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9917U - 容器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容器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19917U CN209219917U CN201822157818.0U CN201822157818U CN209219917U CN 209219917 U CN209219917 U CN 209219917U CN 201822157818 U CN201822157818 U CN 201822157818U CN 209219917 U CN209219917 U CN 2092199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r
- conductive part
- magnetic conductive
- wall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器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容器包括内胆、外胆和导磁件,内胆上设有腔体;外胆围设于内胆外,内胆与外胆围合形成中空腔;导磁件设置于内胆的外壁上;其中,导磁件的厚度为D,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满足D≤0.5H。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导磁件的厚度与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满足D≤0.5H,一方面进而使得导磁件可在磁场作用下加热,进而对内胆中的食材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导磁件与外胆之间的间隙可实现隔热和隔音功能,避免热量朝向外胆传递,进而使得导磁件所产生的热量单向传递至内胆中,且可提高容器的静音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容器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健康环保的烹饪器具要求越来越高,对金属锅具的生锈及中毒等问题日益担心,而非金属材料所制得的烹饪器具由于其健康环保,耐化学腐蚀能力强且不存在金属元素溶出风险的特性而受到青睐,但在烹饪过程中,非金属烹饪器具不具备电磁加热的功能,且非金属烹饪器具的导热效率较差,受热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其包括内胆、外胆和导磁件,内胆上设有腔体;外胆围设于内胆外,内胆与外胆围合形成中空腔;导磁件设置于内胆的外壁上;其中,导磁件的厚度为D,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满足D≤0.5H。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包括内胆、外胆和导磁件,其中内胆上设有腔体,该腔体可用于盛放食材,外胆围设在内胆外,且内胆与外胆围合形成中空腔,进而确保该容器对于食材的保鲜保温作用,同时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进一步降低容器在烹饪过程中的使用噪音,具体地,当食材在内胆中烹饪时,内胆和外胆之间的中空腔可将内胆中的热量和声音阻隔,防止热量和声音传递至外胆,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以及提高容器的静音效果,优选地,中空腔为真空腔。此外,导磁件设置在内胆的外壁上,导磁件可在磁场作用下加热,进而对内胆中的食材进行加热,在进行磁场加热的同时,具有中空腔的容器可实现内胆中食材与外界之间的温度和声音隔离,进而以实现内胆中食材的保温和隔音效果,此外,导磁件的厚度为D,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二者满足D≤0.5H,通过限定导磁件的厚度和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导磁件与外胆之间的间隙可实现隔热功能,避免热量朝向外胆传递,进而使得导磁件所产生的热量单向传递至内胆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对导磁件的厚度H和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表中简称中空距离D)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和实验,实验参数如下:
在内胆中设置初始温度相同的食材,通过温度检测器实时检测内胆中的温度,磁场强度均相同,并记录升温所需时间,其他参数不变,有如下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导磁件厚度H及中空距离D之间的关系 | 加热效率 | 初始温度 | 达到100℃所需时间 |
D=0.3H | 90% | 25℃ | 180s |
D=0.4H | 92% | 25℃ | 175s |
D=0.5H | 93% | 25℃ | 170s |
D=0.6H | 85% | 25℃ | 200s |
D=0.7H | 80% | 25℃ | 220s |
经实验验证,有如下结论,导磁件的厚度H与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对于容器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性能并不是传统认为的线性升降,而是存在着峰谷极值,这在实验之前是难以预计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对性的实验获得了加热效率最高且保温性能最优时导磁件的厚度H和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之间的比例关系,即D≤0.5H,且当D=0.5H时,加热效率高达93%,且内胆中食材从初始温度加热至100℃所需时间最短,仅需170s。