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4382U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盖体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84382U CN208784382U CN201820878100.8U CN201820878100U CN208784382U CN 208784382 U CN208784382 U CN 208784382U CN 201820878100 U CN201820878100 U CN 201820878100U CN 208784382 U CN208784382 U CN 208784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split cavity
- bulb
- breaking device
- gas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体及烹饪器具。破泡器包括离心分离器,离心分离器具有分离腔室和气体流道,分离腔室用于气液分离且分离腔室至少部分呈弧形,离心分离器上设有与分离腔室相连通的分离腔室入口和分离腔室出口,分离腔室出口与气体流道的入口相连通,分离腔室分离出的气体经分离腔室出口和气体流道的入口进入气体流道,气体流道的出口与外界相连通;其中,破泡器上设有用于连通内胆和分离腔室入口的进气孔,进气孔的下边沿距离锅盖的下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3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体,进气孔位置较高,进入破泡器的气泡相应较少,可加快排气降压的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和包括该盖体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压力锅,其因具有烹饪快速,烹饪温度高,食物口感好以及节能等众多优点已成为我们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器具。现在困扰整个行业的问题是虽然压力锅将食物很快烹饪好了,但是因为锅内的高压,不能及时打开锅盖,这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常规产品降压主要是通过自然热交换或者通过排气来降压。自然热交换需要等待很长时间,而在烹饪流体食物时采用排气降压,锅内食材会发生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堆积到达排气阀芯处后,会在排气阀芯中被压破形成液体然后排出锅外,造成食物喷溢和厨房污染,烹饪器具本身也难以清洗,用户还有可能被带出的流体食物烫伤。
锅内气泡是由于液体的沸腾产生蒸汽,蒸汽冲出液体表面被液体膜包裹而形成的。气泡不断产生,会不断堆积升高,与此同时,气泡会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破掉。锅内气泡在液体表面处数量和密度最大,离液体表面越远,也就是位置越高,气泡的数量和密度越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盖体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盖体,用于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破泡器,设置在所述锅盖的下方,所述破泡器包括离心分离器,所述离心分离器具有分离腔室和气体流道,所述分离腔室用于气液分离且所述分离腔室至少部分呈弧形,所述离心分离器上设有与所述分离腔室相连通的分离腔室入口和分离腔室出口,所述分离腔室出口与所述气体流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分离腔室分离出的气体经所述分离腔室出口和所述气体流道的入口进入所述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的出口与外界相连通;其中,所述破泡器上设有用于连通内胆和所述分离腔室入口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下边沿距离所述锅盖的下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3mm。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盖体,内胆中的气泡和蒸汽依次通过进气孔、分离腔室入口进入分离腔室,分离腔室至少部分呈弧形,气泡和蒸汽混合物进入分离腔室后高速移动,且做非直线运动,因而受到离心力。气泡是由外面一层液体和内部的气体组成,由于液体和气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和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大于气体,从而实现气液分离,液体会附着在分离腔室的侧壁上,气体通过分离腔室出口进入气体流道的入口,并经过气体流道的入口进入气体流道,再经过气体流道的出口排出至外界,实现破泡防溢和排气降压的效果,且利用离心分离的原理实现破泡和气液分离,分离效果高,相比较其它快速降压方式(如风冷、水冷),本申请中破泡器结构更简单,成本低。
锅内气泡是由于液体的沸腾产生蒸汽,蒸汽冲出液体表面被液体膜包裹而形成的。气泡不断产生,会不断堆积升高,与此同时,气泡会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破掉。锅内气泡在液体表面处数量和密度最大,离液体表面越远,也就是位置越高,气泡的数量和密度越小。因此,设置破泡器上的进气孔的下边沿与锅盖下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3mm,使得进气孔位置较高,这样进气孔处气泡较少,进入破泡器的气泡相应较少,可加快排气降压的速度,避免破泡器进气孔位置较低,大量气泡进入破泡器,降低排气降压速度,甚至造成排气阀出口液体喷溢。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盖体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气孔的上边沿距离所述锅盖的下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mm。
