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516636U - 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6636U
CN210516636U CN201921924520.6U CN201921924520U CN210516636U CN 210516636 U CN210516636 U CN 210516636U CN 201921924520 U CN201921924520 U CN 201921924520U CN 210516636 U CN210516636 U CN 210516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end plate
creepage
yoke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245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山
何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245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6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6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6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所述小型继电器具有绕在线圈架上的线圈,位于线圈中的铁芯,与铁芯连接的轭铁,与轭铁连接的衔铁,由衔铁驱动的动、静触头,使衔铁在继电器失电后复位的动簧;所述线圈架由卷筒和位于卷筒两端的上端板和下端板构成,线圈和轭铁之间有两条爬电路径,所述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为波纹面,波纹方向与爬电路径一致,使从线圈上端经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至轭铁的爬电路径曲折;所述线圈架下端板与轭铁之间留有气隙,使从线圈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的顶面至轭铁的爬电路径变得曲折,该路径从线圈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的顶面、再向下转折经线圈架下端板的端面至衔铁。

Description

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背景技术
爬电距离是指两个导电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或沿两个绝缘体接合面的最短路径。对于继电器而言,爬电距离是继电器安全要求中的最基本要求,爬电距离需满足的标准,其与继电器的负载电压以及污染等级有直接关系。其中负载电压由继电器的应用决定。而对于污染等级,一般继电器内部按照Ⅱ级。
在进行继电器设计时,爬电距离需满足规定的要求。按照爬电距离的定义,要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即是要满足两个导电件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或两个绝缘体结合面的最短路径要满足要求。爬电距离与继电器尺寸有较大关系,在负载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继电器的几何尺寸越小,满足爬电距离的难度就越大,故在设计小型继电器时,如果仅仅按常规继电器的尺寸成比例地缩小尺寸,其爬电距离通常不能满足要求,其中,线圈和轭铁这两个件之间的爬电距离最短,成为小型继电器结构设计的最大难点。如图2所示:线圈5和轭铁3之间有两条爬电路径,其中一条路径是从线圈上端经线圈架6上端板的底面至轭铁3,另一条路径是从线圈5下端经线圈架6下端板的顶面至轭铁3,见图2的粗线部分,这两条路径就是线圈5至轭铁3的直线距离,是最短的路径,也就是该继电器的爬电距离,由于继电器几何尺寸太小,该距离也很小,不能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爬电距离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所述小型继电器具有绕在线圈架上的线圈,位于线圈中的铁芯,与铁芯连接的轭铁,与轭铁连接的衔铁,由衔铁驱动的动、静触头,使衔铁在继电器失电后复位的动簧;所述线圈架由卷筒和位于卷筒两端的上端板和下端板构成,线圈和轭铁之间有两条爬电路径,其中第一条路径是从线圈上端经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至轭铁,第二条路径是从线圈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的顶面至轭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为波纹面,波纹方向与爬电路径一致,使从线圈上端经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至轭铁的爬电路径曲折;所述线圈架下端板与轭铁之间留有气隙,使得从线圈下端经线架下端板的顶面至轭铁的爬电路径变得曲折,该路径从线圈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的顶面、再向下转折经线圈架下端板的端面至衔铁。
所述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的波纹面的波形是方波、半圆波、锯齿波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结构使得两条爬电路径增长,由于第二条爬电路径比第一条长,根据爬电距离的定义,路径最短的一条爬电路径才是爬电距离,故第一条爬电路径即是本继电器的爬电距离,它比改进前的路径更长,满足了继电器爬电距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继电器基本结构图
图2是传统继电器线圈至轭铁的两条爬电路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线圈至轭铁的两条爬电路径示意图
图4是线圈架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1—线圈引出脚,2—动簧,3—轭铁,4—铁芯,5—漆包线圈,6—线圈架,6.1—线圈架的卷筒,6.2—线圈架的上端板,6.3—线圈架的下端板,7—常开静触点,8—动触点,9—常闭静触点,10—常闭静簧片,11—常开静簧片,12—底板,13—衔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小型继电器具有:线圈引出脚1,底板12,布置在底板12上的线圈架6,绕在线圈架6上的线圈5,位于线圈5中的铁芯4,与铁芯4连接的轭铁3,与轭铁3连接的衔铁13,由衔铁13驱动的动簧2,动簧2上有动触点8,还有固定在线圈架6上的常闭静簧片10、常开静簧片11,常闭静簧片10上有常闭静触点9,常开静簧片11上有常开静触点7。
参见图3、图4:所述线圈架6由卷筒6.1和位于卷筒两端的上端板6.2和下端板6.3构成,线圈5和轭铁3之间有两条爬电路径,其中第一条路径是从线圈5上端经线圈架上端板6.2的底面至轭铁3,第二条路径是从线圈5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6.3的顶面至轭铁3。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第一条路径,是将所述线圈架上端板6.2的底面设计为波纹面,波纹方向与爬电路径一致,该波纹可以是方波、半圆波、锯齿波等任意波形,本例示出的是方波,波纹使从线圈5上端经线圈架上端板6.2的底面至轭铁3的爬电路径曲折,增长爬电路径。第二条路径,是在所述线圈架下端板6.3与轭铁3之间留有气隙,使得从线圈5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6.3的顶面至轭铁3爬电路径变得曲折,增长爬电路径,该路径从线圈5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6.3的顶面、再向下转折经线圈架下端板6.3的端面至衔铁13。
以上两条爬电路径见图3中的粗线部分。
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增长了爬电路径,使得继电器的爬电距离满足要求。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条爬电路径比第一条长,根据爬电距离的定义,路径最短的一条爬电路径才是爬电距离,故第一条爬电路径才是本继电器的爬电距离,它比改进前的路径更长,满足了继电器爬电距离要求。