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胆包括内胆底壁和内胆侧壁,内胆侧壁与内胆底壁相连接以形成腔体;其中,至少部分内胆底壁设有导磁件;和/或至少部分内胆侧壁设有导磁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胆包括内胆底壁和内胆侧壁,且内胆侧壁与内胆底壁相连接以形成放置食材的腔体,且至少部分内胆底壁设有导磁件,和/或至少部分内胆侧壁设有导磁件,具体的导磁件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当内胆底壁和内胆侧壁上均设有导磁件,则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容器的底部和侧部均有相应的导磁件进行加热,则大大提升容器的加热速率,缩短烹饪时间,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胆为非金属内胆;外胆为非金属外胆;其中,非金属可以为玻璃或陶瓷,玻璃内胆和玻璃外胆通过火焰熔接以密封连接,陶瓷内胆和陶瓷外胆通过耐高温胶以密封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胆为玻璃内胆或陶瓷内胆,且外胆为玻璃外胆或陶瓷外胆,由于玻璃材质和陶瓷材质具有健康环保、耐化学腐蚀能力强,且玻璃材质和陶瓷材质在和食物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不会存在相关技术中金属锅具中金属元素渗出以出现中毒等安全问题,同时玻璃材质具有远红外穿透功能,可提升容器的加热效率和烹饪使用性能。此外,玻璃内胆和玻璃外胆通过火焰熔接一方面可使得中空腔密封以实现更好的保鲜保温作用;另一方面可防止中空腔内的导磁件由于水或其他杂质失效或被氧化,直接降低导磁件的加热性能或导致导磁件损坏,影响容器的安全使用性能或使用寿命。此外,优选地,中空腔为真空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胆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外胆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外胆的内壁与内胆的外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胆的厚度范围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外胆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外胆的内壁与内胆的外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通过限定内胆的厚度、外胆的厚度以及内胆和外胆之间的距离,进而确保容器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美观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磁件为碳导磁件、石墨纸或石墨烯导磁件;和/或导磁件固定设置于内胆上,其中,导磁件与内胆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机械固定或粘结连接,其中机械固定方式可采用螺钉、螺丝或卡接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磁件为碳导磁件、石墨纸或石墨烯导磁件,进而使得导磁件的热膨胀系数与内胆的热膨胀系数差值较小,当导磁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加热时,内胆在导磁件的作用下发热膨胀,而由于导磁件的热膨胀系数与内胆的热膨胀系数差值较小,则导磁件与内胆之间不容易破裂,进一步确保容器的安全使用性能,此外,碳导磁件、石墨纸或石墨烯导磁件具有导热快的优点,因此碳导磁件、石墨纸或石墨烯导磁件可使得内胆受热均匀,避免内胆中的食材焦糊而影响烹饪效果,优选地,当导磁件的热膨胀系数为A时,则内胆的热膨胀系数为B,且二者满足|A-B|=1.0×10-6至10×10-6。此外,导磁件可通过粘结剂设置于内胆上,降低生产加工难度且生产成本较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磁件为金属导磁件或金属涂层;其中,金属导磁件为铁磁件或镍磁导磁件;金属涂层为铁涂层或镍涂层;和/或金属涂层为热喷涂导磁涂层或印刷导磁涂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磁件为金属涂层,且金属涂层可为铁涂层或镍涂层,金属涂层可在磁场作用下加热,进而对内胆中的食材进行加热,在进行磁场加热的同时,具有中空腔的容器可实现内胆中食材与外界之间的温度隔离,进而以实现内胆中食材的保温效果,当然导磁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外,金属涂层为热喷涂导磁涂层或印刷导磁涂层,进而确保金属涂层与内胆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胆还包括第一底壁,至少部分第一底壁朝靠近内胆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凸出部抵靠于内胆或导磁件上,凸出部用于放置温度检测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胆包括第一底壁,且至少部分第一底壁朝靠近内胆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凸出部抵靠于内胆或导磁件上,则容器内的热量可通过内胆的底壁和凸出部传递至位于凸出部内的温度检测器,进而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确测得容器内烹饪温度,进而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具体地,当导磁件完全设置于内胆底壁上时,则容器内的热量通过内胆底壁、导磁件和凸出部传递至温度检测器上,当导磁件避让凸出部设置于内胆底壁上时,则容器内的热量通过内胆底壁直接传递至凸出部上,进而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准测得食材的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容器还包括安装开口,其设置于凸出部的顶端,温度检测器穿过安装开口与内胆或导磁件相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容器还包括设置于凸出部的顶端的安装开口,温度检测器穿过安装开口与内胆底壁或导磁件直接接触,则容器内的热量可通过内胆底壁直接传递至温度检测器上,避免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准检测容器内烹饪温度,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容器,因此具有该容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烹饪器具为水壶、养生壶或破壁