进气孔的下边沿距离锅盖的下表面的距离可以为但不限于23mm、20mm、15mm、10mm或5mm,进气孔的上边沿距离锅盖的下表面的距离可以为但不限于20mm、15mm、10mm或5mm。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破泡器上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所述多个所述进气孔位于同一高度上。
当然,破泡器上的多个进气孔也可以不位于同一高度,例如多个进气孔分为多组进气孔,多组进气孔的高度不同,且沿自上而下的方向依次设置,同一组进气孔中包括至少一个进气孔,同一组进气孔中的进气孔位于同一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气孔中能够允许穿过的最大圆的直径为3mm,所述最大圆的轴线与所述进气孔的轴线平行。
进气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指的是,当圆的轴线(过圆的圆心并与圆所在的平面垂直)与进气孔的轴线平行时,进气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或者理解为当圆的轴线与进气孔的轴线平行时,进气孔中所能穿过的最大圆。当进气孔具有内切圆时,最大圆指的是进气孔的内切圆,当进气孔具有多个内切圆时,最大圆指的多个内切圆中的直径最大的内切圆。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气孔呈椭圆形或多边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气孔呈圆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mm。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破泡器上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所述多个所述进气孔的尺寸相同或不同,所述多个所述进气孔的形状相同或不同;和/或,所述破泡器上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所述多个所述进气孔沿所述破泡器的周向均匀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破泡器还包括破泡器罩,套设在所述分离腔室的外侧,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破泡器罩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一个方面的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盖体,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盖体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盖体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曲线箭头示意气泡进入进气孔的方向;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破泡器、排气阀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破泡器,1离心分离器,11外环壁,12内环壁,13分离腔室,131分离腔室入口,14气体流道,141气体流道的入口,15挡板,2破泡器罩,21侧壁,211进气孔,22底壁,221排液孔,3回流阀,4破泡器座,5排气阀芯,51排气通道,52进气端,53出气端,6锅盖,61容纳孔,7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盖体和烹饪器具。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体,用于烹饪器具,盖体包括锅盖6和破泡器100。
破泡器100设置在锅盖6的下方,破泡器100包括离心分离器1,离心分离器1具有分离腔室13和气体流道14,分离腔室13用于气液分离且分离腔室13至少部分呈弧形,离心分离器1上设有与分离腔室13相连通的分离腔室入口131和分离腔室出口,分离腔室出口与气体流道的入口141相连通,分离腔室13分离出的气体经分离腔室出口和气体流道的入口141进入气体流道14,气体流道14的出口与外界相连通;其中,破泡器100上设有用于连通内胆和分离腔室入口131的进气孔211,进气孔211的下边沿距离锅盖6的下表面的距离D小于或等于23mm。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盖体,内胆中的气泡和蒸汽依次通过进气孔211、分离腔室入口131进入分离腔室13,分离腔室13至少部分呈弧形,气泡和蒸汽混合物进入分离腔室13后高速移动,且做非直线运动,因而受到离心力。气泡是由外面一层液体和内部的气体组成,由于液体和气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和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大于气体,从而实现气液分离,液体会附着在分离腔室13的侧壁上,气体通过分离腔室出口进入气体流道的入口141,并经过气体流道的入口141进入气体流道14,再经过气体流道14的出口排出至外界,实现破泡防溢和排气降压的效果,且利用离心分离的原理实现破泡和气液分离,分离效果高,相比较其它快速降压方式(如风冷、水冷),本申请中破泡器100结构更简单,成本低。
锅内气泡是由于液体的沸腾产生蒸汽,蒸汽冲出液体表面被液体膜包裹而形成的。气泡不断产生,会不断堆积升高,与此同时,气泡会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破掉。锅内气泡在液体表面处数量和密度最大,离液体表面越远,也就是位置越高,气泡的数量和密度越小。因此,设置破泡器100上的进气孔211的下边沿与锅盖6下表面的距离D小于或等于23mm,使得进气孔211位置较高,这样进气孔211处气泡较少,进入破泡器100的气泡相应较少,可加快排气降压的速度,避免破泡器100进气孔211位置较低,大量气泡进入破泡器100,降低排气降压速度,甚至造成排气阀出口液体喷溢。
