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106901U - 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 Google Patents

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6901U
CN210106901U CN201920234711.3U CN201920234711U CN210106901U CN 210106901 U CN210106901 U CN 210106901U CN 201920234711 U CN201920234711 U CN 201920234711U CN 210106901 U CN210106901 U CN 210106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ember
hole
bearing
nut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47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敬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7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7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7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7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47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6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6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6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包括第二转动构件和承重构件,第二转动构件设有卡槽,承重构件开有限位孔,通过紧固件如螺栓依次穿过将卡槽、限位孔,再用螺母紧固,保证5G设备安装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随着5G移动网络设备开始面市,需要大范围地安装5G移动网络设备,传统的网络设备安装方式是通过老式钢扎带、铁片安装,但由于5G移动网络设备体积大、重量大,传统的安装方式存在着安全隐患,而且信号接收强弱调节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通过紧固件如螺栓依次穿过将卡槽、限位孔,再用螺母紧固,保证5G设备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包括第二转动构件和承重构件,第二转动构件设有卡槽,承重构件开有限位孔,承重构件转动至与第二转动构件平行时,限位孔与卡槽对应,第二转动构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两侧均垂直延伸有第二连接板,卡槽设于第二连接板边缘,承重构件包括承重基板,承重基板分别向两侧垂直延伸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均设有第三连接部,限位孔开于第三连接部,第二转动构件位于承重构件外侧,第二转动构件和承重构件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螺帽在第二转动构件外侧,螺母在承重构件内侧,螺母的直径大于卡槽的孔径。当承重构件转动至与第二转动构件平行时,为保证上支臂的稳定性,通过紧固件如螺栓依次穿过卡槽、限位孔,再用螺母紧固。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支臂包括固定构件和第一转动构件,固定构件与承重构件之间设有多级转动副,多级转动副包括一级转动副、二级转动副和三级转动副,固定构件与第一转动构件以一级转动副连接,第一转动构件与第二转动构件以二级转动副连接,第二转动构件与承重构件以三级转动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一级转动副能够使固定构件与第一转动构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二级转动副能够使第一转动构件与第二转动构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三级转动副能够使第二转动构件与承重构件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起到调整5G设备安装角度的作用,其中,可以同时调节三个转动副,也可以单独对其中一个或两个转动副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级转动副、二级转动副和三级转动副均为螺栓和螺母。例如,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构件和第一转动构件,调整5G 设备至所需的安装角度后,旋紧螺母,如果要重新调整5G设备的安装角度,则松开螺母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的方案,固定构件包括固定基板,固定基板的两侧分别垂直延伸有第一折耳,固定基板的两侧分别垂直延伸有第二折耳,第一折耳和第二折耳背向设置,第一折耳设有安装孔,第二折耳设有固定构件连接孔。优选的,固定基板为方形板状。优选的,第一折耳对称设置,第二折耳对称设置。优选的,第一折耳均设有两个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转动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两侧均垂直延伸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开有第一对应孔,固定构件连接孔与第一对应孔位置对应,第一连接板另一端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开有第一转动构件连接孔。优选的,每个连接板均设有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均位于第二折耳内侧,如此设置的好处是若螺母松开,固定构件与第一转动构件之间不会相对错开。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转动构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两侧均垂直延伸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开有第二对应孔。第一转动构件连接孔与第二对应孔对应。