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3113U - 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43113U CN209843113U CN201920742229.0U CN201920742229U CN209843113U CN 209843113 U CN209843113 U CN 209843113U CN 201920742229 U CN201920742229 U CN 201920742229U CN 209843113 U CN209843113 U CN 2098431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extension
- flexible display
- display unit
- flexi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2 electrical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04 material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包括可相对弯折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连接,第二延伸部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加强膜,加强膜覆盖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显示单元,可防止第一延伸部发生撕裂或断裂情况,确保第一延伸部的结构完整性,保证柔性显示单元正常稳定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器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形可弯曲的显示装置,柔性显示器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实现显示,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发光效率高、对比度高、功耗低、柔韧性好、可折叠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显示模组主要包括基板和依次叠加于基板上的OLED模块、偏光片、触控面板、保护膜等功能材料。为了对柔性显示模组提供一定的挺性,基板的下表面还贴附有支撑膜,防止其发生翘曲等现象,支撑膜下方的泡棉则对模组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显示模组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性能,泡棉下方往往还贴覆有石墨片以起到散热作用。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不断发展,柔性显示器已经逐渐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设备,为达到全面显示效果和侧边显示效果,柔性显示器的邦定端会伸出并翻折贴附至屏体背面的区域。
然而,柔性显示器的邦定端一般厚度较薄,且该部分区域分布有较多的电路走线,容易在外界拉扯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造成柔性显示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能够防止柔性显示器邦定端出现撕裂、断线的情况。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单元,包括可相对弯折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连接,第二延伸部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加强膜加强膜覆盖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强膜由至少两个功能层层叠而成,多个功能层包括柔性结构层和粘接层,柔性结构层和粘接层交替层叠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强膜的功能层的层数为2-5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强膜的单个功能层的层厚在0.01-0.05mm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结构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层或者聚酰亚胺PI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粘接层由涂覆于柔性结构层表面的粘接剂形成;或者,粘接层包括基材层和粘在基材层和柔性结构层之间的胶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强膜的边缘位于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的对应边缘外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强膜的边缘与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的对应边缘之间的间距在0.1-0.5mm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强膜的覆盖区域与第一延伸部的弯折区域之间互不重叠。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可相对弯折,通过第二延伸部的显示区显示画面,通过在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设置加强膜,可在第一延伸部相对于第二延伸部弯折时,保护第一延伸部不会发生撕裂的情况。加强膜的设置可起到支撑保护第一延伸部并增加第一延伸部强度,避免第一延伸部发生撕裂或断裂情况,确保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柔性显示器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柔性显示器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强膜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柔性显示器;110-邦定端;120-屏体;200-柔性显示单元;210-第一延伸部;211-非弯折区域;212-弯折区域;230-加强膜;231-功能层;2311-柔性结构层;2312-粘接层;220-第二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显示器已经逐渐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尤其是在手机设备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图1为现有的柔性显示器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柔性显示器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达到全面显示效果和侧边显示效果,柔性显示器100的邦定端110通常会伸出屏体120边缘并翻折至屏体120背面,通过将柔性显示器100的邦定端110邦定在屏体120背面,以使柔性显示器100的正面及侧面具有显示区域,从而达到全面显示及侧面显示效果。
柔性显示器100的邦定端110的厚度往往较薄,并且在邦定端110上通常设置有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通过FPC实现驱动芯片与柔性显示器100屏体120中电路走线的连接,以使驱动芯片能够向屏体120中的各种电路走线提供电信号。在邦定端110相对于屏体120弯折时,邦定端110的弯折区域分布的电路走线会因为弯折而受到从中部向两侧的拉力,作用力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电路走线断裂,进而可能导致柔性显示器100的电路失效,致使柔性显示器100无法正常显示画面;并且,弯折时产生的作用力也可能会导致邦定端110在弯折区域产生撕裂现象,破坏邦定端110的完整性,严重时也可能导致柔性显示器100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以防止柔性显示器的邦定端在相对屏体弯折时,不会发生电路走线断裂及邦定端撕裂的现象,确保邦定端和屏体连接的稳定性及邦定端的结构完整性,以保证柔性显示器能够正常工作。