进气孔211的下边沿距离锅盖6的下表面的距离可以为但不限于23mm、20mm、15mm、10mm或5mm。
优选地,离心分离器1呈卷曲的形状,并包括内环壁12和套设在内环壁12外侧的外环壁11,内环壁12限定出气体流道14,外环壁11与内环壁12限定出分离腔室13。
优选地,分离腔室13呈环形,进一步地,内环壁12和外环壁11均呈圆环形,分离腔室13呈圆环形。离心分离器1采用外环壁11套设在内环壁12外侧的结构,能够减小离心分离器1占用的空间,使得离心分离器1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离心分离器1包括多个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外环壁11,分离腔室13包括相邻两个外环壁11围设出的空间,且相邻两个外环壁11围设出的空间相连通,内环壁12限定出气体流道14,气泡由外向内依次经过多个空间并在离心力作用下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体进入气体流道14。例如离心分离器1包括第一外环壁和第二外环壁,第一外环壁套设在内环壁12的外侧,第二外环壁套设在第一外环壁的外侧,分离腔室13包括第一外环壁与第二外环壁之间围设出的第一分离腔室、第一外环壁与内环壁12之间围设出的第二分离腔室,第一分离腔室和第二分离腔室相连通,气泡从内胆进入第一分离腔室,在第一分离腔室内高速运动并受到离心力后,进入第二分离腔室继续受离心力作用,从第二分离腔室出来后的气体进入气体流道14。
优选地,分离腔室入口131设置在外环壁11上,气体流道的入口141设置在内环壁12上,离心分离器1还包括挡板15,挡板15连接在内环壁12和外环壁11之间,沿气流在分离腔室13内的流动方向,分离腔室入口131、气体流道的入口141、挡板15依次设置。
挡板15的外侧与外环壁11相连接,挡板15的内侧与内环壁12相连接,在气泡在分离腔室13中进行圆周运动后,挡板15引导气体自分离腔室出口进入气体流道的入口141,即挡板15引导气体从分离腔室13进入气体流道14。而且沿气流在分离腔室13内的流动方向,分离腔室13的入口、气体流道的入口141、挡板15依次设置,保证气泡在分离腔室13中的运动路径足够长,使得液体和气体充分分离,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
优选地,沿自外向内的方向,挡板15沿分离腔室13中气体在挡板15处的流动方向倾斜,进一步地,沿自外向内的方向,挡板15逐渐沿分离腔室13中气体在挡板15处的流动方向倾斜。
优选地,挡板15连接在分离腔室入口131与气体流道的入口141之间,或者,分离腔室入口131向内延伸至气体流道的入口141处形成挡板15。
优选地,破泡器100还包括破泡器罩2,套设在分离腔室13的外侧,进气孔211设置在破泡器罩2上,进气孔211设置在破泡器罩2上。
破泡器罩2包括侧壁21和位于侧壁21下方的底壁22,破泡器罩2的侧壁21呈环形并套设在离心分离器1的外侧,破泡器罩2的底壁22位于离心分离器1的下方。优选地,进气孔211设置在破泡器罩2的侧壁上。
优选地,离心分离器1上设有与分离腔室13相连通的排水孔,进一步地,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连接有连接壁,排水孔设置在连接壁上,破泡器罩2上设有能够打开或闭合的排液孔221,排液孔221与排水孔相连通,并与内胆相连通。
优选地,排水孔所能容纳的最大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4mm,其中,最大圆的轴线与排水孔的轴线平行。排水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指的是,当圆的轴线(过圆的圆心并与圆所在的平面垂直)与排水孔的轴线平行时,排水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或者理解为当圆的轴线与排水孔的轴线平行时,排水孔中所能穿过的最大圆。当排水孔具有内切圆时,最大圆指的是排水孔的内切圆,当排水孔具有多个内切圆时,最大圆指的多个内切圆中的直径最大的内切圆。
排液孔221设置在破泡器罩2的底壁22上。
在破泡器100内部,气泡和蒸汽混合物在离心分离器1的分离腔室13内高速移动。由于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大于气体,液体会附着在外环壁11上,并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依次通过排水孔和排液孔221排出,流入内胆中,气体则通过排气阀芯5排出烹饪器具外,从而实现液体和气体的分离,达到破泡防溢和排气降压的效果。当然烹饪器具上也可以设置盛水容器,排液孔221与盛水容器相连通,分离腔室13中的液体经过排液孔221进入盛水容器中。
优选地,排液孔221设置在破泡器罩2的底部,破泡器100还包括回流阀3,回流阀3盖设在排液孔221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排液孔221。
优选地,破泡器100还包括破泡器座4,破泡器罩2连接在破泡器座4上,并位于破泡器座4的下方。
破泡器座4连接在锅盖6上,并位于锅盖6的下方,破泡器罩2连接在破泡器座4上,从而实现破泡器罩2与破泡器座4之间的连接。
离心分离器1的上端抵接在破泡器座4上,离心分离器1的下端抵接在破泡器罩2上,实现离心分离器1的上下限位。
优选地,破泡器罩2与破泡器座4可拆卸连接,例如如图2和图3中,破泡器罩和破泡器座通过弹性卡簧7相连接。
优选地,进气孔211的上边沿距离锅盖6的下表面的距离B小于或等于20mm。
进气孔211的上边沿距离锅盖6的下表面的距离可以为但不限于20mm、15mm、10mm或5mm。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破泡器罩上设有多个进气孔211,多个进气孔211位于同一高度上。
当然,破泡器罩上的多个进气孔211也可以不位于同一高度,例如多个进气孔211分为多组进气孔211,多组进气孔211的高度不同,且沿自上而下的方向依次设置,同一组进气孔211中包括至少一个进气孔211,同一组进气孔211中的进气孔211位于同一高度。
优选地,进气孔211中能够允许穿过的最大圆的直径为3mm,最大圆的轴线与进气孔211的轴线平行。由于进气孔的尺寸较小,气泡在通过进气孔时会被压破,实现初步的汽液分离,可提高破泡器的破泡效率。
