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8466U - 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68466U CN207768466U CN201720508107.6U CN201720508107U CN207768466U CN 207768466 U CN207768466 U CN 207768466U CN 201720508107 U CN201720508107 U CN 201720508107U CN 207768466 U CN207768466 U CN 2077684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ment
- rack body
- bolt holder
- takes
- thromb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08000007536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06010008190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8000032382 Ischaemic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90 cereb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1090 pals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537 thrombo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08 hemorrhag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601 radi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8092 Cerebral artery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13 brain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6106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461 current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0 filament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17 intracranial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90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8867 isch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02 ische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1 shape memory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92 vas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16 vascular lesi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具有该取栓支架的血栓取出装置,包括沿其纵轴周向自体膨胀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整体结构上贯穿有一定数量的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由不透视射线材料制成,能够在取栓过程中,更加明确取栓支架与血栓的形态,准确标识取栓支架有效的取栓长度,判断取栓支架是否完全释放和膨胀,直观反应取栓支架与血栓的接触情况,进一步判断病变血管是否有原位狭窄,这样有利医生手术操作与判断,有效提高了取栓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具有该取栓支架的血栓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卒中又称中风,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因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经济负担等特点,严重危害大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中国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已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成为第一位致死原因。
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到了70%至80%。在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大血管闭塞所引起的后果最严重,一直以来是治疗的难点,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药物溶栓、动脉药物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以及几种方法联合使用等。动、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常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于救治时间窗要求高,严格要求病人自发病3~4.5小时内赶到医院接受相关治疗,对药物也有诸多限制,而且对于最严重的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率低。
动脉机械取栓装置因为具有以下诸多的优点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快速再通,更低的出血转化率及卒中介入时间窗可延长。对于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Merci Retrieval(2004年)和Penumbra Stroke Systems(2008年)作为第一代机械取栓装置。