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强膜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单元200,该柔性显示单元200包括可相对弯折的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第一延伸部210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220的端部连接,第二延伸部220具有显示区,第一延伸部210上设置有加强膜230加强膜230覆盖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200由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构成,第一延伸部210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220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并且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可相对弯折,第二延伸部220具有显示区,通过第一延伸部210相对于第二延伸部220的弯折可以扩大第二延伸部220上显示区的占比面积,可以实现第二延伸部220的整个区域均为显示区的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单元200可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上,以电子设备为手机设备为例,第二延伸部220可以是手机显示屏,第一延伸部210可以邦定在手机显示屏的端部,通过将第一延伸部210弯折至手机显示屏的背面,使手机显示屏的正面可以不设置阻碍显示的部件,以此实现手机显示屏正面的整个区域均可以为显示区,从而达到手机显示屏的全面屏显示效果;或者,第一延伸部210与手机显示屏的侧边邦定连接,从而第一延伸部210可以从手机显示屏侧边弯折至手机显示屏的背面,这样可实现手机显示屏的侧边具有显示区,从而达到手机显示屏的侧边显示效果。
具有显示区的第二延伸部220上通常分布有许多电路走线,第一延伸部210上通常设置有FPC,通过FPC将第二延伸部220上分布的电路走线与驱动芯片连接,从而通过驱动芯片与第二延伸部220的电连接为第二延伸部220提供电信号,使第二延伸部220的显示区能够正常显示画面。在第一延伸部210相对于第二延伸部220弯折时,在弯折区域212中分布的电路走线由于受到弯折时产生的作用力,使电路走线从中部向两端被拉长,若弯折幅度过大,则可能导致电路走线因受到的拉力过大而发生断裂,也可能导致第一延伸部210在弯折区域212发生撕裂,这些都会导致驱动芯片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电路断开,从而第二延伸部220无法正常显示画面。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延伸部210上设置加强膜230,通过加强膜230可防止第一延伸部210与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电路走线断裂,也可防止第一延伸部210发生撕裂现象。具体的,加强膜230覆盖在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以第二延伸部220设置显示区的一侧为第二延伸部220的正面,则将第一延伸部210弯折至第二延伸部220的背面时,加强膜230可以朝向第二延伸部220的背面。
一方面,由于加强膜230具有一定的厚度,位于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背面之间的加强膜230可以减小第一延伸部210相对第二延伸部220的弯折幅度,从而减小因弯折产生的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作用力,如此可以防止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电路走线断裂,也可防止第一延伸部210发生撕裂现象,保护第一延伸部210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由于在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设置了加强膜230,该加强膜230可以增大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的强度,从而可以增大第一延伸部210的整体强度,这也可以保护第一延伸部210的结构完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将加强膜230设置在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膜230的厚度减小第一延伸部210相对第二延伸部220的弯折幅度,并且加强膜230不会增加弯折区域212的第二延伸部220的边缘高度,从而不会由于第二延伸部220的边缘高度增大而使弯折幅度增大,避免由于弯折区域212设置有加强膜230而增大弯折幅度,增大弯折时产生的作用力,从而增大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电路走线断裂和第一延伸部210产生撕裂现象的可能性。以第二延伸部220为手机显示屏为例,加强膜230不会覆盖手机显示屏的侧边或是上下两端的端面,从而手机显示屏的侧边或端面向第一延伸部210弯折区域212凸出的高度不会增大,从而不会增大第一延伸部210的弯折幅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加强膜230可以为包括多个功能层的结构。具体的,加强膜230可以由至少两个功能层231层层叠加而形成,也就是说,加强膜230的厚度取决于单个功能层231的厚度及叠加的功能层231的层数。其中,功能层231包括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交替层叠设置,这样多个柔性结构层2311和多个粘接层2312交替层叠形成加强膜230。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通过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的交替层叠可形成一个整体的加强膜230,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之间应当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以保证加强膜230的整体性和强度。此外,由于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均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通过调整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的叠加层数,可使加强膜230满足第一延伸部210相对第二延伸部220的不同弯折半径需求。
另外,通过设置多层交替层叠的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加强膜230,形成的该加强膜230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可以延长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的寿命。
在加强膜230的由多个功能层231形成的层叠结构中,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中,柔性结构层2311可以为加强膜230的主体结构,在将第一延伸部210弯折至第二延伸部220的背面之后,柔性结构层2311主要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柔性结构层2311支撑在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确保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并且通过柔性结构层2311的支撑作用也可保护第一延伸部210的结构完整性,避免第一延伸部210由于外部原因受到损伤。
而粘接层2312主要作用为连接柔性结构层2311。对于多层功能层231叠加形成的加强膜230,将粘接层2312连接在相邻的两层柔性结构层2311之间,以通过粘接层2312的粘性作用实现两层柔性结构层2311的固定连接,从而在相邻的柔性结构层2311之间设置粘接层2312,使多层柔性结构层2311通过粘接层2312形成一个整体的加强膜230。
需要说明的是,该柔性结构层2311可以为较为柔软的材质,从而通过粘接层2312固定连接的多层柔性结构层2311形成的加强膜230也较为柔软,可以使加强膜230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不会对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造成损伤。