Claims (2)

1.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所述小型继电器具有绕在线圈架上的线圈,位于线圈中的铁芯,与铁芯连接的轭铁,与轭铁连接的衔铁,由衔铁驱动的动、静触头,使衔铁在继电器失电后复位的动簧;所述线圈架由卷筒和位于卷筒两端的上端板和下端板构成,线圈和轭铁之间有两条爬电路径,其中第一条路径是从线圈上端经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至轭铁,第二条路径是从线圈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的顶面至轭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为波纹面,波纹方向与爬电路径一致,使从线圈上端经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至轭铁的爬电路径曲折;所述线圈架下端板与轭铁之间留有气隙,使从线圈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的顶面至轭铁的爬电路径变得曲折,该路径从线圈下端经线圈架下端板的顶面、再向下转折经线圈架下端板的端面至衔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上端板的底面的波纹面的波形是方波、半圆波、锯齿波之一。
CN201921924520.6U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Active CN210516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4520.6U CN210516636U (zh)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4520.6U CN210516636U (zh)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6636U true CN210516636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4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24520.6U Active CN210516636U (zh)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6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1039B (zh) 继电器
CN102208304A (zh) 电磁继电器
JP5215761B2 (ja) トランス
CN108666176B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06388653U (zh) 一种低成本高负载的小型继电器
CN110211844A (zh)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US20150279600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0085484A (zh) 一种低高度的电磁继电器
CN210516636U (zh) 一种能满足爬电距离要求的小型继电器
CN106558459B (zh) 一种小型化抗冲击拍合式继电器
KR20140038781A (ko) 권선형 인덕터
CN206349307U (zh) 超小型交流电磁继电器
CN102820173B (zh) 电接触器
CN109285731B (zh) 一种直动式直流继电器
JP2015220312A (ja) コイル装置
CN209691692U (zh) 一种低高度的电磁继电器
CN101888577B (zh) 盆型电喇叭线圈架和盆型电喇叭
JP6610363B2 (ja) 電磁石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磁接触器、並びに鉄心の製造方法
CN205303352U (zh) 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CN208173513U (zh) 扁平弧形继电器
US20160111206A1 (en) Transformer
CN211088176U (zh) 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结构
CN107251184A (zh) 线圈端子及具备线圈端子的电磁继电器
CN206379314U (zh) 高稳定性电磁继电器
CN211957577U (zh) 小型断路器磁系统以及小型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