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8215U - 一种冲击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击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468215U CN208468215U CN201821011173.3U CN201821011173U CN208468215U CN 208468215 U CN208468215 U CN 208468215U CN 201821011173 U CN201821011173 U CN 201821011173U CN 208468215 U CN208468215 U CN 2084682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casing
- mounting hole
- impact wrench
- elastic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扳手,其属于手持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把手、机壳和电池包展脚,把手具有一端和另一端,其中另一端用于安装电池包;机壳连接于把手的一端,用于容纳电机和/或传动组件;第一紧固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紧固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之间还具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上。在整机工作时,弹性件可以将机壳传递到把手上的振动减弱,减小振动冲击,从而达到减振效果;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件,便于安装与拆卸,使用方便;因此,弹性件对冲击扳手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扳手。
背景技术
手持式电动工具,例如冲击扳手、钻孔机、角磨机等,有的使用直流马达,有的使用交流马达。交流马达一般通过电源线以交流电供电,直流马达一般通过蓄电池包供电,即在手持式工具的机壳内设置可重复充电的蓄电池包,蓄电池包与直流马达电连接。
冲击扳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冲击作用而导致其振动剧烈,严重影响电池包的通信和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导致整机无法工作,而且随着扭力的增大,问题越发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扳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包振动剧烈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击扳手,包括:
把手,具有一端和另一端,其中另一端用于安装电池包;
机壳,连接于所述把手的一端,所述机壳用于容纳电机和/或传动组件;
第一紧固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紧固连接;
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之间还具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上。
其中,所述把手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所述机壳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设置所述弹性件。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件。
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处的所述机壳抵接。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环抵接。
其中,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凸出部抵接。
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通孔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螺纹孔。
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冲击扳手,通过在把手与机壳之间设置弹性件,在整机工作时,弹性件可以将机壳传递到把手上的振动减弱,减小振动冲击,从而达到减振效果;弹性件套设于第一紧固件上,便于安装与拆卸,使用方便;因此,弹性件对冲击扳手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冲击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剖视图;
图7是图1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8是图7中的软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冲击扳手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0、把手;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通孔;104、螺纹孔;105、容置腔;106、支撑柱;
20、机壳;201、第二安装孔;202、凸出部;2011、限位环;
30、电池包展脚;
40、电池包;
50、第一紧固件;
60、弹性件;601、连接部;602、限位部;
11、软胶块;12、第二紧固件;13、软胶塞;14、螺母;111、插孔;112、凹槽;113、避让孔;
21、弹性支架;2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扳手,包括把手10、机壳20、电池包展脚30和电池包40,把手10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机壳20用于容纳电机和/或传动组件,即机壳20可以为电机的壳体,也可以为齿轮箱的壳体,还可以是电机和齿轮箱共同使用的壳体,在此不作限制;机壳20设置于把手10的一端,电池包展脚30设置于把手10的另一端,电池包40可拆卸安装于电池包展脚30上。
参见图2至图5,把手1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机壳20的下部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01;把手10与机壳20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50连接,第一紧固件50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201以连接把手10与机壳20。第一紧固件50与第二安装孔20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0,对应每个第二安装孔201设置两个弹性件60。在整机工作时,弹性件60可以将机壳20传递到把手10上的振动减弱,减小振动冲击,从而达到减振效果。
弹性件60包括连接部601和限位部602,连接部601位于第二安装孔201内,限位部602与第二安装孔201处的机壳20抵接。具体地,机壳20上设置有凸出部202,第二安装孔201开设于凸出部202上,限位部602与凸出部202抵接。
第二安装孔201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环2011,连接部601与限位环2011抵接。两个弹性件60分别抵接在限位环2011的两侧。安装时,将两个弹性件60从第二安装孔201的两端插入第二安装孔20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0为软胶套。
把手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安装孔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101上的通孔103和设置于第二壳体102上并与通孔103对应的螺纹孔104。