但是,目前就机械取栓装置而言,在取栓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如大多取栓装置都是只设计单一的显影点,在取栓过程中既不能清晰观察取栓装置与血栓的接触情况,也不能明确血栓的位置及形态,导致血栓抓捕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通过取栓支架整体设置一定数量的显影标记点,解决了在取栓过程中既不能清晰观察取栓装置与血栓的接触情况,也不能明确血栓的位置及形态的问题,提高了血栓抓捕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全显影取栓支架的血栓取出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包括沿其纵轴周向自体膨胀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整体结构上贯穿有一定数量不同形式或相同形式的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由不透视射线材料制成,能够在取栓过程中显示所述支架本体与血栓的形态。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区域、中间区域和与推送杆相连接的近端区域,所述远端区域、中间区域和近端区域均设置有一定数量不同形式或相同形式的显影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显影结构包括显影点,所述显影点做成环状绕制在支架本体上;或者,做成片状或管状镶嵌在支架本体内部或外部;或者,预先在支架本体上设置显影点固定部。
作为优选,所述远端区域包括第一闭环网单元,所述中间区域包括多个第二闭环网单元,所述近端区域包括多个第三闭环网单元,从远端区域至近端区域按照设定螺旋式顺次连接的第一闭环网单元、第二闭环网单元和第三闭环网单元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螺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显影点按照所述螺旋结构的螺旋线设置;或者,按照所述支架本体的轴向设置;或者,按照所述支架本体的周向设置。
作为优选,能够通过所述显影点的排布距离来均分所述支架本体的有效工作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显影结构包括显影点和显影带。
作为优选,所述远端区域最远端的支架本体上设置所述显影点,此外,所述支架本体整体上设置有所述显影带,所述显影带平行所述支架本体设置或绕制于所述支架本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显影结构的厚度为0.02-0.1mm,优选为0.03-0.08mm。
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全显影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区域通过束缚点连接推送杆,所述推送杆的外部套设有可将取栓支架压入其内的微导管,所述微导管通过微导管连接件与导入鞘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包括沿其纵轴周向自体膨胀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整体结构上贯穿有一定数量的显影结构,显影结构由不透视射线材料制成,能够在取栓过程中,更加明确取栓支架与血栓的形态,准确标识取栓支架有效的取栓长度,判断取栓支架是否完全释放和膨胀,直观反应取栓支架与血栓的接触情况,进一步判断病变血管是否有原位狭窄,这样有利医生手术操作与判断,有效提高了取栓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显影取栓支架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显影取栓支架的螺旋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显影取栓支架的螺旋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显影取栓支架的螺旋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全显影取栓支架的螺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全显影取栓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显影取栓支架的显影点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栓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栓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100-支架本体;101-显影点固定部;110-远端区域;111-第一闭环网单元;120-中间区域;121-第二闭环网单元;130-近端区域;131-第三闭环网单元;141-显影点;142-显影带;200-推送杆;400-导入鞘管;500-微导管;600-束缚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描述,以下描述使用了术语“近端”和“远端”,其中“近端”指的是靠近操作端的一端,远端指的是远离操作端的一端。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图1-图4和图7所示,全显影取栓支架包括沿其纵轴周向自体膨胀的支架本体100,支架本体100的整体结构上贯穿有一定数量的显影结构,该显影结构由不透视射线材料制成,能够在取栓过程中,更加明确取栓支架与血栓的形态,准确标识取栓支架有效的取栓长度,判断取栓支架是否完全释放和膨胀,直观反应取栓支架与血栓的接触情况,进一步判断病变血管是否有原位狭窄,这样有利医生手术操作与判断,有效提高了取栓成功率。
具体的,支架本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区域110、中间区域120和与推送杆200相连接的近端区域130。远端区域110设置显影结构便于观察取栓支架最远端到达血管的实际位置;中间区域120设置显影结构能清晰判断出血管与血栓的接触情况;近端区域130设置显影结构能够指示取栓支架的有效工作区间。
远端区域110包括多个第一闭环网单元111,多个第一闭环网单元111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中间区域120包括多个第二闭环网单元121,多个第二闭环网单元121相互连接形成套筒结构,近端区域130包括多个第三闭环网单元131,多个第三闭环网单元131相互连接形成锥筒结构。第一闭环网单元111、第二闭环网单元121和第三闭环网单元131均是由多根波杆围合成类多边形结构,位于远端区域110的最外侧的相连接的波杆的交点为波头。从远端区域110至近端区域130按照设定螺旋式顺次连接的第一闭环网单元111、第二闭环网单元121和第三闭环网单元131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螺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结构为显影点141,显影点141可做成环状绕制在波杆本身;也可做成片状或管状镶嵌在波杆内部或外部;还可以预先在波杆上设置显影点固定部101,参见图7。