多层柔性结构层2311通过粘接层2312形成加强膜230,具有一定厚度的加强膜230支撑在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可以减小第一延伸部210相对于第二延伸部220的弯折幅度,防止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电路走线断裂和防止第一延伸部210产生撕裂现象。其中,单层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的厚度,以及柔性结构层2311和粘接层2312的层数,可以根据柔性显示单元200所需加强膜230的厚度来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具体的,加强膜230的功能层231的层数可以为2-5层。通常柔性显示单元200的结构厚度较小,对于第一延伸部210连接在第二延伸部220的侧边或两端的情况,第一延伸部210弯折至第二延伸部220的背面,第二延伸部220的侧边或者端部的厚度通常较小,因而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背面之间的加强膜230的厚度通常也较小,厚度较小的加强膜230即可以支撑在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并且加强膜230的厚度足够使第一延伸部210的弯折幅度减小,确保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电路走线不发生断裂和确保第一延伸部210不产生撕裂现象。
由于加强膜230的厚度较小,因而可以设置较少层数的功能层231形成加强膜230,功能层231的层数设置为2-5层较为适宜,以功能层231的层数为两层为例,两层功能层231可以包括层叠的一层柔性结构层2311和一层粘接层2312;对于功能层231的层数为三层,可以设置两层柔性结构层2311,并在两层柔性结构层2311之间设置一层粘接层2312,也可以设置两层粘接层2312和位于两层粘接层2312之间的一层柔性结构层2312;同样的,对于功能层231的层数为四层,可以是两层柔性结构层2311和两层粘接层2312交替层叠;对于功能层231的层数为五层,可以是三层柔性结构层2311和两层粘接层2312,或者三层粘接层2312和两层柔性结构层2311。
其中,可以将功能层231设置为奇数层,并且使粘接层2312位于多层功能层231的两侧的最外侧,如此粘接层2312不仅可固定连接相邻的柔性结构层2311,并且最外侧的粘接层2312可分别与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连接,从而通过粘接层2312可将加强膜230固定在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两侧的粘接层2312可固定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的相对位置。
具体的,加强膜230的单个功能层231(即柔性结构层2311或者粘接层2312)的层厚可以在0.01-0.05mm之间。如前所述,由于第二延伸部220的结构厚度较小,第一延伸部210在第二延伸部220的厚度方向上弯折,则支撑在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加强膜230的总厚度也较小,因而可以将加强膜230的单个功能层231的层厚设置在0.01-0.05mm的范围内,以使多个功能层231层叠之后形成的加强膜230的厚度较小。其中,单个功能层231的层厚可以为0.02mm、0.03mm、0.04mm或上述范围内的其他数值,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的,柔性结构层2311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层或者聚酰亚胺(Polyimide,PI)层。PET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其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都很好;PI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为-200~300℃之间,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优良的机械性能。柔性显示单元200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由于PET层和PI层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都很好,两者的使用温度均满足柔性显示单元200的工作需求,因而柔性结构层2311可以采用PET层或PI层。
另外,柔性结构层2311也可以采用耐热、机械性能良好的其他材料制作而成,只要能够满足加强膜230的使用需求,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的,粘接层2312可以由涂覆于柔性结构层表面的粘接剂形成。粘接层2312可以是由流体性质的粘接剂形成,通过将粘接剂均匀的涂覆在柔性结构层2311表面形成粘接层2312,涂覆在柔性结构层2311表面的粘接剂可将相邻的柔性结构层2311粘接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在多层柔性结构层2311的相邻两层之间涂覆粘接剂形成加强膜230;例如,粘接剂可以为胶水,通过胶水的粘和作用实现相邻的柔性结构层2311的固定连接。
或者,粘接层2312包括基材层和粘在基材层和柔性结构层2311之间的胶层。粘接层2312也可以由基材层和胶层组成,胶层设置在基材层上,柔性结构层2311粘接在胶层上,从而实现粘接层2312与柔性结构层2311的固定连接;可以在基材层的两侧表面均设置胶层,这样粘接层2312两侧的柔性结构层2311均可通过胶层与粘接层2312固定连接,并且对于粘接层2312与第一延伸部210或第二延伸部220相邻的情况,粘接层2312的一侧胶层可与柔性结构层2311连接,粘接层2312的另一侧胶层可与第一延伸部210或第二延伸部220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粘接层2312可将加强膜230固定在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例如,粘接层2312可以为双面胶,通过双面胶将双面胶两侧的柔性结构层粘合在一起。
为了使加强膜230对第一延伸部210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加强膜230的边缘可以位于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的对应边缘外侧。如图3所示,加强膜230的边缘位于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的边缘外侧,也就是说,加强膜230可完全覆盖第一延伸部210,这样第一延伸部210的边缘部分也能够受到加强膜230的保护,在第一延伸部210由于弯折而产生形变时,支撑在第一延伸部210一侧的加强膜230可增大第一延伸部210的强度,加强膜230完全覆盖第一延伸部210,因而加强膜230也可保护第一延伸部210的边缘,防止第一延伸部210发生撕裂现象。通过将加强膜230完全覆盖住第一延伸部210,使加强膜230对第一延伸部210整体进行保护,可保证第一延伸部210的完整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加强膜230的边缘与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的对应边缘之间的间距可以在0.1-0.5mm之间。以第一延伸部210连接在第二延伸部220的一端为例,第一延伸部210的宽度应当小于第二延伸部220的宽度,这样才可将第一延伸部210弯折在第二延伸部220的背面,并且第一延伸部210的边缘不会伸出第二延伸部220之外。加强膜230的宽度大于第一延伸部210的宽度,以使加强膜230完全覆盖第一延伸部210,同时,加强膜230的宽度不可过大,以免加强膜230的宽度大于第二延伸部220,而使加强膜230伸出第二延伸部220之外。
为了使加强膜230的宽度大于第一延伸部210的宽度,同时加强膜230的宽度小于第二延伸部220,将加强膜230的边缘与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的对应边缘之间的间距设置在0.1-0.5mm之间,具体可以为0.15mm、0.25mm、0.35mm、0.45mm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另外,对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柔性显示单元200,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宽度差可能不同,因而加强膜230的边缘与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的对应边缘之间的间距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范围,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的,加强膜230的覆盖区域与第一延伸部210的弯折区域212之间互不重叠。如前所述,为了使加强膜230能够支撑在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加强膜230的厚度可以减小第一延伸部210相对第二延伸部220的弯折幅度,应当将加强膜230设置在第一延伸部210的非弯折区域211内;若加强膜230的端部伸入第一延伸部210的弯折区域212内,则加强膜230会增加弯折区域212的第二延伸部220向第一延伸部210凸出的高度,进而会增大第一延伸部210的弯折幅度,这可能会加剧第一延伸部210和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电路走线断裂和第一延伸部210撕裂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可相对弯折,通过第二延伸部的显示区显示画面,通过在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设置加强膜,可在第一延伸部相对于第二延伸部弯折时,保护第一延伸部不会发生撕裂的情况。