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电磁件和温度检测器,电磁件对应于导磁件设置于底座上;温度检测器设置于底座上且位于容器的凸出部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电磁件和温度检测器,电磁件对应于导磁件设置于底座上,电磁件可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导磁件在磁场作用下实现加热功能,设置于底座上且位于容器的凸出部内的温度检测器可精确测得容器内的烹饪温度,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内胆,102腔体,104内胆底壁,106内胆侧壁,20外胆,202第一底壁,204凸出部,206安装开口,30中空腔,40导磁件,5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容器和烹饪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5,其包括内胆10、外胆20和导磁件40,内胆10上设有腔体102;外胆20围设于内胆10外,内胆10与外胆20围合形成中空腔30;导磁件40设置于内胆10的外壁上;其中,导磁件40的厚度为D,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满足D≤0.5H。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5包括内胆10、外胆20和导磁件40,其中内胆10上设有腔体102,该腔体102可用于盛放食材,外胆20围设在内胆10外,且内胆10与外胆20围合形成中空腔30,进而确保该容器5对于食材的保鲜保温作用,同时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进一步降低容器5在烹饪过程中的使用噪音,具体地,当食材在内胆10中烹饪时,内胆10和外胆20之间的中空腔30可将内胆10中的热量和声音阻隔,防止热量和声音传递至外胆20,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以及提高容器5的静音效果,优选地,中空腔30为真空腔。此外,导磁件40设置在内胆10的外壁上,导磁件40可在磁场作用下加热,进而对内胆10中的食材进行加热,在进行磁场加热的同时,具有中空腔30的容器5可实现内胆10中食材与外界之间的温度和声音隔离,进而以实现内胆10中食材的保温和隔音效果,此外,导磁件40的厚度为D,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二者满足D≤0.5H,通过限定导磁件40的厚度和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导磁件40与外胆20之间的间隙可实现隔热功能,避免热量朝向外胆20传递,进而使得导磁件40所产生的热量单向传递至内胆10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5对导磁件40的厚度H和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和实验,实验参数如下:
在内胆10中设置初始温度相同的食材,通过温度检测器实时检测内胆10中的温度,磁场强度均相同,并记录升温所需时间,其他参数不变,有如下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导磁件40厚度H及中空距离D之间的关系 | 加热效率 | 初始温度 | 达到100℃所需时间 |
D=0.3H | 90% | 25℃ | 180s |
D=0.4H | 92% | 25℃ | 175s |
D=0.5H | 93% | 25℃ | 170s |
D=0.6H | 85% | 25℃ | 200s |
D=0.7H | 80% | 25℃ | 220s |
经实验验证,有如下结论,导磁件40的厚度H与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对于容器5的加热效率和保温性能并不是传统认为的线性升降,而是存在着峰谷极值,这在实验之前是难以预计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对性的实验获得了加热效率最高且保温性能最优时导磁件40的厚度H和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之间的比例关系,即D≤0.5H,且当D=0.5H时,加热效率高达93%,且内胆10中食材从初始温度加热至100℃所需时间最短,仅需170s。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胆10包括内胆底壁104和内胆侧壁106,内胆侧壁106与内胆底壁104相连接以形成腔体102;其中,至少部分内胆底壁104设有导磁件40;和/或至少部分内胆侧壁106设有导磁件40。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内胆10包括内胆底壁104和内胆侧壁106,且内胆侧壁106与内胆底壁104相连接以形成放置食材的腔体102,且至少部分内胆底壁104设有导磁件40,和/或至少部分内胆侧壁106设有导磁件40,具体地,导磁件40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当内胆底壁104和内胆侧壁106上均设有导磁件40,则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容器5的底部和侧部均有相应的导磁件40进行加热,则大大提升容器5的加热速率,缩短烹饪时间,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内胆10为非金属内胆,外胆20为非金属外胆;其中,非金属可选用玻璃或陶瓷,优选地,内胆10为玻璃内胆或陶瓷内胆;外胆20为玻璃外胆或陶瓷外胆;玻璃内胆和玻璃外胆通过火焰熔接以密封;陶瓷内胆和陶瓷外胆通过耐高温胶以密封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内胆10为玻璃内胆或陶瓷内胆,且外胆20为玻璃外胆或陶瓷外胆,由于玻璃材质和陶瓷材质具有健康环保、耐化学腐蚀能力强,且玻璃材质和陶瓷材质在和食物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不会存在相关技术中金属锅具中金属元素渗出以出现中毒等安全问题,同时玻璃材质具有远红外穿透功能,可提升容器5的加热效率和烹饪使用性能。此外,玻璃内胆10和玻璃外胆20通过火焰熔接一方面可使得中空腔30密封以实现更好的保鲜保温作用;另一方面可防止中空腔30内的导磁件40由于水或其他杂质失效或被氧化,直接降低导磁件40的加热性能或导致导磁件40损坏,影响容器5的安全使用性能或使用寿命。此外,优选地,中空腔30为真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胆10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外胆20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外胆20的内壁与内胆10的外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
