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9445U - 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 - Google Patents
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69445U CN209669445U CN201920162351.0U CN201920162351U CN209669445U CN 209669445 U CN209669445 U CN 209669445U CN 201920162351 U CN201920162351 U CN 201920162351U CN 209669445 U CN209669445 U CN 2096694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rp
- weft
- unit
- double
- imi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29920000433 Lyocell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125000002091 cation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2759 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甲经采用天丝,乙经采用阳离子涤纶丝,甲纬采用天丝,乙纬采用DTY网络丝;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由甲经、乙经、甲纬、乙纬交织形成多个组织单元,每个组织单元包括第一经单元、第二经单元,且第一经单元和第二经单元的经向比例为2:4,第一经单元包括第一纬单元、第二纬单元,且第一纬单元和第二纬单元的纬向比例为4:2,第二经单元包括第三纬单元、第四纬单元,且第三纬单元和第四纬单元的纬向比例为4:2。采用不同材料的白坯纱线通过双经轴织机直接编织出带有所需的格纹图案的面料,不同材料纱线在染整时的上色度不同,通过本面料染整为仿色织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审美水平和对时尚的追求程度不断提高,对面料的不同颜色不同花纹不同风格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色织面料都是直接采用染色后的纱线进行制造,其弊端是需要对各种颜色各种材料的纱线全部进行备料,备料量大,成本高,并且在进行织造时需要核对各种颜色和材料的纱线,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由经丝和纬丝通过双经轴织机织造沉浮交织而成,经丝包括甲经和乙经,甲经采用天丝,乙经采用阳离子涤纶丝,纬丝包括甲纬和乙纬,甲纬采用天丝,乙纬采用DTY网络丝;
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由甲经、乙经、甲纬、乙纬交织形成多个组织单元,每个组织单元包括第一经单元、第二经单元,且第一经单元和第二经单元的经向比例为2:4,第一经单元包括第一纬单元、第二纬单元,且第一纬单元和第二纬单元的纬向比例为4:2,第二经单元包括第三纬单元、第四纬单元,且第三纬单元和第四纬单元的纬向比例为4:2。
进一步地,甲经采用40S天丝;乙经采用T150D/48F阳离子涤纶丝。
进一步地,甲纬采用40S天丝;乙纬采用T100D/96F DTY网络丝。
进一步地,交织成面料后的天丝、阳离子涤纶丝、DTY网络丝分别染整为不同的颜色。
进一步地,第一经单元中,甲经和乙经的排列结构为2甲经:1乙经:1甲经。
更进一步地,第一纬单元中,甲纬和乙纬的排列结构为1甲纬:1乙纬,第一根甲经的组织点为二上,第二根甲经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乙经的组织点为二上,第三根甲经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
更进一步地,第二纬单元中,甲纬和乙纬的排列结构为3甲纬:1乙纬,第一根甲经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第二根甲经的组织点为四上,乙经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一下一上,第三根甲经的组织点为四上。
进一步地,第二经单元中,甲经和乙经的排列结构为1乙经:1甲经。
更进一步地,第三纬单元中,甲纬和乙纬的排列结构为1甲纬:1乙纬,乙经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甲经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
更进一步地,第四纬单元中,甲纬和乙纬的排列结构为3甲纬:1乙纬,乙经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甲经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一下一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采用不同材料的白坯纱线通过双经轴织机直接编织出带有所需的格纹图案的面料,由于天丝、阳离子涤纶丝、DTY网络丝在染整时的上色度不同,所以该面料能够在之后的染整中自然体现出不同颜色的格纹效果。通过本面料染整为仿色织布,在织造备料时,只要准备不同材料的白色纱线即可,不再需要大量准备不同颜色的纱线,并且后续可以证据客户的需求随意调整染整颜色。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甲经;2、乙经;3、甲纬;4、乙纬;
10、第一经单元;11、第一纬单元;12、第二纬单元;
20、第二经单元;21、第三纬单元;22、第四纬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从附图1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由经丝和纬丝通过双经轴织机织造沉浮交织而成。
经丝包括甲经1和乙经2,甲经1采用天丝,乙经2采用阳离子涤纶丝,纬丝包括甲纬3和乙纬4,甲纬3采用天丝,乙纬4采用DTY网络丝。更为具体地,甲经1采用40S天丝;乙经2采用T150D/48F阳离子涤纶丝,甲纬3采用40S天丝;乙纬4采用T100D/96F DTY网络丝。
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由甲经1、乙经2、甲纬3、乙纬4交织形成多个组织单元,每个组织单元包括第一经单元10、第二经单元20。第一经单元10和第二经单元20的经向设置比例为2:4。
第一经单元10包括第一纬单元11、第二纬单元12,且第一纬单元11和第二纬单元12的纬向设置比例为4:2。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经单元10中,甲经1和乙经2的排列结构为2甲经:1乙经:1甲经。第一纬单元11中,甲纬3和乙纬4的排列结构为1甲纬:1乙纬,第一根甲经1的组织点为二上,第二根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乙经2的组织点为二上,第三根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第二纬单元12中,甲纬3和乙纬4的排列结构为3甲纬:1乙纬,第一根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第二根甲经1的组织点为四上,乙经2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一下一上,第三根甲经1的组织点为四上。
第二经单元20包括第三纬单元21、第四纬单元22,且第三纬单元21和第四纬单元22的纬向设置比例为4:2。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第二经单元20中,甲经1和乙经2的排列结构为1乙经:1甲经。第三纬单元21中,甲纬3和乙纬4的排列结构为1甲纬:1乙纬,乙经2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第四纬单元22中,甲纬3和乙纬4的排列结构为3甲纬:1乙纬,乙经2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一下一上。
交织成面料后的天丝、阳离子涤纶丝、DTY网络丝分别染整为不同的颜色。
