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8660U -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58660U CN209458660U CN201821565706.2U CN201821565706U CN209458660U CN 209458660 U CN209458660 U CN 209458660U CN 201821565706 U CN201821565706 U CN 201821565706U CN 209458660 U CN209458660 U CN 209458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quick
- fried
- point
- device assembly
- se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连接于容器密封口,包括第一点爆器组件,第一点爆器组件包括设有通气孔的通气部和放置点爆头的引爆部,通气部套接在密封口外,通气孔连通密封口与外部空间,点爆头卡设在引爆部内,点爆头伸出引爆部且贴近密封口,引爆部顶部开设有供点爆头引脚伸出的引脚孔,且点爆头通过引脚与控制器电连接,从控制器发出点爆信号到点爆头引爆冲破密封口,爆破安全,反应速度快,能够是容器内气体快速放出,且出气方向由通气孔控制,能够根据需要设计满足需要的通气孔方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密封体进行快速、定向放气的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带有气体的容器,不同的封口方式有不同打开方式,常见的封口方式是在封口设置阀门,通过旋转阀门来实现罐体内气体的的填充与释放,这种结构无法实现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打开罐体口部释放全部气体;另一种封口方式是制成密封头,对于这种封口可以直接通过冲破密封头的方式释放全部气体,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或手动的方式来打破密封头,释放气体,这种打开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满足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气体的需求,另一种打开方式是通过电磁阀来控制,但是电磁阀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大,无法做到微型化,对于安装空间有限制要求的装置并不适用,且不能控制出气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打开密封头且能够控制出气方向的放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连接于容器密封口,包括第一点爆器组件,所述第一点爆器组件包括设有通气孔的通气部和放置点爆头的引爆部,所述通气部套接在所述密封口外,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密封口与外部空间,所述点爆头卡设在所述引爆部内,所述点爆头伸出所述引爆部且贴近所述密封口,所述引爆部顶部开设有供点爆头引脚伸出的引脚孔,且所述点爆头通过引脚与控制器电连接,从控制器发出点爆信号到点爆头引爆冲破密封口,爆破安全,反应速度快,能够是容器内气体快速放出,且出气方向由通气孔控制,能够根据需要设计满足需要的通气孔方向。
作为优选的,所述通气孔沿所述通气部轴向设置于所述通气部侧壁内,使得气体在冲出密封口口需要拐弯变向才能够进入通气孔,在拐弯时过滤掉密封口被冲破时产生的碎屑,减小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的,所述通气部与所述密封口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方便,所述密封口还套设有第二点爆器组件,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一端与所述密封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另一端包围所述通气部,所述通气部与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底壁抵接,通过第二点爆器组件限制第一点爆器组件的位移,保证第一点爆器组件位置的稳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气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的内径,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密封口与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的内部空间,减少通气孔的加工难度,通过第二点爆器组件控制气流的变向。
更进一步的,所述引爆部外侧连接有第三点爆器组件,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包围所述引爆部,进一步保护第一点爆器组件,使得第一点爆器组件不会轻易被拧动,连接所述点爆头引脚的杜邦头设置在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内,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顶部设置有引线孔,进一步保护点爆头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的稳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内设置有包围所述引爆部端部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将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内部分隔为包围所述引爆部的第一空间和设置所述杜邦头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径,使得杜邦头不会在第三点爆内组件发生晃动,保证电连接的稳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的外表面加工有扁位,方便拧紧第三点爆器组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通气部与密封口扣合连接,所述通气部下部设有向内突出的卡牙,所述卡牙与密封口下部的凸台接触,从而将密封口固定套设在通气部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牙与所述密封口接触的面为锯齿面,锯齿卡住所述密封口,使得第一点爆器组件与密封口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