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468214U - 一种冲击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击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8214U
CN208468214U CN201821011172.9U CN201821011172U CN208468214U CN 208468214 U CN208468214 U CN 208468214U CN 201821011172 U CN201821011172 U CN 201821011172U CN 208468214 U CN208468214 U CN 208468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attery pack
foot
elastic component
impact wr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11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培
柯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11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8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8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8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扳手,其属于手持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把手、机壳和电池包展脚,把手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把手的一端设置机壳,把手的另一端设置电池包展脚,机壳用于容纳电机和/或传动组件,电池包展脚用于安装电池包,把手与电池包展脚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与把手可拆卸连接,弹性件与电池包展脚可拆卸连接。在整机工作时,振动从把手传给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减振后传给电池包展脚,减小振动冲击,起到减振效果。因此,弹性件的设置,便于安装拆卸,减小了振动,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冲击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扳手。
背景技术
手持式电动工具,例如冲击扳手、钻孔机、角磨机等,有的使用直流马达,有的使用交流马达。交流马达一般通过电源线以交流电供电,直流马达一般通过蓄电池包供电,即在手持式工具的机壳内设置可重复充电的蓄电池包,蓄电池包与直流马达电连接。
冲击扳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冲击作用而导致其振动剧烈,严重影响电池包的通信和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导致整机无法工作,而且随着扭力的增大,问题越发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扳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包振动剧烈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击扳手,包括:
把手,具有一端和另一端;
机壳,连接于所述把手的一端,所述机壳用于容纳电机和/或传动组件;
电池包展脚,连接于所述把手的另一端,所述电池包展脚用于安装电池包;
弹性件,位于所述把手与所述电池包展脚之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把手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电池包展脚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件为软胶块,所述把手靠近所述电池包展脚的端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软胶块卡接于所述容置腔内。
其中,所述弹性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电池包展脚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栓。
其中,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电池包展脚和所述软胶块,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与螺母连接,所述软胶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支架,若干个所述弹性支架于所述把手和所述电池包展脚之间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弹性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第一孔,所述电池包展脚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第二孔。
其中,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螺纹孔。
其中,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冲击扳手,通过在把手与电池包展脚之间设置弹性件,当整机振动时,振动从把手传给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减振后传给电池包展脚及电池包,这样对电池包的振动冲击减小,起到减振效果。因此,弹性件的设置,便于安装拆卸,且对电池包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冲击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4是图3中的软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8是图7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冲击扳手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0、把手;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通孔;104、螺纹孔;105、容置腔;106、支撑柱;
20、机壳;201、第二安装孔;202、凸出部;2011、限位环;
30、电池包展脚;
40、电池包;
50、第二紧固件;
60、软胶套;601、连接部;602、限位部;
11、软胶块;12、第一紧固件;13、软胶塞;14、螺母;111、插孔;112、凹槽;113、避让孔;
21、弹性支架;2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扳手,包括把手10、机壳20、电池包展脚30和电池包40,把手10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机壳20用于容纳电机和/或传动组件,即机壳20可以为电机的壳体,也可以为齿轮箱的壳体,还可以是电机和齿轮箱共同使用的壳体,在此不作限制;机壳20设置于把手10的一端,电池包展脚30设置于把手10的另一端,电池包40可拆卸安装于电池包展脚30上。
参见图2至图5,把手10与电池包展脚30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弹性件与把手10可拆卸连接,弹性件与电池包展脚30可拆卸连接。电池包展脚30用于安装电池包40,电池包40可拆卸,便于充电。当整机振动时,振动从把手10传给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减振后传给电池包展脚30及电池包40,这样对电池包40的振动冲击减小,起到减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软胶块11,软胶块11与把手10卡接,软胶块11通过第一紧固件12与电池包展脚30连接。
把手10靠近电池包展脚30的一端设置有容置腔105,软胶块11卡接在容置腔105内。容置腔105内设置有支撑柱106,软胶块11上设置有与支撑柱106配合的插孔111,支撑柱106插入插孔111内,使得软胶块11稳固于容置腔105内。
第一紧固件12为螺栓,螺栓的螺杆穿过电池包展脚30和软胶块11,螺栓的螺栓头与螺母14连接,软胶块11上设置有凹槽112,螺母14位于凹槽112内。凹槽112的设置,减小空间占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06的延伸方向与螺栓的延伸方向垂直,定位稳固,连接牢靠。为了进一步起到减振效果,螺栓与软胶块11之间设置有软胶塞13。
电池包40与电机和齿轮箱电连接,因此有电线经过电池包展脚30和软胶块11,软胶块1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电线的避让孔113。
参见图6至图9,把手1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机壳20的下部设有与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201;把手10与机壳20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50连接,第二紧固件50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201以连接把手10与机壳20。第二紧固件50与第二安装孔201之间设置有软胶套60,对应每个第二安装孔201对称设置两个软胶套60。在整机工作时,软胶套60可以将机壳20处的振动减弱,减小振动冲击,从而达到减振效果。