本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采用不同材料的白坯纱线通过双经轴织机直接编织出带有所需的格纹图案的面料,由于天丝、阳离子涤纶丝、DTY网络丝在染整时的上色度不同,所以该面料能够在之后的染整中自然体现出不同颜色的格纹效果。通过本面料染整为仿色织布,在织造备料时,只要准备不同材料的白色纱线即可,不再需要大量准备不同颜色的纱线,并且后续可以证据客户的需求随意调整染整颜色。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由经丝和纬丝通过双经轴织机织造沉浮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丝包括甲经(1)和乙经(2),所述的甲经(1)采用天丝,所述的乙经(2)采用阳离子涤纶丝,所述的纬丝包括甲纬(3)和乙纬(4),所述的甲纬(3)采用天丝,所述的乙纬(4)采用DTY网络丝;
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由所述甲经(1)、乙经(2)、甲纬(3)、乙纬(4)交织形成多个组织单元,每个组织单元包括第一经单元(10)、第二经单元(20),且所述第一经单元(10)和所述第二经单元(20)的经向比例为2:4,所述的第一经单元(10)包括第一纬单元(11)、第二纬单元(12),且所述第一纬单元(11)和所述第二纬单元(12)的纬向比例为4:2,所述的第二经单元(20)包括第三纬单元(21)、第四纬单元(22),且所述第三纬单元(21)和所述第四纬单元(22)的纬向比例为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经(1)采用40S天丝;所述的乙经(2)采用T150D/48F阳离子涤纶丝。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纬(3)采用40S天丝;所述的乙纬(4)采用T100D/96F DTY网络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其特征在于:交织成面料后的天丝、阳离子涤纶丝、DTY网络丝分别染整为不同的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经单元(10)中,甲经(1)和乙经(2)的排列结构为2甲经:1乙经:1甲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纬单元(11)中,甲纬(3)和乙纬(4)的排列结构为1甲纬:1乙纬,第一根甲经(1)的组织点为二上,第二根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乙经(2)的组织点为二上,第三根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纬单元(12)中,甲纬(3)和乙纬(4)的排列结构为3甲纬:1乙纬,第一根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第二根甲经(1)的组织点为四上,乙经(2)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一下一上,第三根甲经(1)的组织点为四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经单元(20)中,甲经(1)和乙经(2)的排列结构为1乙经:1甲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纬单元(21)中,甲纬(3)和乙纬(4)的排列结构为1甲纬:1乙纬,乙经(2)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纬单元(22)中,甲纬(3)和乙纬(4)的排列结构为3甲纬:1乙纬,乙经(2)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甲经(1)的组织点依次为一下一上一下一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2351.0U CN209669445U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2351.0U CN209669445U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69445U true CN209669445U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8567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6235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9445U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6944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05621A (zh) * | 2022-08-29 | 2022-11-08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双经四纬提花织物的单纬渐变显色织造方法 |
-
2019
- 2019-01-30 CN CN201920162351.0U patent/CN2096694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05621A (zh) * | 2022-08-29 | 2022-11-08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双经四纬提花织物的单纬渐变显色织造方法 |
CN115305621B (zh) * | 2022-08-29 | 2024-01-30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双经四纬提花织物的单纬渐变显色织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55649B (zh) | 一种素色阴影双面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
KR101677929B1 (ko) | 자카드 직기를 이용하여 제직한 위장복지 및 그 제직방법 | |
CN205590876U (zh) | 一种素色阴影双面提花丝绒 | |
CN209669445U (zh) | 双经轴织机织造的应用于仿色织布的面料 | |
CN107119378A (zh) | 一种双面锦织锦法 | |
CN218521391U (zh) | 一种柔韧性好的锦棉布 | |
CN109837639A (zh) | 一种五经花罗的织造方法 | |
CN109989149A (zh) | 一种可控的仿竹节露纬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
CN206607381U (zh) | 一种涤纶小提花面料 | |
CN205839249U (zh) | 可双面使用且具有立体感的耐磨表里换层机织面料 | |
CN108642678A (zh) | 一种变色宋锦织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222557180U (zh) | 一种轻薄型色织库缎 | |
CN219547208U (zh) | 面料及窗帘 | |
CN215792196U (zh) | 一种反光针织布 | |
CN212223227U (zh) | 一种天丝棉混纺面料 | |
CN217455165U (zh) | 一种多层牛仔布 | |
CN104762719A (zh) | 一种基于斜纹变化组织的新型雪纺面料 | |
CN213328054U (zh) | 一种菱形花式牛仔布 | |
CN218089984U (zh) | 一种布料 | |
CN217351690U (zh) | 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 | |
CN205241940U (zh) | 一种仿绣七彩装饰锦 | |
CN215792328U (zh) | 一种条纹针织布 | |
TWM582510U (zh) | 色彩變化梭織織物 | |
CN105082646A (zh) | 一种薄纱网面面料 | |
CN218615776U (zh) | 一种高色牢度阳光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