在该实施例中,内胆10的厚度范围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外胆20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外胆20的内壁与内胆10的外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通过限定内胆10的厚度、外胆20的厚度以及内胆10和外胆20之间的距离,进而确保容器5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美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磁件40为碳导磁件、石墨纸或石墨烯导磁件;和/或导磁件40固定设置于内胆10上,其中,导磁件40与内胆10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机械固定或粘结连接,其中机械固定方式可采用螺钉、螺丝或卡接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导磁件40为碳导磁件、石墨纸或石墨烯导磁件,进而使得导磁件40的热膨胀系数与内胆10的热膨胀系数差值较小,当导磁件40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加热时,内胆10在导磁件40的作用下发热膨胀,而由于导磁件40的热膨胀系数与内胆10的热膨胀系数差值较小,则导磁件40与内胆10之间不容易破裂,进一步确保容器5的安全使用性能,此外,碳导磁件、石墨纸或石墨烯导磁件具有导热快的优点,因此碳导磁件、石墨纸或石墨烯导磁件可使得内胆10受热均匀,避免内胆10中的食材焦糊而影响烹饪效果,优选地,当导磁件40的热膨胀系数为A时,则内胆10的热膨胀系数为B,且二者满足|A-B|=1.0×10-6至10×10-6。此外,导磁件40可通过粘结剂设置于内胆10上,降低生产加工难度且生产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磁件40为金属导磁件或金属涂层;其中,金属导磁件为铁磁件或镍磁导磁件;金属涂层为铁涂层或镍涂层;和/或金属涂层为热喷涂导磁涂层或印刷导磁涂层。
在该实施例中,导磁件40为金属涂层,且金属涂层可为铁涂层或镍涂层,金属涂层可在磁场作用下加热,进而对内胆10中的食材进行加热,在进行磁场加热的同时,具有中空腔30的容器5可实现内胆10中食材与外界之间的温度隔离,进而以实现内胆10中食材的保温效果,当然导磁件4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外,金属涂层为热喷涂导磁涂层或印刷导磁涂层,进而确保金属涂层与内胆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胆20包括第一底壁202,至少部分第一底壁202朝靠近内胆10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204,凸出部204抵靠于内胆10或导磁件40上,凸出部204用于放置温度检测器。
如图5至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外胆20包括第一底壁202,且至少部分第一底壁202朝靠近内胆10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204,凸出部204抵靠于内胆10或导磁件40上,则容器5内的热量可通过内胆底壁104和凸出部204传递至位于凸出部204内的温度检测器,进而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确测得容器5内烹饪温度,进而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具体地,当导磁件40完全设置于内胆底壁104上时,则容器5内的热量通过内胆底壁104、导磁件40和凸出部204传递至温度检测器上,当导磁件40避让凸出部204设置于内胆底壁104上时,则容器5内的热量通过内胆底壁104直接传递至凸出部204上,进而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准测得食材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凸出部204还包括安装开口206,其设置于凸出部204的顶端,温度检测器穿过安装开口206与内胆10或导磁件40相抵接。
如图6和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凸出部204还包括设置于凸出部204的顶端的安装开口206,温度检测器穿过安装开口206与内胆底壁104或导磁件40直接接触,则容器5内的热量可通过内胆底壁104直接传递至温度检测器上,避免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准检测容器5内烹饪温度,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容器5,因此该烹饪器具具有该容器5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烹饪器具为水壶、养生壶或破壁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电磁件和温度检测器,电磁件对应于导磁件40设置于底座上;温度检测器设置于底座上且位于容器5的凸出部204内。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电磁件和温度检测器,电磁件对应于导磁件40设置于底座上,电磁件可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导磁件40在磁场作用下实现加热功能,设置于底座上且位于容器5的凸出部204内的温度检测器可精确测得容器5内的烹饪温度,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其设有腔体;
外胆,所述外胆围设于所述内胆外,所述内胆与所述外胆围合形成中空腔;
