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1690U - 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51690U CN217351690U CN202220776028.4U CN202220776028U CN217351690U CN 217351690 U CN217351690 U CN 217351690U CN 202220776028 U CN202220776028 U CN 202220776028U CN 217351690 U CN217351690 U CN 2173516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bric
- yarn
- yarns
- dyed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多层织物组织,位于里面一层织物组织的经线和纬线按照色织布的织造结构交织配合形成色织条格的织物结构,使表面层可保持传统牛仔面料纹路清晰粗旷风格,而里层运用色织布的色织条格设计方法,设计出各种色彩搭配时尚的图案,形成独具艺术效果的双层及多层底条格牛仔面料;通过将牛仔与色织巧妙结合,不但使牛仔面料面和底的色彩丰富,织纹多变,而且多层织物结构保证面料的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将里层面料的表面设计成抓毛结构,进一步提高面料舒适性;本方案把传统牛仔面料的原始野性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满足市场对牛仔面料组织结构变化多样、风格休闲、运动舒适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仔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市场对牛仔面料的要求趋势更加注重休闲舒适、时尚、个性化、差异化,而传统牛仔面料因受到设备和工艺的限制,组织变化有限,结构单一,舒适度不足,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如单织轴织机对面料设计变化受限,牛仔面料底面的艺术效果只能通过印花或复合来实现,但这样生产出来的面料手感较硬,舒适度受限,而且整个生产工序多,生产周期长,质量风险难以把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包括至少两层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织物组织,相邻两层所述织物组织之间通过接结点联结,每层所述织物组织均由各自的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线和纬线按照色织布的织造结构交织配合形成色织条格的织物结构。
进一步地,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设置成牛仔面料结构。
进一步地,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表面设计成抓毛结构。
进一步地,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的号数为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的号数的1.3-5倍。
进一步地,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采用10S-50S的纯棉或10S-50S再生纤维素纤维或10S-50S莱赛尔纤维纯纺纱或10- 50S莱赛尔纤维混纺纱或10S-50S功能性混纺平纱或10S-50S竹节纱或100D-600D的长丝类纤维;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采用一种或多种色纱形成色经。
进一步地,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采用7S-40S优质纯棉或7S-40S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或7S-40S莱赛尔纤维纯纺纱或 7S-40S莱赛尔纤维混纺平纱或7S-40S竹节纱;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可浆染白色或浆染牛仔类色纱。
进一步地,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和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的排比为1:1至2:1之间,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按色织布的花型要求进行排花织造。
进一步地,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10S-50S的无弹力纱或10S-50S的弹力纱或100D-600D的无弹力纱或100D-600D 的弹力纱;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全棉或化纤或再生纤维或纤维混纺纱;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白色纬纱或有色纬纱。
进一步地,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7S-40S的无弹力纱或7S-40S的弹力纱或200D-600D的无弹力纱或200D-600D的弹力纱或粗细在20D-105D的弹性纤维;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全棉或涤棉或再生纤维或纤维混纺纱或化纤或T400或PBT或高弹力丝;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色纬纱或白色纬纱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牛仔面料的布重为7-20oz/Y2。