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转动构件的第一转动构件连接孔、第二转动构件的第二对应孔,将5G设备调整至所需的角度后,再利用螺母进行紧固。优选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边缘均呈弧形结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贴合。优选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均为圆弧状,优选为3/4 圆周面积。第一转动构件和第二转动构件以二级转动副作相对转动时,弧形边缘不会对第一转动构件和第二转动构件之间的转动造成干涉。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基板开有第一减重孔。第一基板开有第一减重孔,用于减轻上支臂的自重。第一减重孔的形状不限,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优选的,第一减重孔的形状为长方形。优选的,第一减重孔位于第一基板的中心位置,第一减重孔位于第一基板的中心位置能保证第一转动构件的稳定性和强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一加强筋。优选的,第一加强筋呈凸出状,凸出方向向内。第一加强筋能确保第一转动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可以避免第一转动构件变形,又不致使第一转动构件的壁增厚。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基板开有第二减重孔。第二基板开有第二减重孔,用于减轻上支臂的自重。第二减重孔的形状不限,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优选的,第二减重孔的形状为长方形。优选的,第二减重孔位于第二基板的中心位置。第二减重孔位于第二基板的中心位置能保证第二转动构件的稳定性和强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加强筋。优选的,第二加强筋呈凸出状,凸出方向向内。第二加强筋能确保第二转动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可以避免第二转动构件变形,又不致使第二转动构件的壁增厚。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开有第二转动构件连接孔,承重构件包括承重基板,承重基板分别向两侧垂直延伸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设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开有与第二转动构件连接孔对应的第三对应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转动构件的第二转动构件连接孔、承重构件的第三对应孔,调整好5G设备所需的安装角度后,用螺母进行紧固。优选的,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内侧。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三连接部设有装配孔。优选的,第三对应孔与装配孔平行设置。装配孔可以使承重构件作为下支臂使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承重基板设有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位于承重基板的中心位置。优选的,第三加强筋呈凸出状,凸出方向向内。第三加强筋能确保承重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可以避免承重构件变形,又不致使承重构件的壁增厚。
作为优选的方案,承重基板开有第三减重孔。承重基板开有第三减重孔,用于减轻上支臂的自重。第三减重孔的形状不限,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本实施例中,第三减重孔的形状为长方形。优选的,第三减重孔开于第三加强筋的中心位置,第三减重孔位于第三加强筋的中心位置能保证承重构件的强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三连接板垂直弯折有第三安装部,第三安装部开有螺栓孔。第三安装部通过螺栓孔挂载设备。优选的,螺栓孔为长圆孔,长圆孔可以调整5G设备的安装角度。优选的,每个第三安装部均开有2个螺栓孔。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三连接板之间设有承接板,第三连接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承接板固定。优选的,承接板为U形板。承重基板、承接板以及由承重基板两侧延伸的第三连接板形成框架结构,确保承重构件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第二转动构件设有卡槽,承重构件开有限位孔,承重构件转动至与第二转动构件平行时,限位孔与卡槽对应,通过紧固件如螺栓依次穿过将卡槽、限位孔,再用螺母紧固,保证5G设备安装的稳定性。
2、通过上支臂,能够调整5G设备的安装角度,从而能够调节 5G设备的信号强度。
3、上支臂中的第一转动构件、第二转动构件和承重构件开有减重孔,起到减轻上支臂自重的作用。
4、上支臂中的第一转动构件、第二转动构件和承重构件设有加强筋,具有提高上支臂强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5G设备安装示意图。
图2为上支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支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转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转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转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转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承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承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下支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上支臂1,固定构件11,固定基板111,第一折耳112,安装孔1121,第二折耳113,固定构件连接孔1131;第一转动构件12,第一基板121,第一连接板122,第一连接部123,第一对应孔 1231,第一安装部124,第一转动构件连接孔1241,滑槽1242,第一减重孔125,第一加强筋126,折板127;第二转动构件13,第二基板131,卡槽1311,第二连接板132,第二连接部133,第二转动构件连接孔1331,第二对应孔1341,第二安装部134,滑槽对应孔1342,第二减重孔135,第二加强筋136;承重构件14,承重基板141,第三连接板142,第三连接部143,第三安装部144,第三对应孔1431,限位孔1432,第三减重孔145,第三加强筋146,螺栓孔1441,承接板147,装配孔1433;转动副15,一级转动副151,二级转动副152,三级转动副153,螺栓154,螺母155;下支臂2,第一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22,四级转动副23,支撑杆3,抱箍4,5G设备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或这些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做进一步的说明。