每一区域内的显影点的数量可以根据波头的数量设置,可以等于或少于波头的数量;也可以根据支架本体100的长度设置显影点数量。参见图1,显影点141可以按照螺旋结构的螺旋线设置,优选的,在近端区域,显影点141设置于锥筒结构的斜坡口处;或者,参见图2,显影点141还可以按照支架本体100的周向设置;或者,参见图3,显影点141还可以按照支架本体100的轴向设置。优选的,结合周向和轴向两种设置方式就可以利用显影点141排布距离来均分支架本体100的有效工作长度(远端区域110和中间区域120为支架本体100的主体,是取栓的有效工作长度),利用显影点141的排布距离可以将支架本体100的有效工作长度均分为N部分,N大于等于2,N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支架本体100的具体长度而定,参见图4,显影点141将支架本体100的有效工作长度均分为两部分,远端区域110的显影点区域到中间区域120的显影点区域的长度为L1,中间区域120的显影点区域到近端区域130的显影点区域的长度为L2,则L1约等于L2,当取栓支架释放至血管内时,能够清晰标识血管和血栓的长度。
显影结构的厚度为0.02-0.1mm,优选为0.03-0.08mm,该厚度设置既能保证在取栓时清晰标识血管与血栓的长度,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制作显影结构的不透视射线材料,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此外,第一闭环网单元111和第三闭环网单元131的网孔均小于第二闭环网单元121。通过远端区域110的第一闭环网单元111的小网孔设计,使得远端区域110在释放过程抓捕血栓时,产生较大的径向支撑力,当支架本体100回撤时,有利于拖动血栓,且在回撤过程中血栓不易脱落作用,有效弥补支架本体100的中间区域120的第二闭环网单元121在回撤时血栓发生移位所导致的取栓失败。通过中间区域120的第二闭环网单元121的大网孔设计,使得支架本体100在血栓中间打开时能有效嵌入血栓内部,不易把血栓切碎或切割成小形块状,便于把血栓完整取出。通过近端区域130的第三闭环网单元131的小网孔设计,回撤时有效弥补中间区域120的第二闭环网单元121、避免在回撤时血栓发生移位。远端区域110和近端区域130的小网孔设计,对血栓的前侧和后侧进行限位,配合中间区域120将血栓顺利取出。
实施例二
图5和图6示出了实施例二,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区别之处在于,显影结构包括显影点141和显影带142。
参见图5,远端区域110最外侧的波杆上设置所述显影点141,此外,整体波杆上设置有显影带142,显影带142平行波杆或绕制于波杆上,波杆上设置的显影带142和显影点141相连;或者,参见图6,显影点141设置于远端区域110波头处,波头处设置有固定座,显影带142通过单股或多股绕制在整体波杆上,显影带142与波头端显影点141不相连。
实施例三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全显影取栓支架,取栓支架的近端部130通过束缚点600连接推送杆200,推送杆200的外部套设有可将取栓支架压入其内的微导管500,微导管500通过微导管连接件与导入鞘管400连接。该支架本体100束缚在推送杆200上,束缚点600用束缚显影环或显影丝绕制的束缚弹簧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或压握等。所述取栓支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进行血栓取出准备工作,支架本体100首先被预先压缩至导入鞘管400内,其通过导入鞘管400与微导管连接件相连接,推动推送杆200,支架本体100能顺利进入微导管500管腔内,之后将通过微导管500将支架本体100输送至根据造影或其他诊断手段所确定的血栓所在位置,以便支架本体100在血管病变位置释放形成管腔并可通过推送杆200实现推拉动作精准对位,从而在压缩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转换。
介入治疗时,将微导管500输送至病变部位,并穿越血栓,固定微导管500。通过推送杆200将支架本体100推至根据造影或其他诊断手段所确定的血栓所在位置,回撤微导管500使支架本体在远端释放,释放整个支架本体100的1/3-1/4,支架本体100在远端弹开锚定住血管壁,随后缓慢前推推送杆200,同时在反作用力下回撤微导管500,释放微导管500的张力,重复多次直至支架本体100全部释放。
由于形状记忆材料的弹性和释放方法共同作用,取栓支架能够完全嵌入血栓内部。等待一定时间后,回拉推送杆杆200,回撤取栓支架捕获血栓,直至将取栓支架连同微导管500一并收回撤出体外,完成整个取栓过程。作为整体的支架本体100被压握导入鞘管400内,然后导入到微导管500内,也就是支架本体100通过微导管500输送至病变部位。
所述支架本体100上分布的显影结构,用以在取栓时对血栓的抓捕和回撤过程有无脱落进行实时观察,以指导具体的取栓微观操作,使得取栓更为精准。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其纵轴周向自体膨胀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区域、中间区域和与推送杆相连接的近端区域,所述远端区域包括多个第一闭环网单元,所述中间区域包括多个第二闭环网单元,所述近端区域包括多个第三闭环网单元,从远端区域至近端区域按照设定螺旋式顺次连接的第一闭环网单元、第二闭环网单元和第三闭环网单元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螺旋结构;
所述支架本体的整体结构上贯穿有一定数量不同形式或相同形式的显影结构,且所述显影结构按照所述螺旋结构的螺旋线设置;或者,按照所述支架本体的轴向设置;或者,按照所述支架本体的周向设置;
所述显影结构由不透视射线材料制成,能够在取栓过程中显示所述支架本体与血栓的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显影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区域、中间区域和近端区域均设置有一定数量不同形式或相同形式的显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显影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结构包括显影点,所述显影点做成环状绕制在支架本体上;或者,做成片状或管状镶嵌在支架本体内部或外部;或者,预先在支架本体上设置显影点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显影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能够通过所述显影点的排布距离来均分所述支架本体的有效工作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显影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结构包括显影点和显影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显影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区域最远端的支架本体上设置所述显影点,此外,所述支架本体整体上设置有所述显影带,所述显影带平行所述支架本体设置或绕制于所述支架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全显影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结构的厚度为0.02-0.1mm,优选为0.03-0.08mm。