进气孔211中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指的是,当圆的轴线(过圆的圆心并与圆所在的平面垂直)与进气孔211的轴线平行时,进气孔211中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或者理解为当圆的轴线与进气孔211的轴线平行时,进气孔211中所能穿过的最大圆。当进气孔211具有内切圆时,最大圆指的是进气孔211的内切圆,当进气孔211具有多个内切圆时,最大圆指的多个内切圆中的直径最大的内切圆。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气孔211呈椭圆形或多边形。
在第二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气孔呈弧形,优选地,进气孔211呈圆形,进气孔211的直径C小于或等于3mm。
当然,进气孔还可以呈异形等其它形状。
优选地,破泡器罩上设有多个进气孔211,多个进气孔211的尺寸相同或不同,多个进气孔211的形状相同或不同。多个进气孔211沿破泡器100的周向均匀分布。
锅盖6上安装破泡器100,利用离心分离的原理,可实现气液分离,从而达到破泡防溢和快速降压的效果。
优选地,盖体还包括:排气阀芯5,排气阀芯5设置在锅盖6上,排气阀芯5内具有排气通道51,气体流道14的出口通过排气通道51与外界相连通。
锅盖6上设有容纳孔61,排气阀芯5位于容纳孔61内,优选地,排气阀芯5沿上下方向设置,且排气通道51沿上下方向设置。气体流道14的出口与排气通道51的进气端52相连通,排气通道51的出气端53与外界相连通。在烹饪流体食物排气降压过程中,内胆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堆积进入破泡器100内。在破泡器100内部,气泡和蒸汽混合物在分离腔室13的环形流道内高速移动。气泡是由外面一层液体和内部的气体组成,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大于气体,液体会附着在分离腔室13的侧壁上,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依次通过排水孔、排液孔221排出,气体则由分离腔室13进入气体流道14,再通过排气阀芯5的排气通道51排出内胆外,从而实现液体和气体的分离,达到破泡防溢和排气降压的效果。
优选地,排气阀芯5的进气端52位于气体流道14内,当然,排气阀芯5的进气端52也可以与气体流道14错开设置。离心分离器1上朝向排气通道51进气端52的表面上设有第一防堵凸起,和/或,排气阀芯5上设有排气通道51的进气端52的表面上设有第二防堵凸起,防止排气阀芯5底面与离心分离器1的贴合,造成排气阀芯5进气端52被封堵而无法排气。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盖体。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一个方面的任一实施例的盖体,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盖体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盖体可开合地盖设在锅体上,锅体包括内胆。
优选地,烹饪器具为压力锅、电饭煲或其它需要排气降压的烹饪器具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破泡器100安装于锅盖6下面排气阀芯5外侧,包括破泡器座4、破泡器罩2、离心分离器1、回流阀3、弹性卡簧。在烹饪流体食物排气降压过程中,锅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堆积进入破泡器100内。气泡在离心分离器1的环形流道内快速移动,在离心力作用下,气泡破裂,液体附着在离心分离器1的侧壁上,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破泡器100底部的排水孔排出,气体则通过排气阀芯5排出锅外。
破泡器罩2侧面设置进气孔211,且进气孔211的上边沿与锅盖6的距离A小于或等于20mm,由于进气孔211位置较高,进气孔211处气泡较少,进入破泡器100的气泡相应较少,可加快排气降压的速度。
破泡器100进气孔211位置较高且进气孔211直径较小,具有以下优点:
进气孔211位置较高,气泡数量和密度少,进入破泡器100的气泡少,可增大排气降压的速度;进气孔211直径小,气泡通过进气孔211时会被压破,转变为液体和蒸汽,实现初步汽液分离,提高破泡器100的破泡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盖体,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盖;和
破泡器,设置在所述锅盖的下方,所述破泡器包括离心分离器,所述离心分离器具有分离腔室和气体流道,所述分离腔室用于气液分离且所述分离腔室至少部分呈弧形,所述离心分离器上设有与所述分离腔室相连通的分离腔室入口和分离腔室出口,所述分离腔室出口与所述气体流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分离腔室分离出的气体经所述分离腔室出口和所述气体流道的入口进入所述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的出口与外界相连通;
其中,所述破泡器上设有用于连通内胆和所述分离腔室入口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下边沿距离所述锅盖的下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的上边沿距离所述锅盖的下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破泡器上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且所述多个所述进气孔位于同一高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中能够允许穿过的最大圆的直径为3mm,所述最大圆的轴线与所述进气孔的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呈椭圆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呈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破泡器上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所述多个所述进气孔的尺寸相同或不同,所述多个所述进气孔的形状相同或不同;和/或,