通过上述可知,本技术方案将牛仔面料设置成里层为色织条格结构的多层面料结构,表面层可保持传统牛仔面料纹路清晰粗旷的风格,而里层运用色织布的色织条格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各种色彩搭配的条子、格子,如彩虹条、色织格子、千鸟格、棋盘格等时尚的图案,形成独具艺术效果的双层及多层底条格牛仔面料,里层经纱或纬纱再配合再生纤维及功能性纤维,同时又可以获得各种功能性面料;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里层设计成色织条格结构,把牛仔与色织巧妙结合,不但使得到的牛仔面料面和底的色彩丰富,织纹多变,而且多层织物结构保证了面料的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将里层面料的表面设计成抓毛结构,进一步提高面料的舒适性;利用本技术方案织出的牛仔面料具有特殊的双层结构,面料中间集聚空气,透气性极佳,是普通牛仔面料的2倍以上,形成中间空气层,轻盈松软,亲肤透气,面料立体,轻盈保暖,手感非常柔软,里层的色织条格及配色图案设计,既体现了底印花工艺的艺术效果,又改良了印花造成的手感硬,洗后不清晰的问题;本技术方案的牛仔面料里层设计成色织条格结构,将牛仔与色织巧妙结合,把传统牛仔面料的原始野性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满足市场对牛仔面料的组织结构变化多样、风格休闲、运动舒适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中色块型的面料实施例1的纹板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色块型的面料实施例2的纹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技术方案保护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包括至少两层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织物组织,相邻两层所述织物组织之间通过接结点联结,每层所述织物组织均由各自的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是指牛仔面料制成衣服后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一层面料)的经线和纬线按照色织布的织造结构交织配合形成色织条格的织物结构。
其中,所述色织布是指将纱线或长丝经染色后进行织布而得到的织造结构。而所述色织条格的织物结构是指以色纱或组织不同,在织物表面形成条格纹样,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几种:
(1)色块型:是指以2色或多色组成等距的格型,有大格、中格、小格,是最简单的一组格型。
(2)色块加嵌条型:是指用2个色以上宽窄不同排列组成格型,或者是色块自身的2种颜色互相作为嵌条,或者是在色块的基础上加上第3种色做嵌条,组成多层次的格型都叫做色块加嵌条型。
(3)多色套格:是指以2色或2色以上不同排列组成的格型或加上多色嵌条组成的丰富多彩的格型。
(4)格林格型:格林格型在设计时以多次重复4A4B(或6A6B) 与1A1B(2A2B)而组成等距的格头和格底。这种排列用2色、3色或多色皆可。另外,可在格头或格底的中间加一种(或多种)颜色的嵌条,以丰富花型效果,使其符合时尚。
(5)苏格兰格型:一般来讲它属于对称格型,是多色、多层次的格型。
(6)不对称格型:是指在不对称格型或对称格型上再嵌上不对称色的嵌条,使之外观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不对称格型,这种格型跳跃活泼而不呆板。有时还有意识地去做经强纬弱的排列,以加强显竖的效果。
(7)条型:条型织物有4种设计方法:第一种:在素色织物上加色嵌条;第二种:在格型织物的纬纱使用上仅用一个颜色,或1A1B排列(指纬纱有A、B两种色纱)的2个颜色,或在格型织物的纬纱排列上不使用嵌条色均可出现条型效果;第三种:用组织纹形成条型织纹效果;第四种:在条型织纹上再加上色嵌条,形成条型织物。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是指牛仔面料制成衣服后能让人肉眼直接观察到的一面面料)设置成牛仔面料结构(牛仔面料结构是指一种较粗厚的色织经面斜纹结构)。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表面(所述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表面是指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 设计成抓毛结构(所述抓毛结构是指使用成一定角度的钢丝弯针插入纱线内部,钩出纤维,形成毛羽的织物结构)。
其中,介于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和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之间的织物组织为中间织物组织,所述中间织物组织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这里不再进行限制。