这些说明仅仅是采用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是如何实现的,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的限制。
安装系统
如图1-11所示,一种5G设备可调节安装系统,包括支撑杆3、抱箍4、上支臂1和下支臂2,抱箍4围抱支撑杆3,上支臂1和下支臂2分别通过抱箍4固定于支撑杆3。5G设备5需要进行角度调整,5G设备上侧与上支臂1固定,下侧与下支臂2固定,上支臂1、下支臂2分别通过抱箍4与支撑杆3固定。上支臂1与下支臂2协同运动能够使5G设备沿着支撑杆3轴向以及支撑杆3径向方向运动,从而对5G设备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同时,通过转动抱箍4或者调整固定构件11安装于抱箍4上的位置,对5G设备进行周向位置的调整,可实现5G设备三维方向的调整,从而调节5G设备的信号强度。
支撑杆
支撑杆3可以是现有的各种不同尺寸的圆管、单管塔、景观塔、多边形管的路灯杆、监控杆、指示牌杆以及红绿灯杆等抱杆,充分利用现有抱杆作为支撑杆安装5G设备,安装快速节约成本,可迅速部署需求。现城市安装资源紧缺,一般城市的灯杆、监控杆等不允许改造,在不破坏和改造各种灯杆监控杆指示牌杆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 5G设备安装。
抱箍
抱箍4可采用链式抱箍,例如,专利号为“201821129332X”、名称为“链块”的专利中公开的抱箍即可应用于本申请中。通过链式快捷抱箍固定在支撑杆3上,通过链块的增加和减少来满足不同尺寸的支撑杆3安装。而且,利用现有的抱箍4作为安装5G设备的载体,安装快捷(一套系统安装时间平均不超过1小时)、配件通用,易携带。
上支臂
如图2-10所示,上支臂1包括固定构件11和承重构件14,固定构件11和承重构件14之间设有多级转动副15。固定构件11用于与抱箍4连接,承重构件14用于与5G移动网络设备固定。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多级转动副15包括一级转动副151、二级转动副152和三级转动副153,固定构件11和承重构件14之间设有第一转动构件12和第二转动构件13,固定构件11 与第一转动构件12以一级转动副151连接,第一转动构件12与第二转动构件13以二级转动副152连接,第二转动构件13与承重构件 14以三级转动副15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一级转动副151能够使固定构件11与第一转动构件1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二级转动副152 能够使第一转动构件12与第二转动构件1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三级转动副153能够使第二转动构件13与承重构件14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起到调整5G设备安装角度的作用,其中,可以同时调节三个转动副,也可以单独对其中一个或两个转动副进行调节。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一级转动副151、二级转动副152和三级转动副153均为螺栓154和螺母155。以固定构件11 和第一转动构件12的连接为例,通过螺栓154连接固定构件11和第一转动构件12,调整5G设备至所需的安装角度后,旋紧螺母155,如果要重新调整5G设备的安装角度,则松开螺母155进行调整。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固定构件11包括固定基板 111,固定基板111的两侧分别垂直延伸有第一折耳112,固定基板 111的两侧分别垂直延伸有第二折耳113,第一折耳112和第二折耳 113背向设置,第一折耳112设有安装孔1121,第二折耳113设有固定构件连接孔1131。第一折耳112通过安装孔1121与抱箍4固定。优选的,固定基板111为方形板状。优选的,第一折耳112上下对称设置,第二折耳113上下对称设置。优选的,第一折耳112均设有两个安装孔1121。优选的,第一折耳112边缘呈弧形结构,呈弧形结构是为了与抱箍4适配,避免影响固定构件11与抱箍4之间的安装。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5-6所示,第一转动构件12包括第一基板121,第一基板121两侧均垂直延伸有第一连接板122,第一连接板122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23,第一连接部123开有第一对应孔1231,固定构件连接孔1131与第一对应孔1231位置对应,第一连接板122另一端设有第一安装部124,第一安装部124开有第一转动构件连接孔1241。螺栓依次穿过固定构件连接孔1131、第一对应孔1231,调整好5G设备所需的安装角度后,用螺母进行紧固。优选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23均位于第二折耳113内侧。如此设置的好处是若螺母松开,固定构件11与第一转动构件12之间不会相对错开。