加强膜的设置可起到支撑保护第一延伸部并增加第一延伸部强度,避免第一延伸部发生撕裂或断裂情况,确保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连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具体的,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可以包括外壳、光源、柔性显示单元和驱动芯片,光源和柔性显示单元均设置在外壳内,通过光源为柔性显示单元提供光线,柔性显示单元与驱动芯片电连接,驱动芯片为柔性显示单元提供电信号,从而使柔性显示单元可以正常显示画面。其中,柔性显示单元的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均已在前述实施例一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至少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例如该显示画面的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包括柔性显示单元,柔性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可相对弯折,通过第二延伸部的显示区显示画面,通过在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设置加强膜,可在第一延伸部相对于第二延伸部弯折时,保护第一延伸部不会发生撕裂的情况。加强膜的设置可起到支撑保护第一延伸部并增加第一延伸部强度,避免第一延伸部发生撕裂或断裂情况,确保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连接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对弯折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显示区,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加强膜,所述加强膜覆盖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膜由至少两个功能层层叠而成,且多个所述功能层包括柔性结构层和粘接层,所述柔性结构层和所述粘接层交替层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膜的功能层的层数为2-5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膜的单个功能层的层厚在0.01-0.0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层或者聚酰亚胺PI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由涂覆于所述柔性结构层表面的粘接剂形成;或者,所述粘接层包括基材层和粘在所述基材层和所述柔性结构层之间的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膜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的对应边缘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膜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非弯折区域的对应边缘之间的间距在0.1-0.5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膜的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弯折区域之间互不重叠。
10.一种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42229.0U CN209843113U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42229.0U CN209843113U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43113U true CN209843113U (zh) | 2019-12-24 |
Family
ID=68897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42229.0U Active CN209843113U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431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89550A1 (zh) * | 2020-03-26 | 2021-09-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与显示设备 |
-
2019
- 2019-05-22 CN CN201920742229.0U patent/CN2098431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89550A1 (zh) * | 2020-03-26 | 2021-09-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与显示设备 |
US11515382B2 (en) | 2020-03-26 | 2022-11-29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423529B1 (ko) | 표시 장치 | |
CN113012579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1028682B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US11233208B2 (en) |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with groove to accommodate a chip | |
CN113140158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0515499B (zh)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210628313U (zh) | 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 |
CN110930881A (zh)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4120805B (zh) | 显示装置、弯折垫片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3362724A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1816074A (zh) |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
CN114220931A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
CN114843417A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12276717U (zh) | 显示装置及弯折垫片模组 | |
CN209843113U (zh) | 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 |
CN11239696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1128034A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JP2009288322A (ja) |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6550537A (zh) | 软性电路板模块 | |
CN210896335U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9714883B (zh) | 线路补偿fpc | |
CN115273664B (zh)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曲面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 |
CN114927071B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19716342U (zh)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5814103U (zh) | 触摸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