软脚套60包括连接部601和限位部602,连接部601位于第二安装孔201内,限位部602与第二安装孔201处的机壳抵接。具体地,机壳20上设置有凸出部202,第二安装孔201开设于凸出部202上,限位部602与凸出部抵接。
第二安装孔201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环2011,连接部601与限位环2011抵接。两个软胶套60分别抵接在限位环2011的两侧。安装时,将两个软胶套60从第二安装孔201的两端插入第二安装孔201。
把手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安装孔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101上的通孔103和设置于第二壳体102上并与通孔103对应的螺纹孔104。
第二紧固件50为螺钉,软胶套60位于第二安装孔201内并套设于螺钉的螺钉柱上,螺钉穿过通孔103与螺纹孔104连接。为了便于软胶套60安装于拆卸,在软胶套6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缘。第二安装孔201的两侧均设置有软胶套60,保证减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0包括电机的壳体和齿轮箱的壳体。设置有三个第一安装孔和对应的三个第二安装孔201,其中两个第二安装孔201位于电机的壳体上,一个第二安装孔201位于齿轮箱的壳体上。安装时,软胶套60插入第二安装孔201内,机壳20的凸出部202夹设于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之间,然后通过第二紧固件50锁紧。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0设置于把手10的上端,相应地,第一安装孔开设于把手10的上部。当然把手10的中部和下部还设置有其他安装孔,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把手10与机壳2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便于加工生产,在此不作限制。
实施例二
图10示出了实施例二,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区别之处在于,弹性件为弹性支架21,若干个弹性支架21均匀分布,用于连接把手10与电池包展脚30,弹性支架21的一端与把手10可拆卸连接,弹性支架21的另一端与电池包展脚3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弹性支架21,分布于把手10的下端的四个边角上。当整机振动时,振动从把手10传给弹性支架21,通过弹性支架21减振后传给电池包展脚30及电池包40,这样对电池包40的振动冲击减小,起到减振效果。
弹性支架21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柱22,把手10上设置有与连接柱22配合的第一孔,电池包展脚30上设置有与连接柱22配合的第二孔。连接柱22穿过第一孔或者第二孔后通过螺母14固定。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具有一端和另一端;
机壳,连接于所述把手的一端,所述机壳用于容纳电机和/或传动组件;
电池包展脚,连接于所述把手的另一端,所述电池包展脚用于安装电池包;
弹性件,位于所述把手与所述电池包展脚之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把手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电池包展脚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软胶块,所述把手靠近所述电池包展脚的端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软胶块卡接于所述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电池包展脚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电池包展脚和所述软胶块,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与螺母连接,所述软胶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支架,若干个所述弹性支架于所述把手和所述电池包展脚之间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第一孔,所述电池包展脚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第二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述机壳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CN201821011172.9U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冲击扳手 Active CN208468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1172.9U CN208468214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冲击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1172.9U CN208468214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冲击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8214U true CN208468214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1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1172.9U Active CN208468214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冲击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821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9046A (zh) * 2020-05-28 2020-12-22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冲击扳手
CN115592622A (zh) * 2021-07-08 2023-01-13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Cn) 电动工具
US12214480B2 (en) 2020-10-28 2025-02-04 Robert Bosch Gmbh Power tool
CN112109046B (zh) * 2020-05-28 2025-04-11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冲击扳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9046A (zh) * 2020-05-28 2020-12-22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冲击扳手
CN112109046B (zh) * 2020-05-28 2025-04-11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冲击扳手
US12214480B2 (en) 2020-10-28 2025-02-04 Robert Bosch Gmbh Power tool
CN115592622A (zh) * 2021-07-08 2023-01-13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Cn) 电动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68214U (zh) 一种冲击扳手
CN208468215U (zh) 一种冲击扳手
CN207117074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电缆户内终端头装拆工具
CN205618112U (zh) 一种钻孔装置用除尘套
CN205945370U (zh) 一种防振动电机
CN204793264U (zh) 短路接地线
CN208299285U (zh) 一种抗振动防触电配电箱
CN210867421U (zh) 一种航空发电机的连接装置
CN211829710U (zh) 一种余热发电励磁控制柜
CN208479862U (zh) 一种音质效果好的一体机
CN209158297U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工具减震手柄
CN211413757U (zh) 便携式机电设备专用钻具
CN209496096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线通断测试设备
CN210519114U (zh) 一种美容仪防水结构
CN215580636U (zh) 一种高效无刷交流同步发电机法兰机座
CN20897772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冲击钻
CN206458979U (zh) 一种组合式抗震支架
CN207369477U (zh) 一种电力电气设备构件的防尘盖
CN104414478B (zh) 一种电饭煲及其引线固定装置
CN216148263U (zh) 一种电动牙刷手柄连接减震装置
CN217823279U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防脱防震式接地装置
CN213870129U (zh) 便携式机组调试装置
CN217447632U (zh) 一种可二段式伸缩的洗地机连杆结构
CN216429270U (zh) 一种新型儿童木门
CN207559627U (zh) 一种打草机有刷调速放电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