优选的,如图5-8所示,第一安装部124设有滑槽1242,滑槽 1242以第一转动构件连接孔1241为圆心周向设置,第二转动构件13 设有滑槽对应孔1342,滑槽对应孔1342与滑槽1242对应。第一转动构件12位于第二转动构件13内侧,第一转动构件12和第二转动构件13以二级转动副152作相对转动时,滑槽1242与滑槽对应孔 1342始终对应,首先紧固件如螺栓,依次穿过滑槽1242、滑槽对应孔1342,再利用螺母对第一转动构件12和第二转动构件13之间进行紧固。滑槽1242的周长不限,优选1/2圆周,即为半圆弧状,第二转动构件13可绕二级转动副152转动180°。滑槽1242的设置方向需满足第二转动构件13转动时,滑槽1242与滑槽对应孔1342始终对应。滑槽1242与滑槽对应孔1342通过螺栓154和螺母155固定,螺栓154包括螺帽和螺杆,螺帽外露于滑槽1242,螺母155位于滑槽对应孔1342外侧,如此设置,方便拧紧或松开螺母155。每个第一安装部124均设有滑槽1242,每个第二安装部134均设有滑槽对应孔1342,每个滑槽1242和滑槽对应孔1342对应时,均通过一个螺栓和螺母紧固。第一安装部124和第二安装部134边缘均呈弧形结构,第一安装部124与第二安装部134贴合。第一安装部124和第二安装部134均为圆弧状,优选为3/4圆周面积。第一转动构件12和第二转动构件13以二级转动副152作相对转动时,弧形边缘不会对第一转动构件12和第二转动构件13之间的转动造成干涉。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5-6所示,第一基板121开有第一减重孔125,用于减轻上支臂1的自重。第一减重孔125的形状不限,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重孔125 的形状为长方形。第一减重孔124位于第一基板121的中心位置,第一减重孔125位于第一基板121的中心位置能保证第一转动构件1241 的强度。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5-6所示,第一连接板122设有第一加强筋126。第一加强筋126能确保第一转动构件12的强度和刚度,可以避免第一转动构件12变形,又不致使第一转动构件12的壁增厚。每个第一连接板122均设有第一加强筋126,第一加强筋126呈凸出状,凸出方向向内。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一转动构件12设有折板127。折板127与第一基板121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弯折角度小于 90°,且折板127向第一连接板122所在的方向弯折,增加折板127 是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转动构件12的强度。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7-8所示,第二转动构件13包括第二基板131,第二基板131两侧均垂直延伸有第二连接板132,第二连接板132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33,第二连接板132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部134,第二安装部134开有第二对应孔1341,滑槽对应孔 1342位于第二安装部134上。每个第一安装部124均设有滑槽1242,每个第二安装部134均设有滑槽对应孔1342,每个滑槽1242和滑槽对应孔1342对应时,均通过一个螺栓和螺母紧固。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7-8所示,第二基板131开有第二减重孔135,用于减轻上支臂1的自重。第二减重孔135的形状不限,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本实施例中,第二减重孔135 的形状为长方形。第二减重孔135位于第二基板131的中心位置,第二减重孔135位于第二基板131的中心位置能保证第二转动构件13 的强度。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7-8所示,第二连接板132设有第二加强筋136。第二加强筋136能确保第二转动构件13的强度和刚度,可以避免第二转动构件13变形,又不致使第二转动构件13的壁增厚。每个第二连接板132均设有第二加强筋136,第二加强筋136呈凸出状,凸出方向向内。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7-10所示,第二连接部133开有第二转动构件连接孔1331,承重构件14包括承重基板141,承重基板 141分别向两侧垂直延伸有第三连接板142,第三连接板142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143,另一端垂直弯折有第三安装部144,第三连接部143开有与第二转动构件连接孔1331对应的第三对应孔1431。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转动构件13的第二转动构件连接孔1331、承重构件14 的第三对应孔1431,调整好5G设备所需的安装角度后,用螺母进行紧固。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7-10所示,第二连接板132边缘设有卡槽1311,第三连接部143开有限位孔1432,承重构件14转动至与第二转动构件13平行时,限位孔1432与卡槽1311对应。当承重构件14转动至与第二转动构件13平行时,限位孔1432对准卡槽 1311,为保证稳定性,通过紧固件如螺栓依次穿过卡槽1311、限位孔1432,再用螺母紧固。两个第二连接板132边缘均设有卡槽1311,两个第三连接部143均开有限位孔1432,对应的卡槽1311与限位孔 1432均有一个螺栓和螺母紧固。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第三连接部143设有装配孔 1433。优选的,第三对应孔1431与装配孔1433平行设置。装配孔 1433可以使承重构件14作为下支臂2使用。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承重基板141设有第三加强筋146,第三加强筋146能确保承重构件14的强度和刚度,可以避免承重构件14变形,又不致使承重构件14的壁增厚。第三加强筋 146呈凸出状,凸出方向向内,第三减重孔145位于承重基板141的中心位置,能保证承重构件14的稳定性,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承重基板141开有第三减重孔145,用于减轻上支臂1的自重。第三减重孔145开于第三加强筋146的中心位置,能保证承重构件14的强度。第三减重孔145的形状不限,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本实施例中,第三减重孔145的形状为长方形。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三安装部144开有螺栓孔1441。第三安装部144通过螺栓孔1441挂载5G设备。优选的,螺栓孔1441为长圆孔。长圆孔可以调整5G设备的安装角度。优选的,每个第三安装部144均开有2个螺栓孔1441。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三连接板142之间设有承接板147。第三连接板142分别通过螺栓与承接板147固定。承接板147为U形板。承重基板141、承接板147以及由承重基板141两侧延伸的第三连接板142形成框架结构,确保承重构件14结构的稳定性。
下支臂
