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2164U - 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42164U CN209342164U CN201920123987.4U CN201920123987U CN209342164U CN 209342164 U CN209342164 U CN 209342164U CN 201920123987 U CN201920123987 U CN 201920123987U CN 209342164 U CN209342164 U CN 2093421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rifice
- flange
- orifice flange
- upstream
- downstr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33855 Orchid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包括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所述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的外圈均匀开设有若干相同大小的连接螺孔,所述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之间在连接螺孔处通过连接螺杆连接,所述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螺帽,所述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之间内部安装有一块节流板,所述上游孔板法兰上开设有一个正取压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通过在节流板的表面开设多个节流孔,利用整流器原理实现流场自整流效果,降低节流件前后的直管段需求,大大提升了测量性能,同时在节流孔的两侧都设置45°倒角,既能有效减小磨损,又可以起到稳定流场的作用,一举两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测量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
背景技术
差压式流量计历史悠久,在各类流量仪表中应用最为广泛,它以伯努利定理和流动连续性方程为基本原理,通过测量管道内流体流过节流元件所产生的压力之差,结合已知工况条件从而求得流量,目前常用的孔板差压装置采用的使单孔节流原理,流体在经过节流孔后会产生涡流、振动和信号噪声,降低了流场稳定性,需要设置较长的上下游的直管段来进行平衡,降低了适用范围,而且普通的孔板差压装置的节流孔未涉及倒角或只设计了单边倒角,节流孔长期使用后会产生不规则磨损,从而影响计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包括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所述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的外圈均匀开设有若干相同大小的连接螺孔,所述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之间在连接螺孔处通过连接螺杆连接,所述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螺帽,所述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之间内部安装有一块节流板,所述上游孔板法兰上开设有一个正取压口,所述正取压口内安装有一个一号取压管,所述下游孔板法兰上开设有一个负取压口,所述负取压口内安装有一个二号取压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螺帽在与连接螺杆连接处的内侧各安装有一个弹簧垫圈,所述弹簧垫圈靠近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的一侧表面刻有增加摩擦力的条纹。
优选的,所述节流板在与上游孔板法兰与下游孔板法兰的连接处另安装有两个密封垫片。
优选的,所述节流板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中心节流孔,所述节流板的表面位于中心节流孔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开设有若干外节流孔,所述中心节流孔和外节流孔与节流板的前后表面都设有45°的倒角。
优选的,所述节流板的顶部另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一个吊柄。
优选的,所述节流板的圆心与上游孔板法兰以及下游孔板法兰的圆心都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折密封垫片的内径比上游孔板法兰以及下游孔板法兰的内部管道直径大两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节流板的表面对称开设多个节流孔,且节流孔与节流板的前后表面都设有45°的倒角,利用耐磨平衡孔板具有对称多孔结构特点,能对流场进行平衡,降低了涡流、振动和信号噪声,使流场稳定性大大提高,使线性度、重复性比传统孔板有明显提升,且大大降低了滞留死区的形成,减小了流体孔被堵塞的机会,减少了前后直管段需求,可以将差压装置前后直管段需求控制在2~5D,且提高了压力恢复时间,并且利用整流器原理对双倒角耐磨孔板依据等雷诺数和动量平衡原理进行单板分孔、分流设计,可以保证在测量性能的基础上实现流场自整流效果,降低节流件前后的直管段需求,能更好的发挥差压式流量计的优势,和传统节流装置相比,测量性能有较大提升,测量优势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的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的节流板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上游孔板法兰;2、下游孔板法兰;3、连接螺孔;4、连接螺杆;5、连接螺帽;6、弹簧垫圈;7、节流板;8、密封垫片;9、吊柄;10、正取压口;11、一号取压管;12、负取压口;13、二号取压管;14、外节流孔;15、中心节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包括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的外圈均匀开设有若干相同大小的连接螺孔3,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之间在连接螺孔3处通过连接螺杆4连接,连接螺杆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螺帽5,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之间内部安装有一块节流板7,上游孔板法兰1上开设有一个正取压口10,正取压口10内安装有一个一号取压管11,下游孔板法兰2上开设有一个负取压口12,负取压口12内安装有一个二号取压管13。