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牛仔面料设置成里层为色织条格结构的多层面料结构,表面层可保持传统牛仔面料纹路清晰粗旷的风格,而里层运用色织布的色织条格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各种色彩搭配的条子、格子,如彩虹条、色织格子、千鸟格、棋盘格等时尚的图案,形成独具艺术效果的双层及多层底条格牛仔面料;而且因为是多层结构,手感比同样厚度的面料更加柔软,中间聚集空气层,使之更加保暖,因为多层组织通过接结点联结,因此里层还可以设计成抓毛结构,使面料更加柔软亲肤保暖;传统牛仔面料想要达到里层形成格子或图案的效果,只能通过印花实现,而面料印花后手感会变硬,而且如果印花后再在表面抓毛,图案会变模糊,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里层设计成色织条格结构,把牛仔与色织巧妙结合,不但使得到的牛仔面料面和底的色彩丰富,织纹多变,而且多层织物结构保证了面料的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将里层面料的表面设计成抓毛结构,进一步提高面料的舒适性;本技术方案的牛仔面料里层设计成色织条格结构,将牛仔与色织巧妙结合,把传统牛仔面料的原始野性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满足市场对牛仔面料的组织结构变化多样、风格休闲、运动舒适的需求。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双经轴织布机,利用双织轴两个轴可以用不同纱支、不同颜色、双轴张力不同的特点,结合织物组织结构设计,里层织物组织运用了色织条格的织物结构的设计方法,可以上下层搭配不同风格颜色经纬纱及组织,使织出的牛仔面料色彩丰富,织纹多变;表层织物组织体现传统牛仔面料的外观风格,而里层织物组织设计出色织布的各种风格色彩的条格、图案,让传统的牛仔面料的变化更多,里层经纱或纬纱可配合使用再生纤维及各种功能性纤维,以同时获得各种功能性面料效果,使本色织条格多层牛仔面料可以满足不同个性对舒适和时尚的要求。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使之表面风格突出,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的号数(纱线号数就是纱线的粗细表示单位)为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的号数的1.3-5倍;其中,选用的表经的纱支比里经的纱支粗,达到表经号数为里经号数的1.3-5倍,这样的面料表层组织结构紧致,风格突显,而里经较细,相对里层组织结构较为松软,更柔软亲肤,透气保暖,而且避免了里层组织点在表面显露出来。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可采用10-50S(即经纱的支数为10-50支;短纤维纱线使用单位S表示纱线粗细,纱线越粗S值越小,反之纱线越细,S值越大)的纯棉、再生纤维素纤维、莱赛尔纤维纯纺纱、莱赛尔纤维混纺纱、功能性混纺平纱(即其他具有某些功能的纤维和平纱混纺而成的纱线)、竹节纱、其他功能性原料纤维,也可采用100D-600D(长纤维纱线/纯化纤 (化纤一般指的是以天然的纯化纤原料制成的纱线)使用单位D表示纱线粗细,D指面料中纱线的粗细单位,旦尼尔)的长丝类纤维;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可采用一种或多种色纱形成色经,如采用筒子染色纱、色纺纱浆纱、硫化浆染纱,等。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可采用7-40S(即经纱的支数为7-40支;纱线越粗S值越小,反之纱线越细,S值越大)优质纯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莱赛尔纤维纯纺纱、莱赛尔纤维混纺平纱、竹节纱、其他功能性原料纤维;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可浆染白色或浆染牛仔类的任何色纱,如采用筒子染色纱、色纺纱浆纱、浆染靛兰纱、硫化纱,等。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和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的排比为1:1至2:1之间,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按色织布不同的花型要求进行排花织造。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可采用10-50S的无弹力或弹力纱,或100D-600D的无弹力或弹力纱;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可采用全棉、天丝及混纺纱、莱赛尔纤维纯纺纱、莱赛尔纤维混纺纱、其它纤维成份的长丝或短纤混纺纱、任何新型纤维、功能性纤维;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可采用白色纬纱或有色纬纱。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可采用7-40S的无弹力纱或弹力纱,或200D-600D的无弹力纱或弹力纱,或者可以是粗细在20D-105D的其它各种弹性纤维,如T400(即T400 复合纤维,是一种新型弹力复合纤维,不含氨纶而具有良好的弹性), PBT(即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面料),高弹力丝(高弹丝是一种纱线,因纱线具有极高的弹性而得名,这种织物是通过变形纤维织成的,加工过程中用高温使化纤长丝形变成螺旋圈,这种圈形结构的收缩率很高,因此织物也会有着很高的弹性,但高弹丝是一种纱线而不是面料。高弹丝与低弹丝一般都是以涤纶为原料,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它们的加弹过程中有没有使用到二热箱,使用过的就是低弹丝,低弹性并不是说弹性低,它的弹性也很高只是会比高弹力丝低点。)等;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可采用全棉、涤棉、再生纤维、纤维混纺纱、莱赛尔纤维纯纺纱、莱赛尔纤维混纺纱、其它纤维成份的长丝或短纤混纺纱、任何新型纤维、功能性纤维;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可采用白色纬纱或有色纬纱的至少一种。