以便于用户快速将控制线路板30对位至凸起结构12上。示例地,该凸起结构12可以包括相对的两组,两组凸起结构12中的至少一组朝向另一组凸起结构12的方向上设有限位面(图未示),该限位面为竖直面。当然,上述凸起结构12的限位部仅为示例,并非是对限位部的具体结构的限制。
可选地,请参照图1、图4和图5,断路器底座还包括位于容置腔内的第一铜排50和第二铜排60,第一铜排50和第二铜排60分别位于控制线路板30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二铜排60的一侧设有与其电连接的多个接线端子80。
示例性地,第一铜排50上设有总出线板51和多个负载进线板52,第二铜排60上设有总进线板61和多个负载出线板62;总进线板61和总出线板51分别与总断路器210的进线端和出线端电连接,多个负载进线板52和多个支路断路器220的进线端对应电连接,多个负载出线板62和多个支路断路器220的出线端对应电连接。
其中,总进线板61和总出线板51属于控制线路板30的总控线路部分,多个负载进线板52和多个负载出线板62为多个负载线路的部分,总控线路可以通过汇流排分别与多个负载线路并联。
而总控线路和总断路器210电连接,多个负载线路和多个支路断路器220对应电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总断路器210控制多个支路断路器220。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总出线板51和多个负载进线板52是并排设置的。
一来,为实现第一铜排50和控制线路板30绝缘,二来,为了对第一铜排50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该断路器底座还包括设于容置腔内的绝缘板70,绝缘板70和第一铜排50连接,用于电气隔离第一铜排50和控制线路板30。
其中,如图5所示,可以在该绝缘板70内设有插接孔,从而将该第一铜排50插接在该插接孔内,这样,装配起来很便捷。
另外,如图4所示,该第一铜排50也可以设置于基座10的凸起结构12上。
请参照图4至图7,可选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设于盖板20背离第一铜排50一侧的罩壳63;罩壳63和盖板20连接,且与盖板20围合形成多个相互隔开的置线腔66,多个接线端子80分别置于多个置线腔66内。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置线腔66包括第一子腔661和多个第二子腔662。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子腔661可以用于内置用于接入总导线的接线端子80,第二子腔662可以用于内置用于接入负载导线的接线端子80。
而罩壳63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二铜排60外露而造成安全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罩壳63背离第一铜排50的一侧设有多个接线孔631,其中,和用于接入总导线的接线端子80对应的接线孔631用于接入总导线,和用于接入负载导线的接线端子80对应的接线孔631用于接入负载导线。
在本实施例中,罩壳63和盖板20通过卡扣扣接,如图1和图3所示。其中,用于扣接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合适结构。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铜排60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板651和多个第二接线板652,第一接线板651和第二接线板652均包括压线板653、插接板655,以及连接于压线板653和插接板655之间的连接板654;压线板653设于置线腔66内,插接板655远离连接板654的一端穿过盖板20并朝向背离基座10的一侧延伸。
请参照图6至图8,在本实施中,负载出线板62和压线板653垂直,而连接板654为L形。当然,上述负载出线板62、压线板653和连接板654的形状仅为示例,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述负载出线板62和压线板653也可以呈夹角设置而非垂直。
应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断路器底座是采用两进两出的方式接线的,因此,第一铜排50和第二铜排60均具有对应的L线和N线。
对于第二铜排60,第二铜排60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板651和多个第二接线板652,一个第一接线板651和一个第二接线板652为一组,第二铜排60一共包括多组接线板,每组接线板中的第一接线板651和第二接线板652分别对应L线和N线;还有,多组接线板中的其中一组作为总进线板61,其余组接线板作为负载出线板62。
对于第一铜排50,第一铜排50包括总出线板51和多个负载进线板52,总出线板51包括两个分别对应L线和N线的出线板,每个负载进线板52也包括两个分别对应L线和N线的出线板。
请参照图5和图9,可选地,上述接线端子80包括接线框81和螺接于接线框81上的压线螺钉82,接线框81设于罩壳63内,压线螺钉82远离接线框81的一端自罩壳63伸出;旋拧压线螺钉82,压线螺钉82能够驱动第二铜排60运动以使第二铜排60和配电设备的导线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接线端子80分别位于罩壳63的第一子腔661内和第二子腔662内。其中,位于第一子腔661内的接线端子80用于压紧总导线,位于第二子腔662内的接线端子80用于压紧负载导线。
以压紧总导线的接线端子80为例,接线端子80的接线框81设于第一子腔661内,第二铜排60部分位于第一子腔661内,总导线自罩壳63背离第一铜排50一侧的接线孔631接入,并进入第一子腔661内,且总导线位于第一子腔661内的第二铜排60的下方。这时,旋拧压线螺钉82,压线螺钉82能够驱动第二铜排60朝向总导线运动并与总导线实现可靠接触。这样,总导线便可以和第二铜排60电连接。负载导线和总导线的接线方式原理相同,本申请不再赘述。
可选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第一隔板91和第二隔板92,第一隔板91用于电气隔离第一接线板651和第二接线板652,第二隔板92用于电气隔离第二接线板652和控制线路板30。
这样,可以避免第一接线板651和第二接线板652相互干扰,也可以避免第二接线板652和控制线路板30相互干扰。