导磁件,所述导磁件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外壁上;
其中,所述导磁件的厚度为D,所述内胆的外壁与所述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且满足D≤0.5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
内胆底壁;
内胆侧壁,所述内胆侧壁与所述内胆底壁相连接以形成所述腔体;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内胆底壁设有所述导磁件;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内胆侧壁设有所述导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为非金属内胆;
所述外胆为非金属外胆;
所述内胆和所述外胆通过火焰熔接或耐高温胶以密封连接;和/或
所述中空腔为真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
所述外胆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
所述外胆的内壁与所述内胆的外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件为碳导磁件、石墨纸或石墨烯导磁件;和/或
所述导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内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件为金属导磁件;或
所述导磁件为金属涂层,所述金属涂层为铁涂层或镍涂层;
所述金属涂层为热喷涂导磁涂层或印刷导磁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包括:
第一底壁,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底壁朝靠近所述内胆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抵靠于所述内胆或所述导磁件上,所述凸出部用于放置温度检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
安装开口,其设置于所述凸出部的顶端,所述温度检测器穿过所述安装开口与所述内胆或所述导磁件相抵接。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底座;
电磁件,所述电磁件对应于所述导磁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温度检测器,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容器的凸出部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57818.0U CN209219917U (zh) | 2018-12-21 | 2018-12-21 | 容器和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57818.0U CN209219917U (zh) | 2018-12-21 | 2018-12-21 | 容器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19917U true CN209219917U (zh) | 2019-08-09 |
Family
ID=67508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57818.0U Active CN209219917U (zh) | 2018-12-21 | 2018-12-21 | 容器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19917U (zh) |
-
2018
- 2018-12-21 CN CN201822157818.0U patent/CN2092199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08436B2 (ja) | 調理器具 | |
CN206314970U (zh) | 一种自动恒温锅具 | |
CN105795887B (zh) | 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 |
CN108618583A (zh) | 一种电磁加热专用双层真空保温锅的结构 | |
KR20170083941A (ko) | 인덕션 렌지용 이중조리용기 | |
CN205072647U (zh) | 一种新型陶瓷锅 | |
CN209219917U (zh) | 容器和烹饪器具 | |
CN209202803U (zh) | 容器及烹饪器具 | |
CN204764947U (zh) | 一种双层锅 | |
KR102338535B1 (ko) | 인덕션 조리 기능을 갖는 3중 바닥 조리용기 | |
CN101947052A (zh) | 用于电磁炉具上的防烫伤烹调器具 | |
WO2017107250A1 (zh) | 一种锅 | |
CN201108321Y (zh) | 多层复底不锈铁锅 | |
CN208784367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KR101892656B1 (ko) | 다용도 조리기구 | |
KR100394832B1 (ko) | 알루미늄 도금강판을 이용한 프라이팬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07912565U (zh) | 一种带金属外壳的ih电饭煲陶瓷内胆 | |
CN204483824U (zh) | 炊具 | |
CN105982562B (zh) | 用于电磁加热烹饪的锅具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 |
CN209090774U (zh) | 一种电磁加热砂锅 | |
CN208524500U (zh) | 一种多功能锅 | |
CN101214117A (zh) | 真空锅 | |
CN207428916U (zh) | 电磁炉用陶瓷锅 | |
CN207461922U (zh) | 陶瓷镶嵌金属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206284856U (zh) |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电磁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