保证设置在第一点爆器组件内的点爆头位置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发出点爆信号控制点爆头爆开冲破密封口,密封口的打开时间短,放出气体的速度快,且点爆头的爆破位于第一点爆器组件内,点爆时安全可靠,还能够根据需要设置通气孔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方向,保证气体流出的方向符合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本装置连接于容器密封口1,包括第一点爆器组件2,所述第一点爆器组件2包括设有通气孔211的通气部21和放置点爆头3的引爆部22,所述通气部21套接在所述密封口1外,使得密封口1完全位于第一点爆器组件2内,所述通气孔211连通所述密封口1与外部空间,保证密封口1打开后容器内气体迅速从通气孔211流入外部空间,通气孔211的方向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通气部21与密封口1扣合连接,所述通气部21下部设有向内突出的卡牙212,所述卡牙212与密封口1下部的凸台接触,从而将密封口1固定套设在通气部21内,进一步的,所述卡牙212与所述密封口1接触的面为锯齿面213,锯齿面213卡住所述密封口1,使得第一点爆器组件2与密封口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保证设置在第一点爆器组件2内的点爆头3位置的稳定,所述通气孔211沿所述通气部21轴向设置于所述通气部21侧壁内,气体在冲出密封口1后反向折弯从通气孔211流出,使得密封口1被冲破时产生的碎屑能够被过滤,降低安全隐患,进一步的,通气孔211可以在通气部21侧壁内拐弯,保证气体流向朝向密封口1外侧,对设置在密封口1外部的工件充气,所述点爆头3卡设在所述引爆部22内,所述点爆头3伸出所述引爆部22且贴近所述密封口1,所述引爆部22顶部开设有供点爆头3引脚伸出的引脚孔221并通过引线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发出引爆点爆头3的信号,点爆头3爆炸冲破与其贴近的密封口1,容器内的气体冲出从通气孔211流入外部空间,从控制器发出点爆信号到点爆头3爆开冲破密封口1,密封口1的打开时间短,放出气体的速度快,且点爆头3的爆破位于第一点爆器组件2内,点爆时安全可靠,还能够根据需要设置通气孔211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方向,保证气体流出的方向符合需求。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所述通气部21与所述密封口1通过螺纹连接,由于第一点爆器组件2暴露在外,长期接触下容易发生松动,为固定第一点爆器组件2的位置,所述密封口1还套设有第二点爆器组件4,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4一端与所述密封口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4另一端包围所述通气部21,当设置好第一点爆器组件2的位置后,反向旋转第二点爆器组件4与第一点爆器组件2相接,使所述通气部21与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4底壁抵接,第一点爆器组件2被限位,无法进一步向容器方向旋进,保证第一点爆器组件2位置的稳定,进一步的,所述通气部2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4的内径,所述通气孔211连通所述密封口1与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4的内部空间,容器内气体拐进通气孔211后由于第二点爆器组件4的阻挡再次变向,一方面过滤密封口1爆破的碎屑,另一方面使得气流向密封口1外的方向冲出,且通气孔211在通气部21侧壁为一直道,方便制作,为进一步保护第一点爆器组件2,在所述引爆部22外侧还连接有第三点爆器组件5,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5包围所述引爆部22,使得第一点爆器组件2完全被包围,因此无法接触第一点爆器组件2使其发生松脱,在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5内还设置有连接所述点爆头3引脚的杜邦头6,保护杜邦头6引脚,且方便与其他连接线的连接,在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5顶部设置有引线孔,便于连接线的引出,由于杜邦头6的周长小于引爆部22的周长,为防止杜邦头6在第三点爆器组件5内发生晃动导致点爆头3引脚连接不良,在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5内设置有包围所述引爆部22端部的第一台阶51,所述第一台阶51将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5内部分隔包围所述引爆部22的第一空间52和设置所述杜邦头6的第二空间53,所述第二空间5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空间52的内径,杜邦头6卡在第一空间52内不会发生晃动,保证点爆头3电连接的稳定,为了方便拧紧第三点爆器组件5,在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5的外表面还加工有扁位7。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控制器发出引爆点爆头3的信号,点爆头3在第一点爆器组件2内爆炸,并冲破与其贴近的密封口1,容器内的气体冲出,经通气孔211转向过滤爆破碎屑并流向外部空间,气体在流出通气孔211后经第二点爆器组件4阻挡再次变向朝向密封口1外部的方向冲出,直接放气或是对密封口1外的工件充气,通过控制器发出点爆信号控制点爆头3爆开冲破密封口1,密封口1的打开时间短,放出气体的速度快,且点爆头3的爆破位于第一点爆器组件2内,点爆时安全可靠,还能够根据需要设置通气孔211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方向,保证气体流出的方向符合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连接于容器密封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点爆器组件,所述第一点爆器组件包括设有通气孔的通气部和放置点爆头的引爆部,所述通气部套接在所述密封口外,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密封口与外部空间,所述点爆头卡设在所述引爆部内,所述点爆头伸出所述引爆部且贴近所述密封口,所述引爆部顶部开设有供点爆头引脚伸出的引脚孔,且所述点爆头通过引脚与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