下支臂2包括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将上支臂1中的固定构件11作为第一连接件21,承重构件14作为第二连接件22,固定构件11和承重构件14结合作为下支臂2,结合方式为: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之间设有四级转动副23,四级转动副23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四级转动副23为螺栓 154和螺母155。第一连接件21位于第二连接件22外侧,螺栓154 依次穿过第一连接件21即固定构件11的固定构件连接孔1131、第二连接件22即承重构件14的装配孔1433,再用螺母155紧固。安装5G设备5时,上支臂1通过固定构件的安装孔1121与抱箍4固定,下支臂2中的第一连接件21与抱箍4固定,5G设备5通过上支臂1、下支臂2与抱箍4固定。
在缺少本文中所具体公开的任何元件、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本文所示和所述的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术语和表达法被用作说明的术语而非限制,并且不希望在这些术语和表达法的使用中排除所示和所述的特征或其部分的任何等同物,而且应该认识到各种改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都是可行的。因此应该理解,尽管通过各种实施例和可选的特征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文所述的概念的修改和变型可以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采用,并且认为这些修改和变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述或记载的文章、专利、专利申请以及所有其他文献和以电子方式可得的信息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全文包括在此以作参考,就如同每个单独的出版物被具体和单独指出以作参考一样。申请人保留把来自任何这种文章、专利、专利申请或其他文献的任何及所有材料和信息结合入本申请中的权利。

Claims (1)

1.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转动构件和承重构件,第二转动构件设有卡槽,承重构件开有限位孔,第二转动构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两侧均垂直延伸有第二连接板,卡槽设于第二连接板边缘,承重构件包括承重基板,承重基板分别向两侧垂直延伸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均设有第三连接部,限位孔开于第三连接部,第二转动构件位于承重构件外侧,第二转动构件和承重构件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螺帽在第二转动构件外侧,螺母在承重构件内侧,螺母的直径大于卡槽的孔径。
CN201920234711.3U 2019-02-25 2019-02-25 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Active CN210106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4711.3U CN210106901U (zh) 2019-02-25 2019-02-25 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4711.3U CN210106901U (zh) 2019-02-25 2019-02-25 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6901U true CN210106901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3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4711.3U Active CN210106901U (zh) 2019-02-25 2019-02-25 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6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6155B2 (en) Technician platform for antenna mount
US5963179A (en) Variable azimuth mounting assembly for panel antennas
EP2862233B1 (de) Halterungssystem für eine mobilfunk-antenne und eine mobilfunk-komponente
US20110304519A1 (en) magnetic mounting system
CN109737119B (zh) 一种链式快捷抱箍
CN109915718B (zh) 一种5g设备可调节安装系统
EP2430376B1 (de) Montagevorrichtung zum aufstellen von solarkollektoren, insbesondere photovoltaikmodulen
US7624957B2 (en) Magnetic mounting system
US202002489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panels
US7603752B2 (en) Compression or expansion mountable support band
AU2017201636A1 (en) Monolithic roof anchor
US87075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signs and other displays
CN210106901U (zh) 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CN110376410A (zh) 一种抱箍及电表箱
CN210141440U (zh) 一种5g设备可调节安装上支臂
US20100319229A1 (en) Orbital sign assembly
CN103452977B (zh) 连接装置
US4148456A (en) Adjustable articulated pole mount assembly
US6043795A (en) Support system for large antennas, including multi-beam antennas
CN21351896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标识牌
CN209977001U (zh) 支臂
CN101892763A (zh) 紧固件
CN214381814U (zh) 一种通讯设备固定装置
CN212272738U (zh) 一种固定装置
CN209999110U (zh) 一种旋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