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0931A -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20931A CN114220931A CN202111436112.8A CN202111436112A CN114220931A CN 114220931 A CN114220931 A CN 114220931A CN 202111436112 A CN202111436112 A CN 202111436112A CN 114220931 A CN114220931 A CN 1142209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 plate
- display device
- sub
- bent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显示面板本体的背侧的背板层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第二背板包括第一子背板,第一子背板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背板的弹性模量,在背板层的保护膜剥离时,由于第一子背板的弹性模量相对较大,第二背板不容易发生翘起,可以防止电路板或驱动芯片与焊盘部发生剥离,不会造成电路板或驱动芯片与焊盘部接触不良,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良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已经广泛用于生活之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本体,为了实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通常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本体划分为平板部、弯折部和焊盘部,通常平板部为显示图像的部位,焊盘部为进行绑定或电性连接驱动芯片、电路板的部位,弯折部是进行弯折以将焊盘部设置于平板部背侧的部位。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本体的平板部的背侧需要设置多层的支撑层,如图1所示,在弯折部弯折前,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侧设置有背板层11,背板层11包括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的材料相同且位于同一层,背板层11的材料通常为聚酰亚胺(PI)或PET材质,背板层11远离显示面板本体10的表面设置有保护膜113,保护膜113的作用是保护背板层11,避免背板层11受到刮伤、撞击等外力影响造成损坏。
然而,如图1所示,在弯折部弯折前,需要将保护膜113进行剥离,焊盘部连接有电路板或驱动芯片,将保护膜113剥离时,受到剥离力60的作用,由于第二背板112和第一背板111一样均为柔性材料,保护膜113会带动第二背板112翘起,使得电路板或驱动芯片14容易与焊盘部FF3发生剥离,造成电路板或驱动芯片14与焊盘部接触不良,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良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可以解决现有显示装置中背板层的保护膜剥离时电路板或驱动芯片容易与焊盘部发生剥离,造成电路板或驱动芯片与焊盘部接触不良,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良率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本体,包括平板部、弯折部和焊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平板部和所述焊盘部之间,当所述弯折部弯折后,所述焊盘部位于所述平板部的背侧;
背板层,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设置于所述平板部的背侧,所述第二背板设置于所述焊盘部朝向所述平板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背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背板和所述平板部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背板包括第一子背板,所述第一子背板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弹性模量。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背板还包括第二子背板,所述第二子背板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背板的弹性模量。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弯折部弯折前,所述背板层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贴附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表面。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背板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陶瓷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背板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泡棉中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的材料和所述第二子背板的材料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刚性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间,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刚性支撑层固定连接,所述刚性支撑层和所述第一子背板的材料相同。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装置组合为一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显示面板本体的背侧的背板层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第二背板包括第一子背板,第一子背板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背板的弹性模量,在背板层的保护膜剥离时,由于第一子背板的弹性模量相对较大,第二背板不容易发生翘起,可以防止电路板或驱动芯片与焊盘部发生剥离,不会造成电路板或驱动芯片与焊盘部接触不良,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背板层的保护膜剥离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弯折部弯折前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背板层的保护膜剥离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弯折部弯折后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弯折部弯折前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弯折部弯折前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弯折部弯折后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本体,包括平板部、弯折部和焊盘部,弯折部位于平板部和焊盘部之间,当弯折部弯折后,焊盘部位于平板部的背侧;背板层,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第一背板设置于平板部的背侧,第二背板设置于焊盘部朝向平板部的一侧,第一背板设置于第二背板和平板部之间;其中,第二背板包括第一子背板,第一子背板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背板的弹性模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的弯折部弯折前的第一种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的背板层的保护膜剥离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的弯折部弯折后的第一种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本体10和背板层11,显示面板本体10包括平板部FF1、弯折部FF2和焊盘部FF3,弯折部FF2位于平板部FF1和焊盘部FF3之间,当弯折部FF2弯折后,焊盘部FF3位于平板部FF1的背侧;背板层11包括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第一背板111设置于平板部FF1的背侧,第二背板112设置于焊盘部FF3朝向平板部FF1的一侧,第一背板111设置于第二背板112和平板部FF1之间;其中,第二背板112包括第一子背板1121,第一子背板1121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背板111的弹性模量。
具体的,显示装置100包括弯折部FF2弯折前和弯折部FF2弯折后两种状态,通常弯折部FF2弯折前为显示装置100的中间状态或过渡状态。
具体的,弯折部FF2弯折后,焊盘部FF3设置于平坦部FF1的背侧或非显示侧,可以减小显示装置100的边框宽度。
具体的,显示装置100的平坦部FF1通常为显示图像的部位,平坦部FF1的显示侧为显示图像的一侧或人眼观测的一侧。
具体的,平坦部FF1的背侧为与显示侧相背离的一侧或另一侧。
具体的,容易理解的是,在弯折部FF2弯折前,平坦部的FF1的背侧与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侧、焊盘部FF3的背侧为同一侧。
具体的,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本体10可以包括基底101、阵列功能层102、设置于阵列功能层102上的发光器件层103、设置于发光器件层103上的封装层(图未示意),阵列功能层102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等结构,显示面板本体1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可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背板层11包括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即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为同一层,即紧邻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侧表面设置,背板层11可以通过胶层粘附等方式设置于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侧。