其中,本申请对第一隔板91和第二隔板92的结构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只要能实现电气隔离第一接线板651和第二接线板652、电气隔离第二接线板652和控制线路板30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接线板651和第二接线板652上下分布时,如图6所示,第一隔板91能够电气隔离第一接线板651和第二接线板652。当第一接线板651和第二接线板652左右并排分布时,也可以如图6所示,在第一隔板91上设置多个隔离板,从而通过第一隔板91即可隔开第一接线板651和第二接线板65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电设备,该配电设备包括上述的断路器底座。由于上述的断路器底座的具体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已在前文做了详细阐述,故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连接于所述基座(10)上的盖板(20),以及设于所述基座(10)和所述盖板(20)之间的控制线路板(30);所述基座(10)和所述盖板(20)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控制线路板(30)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控制线路板(30)背离所述基座(10)的一面上凸设有多个插接部(31),每个所述插接部(31)远离所述基座(10)的一端均穿过所述盖板(20)并向外延伸,多个所述插接部(31)用于和配电设备中的多个断路器(200)一一对应插拔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线路板(30)和多个所述断路器(20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第一铜排(50)和第二铜排(60),第一铜排(50)和第二铜排(60)分别位于所述控制线路板(30)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二铜排(60)的一侧设有与其电连接的多个接线端子(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绝缘板(70),所述绝缘板(70)和所述第一铜排(50)连接,用于电气隔离所述第一铜排(50)和所述控制线路板(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设于所述盖板(20)背离所述第一铜排(50)一侧的罩壳(63);所述罩壳(63)和所述盖板(20)连接,且与所述盖板(20)围合形成多个相互隔开的置线腔(66),多个所述接线端子(80)分别置于多个所述置线腔(66)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排(60)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板(651)和多个第二接线板(652),所述第一接线板(651)和所述第二接线板(652)均包括压线板(653)、插接板(655),以及连接于所述压线板(653)和所述插接板(655)之间的连接板(654);所述压线板(653)设于所述置线腔(66)内,所述插接板(655)远离所述连接板(654)的一端穿过所述盖板(20)并朝向背离所述基座(10)的一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80)包括接线框(81)和螺接于所述接线框(81)上的压线螺钉(82),所述接线框(81)设于所述罩壳(63)内,所述压线螺钉(82)远离所述接线框(81)的一端自所述罩壳(63)伸出;旋拧所述压线螺钉(82),所述压线螺钉(82)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铜排(60)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铜排(60)和配电设备的导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第一隔板(91)和第二隔板(92),所述第一隔板(91)用于电气隔离所述第一接线板(651)和所述第二接线板(652),所述第二隔板(92)用于电气隔离所述第二接线板(652)和所述控制线路板(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底座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线路板(30)电连接的信号端子(40),所述信号端子(40)位于所述控制线路板(30)的一侧,且所述信号端子(40)用于与弱电器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包括第一本体(11)和凸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1)靠近盖板(20)一面的凸起结构(12),所述控制线路板(30)置于所述凸起结构(12)上,且与所述凸起结构(12)绝缘连接。
10.一种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底座。
CN202320162518.XU 2023-01-18 2023-01-18 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Active CN218996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2518.XU CN218996633U (zh) 2023-01-18 2023-01-18 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2518.XU CN218996633U (zh) 2023-01-18 2023-01-18 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6633U true CN218996633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3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2518.XU Active CN218996633U (zh) 2023-01-18 2023-01-18 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6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01073U (zh) 配电柜或配电箱用多断路器转接器
KR101964915B1 (ko) 스위칭 디바이스 및 스위칭 디바이스 어레인지먼트
CN105914588A (zh) 一种多断路器配电柜或配电箱
KR100984143B1 (ko) 다중도체 접속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분전반
CN109818261A (zh) 模块化、轨道式的配电母线单元
CN105932550B (zh) 一种配电柜或配电箱的多断路器排布方法
CN218996633U (zh) 断路器底座及配电设备
KR20090100706A (ko) 산업용 분전반용 분기 접속자 키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산업용 분전반
CN216529701U (zh) 一种可调式动插件接线排安装结构
CN218633363U (zh) 一种户用储能电池柜
US20080160838A1 (en) Power Feeding Module
CN214255284U (zh) 一种电能计量配电箱
US6617974B2 (en) Multiple pole fused disconnect
JP3113266U (ja) ユニット式分電盤
KR101890109B1 (ko) 배전반용 컴팩트 컨트롤 박스
CN210111413U (zh) 一种新型绝缘高低压配电柜
CN209448233U (zh) 模块化、轨道式的配电母线单元
CN216528682U (zh) 一种电隔离机构及断路器
CN222813523U (zh) 断路器
CN220912353U (zh) 用于母线槽取电箱的热拔插监测装置
CN218386778U (zh) 保护器
JPH0223014A (ja) 電気通信用接続装置
CN2349709Y (zh) 配电开关柜的主辅电路转接件
CN118366823A (zh) 断路器底座
CN216085618U (zh) 一种三相电源分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