这样,表经 (即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与表纬(即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交织出来为牛仔面料的正面,配合表组织的不同设计,正面可以是传统的3/1斜纹,4/1斜纹,2/2斜纹,5/3缎纹等其它任何组织,也可以是格子,条子(即条格组织,机织物组织名,利用织物组织与不同的纱线(如:色泽、纱支、原料等)在织物表面形成条纹或格子)等任何组织风格及色纬组合搭配的传统牛仔及提花牛仔风格(即在牛仔面料上形成提花组织);里经(即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与里纬(即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交织成为面料的里面,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可搭配任意色纱、组织设计,并用色织布的设计方法,设计形成各种色织条子,格子及其它色织条格和图案。
例如,表经和里经为不同纱支的无弹力纱或弹力纱:表层织物组织采用平纹,斜纹,缎纹及其变化组织,如3/1右斜纹,4/1斜纹, 5/3缎纹,2/2方平,3/1+4/1人字斜结构等各种组织设计,表经与表纬交织;里经为12-50S或100D-600D的一种以上色纱,里层织物组织也可采用平纹,斜纹,缎纹及其变化组织,如1/3斜纹,1/1斜纹, 2/2斜纹,3/3斜纹,4/4斜纹等各种组织设计,用色织布的配色设计,织成各种格子及色织条格图案。
其中,经纱通过不同表经与里经的组合、纬纱通过不同表纬与里纬的组合,形成多种不同的面料效果:
1.表经颜色上可以形成表里均白色的白坯,白坯可做原胚色或漂白,也作任意牛仔色,如特深兰、兰黑、硫化黑或活性不掉色等;
2.里经使用一种或多种色纱搭配,按一定的规则排花;
3.表纬用白色或色纬,用弹力纱或无弹力纱,以及这些纱线材料及组织颜色的任意组合搭配;
4.里纬用单一色或多色按一定的规则按色织条格设计要求对综引纬;
这些经纱和纬纱材料及组织颜色的任意组合搭配,便可织成里面为各种色彩搭配的色织条格的面料,洗水加吊磨或破洞,或卷边设计,显现出底层条格花纹,可得到别致新奇的艺术特效,给用面料的服装设计师以无限的创意空间。
本技术方案能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生产不同面织纹,底织纹,及各种色织配色条格及图案的艺术效果,布重在7-20oz/Y2的特种牛仔面料(牛仔布布重包括牛仔成品布布重和洗水后布重,此处布重指洗水后布重),适用于四季,尤其是秋冬,抓毛后优于复合布。
根据上述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及其织造结构,现列举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将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成为表经;将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成为表纬;将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称为里经;将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称为里纬):
实施例1:
表经为12SL竹(指12支赛络纺,SL指赛络纺),经球经机整经,再经绳染机染特深兰色,再经分经机分经成8-10个兰色经轴,经浆纱机浆纱成为地轴;天轴用两种色的16sSL纱(指16支赛络纺),先经筒子染色成色纱,再分批经整经机整经,再经浆纱机上浆排花成为色条地轴;然后天轴与地轴以1:1的比例,地轴按花格型排花16:16排花,用人工排花穿综,穿综因为天地轴纱支张力织造组织不同,故采用飞穿法,地轴穿前区,用四片综,形成表组织为3/1右斜,天轴穿后区,用四片综,形成里面组织1/3斜纹,纹板图如图1所示;
纬纱采用16sSL(指16支赛络纺)白色,加16sSL(指16支赛络纺)色纱,表纬和里纬按1:1入纬,里纬中白色纬纱和色纬按8:8对综入纬,织成的产品,表面是普通牛仔面,里面是色织格子,布重在 11.8OZ/Y2。
实施例2:
表经为8SL竹(指8支赛络纺,SL指赛络纺),经球经机整经,再绳染机染特深兰色,再分经机分经成8-10个兰色经轴,经浆纱机浆纱成为地轴;天轴用两种色的16sSL纱(指16支赛络纺),先经筒子染色成色纱,再经分批整经机整经,再经浆纱机上浆排花成为色条地轴;然后天轴与地轴以1:1的比例,地轴按花格型排花16:16排花,用人工排花穿综,穿综因为天地轴纱支张力织造组织不同,故采用飞穿法,地轴穿前区,用四片综,形成表组织为3/1右斜,天轴穿后区,用八片综,形成里面组织4/4斜纹,用色织条格设计,形成千鸟格,纹板图如图2所示;
纬纱采用16sSL(指16支赛络纺)白色,加16SSL(指16支赛络纺)色纱,表纬和里纬按1:1入纬,里纬中白色纬纱和色纬按8:8对综入纬,织成的产品,表面是普通牛仔面,里面是色织千鸟格格子,布重在13.8OZ/Y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织物组织,相邻两层所述织物组织之间通过接结点联结,每层所述织物组织均由各自的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线和纬线按照色织布的织造结构交织配合形成色织条格的织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设置成牛仔面料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表面设计成抓毛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的号数为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的号数的1.3-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采用10-50S的纯棉或10S-50S再生纤维素纤维或10S-50S莱赛尔纤维纯纺纱或10S-50S莱赛尔纤维混纺纱或10S-50S功能性混纺平纱或10S-50S竹节纱或100D-600D的长丝类纤维;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采用一种或多种色纱形成色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采用7-40S优质纯棉或7S-40S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或7S-40S莱赛尔纤维纯纺纱或7S-40S莱赛尔纤维混纺平纱或7S-40S竹节纱;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可浆染白色或浆染牛仔类色纱。