沿所述通气部轴向设置于所述通气部侧壁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部与所述密封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口还套设有第二点爆器组件,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一端与所述密封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另一端包围所述通气部,所述通气部与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底壁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的内径,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密封口与所述第二点爆器组件的内部空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爆部外侧连接有第三点爆器组件,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包围所述引爆部,连接所述点爆头引脚的杜邦头设置在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内,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顶部设置有引线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内设置有包围所述引爆部端部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将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内部分隔为包围所述引爆部的第一空间和设置所述杜邦头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点爆器组件的外表面加工有扁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部与密封口扣合连接,所述通气部下部设有向内突出的卡牙,所述卡牙与密封口下部的凸台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牙与所述密封口接触的面为锯齿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65706.2U CN209458660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65706.2U CN209458660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58660U true CN209458660U (zh) | 2019-10-01 |
Family
ID=68035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65706.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458660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586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58761A (zh) * | 2018-09-25 | 2018-12-21 |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
-
2018
- 2018-09-25 CN CN201821565706.2U patent/CN20945866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58761A (zh) * | 2018-09-25 | 2018-12-21 |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
CN109058761B (zh) * | 2018-09-25 | 2024-03-05 |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96112A (zh) | 排出接管的封闭件 | |
CN101421171A (zh) | 具有内置的囊的容器闭塞装置 | |
CN209458660U (zh) |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 |
CN103224086A (zh) |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 |
CN101858484B (zh) | 高压气瓶及其充气方法 | |
CN209458657U (zh) | 一种气瓶定向爆破放气装置 | |
US4861466A (en) | Pressure filter assembly with bleed valve | |
CN110732278B (zh) |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连续进料气力混合机 | |
CN107253511A (zh) | 一种船舶自动补水型水封漏水口 | |
CN109058761A (zh) | 一种容器快速放气装置 | |
CN208678513U (zh) | 一种药品生产过滤处理装置 | |
CN212530825U (zh) | 一种带流量控制的储料罐 | |
JP3121183U (ja) | 粉粒体のブリッジを解消する装置 | |
KR100579444B1 (ko) | 용기 마개 | |
CN208593429U (zh) | 一种防瞌睡安全汽车方向盘 | |
RU2333781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и очистки жидкого продукта | |
CN109268683A (zh) | 一种气瓶定向爆破放气装置 | |
JPH06123360A (ja) | 加圧蒸気を容器に充填し閉塞する装置 | |
CN104390358B (zh) | 一种电热水器的进水管组件 | |
CN209052478U (zh) | 过滤设备 | |
EP1428730A3 (de) |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
JP2008074281A (ja) | 燃料タンク用キャップ | |
CN105417499B (zh) | 二氧化氯发生器 | |
CN2747442Y (zh) | 衡压式储气瓶 | |
CN209075472U (zh) | 一种排气输液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5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