8.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全显影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区域通过束缚点连接推送杆,所述推送杆的外部套设有可将取栓支架压入其内的微导管,所述微导管通过微导管连接件与导入鞘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08107.6U CN207768466U (zh) | 2017-05-09 | 2017-05-09 | 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08107.6U CN207768466U (zh) | 2017-05-09 | 2017-05-09 | 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68466U true CN207768466U (zh) | 2018-08-28 |
Family
ID=63217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08107.6U Active CN207768466U (zh) | 2017-05-09 | 2017-05-09 | 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6846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80958A (zh) * | 2018-12-03 | 2019-03-19 | 魏铭 | 一种防过度切割的多适应性多管径取栓器 |
CN111358526A (zh) * | 2018-12-26 | 2020-07-03 | 苏州博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CN113456324A (zh) * | 2020-03-31 | 2021-10-01 | 百讴医疗器械株式会社 | 支架及导管支架系统 |
-
2017
- 2017-05-09 CN CN201720508107.6U patent/CN2077684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80958A (zh) * | 2018-12-03 | 2019-03-19 | 魏铭 | 一种防过度切割的多适应性多管径取栓器 |
CN109480958B (zh) * | 2018-12-03 | 2023-12-01 | 魏铭 | 一种防过度切割的多适应性多管径取栓器 |
CN111358526A (zh) * | 2018-12-26 | 2020-07-03 | 苏州博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CN113456324A (zh) * | 2020-03-31 | 2021-10-01 | 百讴医疗器械株式会社 | 支架及导管支架系统 |
JP2021159275A (ja) * | 2020-03-31 | 2021-10-11 | 株式会社Biomedical Solutions | ステント及びカテーテル・ステント・システム |
JP7299191B2 (ja) | 2020-03-31 | 2023-06-27 | 大塚メディカル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ステント及びカテーテル・ステント・システム |
US11877939B2 (en) | 2020-03-31 | 2024-01-23 | Otsuk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 Stent and catheter-stent 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49421A (zh) | 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
CN209678625U (zh) | 一种新型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
CN106955140A (zh) | 一种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
CN102743209B (zh) | 微创介入血栓取出系统 | |
CN107049420B (zh) | 一种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
CN207768466U (zh) | 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
CN109223107A (zh) | 一种取栓装置 | |
CN106618676A (zh) | 一种血管内血栓取出装置 | |
CN111434314A (zh) | 一种可显影定位的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
CN110420046B (zh) | 一种微创介入血栓取出器械、应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8910390U (zh) | 取栓装置以及介入医疗系统 | |
CN105125326A (zh) | 一种复合结构的血管内支架 | |
CN208876671U (zh) | 新型脑血栓取出装置 | |
CN112641487A (zh) | 一种颅内血管取栓器 | |
CN108433781A (zh) | 一种颅内血管箝式取栓装置 | |
CN108742774A (zh) | 一种双层结构的取栓装置 | |
CN115737059A (zh) | 一种螺旋式无切割取栓装置 | |
CN202723926U (zh) | 微创介入血栓取出系统 | |
CN209136779U (zh) | 一种双层结构的取栓装置 | |
CN105877794B (zh) | 一种心室减容装置 | |
CN207693635U (zh) | 一种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
CN209122356U (zh) | 一种取栓装置 | |
CN207520180U (zh) | 一种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 | |
CN104398284A (zh) | 一种新型左心耳封堵器及制造方法 | |
CN202723910U (zh) | 一种复合功能的血管内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