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和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的排比为1:1至2:1之间,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经纱按色织布的花型要求进行排花织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10S-50S的无弹力纱或10S-50S的弹力纱或100D-600D的无弹力纱或100D-600D的弹力纱;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全棉或化纤或再生纤维或纤维混纺纱;位于里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白色纬纱或有色纬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7S-40S的无弹力纱或7S-40S的弹力纱或200D-600D的无弹力纱或200D-600D的弹力纱或粗细在20D-105D的弹性纤维;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全棉或涤棉或再生纤维或纤维混纺纱或化纤或T400或PBT或高弹力丝;位于表面的一层所述织物组织的纬纱采用色纬纱或白色纬纱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牛仔面料的布重为7-20oz/Y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76028.4U CN217351690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76028.4U CN217351690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51690U true CN217351690U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55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76028.4U Active CN217351690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51690U (zh) |
-
2022
- 2022-04-06 CN CN202220776028.4U patent/CN2173516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35916B (zh) | 水溶性维纶无捻纱或弱捻纱多层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9594190B (zh) | 一种换色提花织物的制作工艺 | |
KR101677929B1 (ko) | 자카드 직기를 이용하여 제직한 위장복지 및 그 제직방법 | |
CN2252820Y (zh) | 毛圈与非毛圈双层机织织物 | |
CN109440267B (zh) | 一种高低毛隐纬缎档组织毛巾及其织造工艺 | |
CN112030344A (zh) | 一种孔中提绒工艺网布、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 |
CN217351690U (zh) | 一种色织条格底牛仔面料 | |
CN106149153B (zh) | 一种含有传统绢书图案的仿真丝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5463661A (zh) | 一种双面织物 | |
CN218026566U (zh) | 一种变色效果的梭织织物 | |
CN216193055U (zh) | 一种同时兼具结构紧致和柔软亲肤的牛仔面料 | |
CN212270342U (zh) | 一种立体正反双风格梭织面料 | |
CN211595917U (zh) | 一种穿着舒适的梭织运动装 | |
CN208533025U (zh) | 一种双层凸花绉面料 | |
CN202936622U (zh) | 一种贴布刺绣床品面料 | |
CN220619279U (zh) | 一种幻色梭织面料、鞋面及鞋 | |
CN208006392U (zh) | 一种异色双面交织绸 | |
CN112210871A (zh) | 一种双面异花毛巾 | |
CN218089984U (zh) | 一种布料 | |
CN104357997B (zh) | 仿金属质感面料 | |
CN215404786U (zh) | 一种渐变色鞋面 | |
CN211734618U (zh) | 一种多组份仿色织条格面料 | |
CN217579229U (zh) | 一种双面穿四面弹牛仔面料 | |
CN220827526U (zh) | 一种超柔软透气型面料 | |
CN220520749U (zh) | 一种直面弹牛仔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