具体的,在弯折部FF2弯折后,第一背板111设置于平板部FF1的背侧,第二背板112设置于焊盘部FF3朝向平板部FF1的一侧,第一背板111设置于第二背板112和平板部FF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当弯折部FF2弯折前,背板层11还包括保护膜113,保护膜113贴附于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远离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表面。
具体的,在弯折部FF2弯折前,背板层11的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设置于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侧。
具体的,在弯折部FF2弯折前,第一背板111设置于平坦部FF1的背侧,第二背板112设置于焊盘部FF3的背侧,平坦部FF1的背侧与焊盘部FF3的背侧为弯折部FF2弯折前的显示面板本体10的同一侧。
具体的,容易理解的,比较图2和图4中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弯折部FF2弯折后,显示装置100中还可以设置其他结构或膜层。
具体的,容易理解的,在弯折部FF2弯折前,在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远离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保护膜113,保护膜113的作用是保护背板层11,避免背板层11受到刮伤、撞击等外力影响造成损坏。
具体的,容易理解的,在弯折部FF2弯折开始前,需要去除或剥离保护膜113,以便在显示装置100中设置其他结构或膜层。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子背板1121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背板111的弹性模量,在背板层11的保护膜113剥离时,由于第一子背板1121的弹性模量相对较大,第二背板112不容易或不会发生翘起,可以防止电路板或驱动芯片14与焊盘部FF3发生剥离,不会造成电路板或驱动芯片与焊盘部接触不良,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的厚度相同。
具体的,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的厚度相同,同一保护膜113可以在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远离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表面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背板1121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陶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背板111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如图4所示,弯折部FF2弯折后,第一背板111为柔性支撑层,可以提供以平坦部FF1以良好的柔性的支撑。
具体的,如图4所示,弯折部FF2弯折后,第一子背板1121为刚性的支撑层,第二背板112包括刚性的支撑层,焊盘部FF3不用于显示,在平坦部FF1和焊盘部FF3之间设置有柔性的支撑层,即第一背板1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背板1121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背板111的弹性模量,或者第一子背板1121为刚性的支撑层,在背板层11的保护膜113剥离时,受到剥离力60的作用,由于第一子背板1121的弹性模量相对较大,第二背板112不容易或不会发生翘起,可以防止电路板或驱动芯片14与焊盘部FF3发生剥离,不会造成电路板或驱动芯片14与焊盘部FF3接触不良,从而提升显示装置100的良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描述了显示装置100的结构。
请参阅图5、图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弯折部弯折前的第二种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弯折部弯折前的第三种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背板112还包括第二子背板1122,第二子背板1122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背板111的弹性模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背板层11包括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第二背板112包括第一子背板1121和第二子背板1122。
具体的,第一子背板1121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背板111的弹性模量,或者第一子背板1121为刚性的支撑层,可以防止电路板或驱动芯片14与焊盘部FF3发生剥离,不会造成电路板或驱动芯片与焊盘部接触不良,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良率。
具体的,第二子背板1122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背板111的弹性模量,或者第二子背板1122的弹性模量为柔性的支撑层,可以为焊盘部FF3提供缓冲作用,或者提供柔性的支撑作用。
具体的,在弯折部FF2弯折前,显示装置100还包括保护膜113,保护膜113贴附于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远离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表面,此时,第一子背板1121可以位于第二子背板1122和显示面板本体10之间,或者第二子背板1122可以位于第一子背板1121和显示面板本体1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背板1122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泡棉中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背板111的材料和第二子背板1122的材料相同。
具体的,第一背板111的材料和第二子背板1122分别为显示面板本体的不同部位提供柔性的支撑作用,因此,第一背板111的材料和第二子背板1122的材料可以相同。
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背板112的厚度与第一背板111的厚度相同,此时第一子背板1121和第二子背板1122的厚度均小于第一背板111的厚度。
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背板112的厚度与第一背板111的厚度不相同,第二子背板1122的厚度可以等于第一背板111的厚度,可以增加设置第一背板111和第二子背板1122的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层11包括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第二背板112包括第一子背板1121和第二子背板1122,第一子背板1121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背板111的弹性模量,第二子背板1122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背板111的弹性模量,不但可以防止电路板或驱动芯片14与焊盘部FF3发生剥离,不会造成电路板或驱动芯片与焊盘部接触不良,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良率,而且第二背板112还可以为焊盘部FF3提供缓冲作用,或者提供柔性支撑作用,防止焊盘部FF3受到外力作用遭受损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描述了显示装置100的结构。
请参阅图4、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弯折部弯折后的第二种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刚性支撑层13,刚性支撑层13设置于第一背板111和第二背板112之间,第二背板112与刚性支撑层13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二背板112与刚性支撑层13可以通过双面胶等胶层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背板1121的材料和刚性支撑层13的材料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刚性支撑层13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陶瓷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在可折叠或可弯折的显示装置100中,显示面板本体10为柔性的显示面板本体10,显示装置100包括刚性支撑层13,刚性支撑层13为显示面装置100提供刚性支撑作用,以保持平坦部FF1的表面的平整性,此时刚性支撑层13可以为不锈钢(SUS),不锈钢作为刚性支撑层13的材料,还可以为显示100提供弯折回复性,避免出现弯折痕迹。
具体的,在一些不可折叠或不可弯折的显示装置100中,显示装置100包括刚性支撑层13,刚性支撑层13为显示面装置100提供刚性支撑作用,以保持平坦部FF1的表面的平整性,此时刚性支撑层可以为不锈钢或陶瓷。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缓冲层12,缓冲层12设置于第一背板111和刚性支撑层13之间。
具体的,缓冲层12的材料可以为泡棉,为显示装置100提供缓冲作用,当显示装置100受到外力时,可以缓冲外界力量,从而避免显示装置100受到损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中,弯折部FF2弯折后,显示装置100可以不设置刚性支撑层13或/和缓冲层12。
具体的,弯折部FF2弯折后,第二背板112包括第一子背板1121和第二子背板1122,显示装置100不设置缓冲层12时,第二子背板1122为焊盘部提供缓冲和柔性的支撑作用。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200,显示终端200包括终端主体201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显示装置100,终端主体201与显示装置100组合为一体。
具体的,显示终端200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本体,包括平板部、弯折部和焊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平板部和所述焊盘部之间,当所述弯折部弯折后,所述焊盘部位于所述平板部的背侧;
