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7622U - 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 - Google Patents
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47622U CN207547622U CN201721736029.1U CN201721736029U CN207547622U CN 207547622 U CN207547622 U CN 207547622U CN 201721736029 U CN201721736029 U CN 201721736029U CN 207547622 U CN207547622 U CN 2075476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wall
- ontology
- side outer
- molten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侧向出钢孔,另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侧向出钢孔,所述第一侧向出钢孔的内部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焊接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分流板,所述圆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异形孔,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圆板、分流板、通孔、中心管和异形孔,分流板将一部分冲击力减缓,降低钢水的流速,降速后的钢水通过异形孔流入结晶器,保证结晶器液面的稳定,通孔将另一部分钢水导入结晶器,保证注流速度的稳定,避免产生堵塞,碗状体的弧面结构降低钢水冲刷的摩擦力,可以更耐钢水的冲刷,便于更好的控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浸入式水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浸入式水口是连续铸钢设备中安装在中间罐底部并插入结晶器钢液面以下的浇注用耐火套管,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中间罐注流的二次氧化和钢水飞溅避免结晶器保护渣卷入钢液,改善注流在结晶器内的流动状态和热流分布,并从而促使结晶器内坯壳的均匀生长,有利于钢中气体和夹杂物的排除,由于浸入式水口对提高铸坯质量、改善劳动条件、稳定连铸操作、防止铸坯表面缺陷等方面,都有显著成效,因而在世界各国的板坯连铸和大方坯连铸都采用这种水口进行浇铸。
在专利号是CN203565853U的中国专利中,提高一种板坯浸入式水口,通过设有的渣线部位能有效的防止结晶器液面保护渣对浸入式水口的侵蚀,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侧向出钢口由内向外扩大并向下倾斜,既能防止液面拨动过大以及水口出钢液的二次回流,但是,钢水从浸入式水口进入结晶器时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结晶器液面强烈翻到,缺少降低钢水冲击装置,另外,上述一种板坯浸入式水口在使用时,钢水冲刷浸入式水口会造成磨损严重,降低使用寿命,另外还不能有效控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以解决上述一种板坯浸入式水口缺少减低钢水冲击装置和降低钢水冲刷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侧向出钢孔,另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侧向出钢孔,所述第一侧向出钢孔的内部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焊接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分流板,所述圆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异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的一端开设有通孔。
作为估计,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且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外壁上包裹有圆管壁,所述圆管壁上远离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
作为改进,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碗状体和渣线部,所述碗状体位于渣线部的上方。
作为估计,所述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直孔,所述直孔的内壁上包裹有防堵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圆板、分流板、通孔、中心管和异形孔,在使用时,当钢水冲击到圆板时,分流板将一部分冲击力减缓,降低钢水的流速,降速后的钢水通过异形孔流入结晶器,保证结晶器液面的稳定,通孔将另一部分钢水导入结晶器,保证注流速度的稳定,避免产生堵塞。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碗状体、防堵层和保温层,在钢水冲刷浸入式水口时,碗状体的弧面结构降低钢水冲刷的摩擦力,可以更耐钢水的冲刷,便于更好的控流,保温层有效的提高了制品稳定性,防止结冷钢,防堵层有效的防止氧化铝沉积,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板正视图;
图中:1-圆管壁、2-碗状体、3-本体、4-防堵层、5-保温层、6-渣线部、7-第一侧向出钢孔、8-底板、9-第二侧向出钢孔、10-直孔、11-顶板、12-圆板、13-分流板、14-通孔、15-中心管、16-异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包括本体3,本体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侧向出钢孔7,另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侧向出钢孔9,第一侧向出钢孔7的内部设置有圆板12,圆板12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焊接有中心管15,中心管15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分流板13,圆板12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异形孔16,通过第一侧向出钢孔7和第二侧向出钢孔9将注流分流,另外通过分流板13可以降低注流的冲击深度,从而不引起结晶器液面的强烈翻到。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中心管15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4,保证注流速度的稳定,避免产生堵塞。