所述破泡器上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所述多个所述进气孔沿所述破泡器的周向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破泡器还包括破泡器罩,套设在所述分离腔室的外侧,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破泡器罩上;和/或
所述离心分离器包括内环壁和套设在所述内环壁外侧的外环壁,所述内环壁限定出所述气体流道,所述外环壁与所述内环壁限定出所述分离腔室。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78100.8U CN208784382U (zh) | 2018-06-07 | 2018-06-07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78100.8U CN208784382U (zh) | 2018-06-07 | 2018-06-07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84382U true CN208784382U (zh) | 2019-04-26 |
Family
ID=6620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78100.8U Active CN208784382U (zh) | 2018-06-07 | 2018-06-07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843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3332A (zh) * | 2018-06-20 | 2019-12-2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烹饪器具的破泡装置、锅盖以及烹饪器具 |
-
2018
- 2018-06-07 CN CN201820878100.8U patent/CN2087843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3332A (zh) * | 2018-06-20 | 2019-12-2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烹饪器具的破泡装置、锅盖以及烹饪器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92717B (zh) | 用于炊具的蒸汽阀及炊具 | |
CN206365815U (zh) | 一种破泡防溢蒸汽阀 | |
CN207285882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蒸汽阀组件、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2036051U (zh) | 一种电饭煲的防溢出结构 | |
CN208784381U (zh)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8784382U (zh)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8784410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7285883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蒸汽阀组件、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5885250U (zh) | 蒸汽阀和烹饪器具 | |
CN208784448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8784409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8192796U (zh) | 一种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 |
CN208784384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8784412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8784449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8784411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8784385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109431303B (zh) | 一种热对流式烘焙器具 | |
CN208784447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JP2013240504A (ja) | 電気炊飯器 | |
CN110051211A (zh) | 一种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 |
CN208876075U (zh)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08784380U (zh) |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106308472B (zh) |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 |
CN206576753U (zh) | 蒸汽阀及电饭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