连接螺帽5在与连接螺杆4连接处的内侧各安装有一个弹簧垫圈6,弹簧垫圈6靠近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的一侧表面刻有增加摩擦力的条纹;节流板7在与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的连接处另安装有两个密封垫片8;节流板7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中心节流孔15,节流板7的表面位于中心节流孔15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开设有若干外节流孔14,中心节流孔15和外节流孔14与节流板7的前后表面都设有45°的倒角;节流板7的顶部另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一个吊柄9;节流板7的圆心与上游孔板法兰1以及下游孔板法兰2的圆心都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折密封垫片8的内径比上游孔板法兰1以及下游孔板法兰2的内部管道直径大两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通过在节流板7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一个中心节流孔15,同时在节流板7的表面位于中心节流孔15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开设若干外节流孔14,当流体在管道中经过节流板7时被中心节流孔15与外节流孔14分成若干分流,经过分流后的流体由于动能变小,很难在节流板7的下游端形成涡流,从而避免了振动和信号噪声的产生,并且大大降低了滞留死区的形成,使取压管能够测得较为精确的数据,由于分流后的流体由于动能较小,更容易汇合成一体,使压力恢复时间变短,从而减少了差压装置前后直管段需求;此外,中心节流孔15和外节流孔14与节流板7的前后表面都设有45°的倒角,双面倾斜的倒角可以减少流体在流经节流板7时受到的阻力,同时也减少了流体对中心节流孔15和外节流孔14的摩擦损耗,提高了差压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更换的次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形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所述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的外圈均匀开设有若干相同大小的连接螺孔(3),所述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之间在连接螺孔(3)处通过连接螺杆(4)连接,所述连接螺杆(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螺帽(5),所述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之间内部安装有一块节流板(7),所述上游孔板法兰(1)上开设有一个正取压口(10),所述正取压口(10)内安装有一个一号取压管(11),所述下游孔板法兰(2)上开设有一个负取压口(12),所述负取压口(12)内安装有一个二号取压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帽(5)在与连接螺杆(4)连接处的内侧各安装有一个弹簧垫圈(6),所述弹簧垫圈(6)靠近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的一侧表面刻有增加摩擦力的条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板(7)在与上游孔板法兰(1)与下游孔板法兰(2)的连接处另安装有两个密封垫片(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板(7)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中心节流孔(15),所述节流板(7)的表面位于中心节流孔(15)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开设有若干外节流孔(14),所述中心节流孔(15)和外节流孔(14)与节流板(7)的前后表面都设有45°的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板(7)的顶部另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一个吊柄(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板(7)的圆心与上游孔板法兰(1)以及下游孔板法兰(2)的圆心都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片(8)的内径比上游孔板法兰(1)以及下游孔板法兰(2)的内部管道直径大两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23987.4U CN209342164U (zh) | 2019-01-24 | 2019-01-24 | 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23987.4U CN209342164U (zh) | 2019-01-24 | 2019-01-24 | 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42164U true CN209342164U (zh) | 2019-09-03 |
Family
ID=67762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23987.4U Active CN209342164U (zh) | 2019-01-24 | 2019-01-24 | 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421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6909A (zh) * | 2020-05-11 | 2020-08-04 | 上海科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均速板及流量计 |
-
2019
- 2019-01-24 CN CN201920123987.4U patent/CN20934216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6909A (zh) * | 2020-05-11 | 2020-08-04 | 上海科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均速板及流量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998853U (zh) | 一种双向流量测量差压式平衡调整型流量计 | |
CN213180156U (zh) | 一种新型平衡差压式流量计 | |
CN209342164U (zh) | 双倒角耐磨平衡孔板差压装置 | |
CN201145593Y (zh) | 多喉型孔板 | |
CN201392216Y (zh) | 一种节能型差压流量计 | |
CN106802169A (zh) | 一种多文丘里孔平衡流量计 | |
CN102928028A (zh) | 全对称双锥流量计 | |
CN209296061U (zh) | 一种适用于低流速的插入式流量计 | |
CN204718653U (zh) | 一种分布式流量计 | |
CN209416421U (zh) | 一种孔板平衡流量计 | |
CN103033222A (zh) | 一种超小口径的三菱式流量计 | |
CN208567986U (zh) | 一种流量计 | |
CN207066519U (zh) | 一种内径渐变的差压流量计 | |
CN109443458A (zh) | 一种凹弧形双流向均速管流量计 | |
CN209639773U (zh) | 一种具有平衡整流功能的孔板流量计 | |
CN201043906Y (zh) | 桥式单孔孔板流量计 | |
CN203259198U (zh) | 内藏平衡流量计 | |
CN209166536U (zh) | 一种文特流量计 | |
CN103308104A (zh) | 内藏平衡流量计 | |
CN208125203U (zh) | 一种三曲线机翼整流型风量测量装置 | |
CN209342163U (zh) | 长管流量计 | |
CN202109941U (zh) | 水滴预整流差压流量计 | |
CN201000344Y (zh) | 插入式差压测量装置 | |
CN206862423U (zh) | 一种十字型流量计 | |
CN101144731A (zh) | 插入式差压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