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本体3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1,且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提高浸入式水口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本体3的外壁上包裹有圆管壁1,圆管壁1上远离本体3的一侧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5,提高制品稳定性,防止结冷钢。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碗状体2和渣线部6,碗状体2位于渣线部6的上方,碗状体可以更耐钢水的冲刷,便于更好的控流。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本体3的内部开设有直孔10,直孔10的内壁上包裹有防堵层4,有效的防止氧化铝沉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将浸入式水口安装在中间罐底部并插入结晶器钢液面以下,钢水通过直孔10流向第一侧向出钢孔7和第二侧向出钢孔9,当钢水冲击到圆板12时,分流板13将一部分冲击力减缓,降低钢水的流速,降速后的钢水通过异形孔16流入结晶器,保证结晶器液面的稳定,在钢水冲刷浸入式水口时,碗状体2的弧面结构降低钢水冲刷的摩擦力,在日常使用时,保温层5对流过浸入式水口的钢水进行保温,提高制品稳定性,防止结冷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包括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侧向出钢孔(7),另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侧向出钢孔(9),所述第一侧向出钢孔(7)的内部设置有圆板(12),所述圆板(12)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焊接有中心管(15),所述中心管(15)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分流板(13),所述圆板(12)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异形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5)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1),且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的外壁上包裹有圆管壁(1),所述圆管壁(1)上远离本体(3)的一侧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碗状体(2)和渣线部(6),所述碗状体(2)位于渣线部(6)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的内部开设有直孔(10),所述直孔(10)的内壁上包裹有防堵层(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36029.1U CN207547622U (zh) | 2017-12-13 | 2017-12-13 | 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36029.1U CN207547622U (zh) | 2017-12-13 | 2017-12-13 | 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47622U true CN207547622U (zh) | 2018-06-29 |
Family
ID=6266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36029.1U Active CN207547622U (zh) | 2017-12-13 | 2017-12-13 | 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4762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22934A (zh) * | 2019-01-11 | 2019-04-16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减轻浸入式水口散热的方法 |
-
2017
- 2017-12-13 CN CN201721736029.1U patent/CN2075476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22934A (zh) * | 2019-01-11 | 2019-04-16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减轻浸入式水口散热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598184U (zh) | 一种中间包整体稳流器 | |
CN105965003B (zh) | 一种水口旋流发生装置及水口旋流连铸方法 | |
CN108176844A (zh) | 一种清理中间包上水口结瘤物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1136256A (zh) | 一种钢水连铸用设备及连铸方法 | |
CN104249149B (zh) | 一种通道式感应加热中间包及其浇铸方法 | |
CN201136054Y (zh) | 一种中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 | |
CN207547622U (zh) | 板坯用异形双侧孔浸入式水口 | |
JP2011143449A (ja) | 連続鋳造用タンディッシュにおける介在物除去方法 | |
CN104107905A (zh) | 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 | |
CN216297909U (zh) | 金属阻隔片浇口盆装置 | |
CN106181023B (zh) | 一种钢轨铝热焊接浇注系统 | |
CN206779440U (zh) | 耐侵蚀铁水包 | |
CN201058370Y (zh) | 低压铸造升液管 | |
CN106825529B (zh) | 镍铁铸铁装置 | |
CN102764867B (zh) | 一种带有搅拌效果的直通型浸入式水口 | |
CN113857470B (zh) | 一种冶金容器用水口保护装置 | |
CN203292439U (zh) | 一种多级分流型连铸浸入式水口 | |
CN206677173U (zh) | 稀土钢及含铝钢用水口和中间钢水包 | |
CN203209684U (zh) | 一种大方坯浇注用六孔浸入式水口 | |
CN207086890U (zh) | 镍铁铸铁装置 | |
CN205414390U (zh) | 一种提高连铸机中间包连浇率的排渣装置 | |
CN207288874U (zh) | 一种防止卷渣的中间包 | |
KR100530101B1 (ko) | 턴디쉬 내부 용강의 와류발생 억제 댐 | |
JP2014131811A (ja) | 真空鋳造方法 | |
CN105618727A (zh) | 改善中间包流体流动及减弱注流对中间包包底冲击的长水口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