第一紧固件50将把手10与机壳20紧固连接。其中,第一紧固件50为螺钉,弹性件60位于第二安装孔201内并套设于螺钉的螺钉柱上,螺钉穿过通孔103与螺纹孔104连接。为了便于弹性件60安装于拆卸,在弹性件6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缘。第二安装孔201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件60,保证减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0包括电机的壳体和齿轮箱的壳体。设置有三个第一安装孔和对应的三个第二安装孔201,其中两个第二安装孔201位于电机的壳体上,一个第二安装孔201位于齿轮箱的壳体上。安装时,弹性件60插入第二安装孔201内,机壳20的凸出部202夹设于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之间,然后通过第一紧固件50锁紧。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0设置于把手10的上端,相应地,第一安装孔开设于把手10的上部。当然把手10的中部和下部还设置有其他安装孔,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6至图9,把手10与电池包展脚30之间通过减振件连接。电池包展脚30用于安装电池包40,电池包40可拆卸,便于充电。当整机振动时,振动从把手10传给减振件,通过减振件减振后传给电池包展脚30及电池包40,这样对电池包40的振动冲击减小,起到减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减振件为软胶块11,软胶块11通过连接件与把手10连接,电池包展脚30通过第二紧固件12与软胶块11连接。
把手10远离第一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容置腔105,容置腔105内设置有软胶块11。连接件为设置在容置腔105内的支撑柱106,软胶块11上设置有与支撑柱106配合的插孔111,支撑柱106插入插孔111内,使得软胶块11稳固于容置腔105内。
第二紧固件12为螺栓,螺栓的螺杆穿过电池包展脚30和软胶块11,螺栓的螺栓头与螺母14连接,软胶块11上设置有凹槽112,螺母14位于凹槽112内。凹槽112的设置,减小空间占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06的延伸方向与螺栓的延伸方向垂直,定位稳固,连接牢靠。为了进一步起到减振效果,螺栓与软胶块11之间设置有软胶塞13。
电池包40与电机和传动组件电连接,因此有电线经过电池包展脚30和软胶块11,软胶块1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电线的避让孔113。
实施例二
图10示出了实施例二,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区别之处在于,减振件为弹性支架21,若干个弹性支架21连接把手10与电池包展脚30,弹性支架21的一端与把手10可拆卸连接,弹性支架21的另一端与电池包展脚3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弹性支架21,分布于把手10的下端的四个边角上。当整机振动时,振动从把手10传给弹性支架21,通过弹性支架21减振后传给电池包展脚30及电池包40,这样对电池包40的振动冲击减小,起到减振效果。
弹性支架21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柱22,把手10上设置有与连接柱22配合的第一孔,电池包展脚30上设置有与连接柱22配合的第二孔。连接柱22穿过第一孔或者第二孔后通过螺母固定。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具有一端和另一端,其中另一端用于安装电池包;
机壳,连接于所述把手的一端,所述机壳用于容纳电机和/或传动组件;
第一紧固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紧固连接;
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之间还具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所述机壳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设置所述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处的所述机壳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凸出部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凸出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通孔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11173.3U CN208468215U (zh) | 2018-06-28 | 2018-06-28 | 一种冲击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11173.3U CN208468215U (zh) | 2018-06-28 | 2018-06-28 | 一种冲击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468215U true CN208468215U (zh) | 2019-02-05 |
Family
ID=65211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011173.3U Active CN208468215U (zh) | 2018-06-28 | 2018-06-28 | 一种冲击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46821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09046A (zh) * | 2020-05-28 | 2020-12-22 |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 冲击扳手 |
CN115592622A (zh) * | 2021-07-08 | 2023-01-13 |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Cn) | 电动工具 |
-
2018
- 2018-06-28 CN CN201821011173.3U patent/CN2084682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09046A (zh) * | 2020-05-28 | 2020-12-22 |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 冲击扳手 |
CN115592622A (zh) * | 2021-07-08 | 2023-01-13 |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Cn) | 电动工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468214U (zh) | 一种冲击扳手 | |
CN208468215U (zh) | 一种冲击扳手 | |
CN210164848U (zh) | 一种方便使用的机电设备用减震底座 | |
CN203954141U (zh) | 一种多功能双按摩头洁面仪 | |
CN207117074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力电缆户内终端头装拆工具 | |
CN205618112U (zh) | 一种钻孔装置用除尘套 | |
CN208323272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减震电镐 | |
CN211856734U (zh) | 一种便携式直流电阻测试仪 | |
CN210867421U (zh) | 一种航空发电机的连接装置 | |
CN216148263U (zh) | 一种电动牙刷手柄连接减震装置 | |
CN111030023A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高抗震式架空电力线路用保护金具 | |
CN209288352U (zh) | 一种具有防抖功能的电钻设备 | |
CN211413757U (zh) | 便携式机电设备专用钻具 | |
CN203236442U (zh) | 可伸缩的电锤防粉尘护罩 | |
CN215681618U (zh) | 一种新型抗震耐磨连接套管 | |
CN205605184U (zh) | 防止毛辫子回扭悬绳器 | |
CN216535028U (zh) | 一种打蛋器的上壳外盖 | |
CN215571009U (zh) | 一种新型壁挂式新风机结构 | |
CN214475740U (zh) | 一种思政用具有调节结构的教学棒 | |
CN217447632U (zh) | 一种可二段式伸缩的洗地机连杆结构 | |
CN209642320U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浪涌保护器 | |
CN205702565U (zh) | 一种顶部高位钻孔用手枪钻支架 | |
CN214741987U (zh) | 一种潜油电泵保护器用模块式沉降护轴管座 | |
CN212754629U (zh) | 一种便携式电力营销工具箱 | |
CN220396376U (zh) |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钢丝绳索具卡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