背板层,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设置于所述平板部的背侧,所述第二背板设置于所述焊盘部朝向所述平板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背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背板和所述平板部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背板包括第一子背板,所述第一子背板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弹性模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还包括第二子背板,所述第二子背板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背板的弹性模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弯折部弯折前,所述背板层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贴附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厚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背板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陶瓷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背板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泡棉中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的材料和所述第二子背板的材料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刚性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间,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刚性支撑层固定连接,所述刚性支撑层和所述第一子背板的材料相同。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装置组合为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36112.8A CN114220931A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36112.8A CN114220931A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20931A true CN114220931A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69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36112.8A Pending CN114220931A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2093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64078A (zh) * | 2022-07-04 | 2022-09-1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6013161A (zh) * | 2023-01-19 | 2023-04-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WO2023206464A1 (zh) * | 2022-04-29 | 2023-11-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WO2024103763A1 (zh) * | 2022-11-14 | 2024-05-2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053817A1 (en) * | 2016-08-18 | 2018-02-2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10310577A (zh) * | 2019-07-05 | 2019-10-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910762A (zh) * | 2019-11-06 | 2020-03-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2017536A (zh) * | 2019-05-31 | 2020-12-0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2201674A (zh) * | 2019-07-08 | 2021-01-08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制造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 |
CN113593415A (zh) * | 2021-08-02 | 2021-11-0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
-
2021
- 2021-11-29 CN CN202111436112.8A patent/CN11422093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053817A1 (en) * | 2016-08-18 | 2018-02-2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12017536A (zh) * | 2019-05-31 | 2020-12-0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310577A (zh) * | 2019-07-05 | 2019-10-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201674A (zh) * | 2019-07-08 | 2021-01-08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制造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 |
CN110910762A (zh) * | 2019-11-06 | 2020-03-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3593415A (zh) * | 2021-08-02 | 2021-11-0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6464A1 (zh) * | 2022-04-29 | 2023-11-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5064078A (zh) * | 2022-07-04 | 2022-09-1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WO2024103763A1 (zh) * | 2022-11-14 | 2024-05-2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6013161A (zh) * | 2023-01-19 | 2023-04-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78848B2 (en)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4220931A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
US11147170B2 (en) |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 |
JP6681947B2 (ja) |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US11114632B2 (en) | Display panel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0010000B (zh)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
US11460738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0866444B2 (en) | Display device | |
EP3704543B1 (en) |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upport structure for bending | |
US20200051881A1 (en)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
CN113470522B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
KR102599459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장치 제조방법 | |
US10775849B2 (en) | Flexi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KR20140122595A (ko)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13555412A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4093274B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
US11428998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230104812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4783296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
CN115171534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JP2008216844A (ja) | 平面表示装置 | |
JP2003167230A (ja)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2009288322A (ja) |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電子機器 | |
TWI457645B (zh) | 觸控式顯示裝置 | |
JP2006078622A (ja)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